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十七章 赏千金,赐十万银!
“见过林相。”
李管家拱手低头。
林业眉头轻皱,没想到王府管家竟然在这里。
不过这也说明他没来错地方。
“皇上命本相前来查看粥棚。”
林业目光看向排队的流民,心中冷笑,排队的人越多,皇上越会有危机感。
王府竟然在城外偷偷收买民心。
李文面露疑惑,“不知皇上想看什么?”
林业低头看着李文,“你应该问皇上不想看到什么。”
前者发出一声冷笑,“现在本相可以回去向陛下汇报武端王府的谋逆之举了。”
李文骤然皱眉,“林相此话何意?”
正当林业调转马头时,人群中忽然有人冲出,扑通一声跪倒在林相面前。
“多谢丞相大人施粥,让我等没有饿死。”
话音落下,旁边排队之人纷纷转身,随即人人跪倒在地。
“多谢皇上。”
“多谢丞相。”
“皇恩浩荡啊。”
……
林业看着眼前一幕,脸上写满了疑惑。
他扭头看向李文,“这……这是怎么回事?”
李文恭敬开口,“百姓们正在感恩林相和皇上。”
“感恩本相做什么?”林业更加疑惑,“还有些粥棚,又关皇上什么事?”
李文闻言一笑,“林相有所不知,京城外十八处粥棚,全是用的皇上名义开设的。”
“至于百姓感恩你,是因为部分百姓传言,此粥棚是林相您进言皇上开设的。”
林业整个人直接愣住。
好一会儿他缓过劲儿来,“你说这些粥棚是以皇上名义开设的?”
“正是。”
“不是武端王府,又或者武端王之子的名义?”
“不是。”
李文此刻明白林相来此的目的了。
前者内心暗道:“公子真乃神人也。”
李文从没想过,只是开设一个粥棚,竟然还能引来杀身之祸。
后知后觉的他,对杨鸣当时提醒用皇帝名义开粥棚的叮嘱,感到无比佩服。
林业嘴角一抽,自己白高兴一场。
看着脚下越跪越多的流民,听着他们口中不断的感恩,林业知道自己必须得说点儿什么了。
“诸位赶紧去喝粥,一会儿粥都凉了。”
“本相来此,是替皇上看看粥棚施粥如何,有没有弄虚作假。”
“本相现在就回宫,定然将这里的事情如实上报。”
林业说完迅速骑马离开。
他将心中的愤怒和无奈,全都化作抽.打马背的力气。
骏马狂奔入城,所过之处只留下一阵黄烟。
大殿上。
林业急匆匆归来。
“林相不必多礼了,说说城外粥棚的事吧。”
宇文苍看似不急,实则内心急切。
他想知道杨鸣究竟是不是真在京城收买民心。
如果是……
这就是一个削弱武端王府势力的最好机会。
天下百姓、满朝文武、三军将士都无话可说。
“回禀皇上,杨鸣在城外开设粥棚一事属实。”
“粥棚施粥也确实是浓粥无疑。”
“前去领粥之人,大多也都是外地流民和一些乞丐。”
林业低着脑袋说着不痛不痒的话。
他知道皇上此刻最想听什么。
可他还没想好该怎么说。
宇文苍眉头一皱,“朕且问你,粥棚可是以武端王府的名义开设?”
杨鸣忍不住看了皇帝一眼。
林业顿了顿,“回皇上,臣去之时,排队的百姓纷纷跪倒在地,口中高呼皇上万岁圣恩浩荡等词。”
他有意抹去了一些话。
宇文苍眉头一皱。
满朝文武面面相觑。
“皇上,杨鸣开设粥棚用的是陛下您的名义。”
“领粥的百姓不知武端王,只知圣上。”
林业不得不说出实情。
满朝哗然。
杨鸣嘴角微不可察悄然上扬。
当时只是为了预防,没想到起了作用。
宇文苍心中惊讶了好一会儿,回过神看向杨鸣,“你用朕的名义?”
“回皇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之人莫非王民,臣以为,王府施粥就是代陛下施粥,那些银子就算上交国库,皇上最终也是拿出来用到百姓身上。”
杨鸣身形笔直,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宇文苍内心一震。
他没想到杨鸣竟然能说出这番话语。
“好,好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之人莫非王民,好,好,好!”
