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张琼华,王氏等人心里不约而同冒出一个想法。
——这人怕不是脑子有问题吧!
赵家的冢妇,还需要怀着身子去伺候一个老妪,以此讨夫君关心?
王氏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殆尽。
自从婆母病逝,她操持整个卫国公府近二十年,无一日松懈,便是家翁对她都信重不已。
连赵老夫人都不敢指名道姓要她过去服侍,张琼华区区一个小辈,哪来的脸在这里大放厥词?
许是王氏的眼神过于吓人,张琼华竟生出几分胆怯,情急之下连忙手指姜璎,说出了最终的目的:
“世子夫人若身子不适,大可以让姜姑娘代劳,她是表叔未过门的妻子,提前孝敬孝敬长辈也是应该的,总不能在卫国公府什么都不干吧?”
姜大公子在信里说了,姜宝瑜没回家之前,刘氏的日常起居一直都是姜璎亲自照料。
论起伺候人的功夫,姜璎可比下人厉害多了。
张琼华一副理所当然的口气道:“姜姑娘,既然女君都夸你十分孝顺,那你一定十分乐意替世子夫人在长辈跟前尽孝。”
张琼华打定主意要帮永安侯府出这口恶气!
姜璎不是攀上高枝儿,看不上以前的养父养母吗?连永安侯生病都能置之不理!
她决不允许这种爱慕虚荣的人在卫国公府享福!
“外祖母的身体还算硬朗,只是偶尔会犯咳疾,每到雨天便容易双膝酸疼……”
张琼华洋洋洒洒说了一堆,最后不忘吩咐道:“还有,外祖母有许多东西是不碰的,你一会儿下厨的时候别忘了,否则惹恼了外祖母,谁都救不了你!”
姜璎:“……”
张琼华扬眉道:“姜姑娘怎么不说话?是没有记住我说的,还是只愿意照顾世子夫人?”
“我愿意照顾谁,是我的事,与张姑娘无关。”姜璎不软不硬道。
这一次,王氏和郑氏没有开腔。
赵老夫人是长辈,正面顶撞有违孝道,传出去也不好听,她们能忍则忍。
但张琼华算什么东西?再过几代都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还如此自以为是,没有半点眼力见。
这样的人,就当给姜璎练手了。
她以后还会遇上各种形形**的人,总要成长起来,有不怕事儿但又能扛事的能力。
张琼华把王氏的不吭声当作是对自己提议的默许,不由腰杆挺直,冷笑一声,“姜姑娘,我奉劝你一句,拜高踩低迟早是要遭到报应的,你瞧不上永安侯府也就罢了,如今,连我外祖母都不放在眼里吗?”
姜璎笑了一下,“张姑娘,我也送你一个忠告,信口开河是会遭雷劈的。”
“你!”
姜璎话音一转,“我可以去照顾老夫人,只是世子夫人这边,就麻烦张姑娘了。
张琼华愣了一下,什么意思?“世子夫人身边这么多仆婢……”
“仆婢归仆婢,张姑**心意又是另外一回事,毕竟张姑娘最为孝顺不是吗?”
张琼华终于反应过来姜璎的意思,面色铁青道:“我可是客人,哪有让客人照顾的道理?”
姜璎闻言而笑,“是啊,张姑娘还知道自己是客人呢,这客人吩咐到主人头上,我可真是第一次见。”
身后的香薷香附等人纷纷掩唇。
真不知道张琼华哪来那么大脸,使唤姜璎去伺候赵老夫人?
“你……”张琼华气道,“你还没过门呢,算什么卫国公府的主人?”
姜璎反驳道:“我不是主人是什么?客人?既然同为客人,张姑娘怎么好意思让我去照顾老夫人?那可是张姑**外祖母,不是我的。”
王氏微微颔首,眼中一闪而过赞赏之色。
看来没有白教。
张琼华面色时而青白,时而忿红,却说不出一句话。
不管是主人还是客人,都能被姜璎找到借口,她就是瞧不起外祖母!
如此爱慕虚荣、拜高踩低的女人!
难怪阿宝妹妹信中叮嘱她要远离姜璎,一定是被欺负惨了,吃尽苦头!所以担心她也会在姜璎身上栽跟头!
想到这,张琼华握紧了手心,“姜璎,别以为你说的这么冠冕堂皇,就能蒙蔽所有人!”
她掷地有声,“迟早有一天,我会揭穿你的真面目。”给姜大公子狠狠出一口气!
“没有那一天。”
姜璎淡淡道:“我不会一直让你住在卫国公府的。”
张琼华张了张嘴,脸上一闪而过耻辱。
她故意这么说,一定是想让别人以为她来卫国公府是为了打秋风!
