();
第四十三章 肯定有故事
这女人,还真是直接。
萧重渊明白,他若是不答应,以盛清宁的性子,放弃的不会是计划,而是他。
到时候,她做什么都会有意瞒着他,甚至还会与他对上。真遇上危险,他想救都来不及。
萧重渊沉默片刻,无奈摇头:“那些人,何时动身前往边境,我要一个具体的时间。”
“三日后,丑时出城。”
盛清宁毫不隐瞒:“届时,还请陛下相助。”
夜深人静之时,最好动身,只是出城麻烦了些。
当然,有萧重渊帮忙的话,这些都不是问题。
萧重渊挑眉:“这个时间……你笃定朕会帮你?”
盛清宁心中暗念此人善变,一会儿焦躁一会儿沉稳。
“并不笃定。”盛清宁心中腹诽,也不耽搁嘴上答话:“若是陛下不帮忙,我便换个白日里的时辰,让他们混出城去。”
“你倒是不避讳。”萧重渊又好气又好笑:“丑时晚了,子时一刻便要动身,我会安排一些人,与他们同去。”
安排什么人?
难不成,还是对她不放心,一定要盯着才行?
萧重渊一看盛清宁的表情,就知道她想多了:“那些人,都是当年一战过后盛老将军留下的旧部,被追兵冲散,我派人一一寻了回来,小心藏着。”
什么?
盛清宁震惊抬头:“我爹的……旧部?”
那场大战之惨烈,主将死伤殆尽,基本躲不过全军覆没的下场。
即便有被冲散的残兵,也躲不过三日便会被追兵找到,断无生还的可能。
那时候,萧重渊还是个不受宠的皇子,他是如何救下那些远在边疆的残兵的?
“人数不多,不足三千,但要神不知鬼不觉的带离京城范围,还需要不少时间,若丑时再走,难免要被有心之人盯上。”
萧重渊没有过多解释,只是仔细为她补足漏洞:“皇城外只会更危险,没有人护着,我怕他们走不到边城,就算是做生意,也需要人手。”
从坐到这里,便无比冷静的盛清宁,乍闻那三千人的消息,终于忍不住鼻尖一酸,迅速红了眼眶。
她连忙低头,努力把眼泪憋了回去,颤声保证:“只要陛下开口,盛家所有产业,随陛下调动。”
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消息了。
“那些将士,都是为我大盛出生入死之人,他们无时无刻都想回到盛家,都想为盛老将军报仇,人心所向,我不过顺水推舟。”
萧重渊看着低垂着头鲜少脆弱的盛清宁,心里泛起密密麻麻的疼:“再说,我所求之事,又不是这些。”
盛清宁心头一跳,下意识攥紧衣角。
他想……
留意到她突然攥紧的手,似是抗拒,萧重渊心中一沉,放轻了语气:“你我往后既是同盟,私底下,便不必陛下陛下的唤着了,便当我……是盛家以后排第一号的掌柜?”
盛清宁心中一松,忍不住笑出声来:“一品楼的东家,跑到我这儿争掌柜的名头,可不敢当。”
见她笑,萧重渊也跟着笑了。
他故作无奈的摇头:“往后对付宁王,便仰仗盛东家了。”
盛清宁一笑,朝他举了下茶杯:“以茶代酒,敬……萧东家,往后报仇,也仰仗东家了。”
盛清宁心中轻松不少。
和皇帝绑在一条船上,她现在,真正有了和宁王对上的底气。
今日入宫,收获远超预期。
就在此时,门口响起刻意放重的脚步声:“陛下,盛小姐,晚膳备好了,可要直接传膳进来?”
御书房不是用膳的地方,顶多摆些点心茶水。
萧重渊登基两年,忙于稳固根基,却不曾走捷径挑些重臣之女入宫,眼下更是连个送餐食的都没有。
照周策的意思,是要传膳偏殿,可裴不语笃定,陛下眼下肯定更愿意在御书房用膳。
周策不服气裴不语,但裴不语出招让他出宫去找盛清宁见主子,确实成功把他从京兆府的事儿里揪出来了。
顺口问一句算了。
几乎是在周策话落的下一刻,御书房里,就响起了萧重渊的声音:“不必麻烦,直接传膳进御书房。”
萧重渊不动声色的看了眼盛清宁,见她没有开口拒绝,唇角一勾。
御书房重地,外人不可擅闯,便无人打扰他与盛清宁用膳。
二来……他怕自己提出换偏殿用膳,盛清宁借机便提出回府。
他不愿。
这回,萧重渊实属想多了。
先不说两人刚刚达成合作,单是那三千旧部,盛清宁都有种无以为报的感觉。
一顿饭而已,她哪好拒绝。
她来之前便交代了碧桥,不回去用晚膳了。
很快,周策传膳进来,菜色不多,没有铺张的摆满一桌,四菜一汤,两个人刚刚好。
盛清宁心中自在不少,很自然的在桌边坐下,眼睛缓缓睁大:“这……”
“这几道菜,陛下最喜欢,也是御厨做的最好的,盛小姐尝尝,可合胃口。”周策乐呵呵的解释两句,这次居然很有眼色的往外走,片刻都不耽搁:“属下在门外守着,有何吩咐,尽管说来。”
盛清宁捏着筷子,狐疑看着坐在对面的萧重渊:“我们……以前很熟?”
