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到梁女君也有出力,姜璎心里生出一点别扭,在她尚未适应这个多出来的亲人的时候,她就已经准备将她护在羽翼之下了吗?
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感觉,似久旱逢甘霖,老天掉馅饼,又忍不住怀疑这天底下的好事儿怎么会都落在她头上。
姜璎满腹心事,一抬头,就见赵咎直直盯着她看。
她卡壳了一下,想起来是自己起的头,结果问完就不吭声了,连忙补救道:“要是姜宝瑜一直不回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赵咎淡淡道:“她就算不回来,我也会想办法把她弄回来。”
姜璎愣了一下。
赵咎捏了捏她的白如珍珠的耳垂,语气近似调笑,但眼神却没有一丝笑意。
“常六不是心心念念惦记她吗?不为别的,就为常六的这份痴情,哪怕姜宝瑜死了埋了,我都会让人把她挖出来,重新葬在常六的院里。”
“这也算是好事一桩吧?”他低头凑近,笑盈盈地看着姜璎,“阿池,你说对不对?”
突如其来的逼近,令姜璎脑子宕机一瞬。
一股若有若无的梅香缠了过来,淡淡的萦绕鼻尖。
比香料单薄,又没有线香浓重,是一种……让人说不上来的感觉。
清冷,但又勾人。
有点好闻……
姜璎不自觉吞了吞口水,干巴巴道:“嗯嗯。”
赵咎眼底闪过一抹笑意,稍纵即逝,得色不显。
手指垂落自然而然握住姜璎的手腕,像是话家常,他捏了捏后道:“明明吃的和之前一样,怎么感觉还瘦了一些?”
姜璎注意力跟着转移,瘦了吗?既然赵咎这么说了,“那我晚上多吃一点。”
赵咎“嗯”了一声,又问:“晚上有没有想吃什么的菜?”
姜璎想了想道:“清蒸鱼!”她眼眸亮晶晶,“前两日的清蒸鱼好香……”
这样一想,赵咎身上的那股梅香顿时寡然无味了。
姜璎在永安侯府生活了十多年,因为刘氏不喜欢她身上沾染其他味道,故而她饮食都以清淡为主。
但赵家的清蒸鱼清淡却不失鲜美,还没有鱼腥味,姜璎吃过一次就深深爱上了。
赵咎还不知道自己被一盘鱼比了下去。
回蓼莪院的路仿佛被拉长了,他有一搭没一搭陪姜璎聊天,看似无趣的话题,实际上处处以姜璎为主。
引导她慢慢松弛自己,吐露内心最真实的喜好。
好在效果显著。
姜璎眨了眨眼睛,脸上露出了憨憨的笑容,“真的吗?那真是太好了。”
轻快的声音消散在风中。
像是终于找到归家方向的孩子。
翌日一早,姜璎用过早膳,就听说赵咨带了人登门王家。
“世子的动作真快!”姜璎夸赞道,又忍不住担忧起来,“她们要是死不承认怎么办?”
赵咎握着篆刻的小刀,低头刻字,漫不经心道:“你当大兄上门喝茶的呢?自然是先礼后兵。她们肯老实承认,给出赵家满意的交代,那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两家皆大欢喜。”
“要是死不承认……”他轻轻呵了一声,“总归此事闹大,损的不是赵家的颜面。他们王家下毒谋害隔房的侄女儿,按照大魏律例,可是要判流刑乃至死刑的。”
姜璎放下心来,也是,看昨日世子爱重世子夫人的模样,想来也不会轻易放过王家的。
她挪动了一下双腿,稍微直起身子,好奇地看着赵咎手里——一块婴儿手腕粗细的和田玉。
玉屑落了一地,长案上摆满一排篆刻的工具,一大清早,赵咎就开始捣鼓这些。
闲来无事,姜璎就跪坐一旁看他进度。
篆刻的小刀多种多样,瞧着锋利无比,姜璎生怕赵咎一不小心把手给划了,不由屏住呼吸,免得打扰到他。
她不出声,赵咎却非要和她聊天。
“这块玉,和你之前那块玉佩哪个好?”
开口就是这种致命问题。
姜璎“呃”了半天,给出了自认为滴水不漏的回答:“不管是玉质还是成色,都是赵九郎君手里这块完胜。”
“那你喜欢哪块?”