真是好歹毒的心计!
“世子夫人还没发话,你有什么资格做这个主?”张琼华下巴微抬,紧咬着牙道,“还有,我是为了陪外祖母,才不会赖在这不走!”
姜璎看向王氏,第一次鼓起勇气喊道:“大嫂。”
王氏不无惊喜,唇角笑容加深,这孩子总算学会找依靠了。
她语气不容置喙:“阿池是九郎未来的妻子,卫国公府的主人,某些无关紧要人的去留,她还是有资格做主的。”
张琼华没想到王氏会这么说,一时羞愤欲死,她们、她们太过分了!
她掩面而泣,跑了出去。
“好样的!”郑氏对姜璎这次的表现赞不绝口,“就该这样,在自己家里,难道还要看这种人脸色不成?”
姜璎脸颊微红,眼眸却明亮得不像话,她重重地点了下头,“嗯!”
王氏笑了笑,温柔道:“去了外头,也不必怕,卫国公府永远是你的后盾,像方才那样就做得很好。”
姜璎好奇道:“夫人,这位张姑娘应该是姜承祁的未婚妻吧,她们怎么会过来?我开始还以为来得是二夫人的娘家人。”
郑氏微微皱眉,叹了口气,“我娘家人原本是要来的,结果昨夜门房通报,老夫人今日会到,我便让他们改日再来。”
省的两头撞上。
郑氏不喜赵老夫人,但她总归是家翁的妹妹,是他们的长辈。
王氏道:“阿池,你先从蓼莪院搬回来,别让老夫人抓住把柄,到时候为难你。”
“好。”
“阿劫不会闹吧?”郑氏取笑道。
赵咎算不上正儿八经的君子,但也不是离经叛道的人,唯一一次破格就是因为姜璎。
郑氏时常看他们的好戏。
姜璎认真道:“不会的,赵九郎君不是那种人。”
王氏但笑不语。
目光落在姜璎佩戴的和田桃花玉上,她知道这是梁女君派人送来的。
王老夫人只提过一句,说梁女君是娘家亲戚的遗孤。
但……
什么样的亲戚,能拿出这样的珍品?
想到梁女君时不时让人送礼到卫国公府,还有王老夫人那边一直想见姜璎,王氏心情不免沉重起来。
如此三缄其口的身世,会是她想的那样吗?
——这人怕不是脑子有问题吧!
赵家的冢妇,还需要怀着身子去伺候一个老妪,以此讨夫君关心?
王氏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殆尽。
自从婆母病逝,她操持整个卫国公府近二十年,无一日松懈,便是家翁对她都信重不已。
连赵老夫人都不敢指名道姓要她过去服侍,张琼华区区一个小辈,哪来的脸在这里大放厥词?
许是王氏的眼神过于吓人,张琼华竟生出几分胆怯,情急之下连忙手指姜璎,说出了最终的目的:
“世子夫人若身子不适,大可以让姜姑娘代劳,她是表叔未过门的妻子,提前孝敬孝敬长辈也是应该的,总不能在卫国公府什么都不干吧?”
姜大公子在信里说了,姜宝瑜没回家之前,刘氏的日常起居一直都是姜璎亲自照料。
论起伺候人的功夫,姜璎可比下人厉害多了。
张琼华一副理所当然的口气道:“姜姑娘,既然女君都夸你十分孝顺,那你一定十分乐意替世子夫人在长辈跟前尽孝。”
张琼华打定主意要帮永安侯府出这口恶气!
姜璎不是攀上高枝儿,看不上以前的养父养母吗?连永安侯生病都能置之不理!
她决不允许这种爱慕虚荣的人在卫国公府享福!
“外祖母的身体还算硬朗,只是偶尔会犯咳疾,每到雨天便容易双膝酸疼……”
张琼华洋洋洒洒说了一堆,最后不忘吩咐道:“还有,外祖母有许多东西是不碰的,你一会儿下厨的时候别忘了,否则惹恼了外祖母,谁都救不了你!”
姜璎:“……”
张琼华扬眉道:“姜姑娘怎么不说话?是没有记住我说的,还是只愿意照顾世子夫人?”
“我愿意照顾谁,是我的事,与张姑娘无关。”姜璎不软不硬道。
这一次,王氏和郑氏没有开腔。
赵老夫人是长辈,正面顶撞有违孝道,传出去也不好听,她们能忍则忍。
但张琼华算什么东西?再过几代都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还如此自以为是,没有半点眼力见。
这样的人,就当给姜璎练手了。
她以后还会遇上各种形形**的人,总要成长起来,有不怕事儿但又能扛事的能力。
张琼华把王氏的不吭声当作是对自己提议的默许,不由腰杆挺直,冷笑一声,“姜姑娘,我奉劝你一句,拜高踩低迟早是要遭到报应的,你瞧不上永安侯府也就罢了,如今,连我外祖母都不放在眼里吗?”