这几个菜,全都是她最喜欢的。
有些甚至和外面寻常的做法不一样,今日摆在眼前的,都是她最喜欢的口味。
她甚至没等萧重渊动筷,就夹了菜送 入口中:“真的……一模一样。”
不对,甚至比她府上做了多年的厨子烧出来的,都要好吃。
若非对她熟悉至极的人,哪可能做到这些。
“自是识得,只是……你忘记了。”不知想起什么,萧重渊目光愈发柔和,仔细夹了菜到她碗里:“这道菜,我怕是这辈子都忘不了。”
盛清宁看着碗里的菜,有些纠结吃还是不吃:“你这么喜欢,肯定有故事。”
她虽喜欢,却也知道,正常人是吃不惯的。
萧重渊笑了,目光落在盛清宁脸上:“十三岁生辰时正逢秋猎,父皇离了宫,宫人便有意冷落于我,断了吃食,我偷偷溜进御膳房寻吃的,便碰上一个小丫头,神气的指挥御厨,照着她的法子做菜。”
萧重渊笑容愈发灿烂:“那菜我是见过的,闻起来不是那个味儿,她却说这个味儿才最香,说我没尝过,肯定不知道有多好吃。”
盛清宁被勾起了好奇心:“然后呢?”
怎么听着有点耳熟?
“我就尝了一口,反正饿了,或许确实好吃呢?可是,如我所料,实在是太难吃了。”
萧重渊表情有些奇怪:“然后……那小丫头一听我说不好吃,立马翻脸,把我打了一顿。”
第四十三章 肯定有故事
这女人,还真是直接。
萧重渊明白,他若是不答应,以盛清宁的性子,放弃的不会是计划,而是他。
到时候,她做什么都会有意瞒着他,甚至还会与他对上。真遇上危险,他想救都来不及。
萧重渊沉默片刻,无奈摇头:“那些人,何时动身前往边境,我要一个具体的时间。”
“三日后,丑时出城。”
盛清宁毫不隐瞒:“届时,还请陛下相助。”
夜深人静之时,最好动身,只是出城麻烦了些。
当然,有萧重渊帮忙的话,这些都不是问题。
萧重渊挑眉:“这个时间……你笃定朕会帮你?”
盛清宁心中暗念此人善变,一会儿焦躁一会儿沉稳。
“并不笃定。”盛清宁心中腹诽,也不耽搁嘴上答话:“若是陛下不帮忙,我便换个白日里的时辰,让他们混出城去。”
“你倒是不避讳。”萧重渊又好气又好笑:“丑时晚了,子时一刻便要动身,我会安排一些人,与他们同去。”
安排什么人?
难不成,还是对她不放心,一定要盯着才行?
萧重渊一看盛清宁的表情,就知道她想多了:“那些人,都是当年一战过后盛老将军留下的旧部,被追兵冲散,我派人一一寻了回来,小心藏着。”
什么?
盛清宁震惊抬头:“我爹的……旧部?”
那场大战之惨烈,主将死伤殆尽,基本躲不过全军覆没的下场。
即便有被冲散的残兵,也躲不过三日便会被追兵找到,断无生还的可能。
那时候,萧重渊还是个不受宠的皇子,他是如何救下那些远在边疆的残兵的?
