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背刺,唯有自己暴富才最香 第284章

小说:全家背刺,唯有自己暴富才最香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6-11 07:01:51 源网站:2k小说网
  ();

  吕二立马反应过来,“姨,你是不是想用这一招,扩散咱们家的影响力?

  那我们轧化厂里,会唱歌跳舞的人,我可以邀请不?”

  刘美娟,“任何人都可以,你可以邀请10个20个都行,不过啥也不会的就别邀请了。

  另外,舞跳的再好,歌唱的再好,作风不正派的拒绝来往,否则别怪我将你踢出去!”

  吕二脑袋一缩,“收到!”看来回去要好好的务实一下人选。

  从这天开始,来购买衣服的熟客,受到的接待更加细致了。

  他们一边挑选衣服,一边拉拉家常。

  有得到确定消息的,红月和春华就会递上一张邀请券。

  “我们老板娘为了犒赏我们,在镇上给我们举行的茶话欢庆会,如果你有空的话,可要去光顾一下哦。

  那可是一个很好的去处,有吃有玩有跳,还有卡拉ok唱歌的音响设备。一切全都是免费的。”

  收到邀请的人,都很意外,“真有这么好的事啊!又是星期天咱们休假的时候,我肯定会去的,谢谢你的邀请。”

  红月,“不用,我邀请的也是可以帮助咱们助兴的,毕竟游玩的场所不能冷掉场子嘛。

  你能够受到邀请,也是凭着自己的实力的,咱们得有自信!”

  小姑娘捂着嘴直乐,“嗯嗯嗯!”

  这些揽人的活计,全部交给了孩子们。

  刘美娟和刘玉松一起跑起了手续,这开舞厅得手续齐全!

  费一清也没有闲着,其他活计已经暂缓了,带着自己邀请的师傅,正在给舞厅里装饰各种灯饰。

  这也是他们搞建筑的师傅,透的一条门路,去到人家厂里挑选的各种灯型。

  人家还来负责指导安装,刘美娟十分满意,爽快的掏钱。

  刘玉松将收古董的交易,全部放手给了三弟,他正在加班加点的在家里做窗帘。

  那舞厅里的大窗,全部要配上深紫红色的窗帘,遮光效果相当好,而且看着还喜庆。

  星期天,张燕早早的就来找东強了,“你快说,今天有什么事?还给我神神秘秘的,我都把我哥嫂一起叫来了。”

  东强,“是我妈请大家帮个忙,我也是刚听说的,她为了丰富自己的老年退休生活,预备开个舞厅。

  人手上忙不过来,我就想着星期天咱们年轻人都闲着,不如去帮个忙,顺便下午再去蹭一波热闹。

  你知道的,我这个儿子有些不称职,因为工作的不可协调性,能够帮我家老**地方真的很少很少!”

  张燕仔细的听完,又确认了一遍,“你确定阿姨开的是舞厅?而不是又一个服装店!”

  东强,“我很确定,走吧,咱们就去帮忙布置一下会场。”

  他想了很多种方式,想把老**家底一点点的透给自己这个未婚妻。

  又害怕对方误会,现在舞厅就开在医院对面,迟早是会曝光的,索性就把话说开吧。

  张家的三个人很诧异的跟在后面,特别是哥哥张亮夫妻,他们都以为东强家,只比普通人富裕一点。

  可是妹妹定亲的排场,他们也看到了,那肯定不是只富一点点。

  前阵子又知道人家还有一个服装店。

  今天又听闻了,家里要开舞厅,不知道再过一些天,还会不会冒出其他产业?

  等他们到了会场,刘美娟已经等在那里了。

  “今天辛苦你们了,实在抽不出人手,等手上的事忙完了,大家一起吃个饭!”

  张燕带着哥嫂很客气地迎上前,“姨,这些小事不值得客气,以后有啥事你只管叫我。”

  刘美娟,“你是我家东强看上的对象,我指定叫你。

  今天叫你们来也是一种邀请,到时候大家一起玩乐,不必拘束,这都是自己家的产业。”

  自己家的产业?

  张燕一想也对,这舞厅是未来婆婆开的,当然算是自己家的产业啦。

  真是看不出来,婆婆比他们年轻人还开放,居然敢开舞厅!

  瓜果都是小摊小贩派人送来的,刘美娟只是简单的逛了几个摊位,人家就很热情的打包票,直接送货上门了。

  现在的人买水果都是买几只,像刘美娟这样一买10斤的,那简直是大老板了。

  不要说爬3层楼了,就是6层楼,送到楼顶,他们也不会多说一句废话的。

  将水果点心,瓜子花生在每个位置的桌面上放一点,事情很快就做完了。

  东强的二姨已经来催着去吃午饭了,大家一起入座,相谈盛欢。

  得知下午的节目他们也可以参加,张燕的嫂子很兴奋,自从嫁人生孩子之后,她很少再出入这些场合了。

  下午,2:00还没到,受邀前来的人,已经在红月和吕二他们的带领下,来到了镇上的医院。

  在医院的马路对面,有一栋又大又宽的楼房,最显眼的就是中间的五间门面里,已经开始经营的储蓄银行。

  从大楼的侧墙往后,有一个楼梯通道,一直通往3楼。

  后面有巨大的停车场,还有遮阳的雨棚,哪怕是刮风下雨天,仍然可以到这里寻找极乐世界。

  不怕风大,不怕雨淋。

  众人拾阶而上,红月他们兴奋不已。

  今天她嫂子顶的班,自己可以玩一整个下午。

  吕二带着自己精心挑选的6个同事,本来有八九个人的,那两三个人风评不好,吕二可不敢冒险。

  几人刚进了会场,看到刘玉松赶紧上前招呼。

  “刘师傅,咱们又见面了!”

  “刘师傅,你家的生意越做越大了!”

  刘玉松还在轧花厂里上班的时候,就是一个普通的临时工。

  家里条件稍微好一点。

  靠着婆娘过日子。

  这些都是他的标签。

  自从去厂里卖过一次猪肉之后,再也没有人敢瞧不起他了。

  再听他们车间的人说,人家在县城里还有一个很牛逼的服装店,轧化厂里的职工,就没有不羡慕眼红的!

  后悔在厂里的时候,没有跟刘玉松打好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