宇文苍激动的站起身来。
这句话他第一次听到。
身为帝王,听到这种话内心最为感触。
天下都是我的。
天下人也都是我的子民。
“杨鸣,你代朕施粥,乃是大功一件,朕要重重赏赐你。”
宇文苍脸上露出激动之情。
京城外那些流民,原本是饥肠辘辘,流离失所,心中定然对朝廷和他这个皇上有怨言。
有怨言就有怨气。
怨气积攒多了就会变成怒气。
怒气释放出来,百姓就要作乱。
可杨鸣开设粥棚,硬生生让流民将怨气变成了感恩。
此乃大喜之事。
宇文苍原本是没想到城外有这么多流民的,也就忽略了此事。
他收到的各地折子,报的是天下太平。
现如今看来,地方上有些人在欺上瞒下。
宇文苍内心有一股怒火在酝酿。
“臣不要赏赐,能为皇上做事,能为朝廷效力,乃是臣的职责。”
杨鸣朗声开口。
宇文苍摆手,“不,这是朕要赏你,你不能不要。”
“传旨,从内库拨黄金千两,再从国库拨白银万两赏给杨鸣。”
“多谢陛下,陛下万岁。”杨鸣心中一喜,居然给他这么多钱。
杨鸣口头上说不要赏赐,可内心还是想要的。
不要白不要。
正好这些钱可以用来做自己想做的事。
林业扭头看了眼杨鸣,眼底流出一丝担忧,武端王厉害也就算了,他儿子竟然也这么难缠。
“陛下,臣打算用这笔钱前往江南筹集粮草,以朝廷名义运往宁城,以供战时。”
杨鸣拱手道。
有将开设粥棚的前车之鉴,他不得不小心李文运粮一事。
此事如果让有心人拿来做文章,王府定然有难。
王府都可以绕过朝廷,直接将几万人的粮草运到前线去。
那么请问,前线的士兵是王府的私兵,还是朝廷的兵呢?
这恐怕比杨鸣笼络人心还要可怕。
宇文苍闻言一喜,“不愧是武端王之子,忠心为国。”
“好,朕同意。”
杨鸣闻言长松一口气。
这样一来,便宜老爹得到后方粮草支持的事情就能圆过去了。
算算时间粮草也快到宁城了。
“皇上,臣还有一事。”
杨鸣再度拱手开口。
趁着宇文苍心情好,赶紧多说一些他想做的事。
第四十七章 赏千金,赐十万银!
“见过林相。”
李管家拱手低头。
林业眉头轻皱,没想到王府管家竟然在这里。
不过这也说明他没来错地方。
“皇上命本相前来查看粥棚。”
林业目光看向排队的流民,心中冷笑,排队的人越多,皇上越会有危机感。
王府竟然在城外偷偷收买民心。
李文面露疑惑,“不知皇上想看什么?”
林业低头看着李文,“你应该问皇上不想看到什么。”
前者发出一声冷笑,“现在本相可以回去向陛下汇报武端王府的谋逆之举了。”
李文骤然皱眉,“林相此话何意?”
正当林业调转马头时,人群中忽然有人冲出,扑通一声跪倒在林相面前。
“多谢丞相大人施粥,让我等没有饿死。”
话音落下,旁边排队之人纷纷转身,随即人人跪倒在地。
“多谢皇上。”
“多谢丞相。”
“皇恩浩荡啊。”
……
林业看着眼前一幕,脸上写满了疑惑。
他扭头看向李文,“这……这是怎么回事?”
李文恭敬开口,“百姓们正在感恩林相和皇上。”
“感恩本相做什么?”林业更加疑惑,“还有些粥棚,又关皇上什么事?”
李文闻言一笑,“林相有所不知,京城外十八处粥棚,全是用的皇上名义开设的。”
“至于百姓感恩你,是因为部分百姓传言,此粥棚是林相您进言皇上开设的。”
林业整个人直接愣住。
好一会儿他缓过劲儿来,“你说这些粥棚是以皇上名义开设的?”
“正是。”
“不是武端王府,又或者武端王之子的名义?”