“……”姜璎安静如鸡。
自从她让人给梁女君送去书信,把玉佩要了回来,赵咎就再也没提过这事儿,她还以为翻篇了呢。
没想到在这等着她。
赵咎停下手里动作,好整以暇看着她,“很难回答吗?没事儿,你说心里话,我不会生气的。”听着十分宽宏大度。
姜璎信以为真,露出了一个傻乎乎的笑容,老实巴交道:“那我还是喜欢我自己的那块。”
“哦。”
就知道是这种回答,真是自讨没趣。
不过赵咎也没死心,狐朋狗友说了,痴缠哭三术,虽然没面子,但管用就行。
朝夕相处,亲近勾引,不怕姜璎不动心!
他可是专门去学过的。
“姑娘。”香薷的声音打破了屋内的平静,她迟疑道,“梁女君……登门拜访,世子夫人让奴婢来问问,您是否要见。”
姜璎下意识看向赵咎。
后者嘴上大度,“你想去就去吧。”
实际上目光落在姜璎腿上,仿佛下一句就是——你敢去我打断你的腿!
姜璎摇了摇头,把诡异的想法赶出脑海。
她真是想太多了,赵九郎君怎么可能是那种人。
“我想去。”
“哦。”
赵咎强挤出一个笑容,礼貌关怀道:“要不要我陪你?”
姜璎眨了眨眼睛,没察觉出来哪里不对劲,“不用啦。”怕拒绝的太生硬,她又补充道,“赵九郎君放心,在自己家里肯定不会有事的。”
赵咎眉头一松,很难不被后面那句话取悦成功。
她真是……
太会哄人了!
某人暗自磨牙,又心酸又甜蜜。
姜璎去见了梁女君。
几日不见,梁女君并没有太大变化,原本紧绷的神经在看见姜璎脸上的笑容时,也跟着慢慢松弛下来。
“阿池。”
说起来,这不过是两人第三回见面。
不亲近,但也不生疏。
就是难免拘谨。
姜璎先说了对不起,“玉佩……我有其他用处。”她含糊解释了一句,免得梁女君以为她是在戏耍她玩儿。
梁女君并不在意玉佩,或者说,没有什么身外之物比眼前这个活生生的人更为重要。
“阿池。”她柔声道,“跟姨母走,好吗?”
听到梁女君也有出力,姜璎心里生出一点别扭,在她尚未适应这个多出来的亲人的时候,她就已经准备将她护在羽翼之下了吗?
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感觉,似久旱逢甘霖,老天掉馅饼,又忍不住怀疑这天底下的好事儿怎么会都落在她头上。
姜璎满腹心事,一抬头,就见赵咎直直盯着她看。
她卡壳了一下,想起来是自己起的头,结果问完就不吭声了,连忙补救道:“要是姜宝瑜一直不回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赵咎淡淡道:“她就算不回来,我也会想办法把她弄回来。”
姜璎愣了一下。
赵咎捏了捏她的白如珍珠的耳垂,语气近似调笑,但眼神却没有一丝笑意。
“常六不是心心念念惦记她吗?不为别的,就为常六的这份痴情,哪怕姜宝瑜死了埋了,我都会让人把她挖出来,重新葬在常六的院里。”
“这也算是好事一桩吧?”他低头凑近,笑盈盈地看着姜璎,“阿池,你说对不对?”
突如其来的逼近,令姜璎脑子宕机一瞬。
一股若有若无的梅香缠了过来,淡淡的萦绕鼻尖。
比香料单薄,又没有线香浓重,是一种……让人说不上来的感觉。
清冷,但又勾人。
有点好闻……
姜璎不自觉吞了吞口水,干巴巴道:“嗯嗯。”
赵咎眼底闪过一抹笑意,稍纵即逝,得色不显。
手指垂落自然而然握住姜璎的手腕,像是话家常,他捏了捏后道:“明明吃的和之前一样,怎么感觉还瘦了一些?”
姜璎注意力跟着转移,瘦了吗?既然赵咎这么说了,“那我晚上多吃一点。”
赵咎“嗯”了一声,又问:“晚上有没有想吃什么的菜?”
