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悍臣 第278章 出身寒微不是耻辱

小说:大宋悍臣 作者:鼠猫狗鸽 更新时间:2025-06-12 19:38:41 源网站:2k小说网
  ();

  秦康闻言脸色惨白。

  此时房门被关上,唯有宋煊坐在椅子上。

  周遭人听到这话,皆是恶狠狠的瞧着秦康。

  当今状元郎带着官家贴身宦官处理此事,谁都明白意味着什么。

  秦康万万没想到自己会被皇后给卖了。

  但是此事,觉不能承认!

  “我冤枉啊!”秦康抬头望向宋煊。

  “放肆!”宋煊一声怒喝:“好大的胆子,你敢说皇后冤枉你?”

  听着宋煊如此诛心的言论,秦康冷汗直流。

  “我不敢。”

  梁怀吉却是直接上手:

  “我打死你个吃里扒外的狗东西,官家对你多宽容,你竟然背叛官家!”

  “我该死,求粱公公饶我一回,我也是被逼的。”

  “逼你**头。”

  梁怀吉咬牙切齿的招呼着:

  “你真给秦观察使丢脸,你也配当他的义孙?”

  “给我狠狠的打!”

  “饶命啊,饶命,我可以举报他人,只要饶了我。”

  秦康当即哀求道:“不止我一个人干呐。”

  梁怀吉当即停下拳头,恶狠狠的道:“你还敢跟我讨价还价?”

  “用不着他的攀咬。”

  宋煊哼笑一声,随即站起身来:

  “秦康,你方才要是承认呢,我还能在官家面前替你求情。”

  “如今却是死性不改,做错了事,还要诬陷皇后,攀咬同僚,我等自是要把你交给皇后处置。”

  宋煊可没有什么权力诛杀内侍,就算是想要效仿立诛曹无伤都做不到。

  而且这种事他也没法替赵祯做决定。

  不过有好队友“郭皇后”在,把此人还给郭皇后,不知道会是什么下场。

  杀人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学会诛心啊!

  在这皇宫内厮混,一个事时时刻刻被人念叨,才会让人牢记。

  梁怀吉咬牙切齿的瞧着被自己殴打鼻青脸肿的秦康,啐了他一口。

  “算你小子走运。”

  他虽然不明白宋煊不让他吐露都是谁给皇后通风报信,但还是停手了,用脚狠狠的碾秦康的手指,算是给官家出了口恶气。

  秦康觉得自己能活,登时松了口气。

  于是在宋煊的招呼下,两个宦官直接架着秦康。

  有人从这里跌落,自然就会有人上位。

  许多宦官都渴望着机会。

  当他们年纪轻轻从宫门走进来的时候,兴许三十年都不一定能走到皇帝身边,享受富贵的生活。

  宋煊他们参加“考公”,竞争极为激烈。

  可是不少人“考公公”,这行竞争也更加激烈!

  毕竟能一步一步走到的最高的,也是少数几个宦官。

  赵祯已经对郭皇后死心了,兴许历练出来了,虚以委蛇的与她说着一些话。

  然后赵祯就瞧见宋煊带着秦康来了,他眼里闪过一丝怒色。

  要不是他总是泄漏朕的行踪,如何能过的这般辛苦?

  十二哥怎么没有下令杀了他!

  毕竟这三年受苦的全都是秦康给报信的。

  郭皇后靠在赵祯怀里,正美滋滋的呢,又听到那个让她有三分惧意的状元郎的声音:

  “启禀官家,皇后,秦康方才胆敢诬陷皇后,攀咬同僚,人证俱在,我等把人带来了。”

  赵祯此时的声音也有些冷,他开口道:

  “既然是诬陷皇后,那就交给皇后处置吧。”

  郭皇后一直都瞧着赵祯,见他脸上重新挂着怒色。

  她一看秦康被带过来,又连滚带爬的到她面前求救。

  “杖毙吧。”

  郭皇后一开口,秦康懵了,连她的贴身宦官阎文应也懵了。

  怎么就杖毙了?

