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十一章 八百里加急

  “公子粥还没好。”李文轻声说道。

  “把我那颗鸡蛋拿来。”杨鸣吩咐。

  早上出门太早,春琴将一颗水煮蛋交给李文,让他叮嘱杨鸣吃掉。

  “小妹妹,给你吃鸡蛋。”

  杨鸣将鸡蛋递过去。

  小姑娘下意识朝爷爷怀里缩了缩,两只眼睛死死盯着鸡蛋,嗓子咽下口水。

  老人有些惶恐,“公子使不得,这是公子您的食物,怎么能拿出来给我们。”

  老人明显没经历过这种事情。

  活了一辈子,只知道乡绅官员都是贪得无厌之人。

  去官府告状,有银子就能赢。

  去地主家做活,有时连肚子都填不饱。

  “老人家我不饿,让小丫头接下吧,孩子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杨鸣笑着将鸡蛋放在老人手心。

  后者看了眼怀里孙女,这才点头收下。

  杨鸣起身看向眼前流民,大声开口,“大家放心,本公子说到做到。”

  “只要大家愿意北上,王府一定将你们平安护送过去。”

  “不想去的也没关系,你们家乡的灾情朝廷已经得知,马上就要着手赈灾。”

  百姓们出奇的安静。

  所有人都盯着杨鸣,似乎从没想过王府公子能这么近距离同他们说话。

  “大家想好后可以到粥棚旁边的名册上登记。”

  杨鸣指向早已准备好的登记处。

  他不会强行要求这些人去屯田,一切都是自愿。

  成为军户虽有好处,可也有风险。

  战争开始,军户家中往往彻夜难眠。

  “我愿意去屯田。”

  人群中一位年轻男子高高举手,引起许多人注意。

  年轻男子大声开口,“回家也没用,家已经没了。”

  “不如去北边屯田,还能免三年田税。”

  一番话语引得不少人点头。

  可也有人暗暗摇头。

  很快陆陆续续有人前去登记。

  杨鸣见到这一幕,知道事情已经成功。

  当天,他一整天都在各处粥棚走动。

  流民们也因此认识了他这位王府公子。

  消息传回宫中。

  御书房。

  宇文苍听完汇报,放下手中折子,嘴角露出一抹笑容,“倒是一个好官。”

  “可惜是杨正的儿子。”

  宇文苍眼底闪过一道莫名精光,似乎在盘算着什么。

  他低头看了眼刚才放下的折子,上面赫然有着一个落款。

  “杨正”。

  宁城之围仍旧没有解除。

  蛮人这些天虽然没再骚扰,可也不曾退兵。

  杨正折子里询问的是朝廷可否增兵。

  宁城有原本的边军三千人,后来杨正带着三万嫡系武端军过去。

  宇文苍思绪良久,最终用朱笔画上一条斜线。

  三万武端军已经让他心头不安。

  两日时间一晃而过。

  杨鸣看着手中厚厚的名册,脸上浮现出笑意。

  北边三州之地,有了这些人口注入,必然能够腾飞。

  在古代,人口就是第一生产力。

  杨鸣所求,和他老爹所求不一样。

  他所求更大。

  “公子,王爷来信了。”李文悄然出现在杨鸣身后。

  杨鸣回过头,看着那封信,突然有种不祥预感。

  他接过信,信封并未拆封。

  李文沉声:“王爷临走前,曾让我告诉公子一句话。”

  “什么话?”

  “公子长大了,杨家的未来要靠公子。”

  “哼,他说这话做什么,又不是回不来了。”

  杨鸣说话间将信纸打开。

  没一会儿,他脸色越来越难看。

  “李叔,我们的粮草是自己人护送的?”

  杨鸣抬头问道。

  信中说运过去的粮草,很大一部分中混将沙石。

  李文面色一变,“粮草从装船到卸船,再到装上马车,全是我们自己人。”

  “那就是卖我们粮食的人搞得鬼。”杨鸣将信纸递给李文。

  后者看清楚上面内容,脸色瞬间大变。

  “公子,这是我的过错,没有好生查验。”

  李文内心十分内疚。

  这么重要的一件事,竟然没办好。

  王爷在前线没有粮草,大军随时有可能崩溃。

  李文发现自己犯下了大错。

  “李叔,这不关你的事,那群商人想要作假,有一万种方法。”

  杨鸣安慰李文。

  后者仍旧满脸愧疚之情。

  “李叔,把作假的商人找到,本公子要亲眼看到他把沙土吃下去。”

  杨鸣声音中带着寒意。

  李文站在旁边浑身一颤,第一次在公子身上感受到刺骨的寒意。

  杨鸣眉头皱紧,眼下只能期待朝廷粮草能尽快运到。

  便宜老爹现在可不能出事。

  杨鸣自问还不足以撑起杨家,他的手段都才刚刚开始。

  “李叔,我要进宫。”

  慈宁宫。

  “姑姑。”

  杨鸣给杨蓉行礼。

  “鸣儿,你怎么来了?”杨蓉有些惊讶,“千凝没跟着来?”

  杨鸣摇头,“她在王府。”

  “姑姑,我找你是有件重要的事。”

  他随即将宁城缺粮的事情告知。

  杨蓉听闻后脸色惊变,“怎么会这样,朝廷不应该早就有运粮官运粮了吗?”

  “不知道,朝廷的运粮队,王府也不知他们在何处。”杨鸣面色沉着。

  杨蓉深吸一口气,“本宫会向皇上提及此事。”

  这事情关系到哥哥生死。

  “不行,本宫现在就去找皇上。”

  杨蓉说完就走,一点儿也不敢耽误。

  “姑姑不可!”

  杨鸣急忙阻止。

  “姑姑若是直接去找皇上提及此事,皇上势必不高兴,说明姑姑身处后宫,还能关注前线的战事。”

  杨鸣解释一句,

  “姑姑只需要等皇上和您单处时,提一嘴父亲即可,您就说听闻我在筹集粮草,借机询问朝廷运粮队。”

  杨鸣又给杨蓉提出一条方法。

  后者稍加思索,同意了杨鸣的办法,

  杨鸣随即迅速出宫。

  他越来越觉得,父亲出征这件事,似乎本就是有人设计好的。

  从蛮人入侵、烽火台报警、边境被洗劫……最后到父亲顺理成章的出征。

  设计这一切的人,目的就是看到杨家灭亡。

  “八百里加急!”

  “八百里加急!”

  宫门前,一人骑马快速从杨鸣身旁冲过去。

  杨鸣转身看着马背上那道人影,知道一定出大事了。

  原本想要回王府的他索性在宫门前不远处的停下。

  果然没一会儿皇宫中响起了金钟声。

  声音传荡开来。

  皇上紧急召集群臣。

  杨鸣眉头一皱,不知自己该不该上朝,就在这时,恰好碰上一人从宫门内跑出。

  “杨公子你在这里?”

  “太好了,省得我跑去王府,皇上让我喊你赶紧进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