“不是。”
李文此刻明白林相来此的目的了。
前者内心暗道:“公子真乃神人也。”
李文从没想过,只是开设一个粥棚,竟然还能引来杀身之祸。
后知后觉的他,对杨鸣当时提醒用皇帝名义开粥棚的叮嘱,感到无比佩服。
林业嘴角一抽,自己白高兴一场。
看着脚下越跪越多的流民,听着他们口中不断的感恩,林业知道自己必须得说点儿什么了。
“诸位赶紧去喝粥,一会儿粥都凉了。”
“本相来此,是替皇上看看粥棚施粥如何,有没有弄虚作假。”
“本相现在就回宫,定然将这里的事情如实上报。”
林业说完迅速骑马离开。
他将心中的愤怒和无奈,全都化作抽.打马背的力气。
骏马狂奔入城,所过之处只留下一阵黄烟。
大殿上。
林业急匆匆归来。
“林相不必多礼了,说说城外粥棚的事吧。”
宇文苍看似不急,实则内心急切。
他想知道杨鸣究竟是不是真在京城收买民心。
如果是……
这就是一个削弱武端王府势力的最好机会。
天下百姓、满朝文武、三军将士都无话可说。
“回禀皇上,杨鸣在城外开设粥棚一事属实。”
“粥棚施粥也确实是浓粥无疑。”
“前去领粥之人,大多也都是外地流民和一些乞丐。”
林业低着脑袋说着不痛不痒的话。
他知道皇上此刻最想听什么。
可他还没想好该怎么说。
宇文苍眉头一皱,“朕且问你,粥棚可是以武端王府的名义开设?”
杨鸣忍不住看了皇帝一眼。
林业顿了顿,“回皇上,臣去之时,排队的百姓纷纷跪倒在地,口中高呼皇上万岁圣恩浩荡等词。”
他有意抹去了一些话。
宇文苍眉头一皱。
满朝文武面面相觑。
“皇上,杨鸣开设粥棚用的是陛下您的名义。”
“领粥的百姓不知武端王,只知圣上。”
林业不得不说出实情。
满朝哗然。
杨鸣嘴角微不可察悄然上扬。
当时只是为了预防,没想到起了作用。
宇文苍心中惊讶了好一会儿,回过神看向杨鸣,“你用朕的名义?”
“回皇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之人莫非王民,臣以为,王府施粥就是代陛下施粥,那些银子就算上交国库,皇上最终也是拿出来用到百姓身上。”
杨鸣身形笔直,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宇文苍内心一震。
他没想到杨鸣竟然能说出这番话语。
“好,好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之人莫非王民,好,好,好!”
宇文苍激动的站起身来。
这句话他第一次听到。
身为帝王,听到这种话内心最为感触。
天下都是我的。
天下人也都是我的子民。
“杨鸣,你代朕施粥,乃是大功一件,朕要重重赏赐你。”
宇文苍脸上露出激动之情。
京城外那些流民,原本是饥肠辘辘,流离失所,心中定然对朝廷和他这个皇上有怨言。
有怨言就有怨气。
怨气积攒多了就会变成怒气。
怒气释放出来,百姓就要作乱。
可杨鸣开设粥棚,硬生生让流民将怨气变成了感恩。
此乃大喜之事。
宇文苍原本是没想到城外有这么多流民的,也就忽略了此事。
他收到的各地折子,报的是天下太平。
现如今看来,地方上有些人在欺上瞒下。
宇文苍内心有一股怒火在酝酿。
“臣不要赏赐,能为皇上做事,能为朝廷效力,乃是臣的职责。”
杨鸣朗声开口。
宇文苍摆手,“不,这是朕要赏你,你不能不要。”
“传旨,从内库拨黄金千两,再从国库拨白银万两赏给杨鸣。”
“多谢陛下,陛下万岁。”杨鸣心中一喜,居然给他这么多钱。
杨鸣口头上说不要赏赐,可内心还是想要的。
不要白不要。
正好这些钱可以用来做自己想做的事。
林业扭头看了眼杨鸣,眼底流出一丝担忧,武端王厉害也就算了,他儿子竟然也这么难缠。
“陛下,臣打算用这笔钱前往江南筹集粮草,以朝廷名义运往宁城,以供战时。”
杨鸣拱手道。
有将开设粥棚的前车之鉴,他不得不小心李文运粮一事。
此事如果让有心人拿来做文章,王府定然有难。
王府都可以绕过朝廷,直接将几万人的粮草运到前线去。
那么请问,前线的士兵是王府的私兵,还是朝廷的兵呢?
这恐怕比杨鸣笼络人心还要可怕。
宇文苍闻言一喜,“不愧是武端王之子,忠心为国。”
“好,朕同意。”
杨鸣闻言长松一口气。
这样一来,便宜老爹得到后方粮草支持的事情就能圆过去了。
算算时间粮草也快到宁城了。
“皇上,臣还有一事。”
杨鸣再度拱手开口。
趁着宇文苍心情好,赶紧多说一些他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