  “皇后娘娘,奴什么都没有往外说,什么都没有往外说。”

  “把他这个卑**之人的嘴给本宫堵上。”

  郭皇后对于一个没用的奴才,自然是不会放在心上。

  于是秦康直接就被堵嘴拖到一旁,准备杖毙。

  “皇后娘娘,不如召集所有宫人当众杖毙此寮,也省的今后还有人再敢犯。”

  宋煊微微拱手道:“如此才能显示出皇后娘娘神圣威严不可轻犯!”

  听着宋煊的建议,郭皇后倒是没想那么多。

  她只是觉得不愧是状元郎,脑瓜子就是转的快。

  如此一来方能显示出自己作为皇后的威严。

  于是郭皇后骄傲的小脑瓜子轻微点头:“就依照宋状元的话去办。”

  “是。”

  阎文应无奈的应了一声,即使想要把此事控制在小范围内传播都没机会的。

  他心中暗暗叹了口气,长此以往下去,难不成真的有废后的风险?

  阎文应在心中默默估算跳船的风险。

  当真是带不动啊!

  赵祯瞥了宋煊一眼,没言语。

  反倒是郭皇后一丁点都不在意的模样,甚至带着几分讨好:

  “官家,不要让一个奴仆坏了好心情。”

  “今日官家钦点状元,乃是大喜之事,不如去御花园赏花,妾看那桃花开的正艳。”

  赵祯看了看郭皇后,嘴角扯出一抹笑意:

  “皇后还是回去沐浴更衣吧,朕一会还要带着宋状元前往殿试,拜见大娘娘以及会见诸多贡士呢。”

  一听还要去见大娘娘,郭皇后有些着急:

  “官家是还在怪妾吗?”

  “这次真是公事!”

  赵祯轻轻拍了拍郭皇后:

  “只要你今后不要闹了,朕不会轻易听宋状元的谏言的。”

  郭皇后瞧着一身正气的宋煊,又闻到了自己身上有些难闻的饭菜味道,这才点头。

  “妾是相信官家的。”

  于是郭皇后行礼后,便心满意足的坐上了轿子。

  梁怀吉双眼发寒的跟着阎文应,几个人压着屎到临头的秦康。

  因为他真的被吓得屎尿齐飞。

  待到诸多宫人聚齐之后,阎文应瞧着梁怀吉:

  “杖毙要打多少下,还望梁公公给个标准?”

  “自然是打上一百杖为好。”

  梁怀吉阴测测的道:

  “毕竟这可是诬陷皇后的大罪。”

  阎文应明白,这一切说不得便是陛下的示意。

  要不然也不会如此果断。

  那个宋煊也是在中间推波助澜,意图把这件事在宫中大肆宣扬。

  皇后今后若是再想找眼线,怕是很难的了。

  而且一百杖就是要折磨他,要是没打够就让他死了,是你这个行刑的失职。

  “干爹,救我。”

  秦康大声叫嚷着。

  宦官秦峻是秦翰真正的义子,他们这些宦官无后,到了一定的岁数就要给自己找个义子“传帮带”。

  用自己堆积的一些资源,让义子上位,免得老了没有人侍奉。

  要不然伺候皇帝的这种差事,可不是哪个宦官都有资格的。

  秦峻闻言当即赶来,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秦公公,这是皇后的命令,你去找官家求情,官家也不会应的。”

  梁怀吉丝毫不卖他面子:

  “行刑!”

  “别。”

  啪啪。

  棍子砸肉的声音响起。

  梁怀吉笑呵呵的道:

  “秦公公别着急,我这就给你说一说,顺便在场的也都把耳朵支起来听听,免得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赵祯与宋煊继续前行,他开口道:“十二哥为何要让皇后处置?”

  因为在他的印象当中,宋煊不是狠不下心杀人的。

  “杀人对于官家而言是一件极为简单的事,就如同孩童碾死蚂蚁般轻松。”

  宋煊倒是也没用过于遮挡:

  “但是今后还是会有人给皇后报信的,不如杀人诛心。”

  “杀人还要诛心?”

