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十三章 定远将军亲自赔罪

  月亮爬上枝头,又迟迟不愿下树,好似担心一动,树枝就断掉。

  咚,咚咚。

  沉闷的叩门声响起,

  “公子,宫里的公公来了,皇上今日要早朝。”

  李文声音很轻,恰好有一声鸡鸣响起。

  一声鸡鸣,惊醒了整个京城的公鸡。

  它们是新的一天开始。

  房间内有了动静,烛光亮起。

  “李叔,我马上就出来。”

  杨鸣冲门外喊道。

  春琴正贴心伺候心爱的公子穿衣。

  “公子,我去给你盛水洗漱,然后去伙房煮两个热鸡蛋。”

  杨鸣点头。

  来到这古代,他才知道早朝并非天色大亮以后才进宫。

  臣子们都是鸡鸣起床,早早就要进宫候着。

  皇上是天子,按律能比臣子晚到一个时辰。

  轿子中,杨鸣身着常服,闭目养神。

  御前侍郎。

  皇上亲口说等同三品,实际没人认可。

  实际就是个没品的官职。

  轿子在宫门前停下,杨鸣下轿,发现旁边已经有好几顶轿子停下。

  他自顾自走进去。

  宫中。

  陆陆续续有大臣到来。

  大家很是自觉,不是同一派系,绝对不会互相聊天。

  杨鸣独自一人站在角落,单手负立,微微闭眼,暗暗调息体内气血。

  练功这么久,他还没有真正去实战过。

  有机会,一定要试试。

  “林相。”

  “林相。”

  文儒派人群中,传出声声称呼。

  杨鸣睁开眼看去,林业一脸自得笑容,不断点头回应。

  “林相,您将三河四州百万流民安置回归,此乃大功一件,我看今日早朝皇上定然要重重赏赐您。”

  说话之人一脸谄媚。

  林业摇头,做出谦虚模样,“这并非本相一人功劳,乃是诸位同僚齐心协力的成果。”

  马上有人开口,“若不是林相指挥有方,亲力亲为,又如何能在这么短时间,安置回归百万流民。”

  一旁官员纷纷附和。

  杨鸣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一幕,这群文官拍马屁的功夫确实一流。

  “杨鸣。”

  一人不知何时来到杨鸣身旁。

  “赵伯伯。”

  杨鸣看清楚来人,心中惊诧的同时恭敬行礼。

  定远将军赵莽。

  原身狐朋狗友赵莽的父亲。

  朝中武将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赵莽听到称呼,心里暗松一口气,这位还认他这个赵伯伯。

  上次朝会,武将派中没有一人站出来为杨鸣说话,这件事使得杨鸣和武将派有了间隙。

  众武将也放不下面子登门。

  说到底杨鸣只是他们的小辈。

  赵莽笑着开口,“虎父无犬子,你这段时间在京城所做之事,我都听说了。”

  他一脸欣赏,“武端王生了个好儿子。”

  赵莽又轻叹一口气,“我家那个逆子要是有你一半好,我死也瞑目了。”

  “赵伯伯说笑了,白易兄一身武艺高强,以后定然是大将军。”杨鸣连忙说上几句好听的话。

  “赵伯伯,您什么时候回京的?”杨鸣问出心中疑惑。

  赵莽此前一直在东海三州,那边的夷人时不时就作乱。

  前者奉旨镇压。

  “昨日刚回京城。”赵莽面露笑容,“这才一年不见,你可真是让伯伯刮目相看。”

  杨鸣憨厚一笑。

  赵莽和便宜老爹有过命的交情,传闻老爹能够封王,和这位也有关系。

  杨鸣心中暂时判断,赵莽可以接触。

  至于信任,杨鸣还做不到。

  赵莽看向一旁文儒派,“城外的百万流民原本是一场灾难。”

  “他们来到京城,如果还没有生路,恐怕会有人揭.竿而起。”

  “你这次才是真正立下大功劳的人,一会儿在朝堂上,伯伯会给你争功。”

  杨鸣愣了下,没想到赵莽会说这话。

  后者不等前者反应过来,又面带惭愧,“武将派在朝堂上的所作所为,我也收到了消息。”

  “他们确实做错了。”

  杨鸣眉头一挑,赵莽这是想要当和事佬?

  他恐怕不会那么容易接受。

  上次的事情让杨鸣看穿了武将们的嘴脸。

  这群人在朝堂上畏畏缩缩。

  明知杨鸣受罚,就算对武端王的打压,也是对他们武将派的打压,可没有一个站出来替杨鸣求情。

  “我当时要是在朝中,定然不会让你一个孩子去受那么大的委屈。”

  “昨天我在府上设宴,朝中武将派之人全部宴请,我在宴会上责骂了众人。”

  赵莽一脸愧疚之色,“杨鸣你不要把那件事放在心上,赵伯在这里替众人给你赔个不是。”

  赵莽说话间就要向杨鸣行礼。

  “赵伯伯,别这样,我可受不起这一礼。”

  杨鸣没想到赵莽玩真的。

  便宜老爹要是知道他受了赵莽一礼,恐怕能够直接从宁城赶回来,用大刀行家法。

  杨鸣眼疾手快,及时托住赵莽。

  “赵伯伯,您放心,我不会放在心上。”

  杨鸣只好说点儿违心话。

  赵莽脸色稍稍缓和,“你心胸宽广,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杨鸣尬笑。

  这边发生的一幕,落在许多大臣眼中。

  武将们暗松一口气,还好有定远将军出面,他们和王府的误会应该解除了。

  如果没有武端王和定远将军坐镇,武将派恐怕会让文儒派欺负的头都抬不起来。

  林业同样看到这一幕,眼底闪过一丝冷意,同时又面露疑惑。

  赵莽突然回朝,怎么一点儿风声都没有?

  皇上到底想做什么?

  “皇上起行,百官入殿,整理朝服!”

  尖细的声音从九十九级阶梯顶上向下传来。

  原本还嘈杂的人群立马安静。

  百官各自整理朝服,随后开始爬阶梯入大殿。

  殿门口,有黄门郎领着一群太监,等着收拢大臣们的鞋子。

  大殿中是不能穿鞋进入的。

  那样会带去外界的泥土,也可以说是带进去了污秽之物,恐怕会影响百官和皇上的想法。

  这规矩是钦天监那帮人说出来的。

  太.祖皇上十分认同,因此将其纳入朝会制度中。

  宇文苍最后一个入殿。

  百官齐声万岁。

  “林相。”

  “臣在。”

  “城外流民现如今处置的怎么样了?”

  宇文苍上来就直接问流民一事。

  他深知这件事有多么重要。

  否则也不会让丞相亲自出马。

  林业面露笑容,语气轻快,“蒙皇上天恩,京城十八县,百万流民已经安置妥当。”

  “臣亲自审核造册,回归原籍者约有七成,就地填充人口者占一成,其余的均自愿屯田。”

  杨鸣站在人群中,眉头轻微一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