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孝眼看胡仙儿和柳翠彤,趴在自己怀里不愿意起来。

  不由嘿嘿一笑。

  暗道女人都一样。

  只要让她们爽了。

  就会变得痴缠起来。

  从物品栏里拿出紫金红葫芦。

  仰头往嘴里灌了一大口的灵酒。

  两个女妖闻到酒香和灵气,这次也不和李景孝客气。

  胡仙儿一把抢过葫芦,往自己嘴里灌了一大口来解渴,补充消耗的水分。

  李景孝也不管她们俩,反正这个葫芦里,也就一百斤的灵酒。

  两人平分,不可能会喝醉。

  心念一动,从物品栏里,拿出几颗鸡蛋大小的灵枣。

  这玩意两个女妖自然也吃过。

  而且早就发现,这灵枣越来越好吃的同时,蕴含的灵气,也越来越多。

  知道李景孝肯定在什么地方,发现了灵枣树。

  并且肯定用灵酒浇灌了那颗枣树。

  否则结出来的枣子,不可能灵气越来越多。

  胡仙儿随手就抓着个灵枣放在嘴里,又拿着一个递给了柳翠彤。

  两人笑盈盈的吃着,还时不时的双眼带笑,眼里含春的朝李景孝抛媚眼。

  李景孝哈哈一笑。

  翻身又和两个女妖精打了起来。

  一直到两人联手,都打不过李景孝,不得不认输求饶。

  李景孝这才放过了她们俩。

  有了亲密关系,李景孝教导两个女妖精武功就顺理成章多了。

  当然,李景孝又不傻,不可能什么都教。

  至少他就没想过教两人闪电奔雷拳和御剑术。

  还有那些道法神通,也只先教导两人符咒。

  而且金光咒,李景孝也没教。

  免得天师府、茅山和阁皂派来问罪。

  有些符咒是人家的不传之秘,就算是门人弟子,不是亲传也不教。

  自己要是随意泄露出去,确实对不起人家的信任。

  好在当康传授的《春风化雨术》,教给两人倒是不会有麻烦。

  胡仙儿和柳翠彤对这门道法也是喜欢的很。

  打架先学会补血,不管是谁,都知道这其中的好处。

  服侍李景孝时,越发的用心。

  而李景孝心里明白得很。

  和两个活了几百年的女妖精说爱情,那是自己没脑子。

  无非是互有所求而已。

  不过和两个女妖精打比赛,确实能更好的调和,修炼纯阳神功带来的纯阳之气。

  阴阳调和才是长久之道。

  而李景孝修炼的长春功,此时也已经到了传说(99754/10万)