  赵祯没有理解宋煊话里的意思。

  他眼睛微微睁大:“还望十二哥能够解惑。”

  “让皇后自己出手处置秦康,那些宫人今后为皇后做事,就得好好掂量掂量。”

  “做这种事不仅什么好处都没有,可是风险还很大!”

  “尤其是背叛官家!”

  赵祯听懂了宋煊说的这最后一句话。

  其实背叛他这件事,着实是让赵祯恼火。

  朕在这些宫人的眼里,还不如一个女人有权势吗?

  皇帝任用人第一便是忠字摆在前头。

  毕竟五代十国,赵匡胤也不是第一个被迫走“陈桥兵变”的人。、

  他前面那些军头对这种游戏很是熟悉。

  所以在皇帝面前,能力反倒是放在其次了。

  “十二哥此举便是杀人诛心!”

  赵祯脸上带着喜色:“如此一来,今后就没有人敢在监视朕了?”

  “有啊。”

  宋煊指了指殿试方向,嘴里吐出一个大字。

  在他看来,郭皇后实在是愚蠢,而且一点也不美丽。

  完全就是刘娥故意放纵她,来折磨赵祯的,让他无暇顾及亲政之事。

  至于皇家子嗣有没有,刘娥也不怎么在意。

  若是天子都有了孩子,就更证明赵祯已经到了亲政的年龄,皇太后是时候归还政权了。

  “大?”

  赵祯一下子就闭嘴了,他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其实后宫这种事,名义上是皇后做主。

  但是自己的母后作为皇太后,她能不清楚吗?

  可是一点都没有制止皇后的行为,连口头上说都没有过。

  自家母后竟然如此狠心,看着他亲生儿子饱受折磨!

  赵祯立马就上火了。

  因为火是真的大。

  梁怀吉急忙跑回来汇报,说打一百棍就打一百棍,这种事用不着他亲自留在那里监督。

  “回官家,秦康已经处理好了。”

  梁怀吉脸上带着得意的笑:“此事所有宫人必定全都知晓了。”

  “嗯。”

  赵祯一想到他母后,脸上刚因为“镇压”嚣张跋扈的郭皇后的喜色也都消失不见了。

  “只是臣有些不明白,那秦康说官家身边还有人,可是宋状元他不让问。”

  赵祯鼻孔里惊疑了一声,他原本以为就一个秦康。

  没成想自己身边处处都是别人的眼线!

  他今后还能相信谁?

  “问了也白问,反倒是人人自危。”

  宋煊直接对赵祯说:

  “官家回去之后,还是要说一说的,往事既往不咎,可是后事再发现有如此行为者,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梁怀吉其实想的是宁愿杀错,也不要放过一个!

  他觉得宋煊还是太善良了。

  简直是书生之见。

  不懂得宫中这些**皮子的心思。

  要是官家也对他们极为狠辣,哪一个人敢给皇后通风报信?

  “官家,宋状元说的在理,可是那些人心中有鬼,今后难免还会通风报信的。”

  梁怀吉压低声音道:“不如把他们全都赶走,再招一批来。”

  赵祯一时间又有些于心不忍,听了梁怀吉的话也有些赞同。

  “不可以,这些人是谁安排的?”

  宋煊同样压低声音:“官家莫要忘了大娘娘那里。”

  梁怀吉一听这话,当即收敛了自己的脾气。

  方才在众多宫人面前,他连秦翰义子的面子都不给,确实是让他没由来的升起一股子想要掌握“生杀大权”的感觉。

  可是宋煊一提大娘娘,梁怀吉才明白自己是有些猖狂了。

  “十二哥说的在理。”

  赵祯应了一声:“那些宫人,今后你好好看管。”

  “臣领旨。”

  张茂则瞧了一眼抓住机会,想要拼命表现自己的梁怀吉。

  他不在乎这种表现机会。

  毕竟自己的义兄,可是官家传闻当中唯一在世的“亲哥哥”。

  依旧待在殿试考场的刘太后听着宫人汇报来的事情。

  她挑了挑眉,让人退下。

  郭皇后的性子她知道,只是没想到会说出那种没脑子的话,还能办出那种没脑子的事。

  “宋煊说的那些话,倒是挺能拿得出手的。”

  刘娥在心中暗暗想着:

  “此子一贯的狂妄,连皇后都不放在眼里,如此坚决的维护皇帝,那他将来是否会劝谏我还政啊?”