姜璎想了想道:“清蒸鱼!”她眼眸亮晶晶,“前两日的清蒸鱼好香……”
这样一想,赵咎身上的那股梅香顿时寡然无味了。
姜璎在永安侯府生活了十多年,因为刘氏不喜欢她身上沾染其他味道,故而她饮食都以清淡为主。
但赵家的清蒸鱼清淡却不失鲜美,还没有鱼腥味,姜璎吃过一次就深深爱上了。
赵咎还不知道自己被一盘鱼比了下去。
回蓼莪院的路仿佛被拉长了,他有一搭没一搭陪姜璎聊天,看似无趣的话题,实际上处处以姜璎为主。
引导她慢慢松弛自己,吐露内心最真实的喜好。
好在效果显著。
姜璎眨了眨眼睛,脸上露出了憨憨的笑容,“真的吗?那真是太好了。”
轻快的声音消散在风中。
像是终于找到归家方向的孩子。
翌日一早,姜璎用过早膳,就听说赵咨带了人登门王家。
“世子的动作真快!”姜璎夸赞道,又忍不住担忧起来,“她们要是死不承认怎么办?”
赵咎握着篆刻的小刀,低头刻字,漫不经心道:“你当大兄上门喝茶的呢?自然是先礼后兵。她们肯老实承认,给出赵家满意的交代,那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两家皆大欢喜。”
“要是死不承认……”他轻轻呵了一声,“总归此事闹大,损的不是赵家的颜面。他们王家下毒谋害隔房的侄女儿,按照大魏律例,可是要判流刑乃至死刑的。”
姜璎放下心来,也是,看昨日世子爱重世子夫人的模样,想来也不会轻易放过王家的。
她挪动了一下双腿,稍微直起身子,好奇地看着赵咎手里——一块婴儿手腕粗细的和田玉。
玉屑落了一地,长案上摆满一排篆刻的工具,一大清早,赵咎就开始捣鼓这些。
闲来无事,姜璎就跪坐一旁看他进度。
篆刻的小刀多种多样,瞧着锋利无比,姜璎生怕赵咎一不小心把手给划了,不由屏住呼吸,免得打扰到他。
她不出声,赵咎却非要和她聊天。
“这块玉,和你之前那块玉佩哪个好?”
开口就是这种致命问题。
姜璎“呃”了半天,给出了自认为滴水不漏的回答:“不管是玉质还是成色,都是赵九郎君手里这块完胜。”
“那你喜欢哪块?”
“……”姜璎安静如鸡。
自从她让人给梁女君送去书信,把玉佩要了回来,赵咎就再也没提过这事儿,她还以为翻篇了呢。
没想到在这等着她。
赵咎停下手里动作,好整以暇看着她,“很难回答吗?没事儿,你说心里话,我不会生气的。”听着十分宽宏大度。
姜璎信以为真,露出了一个傻乎乎的笑容,老实巴交道:“那我还是喜欢我自己的那块。”
“哦。”
就知道是这种回答,真是自讨没趣。
不过赵咎也没死心,狐朋狗友说了,痴缠哭三术,虽然没面子,但管用就行。
朝夕相处,亲近勾引,不怕姜璎不动心!
他可是专门去学过的。
“姑娘。”香薷的声音打破了屋内的平静,她迟疑道,“梁女君……登门拜访,世子夫人让奴婢来问问,您是否要见。”
姜璎下意识看向赵咎。
后者嘴上大度,“你想去就去吧。”
实际上目光落在姜璎腿上,仿佛下一句就是——你敢去我打断你的腿!
姜璎摇了摇头,把诡异的想法赶出脑海。
她真是想太多了,赵九郎君怎么可能是那种人。
“我想去。”
“哦。”
赵咎强挤出一个笑容,礼貌关怀道:“要不要我陪你?”
姜璎眨了眨眼睛,没察觉出来哪里不对劲,“不用啦。”怕拒绝的太生硬,她又补充道,“赵九郎君放心,在自己家里肯定不会有事的。”
赵咎眉头一松,很难不被后面那句话取悦成功。
她真是……
太会哄人了!
某人暗自磨牙,又心酸又甜蜜。
姜璎去见了梁女君。
几日不见,梁女君并没有太大变化,原本紧绷的神经在看见姜璎脸上的笑容时,也跟着慢慢松弛下来。
“阿池。”
说起来,这不过是两人第三回见面。
不亲近,但也不生疏。
就是难免拘谨。
姜璎先说了对不起,“玉佩……我有其他用处。”她含糊解释了一句,免得梁女君以为她是在戏耍她玩儿。
梁女君并不在意玉佩,或者说,没有什么身外之物比眼前这个活生生的人更为重要。
“阿池。”她柔声道,“跟姨母走,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