  只需要一两天的时间,就能升级到神话级别。

  再次返老还童不说,体质、根骨也能增加不少属性点。

  第一次是增加5体质、5根骨。

  第二次是增加了10体质、10根骨。

  光是这两次,就等于30级的属性点,此时再看这门功法,简直赚大发了。

  只是此时大军已经南下,抵达了‘春川城’以东的一座小镇。

  这时候升级不老长春功,就得一两天的时间恢复功力。

  而李景孝暂时没时间在原地停留几天的时间。

  此地离龙山粮仓不过三百里地,已经算是倭寇的主要活动区域了。

  而且现在的麻烦是,想潜伏到龙山粮仓,得渡过汉江的一条支流。

  突袭两百多里后,还得渡过汉江,才能抵达龙山仓附近。

  否则,就得多绕至少三百里的路。

  好在李景孝当晚,召唤出上百个黄巾金甲力士。

  只是一夜间,就在前方的汉江支流上,打造出一座能三马并排过河的木桥。

  特别是,这木桥居然没用铁钉,全是榫卯结构。

  用上几十年,应该毫无问题。

  过了江后,李景孝的千里眼,简直就是战场上的作弊神器。

  亲自率领着轻骑兵,一路埋伏、突袭。

  接连打掉了,1支倭寇北上的补充兵员的三千人的队伍。

  还有一个两千人的运粮队伍。

  李景孝顿时就有了计较。

  让左镇抚司的校尉,和几百个高丽人,还有1千轻骑兵下马。

  换上倭寇运粮队伍的盔甲衣物,继续推着粮车北上。

  到了龙山仓时,虽然防守还算严密,但在李景孝的千里眼眼中,整个龙山仓根本没秘密。

  运粮队赶在防守部队换岗的时候,抵达了龙山仓时。

  还真的轻易就骗开了城门。

  粮草队伍进入一半,上百辆粮车忽然在城门内几十米范围内,组成了个防御圈。

  李景孝也已经带着轻骑兵快速突击。

  而守在城门内的2千联军,即便有粮车阻拦,又有三七补血散加水的药水在,还是阵亡了4百多人。

  但这两千人也支持到了李景孝,带着一万二的轻骑兵冲进了城里。

  李景孝再次火力全开,手中的‘铁胎弓’都被他拉着弓身发烫。

  一个人就压制住了上百个倭寇弓箭手和火绳兵。

  而且基本上一秒一箭,还时不时的盯着盔甲显眼的武士狙杀。

  只是十几分钟,城内的倭寇就彻底乱了。

  眼看城破在即,倭寇居然开始想烧掉城内的粮草。

  好在李景孝发现的早,火势还没真正烧起来就被灭了。

  而且大概是觉得这里离王城不远,又隔着一条江。

  所以城内只有四千倭寇驻守。

  这次没人再想着抓俘虏。

  在虎贲营、女真人和高丽人眼里,一个人头就是2两银子和10亩地。

  杀起来那叫一个积极。

  见人就杀,直到城内没任何一个倭寇还活着。

  就连被倭寇抓来的高丽劳力,都被当成了倭寇全杀了。

  这才收刀。

  只是城内的粮草数量,远比李景孝预估的要少。

  这让他很快意识到,倭寇此次入侵,即便做了很多的准备。

  但还是严重低估了跨海作战的难度,和不可预测性。

  也就是说,中路军和右路军的11万倭寇,一直都是半饱、甚至饿着肚子在打战。

  这下就更好办了。

  李景孝第一步,当然是命人加固龙山仓的防御。

  等到京畿道高丽王城里的倭寇,发现自己的后路被人切断,而且粮草也失。

  再派出部队急行军,想把龙山仓夺回来,已经是第二天了。

  而这股倭寇的一举一动,在李景孝的眼里根本没秘密。

  王城里的倭寇还在做出征的准备时,李景孝就已经带着两千重骑兵和四千轻骑兵过河,埋伏在汉江以北。

  等到四千倭寇抵达河边,准备过河时。

  骑兵从左右突进,双方接触之前,已经度过了汉江的1千倭寇,急着再次渡河回去。

  剩下的三千倭寇则阵型大乱。

  面对两千重骑兵的冲击,只是一个回合,就被重骑兵彻底冲散了。

  4千轻骑兵再跟着冲杀,轻易就把这4千倭寇杀的溃不成军。

  李景孝这次还带着4千轻骑兵,一路追杀到了王城外。

  要不是没攻城器械,破城并不难。

  率军回龙山城后,李景孝隔天派出两千高丽骑兵,6千女真骑兵,往龙山城以南和以西的城市奔袭。

  不求破城,只告诉倭寇城外已经不安全了。

  一时间,龙山城以南,以西变的安静了下来。

  这让1万辽东步卒,1.15万高丽步卒和500骑兵,还有运输补给的后勤队。

  一路抵达龙山期间,没遇到任何倭寇。

  有了步兵守城,李景孝带着轻重骑兵驻扎在城外。

  不仅机动性更强。

  也越发的显得神出鬼没。

  经常在倭寇根本想不到的地方,忽然冲出。

  杀退两拨,从釜山支援过来的六千倭寇后,再没倭寇敢北上。

  李景孝甚至带着三千轻骑兵,一路突进到釜山城外。

  朝着城内放了一通火箭,眼看城内的倭寇还是不敢出来。

  李景孝眼珠子一转,带着人马冲进了釜山码头。