  这种事刘娥是极为介意的。

  毕竟这状元是皇帝亲自点的。

  宋煊纵然本身有实力,可是也得承皇帝的人情。

  要不然就该有人戳宋煊的脊梁骨了!

  就如同宋庠一般,是刘娥亲自点的状元。

  旁人若是攻击刘娥,宋庠装作看不见,那些士大夫就得戳他的脊梁骨。

  对上毫无感恩之心,对同僚又如何能有关爱之情?

  如此不忠不义之人,谁愿意与他为伍!

  刘娥想了想,又吩咐人把曹利用以及张耆喊来,再加上皇帝以及宋煊一起吃个饭。

  大娘娘发话,宫中自然有无数人为之奔走。

  在宋煊他们还没有返回去的时候,便已经接到了消息,于是几人又转路。

  赵祯听着宋煊低声道:

  “陛下,接下来怕是宴无好宴。”

  “什么意思?”赵祯没明白。

  “方才的事,大娘娘必然是全都知道了,一会说什么,我们都要装作无事发生的样子。”

  赵祯虽然不懂,但还是点点头。

  在他心中,宋煊依然成了自己的军师。

  要不然不会几句话就搞定折磨他三年的郭皇后,又揪出了自己身边的背叛者。

  赵祯一想到卦摊上,那枚天圣五年压在十二头上的事,他也清楚。

  唯有母后有此权力!

  “好,我明白了。”

  赵祯觉得以前都没有人帮助自己,故而也不敢反抗自己的母后。

  如今十二哥来了,那青天不就是有了吗?

  宋煊早就明白,自己已经卷入了宫廷争斗当中,这种事是无法避免的。

  待到门口,曹利用站在门外,皇帝直接进去了。

  曹利用满脸都是笑意,脸上的褶子都多起来了。

  “哈哈哈。”

  曹利用亲切的拍了拍宋煊的肩膀:

  “好女婿,真争气,此乃皇太后设宴,一会你小子把嘴闭紧喽,免得说了不该说的话。”

  他面上带着笑,又压低声音道:

  “我总觉得她没憋好屁,兴许是给姓陈的说和来了,他们可是太后的人,否则如何能这般胆大包天的。”

  “明白。”

  宋煊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岳父尽管放心,我饿了许久,正想尝尝宫中御厨的手艺呢。”

  “不如外面好吃,也就是吃个面子。”

  曹利用摆摆手。

  因为像皇帝他们这种一般吃的都是剩菜。

  有专门的试毒人员,就是为了防止有人谋害天子以及太后等等。

  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宋煊点点头,果然不止是自己一个人觉得御厨做的菜不符合大众口味。

  一个个炫技都脱离了本质。

  于是翁婿俩就站在门口,兴许是刘娥在与赵祯说了一会话。

  这才听到太监独特的声音传出来:“宣新科状元宋煊觐见。”

  宋煊深呼一口气,迈过高高的朱漆门槛。

  房间内龙涎香缭绕。

  刘娥喜欢奢侈,摆排场。

  曹利用带着宋煊行礼,就是为了引导宋煊,给他打个样,免得出错。

  毕竟宋煊以前也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

  待到这批新科进士要被宣布在大朝会上见皇帝面之前,都会被礼部的人给集中统一教授礼仪,免得闹出笑话来。

  礼不可废。

  而且礼也是维护王朝统治的一件重要的**武器。

  宋煊抬头认真打量来刘娥,她倒是没有躲在朱帘后。

  垂帘听政也没有。

  因为刘娥直接坐在赵祯身边临朝称制,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垂帘。

  大娘娘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更不用说刘娥保养的很好。

  想必年轻时候也是风采极佳,要不然宋真宗这个老色鬼,如何能这般迷恋这个**?