姜璎笑了一下,“张姑娘,我也送你一个忠告,信口开河是会遭雷劈的。”
“你!”
姜璎话音一转,“我可以去照顾老夫人,只是世子夫人这边,就麻烦张姑娘了。
张琼华愣了一下,什么意思?“世子夫人身边这么多仆婢……”
“仆婢归仆婢,张姑**心意又是另外一回事,毕竟张姑娘最为孝顺不是吗?”
张琼华终于反应过来姜璎的意思,面色铁青道:“我可是客人,哪有让客人照顾的道理?”
姜璎闻言而笑,“是啊,张姑娘还知道自己是客人呢,这客人吩咐到主人头上,我可真是第一次见。”
身后的香薷香附等人纷纷掩唇。
真不知道张琼华哪来那么大脸,使唤姜璎去伺候赵老夫人?
“你……”张琼华气道,“你还没过门呢,算什么卫国公府的主人?”
姜璎反驳道:“我不是主人是什么?客人?既然同为客人,张姑娘怎么好意思让我去照顾老夫人?那可是张姑**外祖母,不是我的。”
王氏微微颔首,眼中一闪而过赞赏之色。
看来没有白教。
张琼华面色时而青白,时而忿红,却说不出一句话。
不管是主人还是客人,都能被姜璎找到借口,她就是瞧不起外祖母!
如此爱慕虚荣、拜高踩低的女人!
难怪阿宝妹妹信中叮嘱她要远离姜璎,一定是被欺负惨了,吃尽苦头!所以担心她也会在姜璎身上栽跟头!
想到这,张琼华握紧了手心,“姜璎,别以为你说的这么冠冕堂皇,就能蒙蔽所有人!”
她掷地有声,“迟早有一天,我会揭穿你的真面目。”给姜大公子狠狠出一口气!
“没有那一天。”
姜璎淡淡道:“我不会一直让你住在卫国公府的。”
张琼华张了张嘴,脸上一闪而过耻辱。
她故意这么说,一定是想让别人以为她来卫国公府是为了打秋风!
真是好歹毒的心计!
“世子夫人还没发话,你有什么资格做这个主?”张琼华下巴微抬,紧咬着牙道,“还有,我是为了陪外祖母,才不会赖在这不走!”
姜璎看向王氏,第一次鼓起勇气喊道:“大嫂。”
王氏不无惊喜,唇角笑容加深,这孩子总算学会找依靠了。
她语气不容置喙:“阿池是九郎未来的妻子,卫国公府的主人,某些无关紧要人的去留,她还是有资格做主的。”
张琼华没想到王氏会这么说,一时羞愤欲死,她们、她们太过分了!
她掩面而泣,跑了出去。
“好样的!”郑氏对姜璎这次的表现赞不绝口,“就该这样,在自己家里,难道还要看这种人脸色不成?”
姜璎脸颊微红,眼眸却明亮得不像话,她重重地点了下头,“嗯!”
王氏笑了笑,温柔道:“去了外头,也不必怕,卫国公府永远是你的后盾,像方才那样就做得很好。”
姜璎好奇道:“夫人,这位张姑娘应该是姜承祁的未婚妻吧,她们怎么会过来?我开始还以为来得是二夫人的娘家人。”
郑氏微微皱眉,叹了口气,“我娘家人原本是要来的,结果昨夜门房通报,老夫人今日会到,我便让他们改日再来。”
省的两头撞上。
郑氏不喜赵老夫人,但她总归是家翁的妹妹,是他们的长辈。
王氏道:“阿池,你先从蓼莪院搬回来,别让老夫人抓住把柄,到时候为难你。”
“好。”
“阿劫不会闹吧?”郑氏取笑道。
赵咎算不上正儿八经的君子,但也不是离经叛道的人,唯一一次破格就是因为姜璎。
郑氏时常看他们的好戏。
姜璎认真道:“不会的,赵九郎君不是那种人。”
王氏但笑不语。
目光落在姜璎佩戴的和田桃花玉上,她知道这是梁女君派人送来的。
王老夫人只提过一句,说梁女君是娘家亲戚的遗孤。
但……
什么样的亲戚,能拿出这样的珍品?
想到梁女君时不时让人送礼到卫国公府,还有王老夫人那边一直想见姜璎,王氏心情不免沉重起来。
如此三缄其口的身世,会是她想的那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