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发老婆,竟是三圣母杨婵? 第373章 道在何处?

小说:朝廷发老婆,竟是三圣母杨婵? 作者:三辉 更新时间:2025-07-10 22:25:37 源网站:2k小说网
  此刻取经四人组来到了独木桥前方。

  孙悟空戏称道:“师父,你是不是不敢过啊。”

  唐僧却道:“徒儿,为师不是不敢过河,只是吾等四人若是想要一同渡河,当是何故?”

  猪八戒笑道:“那自然是一个一个过,老猪我身宽体胖,怎能容得下两个人。”

  唐僧道:“悠悠大世,宛如独木行舟,终其所有,便是大势所趋,然则吾辈当以天下安靖为己任。”

  沙和尚道:“什么时候师父也变得这么多愁善感了。”

  唐僧道:“此上灵山,你等自知晓了。”

  过了独木桥之后,来到了一个渡口,这是接引灵尊撑船来渡唐僧。

  唐僧回头看了一眼,此来逢水必有灾,遇山必有怪。天地传言,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

  所以无数的妖精前赴后继,为一块唐僧肉不惜以身试险,捉拿唐僧,以达到成仙得道,长生不老的目的。

  入了灵山之后,如今的灵山乃是弥勒佛主持。

  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徒步走过十万八千里,终于抵达目的地西天灵山。

  因法不可轻传,亦不可空去。竟然被两个和尚要求进行贿赂才能够取得真经。

  这两个和尚,一位名字叫阿傩,另一位名字叫伽叶。

  阿傩和伽叶是弥勒佛十大弟子当中的两人。伽叶是弥勒佛的头号弟子,伽叶是第一个号召众佛来对弥勒佛的语录进行整理的。

  阿傩虽然是佛祖的徒弟,但是他其实也是一朵金莲化身,并且只要有佛祖的传经,基本上都是由他听到之后在诵出经文,这样后续的弟子才能够加以记录。

  佛经当中记载着拈花一笑,弥勒便将自己的袈裟和钵盂传给了伽叶。

  一次大梵天王邀请弥勒进行说法的时候,天王将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了弥勒佛,弥勒佛却拈起金婆罗花,但是后来一句话也没有说,就在大家都没明白佛祖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只有迦叶微微一笑。

  唐僧这袈裟与钵盂本就是属于迦叶所有,其中算计,既圆佛性,也绝佛理。然则此事,却真正让唐僧看透了其中的虚实。

  得了这经书之后,唐僧在西天灵山之中大观世界。

  唐僧抬头看上了高高在上的众天佛陀,只是问道:“道在何处?”

  见了唐僧发问,文殊道:“不知三藏所问的是什么道?这经书便是你追寻之道?”

  唐僧道:“一路走来,贫僧见过了太多的世人艰苦,这爱恨情仇本就是凡人的七情六欲之所在,吾西方教下不顺遂其性,反泯灭此道,如此之道,怎能救得了天下人。”

  “狮驼国满国亡魂,此为西方教下,如何让贫僧信服。”

  普贤见状,眉头微微一皱,问道:“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在本我,在内心。一念花开遍世界,一切有为无为法,当作如是观。”

  唐僧躬身请了礼,道:“正所谓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然则西方教下教义未立,此为西方之缺憾。”“连教不存,何以传天地之法,这经书并未得到实践,连西天门下尽是如此,如何来兼济天下众生。”

  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小白龙等人看着面前的唐僧,有一些不知所措。为何唐僧会忽然做出如此言论,只是字字玑珠,皆是一路上所见所闻。

  弥勒看了唐僧一眼,道:“三藏,你地狱之中走一遭,可是明白了自己的六道三生。”

  唐僧点了点头,道:“正是如此。”

  弥勒佛摇了摇头,道:“竟是如此,你究竟何等之法?何等之法?”

  唐僧道:“贫僧西天取经圆满,然则天佛之道未立,西天之主高悬,既得此道功德,吾也为三品金莲化身,今入西天当立天佛之道。”

  “诸佛之智慧功德之海流出,超越三界,迥异凡尘。”

  “然则佛法东传,只是为西方气运,而不是为了惠及众生。”

  “一知半解之佛法,盖及不上尺之做。”

  “在贫僧看来,佛法,指佛所具足之五智,此理系地水火风空等前五大之理德。合此理、智二德,即为众生本来色心实相之体性。”

  唐僧来到了前方,并指向天。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吾乃蚊道人转世之金蝉子,十世功德已满,于天地间立下天佛之道。”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极平常,益极殊胜。”

  “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

  “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

  “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统摄律、教、禅、密之宗,贯通权、实、顿、渐之教。”

  “以果地觉,为因地心:令友所问,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者。”

  “以阿弥陀佛所证之菩提觉道,即阿弥陀佛一句万德洪名,包摄净尽。念佛众生,果能恳到执持忆念。则以弥陀果德,熏染自己业识妄心。熏之久久,业尽情空。心与佛合,心与道合。全众生心,成如来藏。”

  “念佛法门,乃律、教、禅、密诸宗之归宿,人、天、凡、圣成佛之捷径。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

  “是诸菩萨,皆以十大愿王,求生西方。彼何人斯,敢与彼抗?”

  “赦,天乘人身。断,六道四生。”

  “心,持杀不悔。佛,戴罪而行。”

  “吾蚊道人、亦金蝉子,今立天佛大道,以其功德转世西天,两立佛尊。”

  “掌过去、现在、未来之数,灭罪杀生,匡扶佛道,成就如来果位。”

  轰隆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