  “哦,是新科状元来了。”

  刘娥打量了宋煊好一会,才最先开口。

  宋煊微微拱手道:

  “承蒙陛下与大娘娘看重,被当场点为天圣五年状元,达成连中三元的成就,心中惶恐万分,唯恐今后辜负了官家与大娘**看重。”

  刘娥作为女人,对于一些词是很敏感以及细腻的。

  宋煊他把官家摆在首位,把自己这个大娘娘摆在后面。

  虽说是并列而行,可意义却是大不相同。

  可这种事放在“礼”这上面自是说的过去。

  君权那必然是赵祯的。

  而刘娥不过是临朝称制,她作为一个女人是皇帝的附庸!

  就算是贵为皇太后也是如此。

  三从四德在东汉时期,班昭在《女诫》当中对这个词进行了系统化的阐述,进一步强化其作为女性道德规范的地位。

  但是核心内容依旧是以早期儒家经典为基础。

  从长孙皇后到后期的马皇后,都是对这本书即为推崇。

  除非刘娥真的想要走武则天那条路。

  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家,刘娥定然不会在这上面找补。

  因为说出来,本就是对她不利。

  真要掉书袋,她自认为掉不过这群读书人。

  更何况宋煊他连中三元,想必书读的极多,否则也不会自己写书写诗词从而名动三京的。

  刘娥示意上菜。

  于是宫人们鱼贯而入,端来的饭菜不多。

  因为这是分餐制。

  皇太后可不会跟你一桌子吃饭。

  就算有三从四德的约束,可人家也是皇室顶端人物。

  你也配?

  “老身观宋状元的殿试文章,这金石之政一篇,引经据典,见解独到,实乃国之栋梁。”

  宋煊刚想应声,又听刘娥道:

  “老身倒是觉得宋状元在文中引用的牝鸡司晨的典故用得颇为巧妙。”

  刘娥的声音不高不低,却是让曹利用后背瞬间就觉得发凉。

  果然自己让他少说话是对的!

  这小子如何敢在殿试里写这种暗示性过于明显的话?

  就算是全天下的人都知道。

  能说是能说,但也不能当着正主的面说这种话。

  尤其是你这是在打脸!

  赵祯眉头皱起。

  十二哥策论里有这个典故吗?

  他一丁点印象都没有。

  陪坐的张耆本来以为是太后欣赏宋煊,没想那么多。

  但是这话一出口,他便端起茶水来饮,思考着如何破局。

  宋煊也没有反驳,而是开口道:

  “回大娘**话,学生引经据典只为阐明圣贤之道,况且千人千面,属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刘娥听到这个回答,倒是高看了宋煊一眼。

  因为宋煊并没有反驳自己。

  宋煊是觉得本就没有的事。

  何须反驳?

  反正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坚决不掉进你设置的陷阱当中。

  但是宋煊如此强硬的态度,让曹利用有些蚌埠住了。

  他甚至在思索,自己打算跑关系把宋煊留在东京这个水深火热的地方为官是否正确!

  这小子遇上刘太后的责问,他也一定点都不带畏惧的。

  可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就算是嚣张跋扈的曹利用,他也只敢对文官集团以及刘太后的姻亲发火,上嘴脸。

  但是他在刘娥面前,自是保持了不小的恭顺。

  无论如何,人家都是先帝的遗孀,手握先帝遗诏,临朝称制的。

  张耆也是满脸错愕的瞧着宋煊。

  他真是老曹的女婿啊!

  一个连中三元的读书人,怎么有武将那般的勇猛?

  张耆想不通。

  放眼整个大宋朝堂,就算是宰相王曾,也不会轻易驳斥太后的话。

  “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也是宋状元随口说的?”

  赵祯闻言脸色一变,果然十二哥猜测的是对的。

  朕身边不仅仅是有皇后的眼线,更多的是母后的眼线。

  否则这话,母后如何能立即知道?

  “当然。”宋煊嘿嘿一笑:“难不成大娘娘也想要考验我走个七步成诗?”