“人数不多,不足三千,但要神不知鬼不觉的带离京城范围,还需要不少时间,若丑时再走,难免要被有心之人盯上。”
萧重渊没有过多解释,只是仔细为她补足漏洞:“皇城外只会更危险,没有人护着,我怕他们走不到边城,就算是做生意,也需要人手。”
从坐到这里,便无比冷静的盛清宁,乍闻那三千人的消息,终于忍不住鼻尖一酸,迅速红了眼眶。
她连忙低头,努力把眼泪憋了回去,颤声保证:“只要陛下开口,盛家所有产业,随陛下调动。”
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消息了。
“那些将士,都是为我大盛出生入死之人,他们无时无刻都想回到盛家,都想为盛老将军报仇,人心所向,我不过顺水推舟。”
萧重渊看着低垂着头鲜少脆弱的盛清宁,心里泛起密密麻麻的疼:“再说,我所求之事,又不是这些。”
盛清宁心头一跳,下意识攥紧衣角。
他想……
留意到她突然攥紧的手,似是抗拒,萧重渊心中一沉,放轻了语气:“你我往后既是同盟,私底下,便不必陛下陛下的唤着了,便当我……是盛家以后排第一号的掌柜?”
盛清宁心中一松,忍不住笑出声来:“一品楼的东家,跑到我这儿争掌柜的名头,可不敢当。”
见她笑,萧重渊也跟着笑了。
他故作无奈的摇头:“往后对付宁王,便仰仗盛东家了。”
盛清宁一笑,朝他举了下茶杯:“以茶代酒,敬……萧东家,往后报仇,也仰仗东家了。”
盛清宁心中轻松不少。
和皇帝绑在一条船上,她现在,真正有了和宁王对上的底气。
今日入宫,收获远超预期。
就在此时,门口响起刻意放重的脚步声:“陛下,盛小姐,晚膳备好了,可要直接传膳进来?”
御书房不是用膳的地方,顶多摆些点心茶水。
萧重渊登基两年,忙于稳固根基,却不曾走捷径挑些重臣之女入宫,眼下更是连个送餐食的都没有。
照周策的意思,是要传膳偏殿,可裴不语笃定,陛下眼下肯定更愿意在御书房用膳。
周策不服气裴不语,但裴不语出招让他出宫去找盛清宁见主子,确实成功把他从京兆府的事儿里揪出来了。
顺口问一句算了。
几乎是在周策话落的下一刻,御书房里,就响起了萧重渊的声音:“不必麻烦,直接传膳进御书房。”
萧重渊不动声色的看了眼盛清宁,见她没有开口拒绝,唇角一勾。
御书房重地,外人不可擅闯,便无人打扰他与盛清宁用膳。
二来……他怕自己提出换偏殿用膳,盛清宁借机便提出回府。
他不愿。
这回,萧重渊实属想多了。
先不说两人刚刚达成合作,单是那三千旧部,盛清宁都有种无以为报的感觉。
一顿饭而已,她哪好拒绝。
她来之前便交代了碧桥,不回去用晚膳了。
很快,周策传膳进来,菜色不多,没有铺张的摆满一桌,四菜一汤,两个人刚刚好。
盛清宁心中自在不少,很自然的在桌边坐下,眼睛缓缓睁大:“这……”
“这几道菜,陛下最喜欢,也是御厨做的最好的,盛小姐尝尝,可合胃口。”周策乐呵呵的解释两句,这次居然很有眼色的往外走,片刻都不耽搁:“属下在门外守着,有何吩咐,尽管说来。”
盛清宁捏着筷子,狐疑看着坐在对面的萧重渊:“我们……以前很熟?”
这几个菜,全都是她最喜欢的。
有些甚至和外面寻常的做法不一样,今日摆在眼前的,都是她最喜欢的口味。
她甚至没等萧重渊动筷,就夹了菜送 入口中:“真的……一模一样。”
不对,甚至比她府上做了多年的厨子烧出来的,都要好吃。
若非对她熟悉至极的人,哪可能做到这些。
“自是识得,只是……你忘记了。”不知想起什么,萧重渊目光愈发柔和,仔细夹了菜到她碗里:“这道菜,我怕是这辈子都忘不了。”
盛清宁看着碗里的菜,有些纠结吃还是不吃:“你这么喜欢,肯定有故事。”
她虽喜欢,却也知道,正常人是吃不惯的。
萧重渊笑了,目光落在盛清宁脸上:“十三岁生辰时正逢秋猎,父皇离了宫,宫人便有意冷落于我,断了吃食,我偷偷溜进御膳房寻吃的,便碰上一个小丫头,神气的指挥御厨,照着她的法子做菜。”
萧重渊笑容愈发灿烂:“那菜我是见过的,闻起来不是那个味儿,她却说这个味儿才最香,说我没尝过,肯定不知道有多好吃。”
盛清宁被勾起了好奇心:“然后呢?”
怎么听着有点耳熟?
“我就尝了一口,反正饿了,或许确实好吃呢?可是,如我所料,实在是太难吃了。”
萧重渊表情有些奇怪:“然后……那小丫头一听我说不好吃,立马翻脸,把我打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