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十七章 愤怒的杨正

  雷天若有所思,公子说的确实很对。

  “本公子也不是爱财,而是不得不要这些钱。”

  杨鸣语气中稍显无奈。

  “流民北上,沿途吃食、安置都需要银子,这笔银子朝廷可没有拨付。”

  “王府就算再有钱,也不可能支撑得了数十万百姓的开销。”

  杨鸣向雷天解释。

  后者闻言恍然,流民安置一事他有所耳闻。

  没想到全是由王府出资。

  雷天更加理解杨鸣的做法。

  “一千万银子里面,你拿十万两,给兄弟们喝酒。”

  “告诉袁同,他拿五十万两。”

  “剩下的你移交给王府管家。”

  杨鸣简单吩咐。

  跟着他做事的人,都得要有肉吃。

  也只有这样,众人才会死心塌地继续跟着他。

  与此同时。

  宁城。

  杨正眉头紧锁。

  朝廷援军虽然已到,可领兵之人竟是铁玄。

  此人和杨正极不对付。

  当初除了杨正,最有可能封王的便是铁玄。

  只是最后只有杨正封为武端王。

  铁玄则是封为铁胆候。

  一王一候。

  俩人关系彻底僵硬。

  铁玄来到宁城后,并未奉杨正为主帅,而是摆明各自为帅。

  后者虽是王爷,可前者偏偏不惧怕这位武端王。

  杨正也不想和铁玄计较。

  当初在战场上,铁玄的亲兄弟曾舍命救过杨正。

  “王爷,铁胆候来了。”

  杨正听到声音,收起思绪,起身走出房间。

  “铁玄,出什么事了?”

  杨正下意识认为铁玄来找他,是因为敌情。

  铁玄面色冷漠,“我来找王爷商量下粮草分配。”

  他将王爷两个字咬得很重。

  “粮草分配?”

  杨正眉头一皱,有些不太明白。

  铁玄见他一脸疑惑,开口解释,“朝廷新到的那批粮草,我们两军分配一下。”

  “你的士兵多是北方人,我麾下多是南方人,一起吃兵卒们不习惯。”

  杨正听到这番解释,心里稍微平和了许多。

  对方不是来找茬的。

  俩人走回房间。

  “铁玄,既然你要分开吃,那朝廷这次运来的粮食,你我一人一半。”

  杨正沉声道。

  铁玄眉头皱紧,“不行。”

  “嗯?”

  “你的武端军只有一万三千人,可我带来了足足三万人。”

  铁玄一**坐下,手指轻轻叩着扶手。

  “那你要怎么分?”

  杨正深吸一口气,看在死去的铁泉面上,强忍这口怒气。

  铁玄看着杨正,“武端军取三天粮草,剩下的全给我。”

  “铁玄!”杨正唰一下站起身。

  铁玄毫不示弱的瞪过来。

  “铁玄,你过分了。”杨正沉声道。

  铁玄缓缓起身,冷哼一声,“王爷,我可不过分,接下来的几天可都是我的人守城,王爷只需要待在后面就行。”

  “三天口粮足够王爷等到下一批粮草到来了。”

  杨正双眼骤然眯成缝隙,“什么意思?”

  铁玄忽然开口,“皇上口谕,武端王接旨。”

  杨正脸色一变,连忙单膝下跪。

  “武端王连日作战,甚是疲惫,着铁玄领兵守城,武端王负责宁城屯田一事。”

  铁玄脸上露出一抹得意之色。

  总算是压杨正一头。

  武将不领兵作战,跑去干文臣做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耻辱。

  杨正猛的抬头,眼神中带着惊愕。

  他不明白皇上为何会下达这份旨意。

  可他知道,铁玄不敢假传口谕。

  “臣领旨。”

  杨正面露不甘。

  这次出征他就是奔着建功立业来的。

  只要守住宁城,让蛮人退兵,就立下大功。

  杨正如今身为武端王,可以说封无可封。

  如此一来,皇上最有可能封武端王府世袭罔替。

  儿子杨鸣的未来就有保障。

  可现在皇上让他去屯田,守城的事情交给铁玄……

  前段时间,蛮人锐气正盛,杨正领着武端军在守住了城池。

  如今,蛮人疲势初显,自己却要撤了。

  杨正缓缓起身,脸上乌云密布。

  换做谁遇上这事都不好受。

  杨正甚至无法面对手底下的士兵。

  大家付出鲜血和生命,图的就是一个封赏。

  现在封赏很可能没有了。

  “王爷,今日我就接管城防了。”铁玄面带笑容。

  杨正听出了嘲讽之色。

  他一言不发,看着前者得意的离**间。

  “难道皇上看出了我的想法……”

  ……

  京城。

  武端王府。

  “皇上让父亲负责屯田一事了。”

  杨鸣放下信纸,面露沉思。

  李文皱眉,“怎么会这样?”

  他拿起信纸,“铁胆候代替王爷守城?”

  杨鸣轻轻点头。

  原身记忆里,对这位铁胆猴有所了解。

  一位差点封王猛人。

  “皇上看来有意打压王府了,李叔,如果铁胆候打退蛮人,他有没有可能封王?”

  杨鸣扭头看向李文。

  “很有可能。”

  后者点头。

  “当初铁胆候就差点儿封王,这次如果立下大功,再不封也说不过去。”

  李文补充一句。

  杨鸣点头,若有所思,“我这位姑父看来是想整一整他的侄儿了。”

  杨鸣想到了宇文苍如此做另一层含义,“不让王府世袭罔替。”

  “李叔,第二批屯田百姓登记造册了吗?”

  杨鸣不再去想便宜老爹的事。

  他深知遇见任何事情都不能急。

  急容易出事。

  杨鸣要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走下去。

  屯田百姓很重要。

  王府可以说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流民前往屯田的路上,王府安排护送的人,会有意无意的宣传王府为他们做的事。

  出钱开设粥铺。

  出钱护送流民。

  出钱安置流民。

  边境更有武端军正在前线挨着饿抵抗蛮人。

  ……

  如此一来,百姓们心中感恩便是武端王府。

  “公子放心,登记造册一切顺利,最晚后天,第二批就可以北上了。”

  “只是……”

  李文面色有些为难。

  “只是什么?”杨鸣扭头看去。

  李文无奈道:“只是银子花的实在太快。”

  “雷天送来的银子呢?”杨鸣面露疑惑。

  李文苦笑,“那些银子根本扛不住多久。”

  作为王府管家,李文心里有苦说不出。

  以前还好。

  王府的产业以及王爷的年俸,能够支撑王府的运转,而且还有结余。

  自从王爷出征,公子当家后,王府的银子如流水一样哗啦啦流出去。

  公子不管钱,不知开销有多大。

  开设粥棚要钱。

  护送流民要钱。

  安置流民要钱。

  还要定时给老兵村银子。

  按照杨鸣吩咐,王府前往北境三州置办产业也要钱……

  还有王爷也来信要银子犒赏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