  “宋状元不必紧张。”

  刘娥觉得宋煊当真是心大,这都能笑得出来:

  “只是皇后差人向本宫告状,你说要废后之事。”

  此言一出,惊得曹利用手里的碗筷都掉在地上。

  可惜此时也没有一声雷响帮他解围。

  废后这种话,是随便能说出口的吗?

  赵祯连忙开口道:“好叫大娘娘知晓,完全是误会。”

  张耆总算是明白太后为何会突然说那种话了。

  原来根子是在这里!

  郭皇后跋扈的事他也清楚,但是身为外臣如何能够插手皇家之事?

  宋煊再次躬身道:“大娘娘可是要听信一面之词?”

  大殿内无人敢出声。

  刘娥展颜一笑:“方才不过是戏言而已。”

  宋煊只是站在那里,微微点头。

  可是曹利用以及张耆二人内心炸锅了。

  不是。

  怎么就刘太后她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了?

  这对吗?

  他们二人缺少了许多信息,故而此时对刘娥的自问自答感到莫名的奇怪。

  但是宋煊却明白,刘娥如此言语的目的。

  敲打一下自己呗。

  还能是咋地?

  估摸接下来要试探一下自己对她执政的态度了!

  “别站着了,宋状元还是入座吧。”

  曹利用瞥了一眼自己的女婿:“有什么事是我不知道的?”

  “有,回头细说。”

  宋煊借着帮忙给他夹菜的时候回了一句。

  刘娥像是真的饿了一样,就这么的食不言寝不语的在那里吃饭。

  可是无形当中就给了在座之人许多压力。

  他们都在思考着刘太后就是简单的叫人来吃饭吗?

  这未免也过于寻常,简直都不像是真实发生的呢!

  宋煊吃着一些符合刘娥口味的饭菜,这个点了,全当是垫肚子。

  就像是殿试里的许多人,他们连垫肚子都做不到呢。

  刘娥不开口,其余人更是不敢开口言语。

  宋煊总算是明白所谓的上位者“威压”是怎么回事了。

  全都是你自己脑补出来的!

  刘娥吃的很慢,似乎也不着急,只是眼睛时不时的扫过在场的几个人。

  她发现赵祯坐立不安。

  曹利用也是由一进门的兴高采烈到现在的眉头紧皱。

  张耆则是谨小慎微的模样。

  唯有宋煊,他是真的大吃大喝。

  甚至还跟旁边侍奉的宫人讨要茶水,有些渴了。

  这种没心没肺的心态,刘娥不知道是不是他在乡野待惯了,一丁点都不畏惧皇家的威严。

  因为刘娥发现,这一套对宋煊而言,什么用都没有。

  反倒是这几个浸染的很严重的人有反应。

  刘娥擦了擦嘴,笑道:“宋状元吃的可还行?”

  “还行吧,我还是爱吃肉的。”

  “哈哈哈。”刘娥笑了笑:

  “倒是老身忘了你才如此年轻,正是能吃的时候。”

  “如今细细数来,宋状元乃是我大宋开国以来最年轻的状元郎,也是最年轻的连中三元之人。”

  宋煊立即放下碗筷:“大娘娘饮食如此清淡,但是极为符合养生之道,今后延年益寿不在话下啊!”

  “是吗?”

  刘娥闻听此言极为高兴。

  她愿意自己掌权的时间变得无限长。

  特别是女人三十岁就被视为徐娘半老了,在青楼一般都没有客人光顾的。

  至于活过六十岁,那就是长寿之人。

  刘娥也是担忧自己的身体,故而平日里极为注重自己的饮食。

  “当然了。”

  宋煊饮了口茶笑道:“好叫大娘娘知晓,我对医术也有些研究,人若是想要活得长久,一个是好好保护自己的牙齿,二呢是勤加锻炼,三呢便是饮食要健康。”

  “哦?”

  刘娥再次带着笑意:

  “未曾想咱们的新科状元会的还挺多,当真是一门通就通数门。”

  “大娘娘谬赞,我不过是对这些感兴趣才会看一看学一学,也不过是皮毛罢了。”

  刘娥又开始追问宋煊从哪里学来的本事。

  宋煊立马把死去的师傅给搬出来,总之就是一个闲云野鹤的老道士。

  因为宋真宗给自己统治找补合法性的行为。

  道教在大宋还是蛮兴盛的。

  而且宋真宗也没有打压其余教派,而是儒释道一起发展,全都为他所用。

  “如此良人,埋没乡野,倒是可惜。”

  “人各有志,我师傅不喜朝堂。”

  “那你呢?”