  找到自己占领了龙山仓之后,最近这些天从倭国运过来,却一直积压在码头仓库里的粮草,全都收进了物品栏里。

  再放了一把火烧了仓库,和码头上停靠的几条,没来得急开走的海船。

  这才耀武扬威的回龙山仓。

  虽然这次抢走的粮草不算多,却也是倭寇三路大军足足15万人一个月的粮草了。

  要是给李景孝手下4万人和3万匹马匹使用,吃一个月完全没问题。

  养马确实是太费钱了。

  一匹战马耗费的粮草,养活3个士兵都不止。

  而且上了战场,就不能只喂草料。

  否则战马会掉膘,就没力气上战场。

  加上当初从广元城出发之前,偷偷收进游戏城市仓库里的粮草。

  已经够李景孝手下所有人马,2个月的口粮。

  很快粮仓被占林,三路大军的后路被断。

  釜山码头粮食被烧掉,甚至码头会被焚毁的消息,传回了倭国。

  猴子和他那些手下顿时就慌了。

  足足十五万大军陷入死地,这和猴子当初预想的结果完全不一样。

  虽然希望手下损失些兵力,可一旦三路大军全军覆没,不仅会动摇他的统治。

  这几年已经诚服的其他势力,必然会蠢蠢欲动起来。

  而且现在对猴子来说,最要经的当然是救人。

  但他不敢继续派遣几万,十几万的军队进入高丽。

  真那么做,连他自己的地盘都要守不住了。

  ——

  已经攻入平壤的倭寇中路军,眼看粮草补给已经晚了三天。

  再接到龙山仓被大周的援兵偷袭攻占,大部分粮草丢失,后路被断了的消息后。

  中路军的军心顿时大乱。

  主将小西行长心里很清楚,现在只能快速南下,夺回龙山仓。

  否则不用大周的大军主动出击,自己麾下的7万人,自己就会因为断粮而崩溃。

  而且南下的速度还得快,免得粮草不够,支撑不到夺回龙山仓。

  只是小西行长的行动,已经被李景孝看的一清二楚。

  他也不和对方决战。

  派出6千女真人,在2千高丽骑兵的带领下。

  分成4队,轮番和南下的倭寇交战。

  不过高丽骑兵和女真骑兵按照李景孝的交代的。

  每次都主动现身,等着倭寇整顿军阵。

  然后高丽和女真骑兵奔袭,做出要冲阵的样子,实际上射几轮箭雨就回撤。

  目的很明显,就是拖住南下倭寇的行军速度。

  本来只需要一个星期的路程,居然走了十二天,才从平壤退回到高丽王城。

  7万人一路上,也减员了足足一万二。

  一部分是被骑射**。

  但大多数是每天只能吃一顿,体力不济,跟不上部队的脚步而走散。

  或者被遗弃和饿死。

  这5.8万倭寇进入王城,简直是饿死鬼投胎。

  城内本来就不多的粮食,立马就开始短缺起来。

  然后就开始抢夺高丽王城内,高丽百姓和权贵家的粮食。

  甚至为了减少粮食的消耗,开始人为的屠杀高丽百姓。

  顺带着,让倭寇们发泄心里的不安和恐惧。

  但中路军主将小西行长,和其他倭寇将领都明白。

  局势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要么困守王城,等着倭国那边派兵支援。

  要么就只能不顾一切的继续南下,夺回龙山仓。

  高丽王京里的倭寇在做最后的准备,李景孝自然也不会什么都不做。

  而且他还想着攻入倭国,当然需要更多的兵员。

  所以用粮食去招募高丽壮劳动力,轻轻松松就在这些天,招募到了2万人。

  这些人去打仗肯定不行。

  但加固防御,充当后勤兵还是没问题的。

  李景孝还把缴获的倭国武器,盔甲,分发给了挑选出来的3千高丽壮劳力。

  全交给了权知丽,这次这女人没再拒绝。

  这三千人都是普通人,只要给吃的就听谁的。

  万一有人闹事,直接拉出来当众斩首,其他人也就老实了。

  权知丽的手下,也从2千人变成了5千人,就是整体战斗力下降的厉害。

  不过这也没关系,李景孝也没指望这些人参战。

  能在主力大军后面当辅助就够了。

  而且人数多,有时候对敌人也是种威慑。

  甚至真正决定战斗胜负的,其实就是几千精锐而已。

  甚至一两千,几百精锐就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李景孝在倭寇的中路军进入了王城后的第二天下午,发现城内的倭寇已经在做准备了。

  当晚就独自飞到王城的上空。

  此时倭寇是困兽犹斗,只要上下统一了目标,死战的可能性非常大。

  面对五万多为了活命,为了回家的老兵,李景孝即便觉得自己帐下的士兵能赢。

  但伤亡肯定小不了。

  而且自己手下一半都是骑兵,机动性强、攻击力强。

  可对守城就没多大的效果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