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清早的怎么这么香呢?”

  诗羽沫一听声音,就知道是常东清来了,急忙招呼,

  “常叔叔,你来的正好,我妈给你包了包子,你快过来尝尝。”

  他有些心疼的看向刘桂香,“桂香,大清早就开始忙活?

  辛苦了啊!快来休息休息,我买了豆浆,油条,还有小米粥,茶叶蛋。”

  “马上就好了。”

  刘桂香将手中的包子包好,这时候第一锅已经熟了,将蒸好的包子拿出来。

  常东清很有眼力见儿的将剩下的包子,放进了锅里。

  “好了,桂香,快去吃饭吧!”

  几人落座后,常东清把茶叶蛋剥好后,才递给刘桂香,“快尝尝味道怎么样?”

  她接过后,咬了一口,“挺好吃的,已经入味了。”

  诗羽沫看着两人的互动,嘴角不自觉的微微上扬。

  “你快尝尝包子。”

  常东清接过,咬了一口,皮薄馅大,肉馅浓郁,令人回味无穷。

  他直接竖起大拇指,“很好。”

  几人吃完饭又开始各自忙活了。

  鸭毛已经处理好了,羽绒服的面料也采购回来了,接下来就是生产了。

  今天诗羽沫的任务,是教人们制作羽绒服。

  ……

  此时,诗家村,一个媒婆正在诗老太太家。

  笑嘻嘻的问道:“大婶子,你说要给你城里那个孙女,说个婆家?”

  诗老太太笑眯眯的回:“对,那丫头已经十八了,也不小了,我寻思帮忙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那丫头从小没有吃过苦,希望找个条件好点的。”

  媒婆之前见过诗羽沫,知道十里八乡,也找不到那么好看的丫头。

  那么优秀的丫头,自然不愁嫁。

  她手中正好有个合适的,男方家庭条件不错,就是男子有点没主见,啥都听他**。

  **那个人有点难缠,不是觉得女方身高不行,就是**太小,怕生不了儿子。

  挑来挑去,硬是把儿子耽误到现在了。

  眼瞅着儿子都25了还没对象,家里又着急了,表示愿意多出点彩礼。

  媒婆就是附近的,对十里八乡的人都很了解,也了解诗老太太的脾气,知道她肯定会多要彩礼。

  她笑呵呵的开口,“大婶子,你说可巧了不是,我手上正好有一个小伙,长得很精神,家里条件也不错。

  人家男方说了,要是成了,给200块钱彩礼呢!

  这年头谁家娶个媳妇不是几十块钱就完事儿啊!二百块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这句话是说到诗老太太心坎里去了。

  这也是她找这个媒婆来的原因,这个媒婆很会来事儿,清楚的知道,每一个人的需求是什么?

  要是真成了,她再多要点彩礼,想必男方那边也不会不给!

  诗老太太又继续说道:“我那个孙女就在县城的服装厂上班,这样,一会儿,你就带着男方去县城找她。

  我给你说,你可千万不要说是我让你们去的啊!

  要不然这丫头,指定就不会同意了。

  你这么聪明,想个办法,让那俩孩子自己了解了解。

  你不知道,我那孩子啊,对相亲很排斥。

  你说这女孩子就是这么两年,再拖下去就成老姑娘了,我这当奶奶的能不着急吗?”

  说完还叹了口气,仿佛是真心为她着想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