  “我喜欢啊!”

  听着宋煊的话,刘娥有些发蒙,她本以为读书人都该是含蓄的。

  未曾想宋煊竟然如此直白。

  “为何?”

  “好叫大娘娘知晓,我的家乡勒马镇有三害传说,其中第一害便是小子。”

  “乡里没什么意思,我也达不到我师傅的境界。”

  宋煊哈哈大笑两声:“好叫大娘娘知晓,我可太喜欢官场的氛围了。”

  刘娥听着宋煊如此骄傲的叙述自己曾经“低**”的过去,一丁点都不尴尬,反倒是一副很有面子的行为。

  她十分不理解。

  因为刘娥出身低微,都给自己身世编纂了一二,甚至还要与大臣认亲。

  借此来抬高自己的身份。

  尤其是在她没有当皇后之前,宋真宗一提出来,便遭到了下面臣子的集体反对。

  除了没生孩子之外,便是出身低微。

  如何能够当一**?

  传出去有损大宋天朝上国的形象。

  故而此事,在刘娥心中落下了极其严重的阴影。

  甚至谁要暗戳戳的提她出身卑**,那必定会遭到她的报复。

  即使刘娥如今位居高位,是大宋实际的掌舵人。

  可谁都无法抹去她出身低微之事,并且会时不时的遭到这群士大夫们的攻击。

  “宋状元所言在家乡博得的名声,好像并不是一件值得称赞之事,老身不明白你为何如此高兴?”

  “回大娘**话,我不知道我哪里该不高兴!”

  宋煊很是奇怪的看向刘娥。

  “就比如你的出身,你曾经是三害之一啊?”

  “我出身怎么了?”

  宋煊面露异色:

  “难不成非要出身世家才是值得称赞之事吗?”

  “那些真正的世家子弟,早就被黄巢拿着族谱全都给杀死了。”

  宋煊哼笑一声:

  “其余残存至今者,不过是旁枝末节,他们连出现在黄巢手里族谱的机会都没有,有什么可骄傲的?”

  这个时代依旧是注重自己的祖上出身,要不然张沆哥俩也不会冒充自己是名门之后。

  刘娥也不会屡次想要与名门之后的张姓大臣攀上关系,借此抬高自己的地位。

  对于宋煊的这种说法,刘娥还是头一次听到。

  可是曹利用与张耆又齐刷刷的看向宋煊。

  我方才是如何教导你的?

  要你小子少说话,结果你叭叭一通,把黄巢都搬出来了。

  这是能在官家面前说的吗?

  宋煊当即正声道:

  “况且我觉得,出身寒微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也!”

  三国演义宋煊还没有写到后期,故而在座的人都没有听说过这句话。

  赵祯眉头微挑,他觉得十二哥的话总是那么振奋人心。

  张耆也是高看宋煊一眼,果然是文曲星下凡。

  不说什么不可沽名学霸王之类的,再有如此振奋人心的话,根本就不在意自己出身微寒。

  这怕不正是大娘娘所期待的!

  刘娥确实欣赏宋煊如此心境,她当即示意:

  “倒是从来没有听过如此高论,不如请宋状元详细说说。”

  “倒也不是不行。”

  宋煊随即引用了三国演义的话: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娘娘可是认同?”

  刘娥虽然对这些不感兴趣,可是她也明白是这个道理。

  “继续说。”

  “汉高祖当年四十七岁还在沛县招猫逗狗,一事无成,左右不过一个亭长,看见始皇帝游行,尚且发出大丈夫当如是也的感慨,从而开启大汉四百年基业。”

  “若是今后有一个乞丐也能当上皇帝,开创一代帝王基业,出身又算得了什么?”

