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目睽睽之下,谢琢终于开口。

  “我没私通外敌、勾结海贼,更没跟元参将有过任何私下往来,也对所谓的海岛上私造兵器一无所知。”

  平板死寂的声线刚响起,就惊得公堂外围观群众阵阵惊呼。

  若要问辽州百姓最爱戴的朝廷命官是谁,恐怕99.9%的答案都会是数十年来保家卫国、护他们于水火中的元老将军,而不是几年一换的父母官知州。

  而元嵩作为元老将军养子、亲信参将,在百姓心中自然也颇受敬重。

  他们对今天突然爆出的通敌案本就半信半疑,只是碍于颁旨之人背后代表的至高皇权、以及他带来的那队骑兵,不敢当街闹事。

  此刻见证人当庭翻供,他们直接差点炸开了锅。

  “我就知道,元大人是好人,他不会干那种事的!”

  ……

  谢琢瞥向表情难看的董荣华,语速愈发快了。

  “我今日会出现在这,是因为有人威胁我来作伪证。他们不只是要针对元参将,更是冲着元老将军本人——”

  “住口!”

  董荣华直接从椅子上跳起来,眼睛瞪得几乎要掉出来。

  “奸诈小人!居然临阵倒戈做伪证!来人,把他拉下去——”

  “本将看谁敢!”

  元丰反应极快,迅速站到谢琢身前,一双精光四射的老眼开始扫射四周,最后落到董荣华脸上,比刀锋更锐利,比隆冬腊月更冰冷。

  “董将军何必动怒?让证人说完该说的话,又有何妨?莫不是你心虚了?”

  “谁心虚?他胡言乱语、不知所谓,这种证词如何能信?”

  白发知州清了清嗓子:“董将军,可这证人不是你亲自带来的吗?就算他当堂翻供,你手里应当还有其他人证物证吧?”

  董荣华心里开始打小鼓。

  人证物证基本都是伪造的,就谢琢本人的身份最真。之前明明说得好好的,这混账玩意突然反咬一口,是想拖着他妹妹和外祖一家抱团**么?

  他面上故作镇定:“这是自然!”

  结果,不到一刻钟,他那些伪造得几可乱真的所谓“元嵩亲笔书信”,就被谢琢轻描淡写戳穿。

  看着他面无表情解释笔迹辨认技巧、如何判断墨迹时日长短,姜鱼心里始终为他捏了把汗。

  董荣华有备而来,还带了圣旨。

  就算他翻供,元参将恐怕也躲不过被带回京城审问的下场,而他这个逃犯兼嫌疑犯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退一步说,他指认董荣华背后之人逼他作伪证、陷害元丰父子,这案子的严重程度也足够一并三司会审了。

  果然,董荣华恼羞成怒,只得祭出圣旨当杀手锏,要带犯人回京,知州和元丰都拦不住。

  愤愤离开时,他暗暗决定,半路上找个偏僻地方,直接把这两个碍眼的家伙干掉,再往他们头上扣屎盆子,才能消他心头之气。

  眼见董荣华等人匆匆拍马离开,姜大海咬牙切齿地憋出一句。

  “这事……简直荒唐!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姓董的把人带走?”

  姜鱼神色不动,心里却在庆幸。

  辽州城当年选址选得好,离黑水河很近,她的大船就停靠在码头边,完全可以召唤NPC来劫囚。

  要是董荣华他们走水路离开,就更方便了,等到荒郊野外再动手。

  她没敢当众对二哥道出这个违法味道浓郁的盘算。

  不料,这时雷声隆隆,豆大的雨点快速落下。

  围观人群还没来得及散去,有人抱头乱窜避雨,却也有人突然高声惊呼。

  “老天显灵了!他们是冤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