  汉高祖的例子,他们都能理解。

  但是宋煊说乞丐能当皇帝的例子,那也太耸人听闻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曹利用率先给自己的女婿找补:

  “如何没饮酒,就醉了,难不成那迷香的药效还没有过去?”

  张耆也觉得天方夜谭,根本就是没谱的事。

  连赵祯也不能理解。

  一个乞丐如何能与汉高祖放在一起?

  那简直是对汉高祖的侮辱!

  虽说依照汉高祖的性格,他根本就不在乎这个。

  可谁让汉高祖死了呢。

  那些认为同汉高祖一个阶级之人,自然会认为汉高祖如何如何,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死人身上。

  借着死人的口吻来证明自己的**正确。

  倒是听话听音,刘娥也不相信一个乞丐能当上皇帝。

  但是她能清楚的明白宋煊是在劝谏自己,不要总是在意卑**的出身。

  因为你再怎么胡编,往祖上贴金,这个出身是无法改变的!

  刘娥却是满意的笑了笑:

  “宋状元不愧是能连中三元,思维敏捷之人,如此问题也能解答的这般有趣。”

  “本就是如此。”

  宋煊觉得刘娥接受了自己的“善意”,他再次送上助攻:

  “若是有人依次来攻击我的出身,我便回击他怎么没被黄巢杀死,一瞧就是假的世家子弟出身!”

  “嗯,宋状元说的在理。”

  刘娥很是满意宋煊的回答。

  因为这件事是她压在心底的石头,总是搞的她极为不自信。

  “况且我以前是勒马镇三害之首,如今却是大宋状元,大宋立国以来最年轻连中三元的获得者,天下人足以见到我宋煊的改变。”

  宋煊拍了拍自己的胸脯:“如此传扬,定然能够让许多人浪子回头,将来报效朝廷。”

  “正如大娘娘虽然以前走街串巷,可如今却是能临朝称制,为大宋江山掌舵,从古至今,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不过是那些假名门自己既没有实力,又没有运气,只能拿出这种无关紧要的出身问题,来为自己找补面子罢了!”

  刘娥当真是觉得宋煊在为自己解惑,又是假名门,又是什么都没有。

  可是张耆与曹利用都坐不住了。

  大娘娘年轻时走街串巷的事,那是能被拿出来说的吗?

  曹利用一个劲的给宋煊使眼色,让他别说了。

  再说下去,咱们还能不能走出这个门啊?

  这个女人心眼小的很。

  宋煊提高自己的音调:

  “像这类人,说那种话,就是嫉妒大娘娘与我这类既有实力,又有运气之人!”

  “哈哈哈。”

  宋煊的一席话说的刘娥那叫一个心花怒放。

  还得是读书人!

  尤其是年轻的读书人,脑子活泛。

  这种理由都能找得出来。

  像其余人根本就不会给刘娥说这种话。

  因为他们大多数人都是“名门望族”的簇拥者,甚至想要自己家族也能如此。

  赵祯发现十二哥的嘴当真是能口吐莲花。

  因为他已经许久都没有见过母后如此发自内心,且毫无掩饰的大笑。

  出身低微且卑**这件事,一直都折磨着刘娥,成为她内心深处的敏感所在。

  今日听的宋煊一席话,犹如拨云见日般的清爽。

  说不开心,那当真是假的。

  她本以为宋煊是有点本事的,未曾想到本事竟然如此之大,还能如此宽解人心。

  他能把郭皇后蒙在鼓里,且三言两语就能“吊”着她走,也是实力的一种体现。

  这种人将来进了官场,定然是热闹极了。

  而且宋煊把自己与刘娥列为同类人,就让刘娥下意识的认为,宋煊这是想要投靠自己的意思。

  在朝堂之中,你不站队,如何能走的更加久远?

  想要清高孤傲搞中立?

  你什么实力,也配当那朵洁白无暇的白莲?

  张耆目瞪口呆。

  他发现宋煊真的擅长在刀尖上跳舞,但是到最后他竟然能把太后说的心花怒放,一点怪罪的意思都没有。

  “直娘贼,有此女婿,这下子老曹他真的赚大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