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老宅通现代 第一百五十七章 收购价定在八块左右

小说:七零老宅通现代 作者:花时节 更新时间:2025-06-15 06:03:11 源网站:2k小说网
  ();

  等事情都处理完,人群渐渐散去。赵韩财走到林巧云身边,欲言又止。

  “韩财叔,我知道您想说什么。”林巧云望着散去的人群,轻声说道,“可有些事情,必须要较真。”

  赵韩财叹了口气:“我就是怕你太较真,得罪了人。你一个姑娘家...”

  “得罪人总比失了规矩好。”林巧云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股坚定,“我娘走得早,但他教过我,做人要有原则。”

  赵韩财闻言,沉默片刻,眼中露出赞赏与担忧交织的神色。

  “你说得对,巧云,有原则是好事。只是这村里村外的,人情世故复杂,你一个女孩子家,往后行事还需多几分谨慎。

  ”林巧云微微一笑,那笑容里既有对赵韩财善意的感激,也有对自己选择的坚持。“韩财叔,我明白您的意思。但规矩若不立,人心便散。我虽是个女子,也想为咱们村做点实事,让大家都能过上安稳日子。”

  赵韩财拍了拍手上的尘土,语气中带着几分释然,“巧云,你回去吧!”

  林巧云应了一声,转身回家穿越到了未来。

  秦姐的铺子坐落在河集最热闹的街道上,门面不大,却总是人来人往。

  今天一大早,店里就格外热闹。

  推开店门的瞬间,浓郁的咖啡香扑面而来。

  秦姐正在柜台后忙碌,看见林巧云进来,眼睛一亮:“巧云来啦!”

  聪聪妈妈和几个常客早就等在那里,她们围着一张小桌,手里端着咖啡,正说着什么。

  看见林巧云进来,立刻招呼她过去。

  “巧云,你送来检测的菜干,各项指标都非常好!”秦姐放下手中的咖啡壶,笑容满面地说,“这可是个好消息!”

  此话一出,在座的几位顾客顿时来了精神。

  “真的吗?那太好了!给我留十斤!”聪聪妈妈第一个开口。

  “我要!现在的好东西太难找了。”另一位戴着眼镜的女士也赶紧说道。

  林巧云听着这些订单,心里美滋滋的。

  她把车斗里的鸡蛋小心翼翼地搬进店里,一边整理一边听着大家的讨论。

  “现在的农副产品啊,”秦姐叹了口气,手指轻轻敲击着柜台,“要么是各种指标超标,要么就是纯天然无添加。你送来的这些,都是最好的那种。”

  聪聪妈妈放下咖啡杯,眉头微皱:“现在的工业化食品是安全,可那味道......”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语,“就是少了点什么。更别提那些添加剂了,光是钠含量就够让人担心的。”

  “可不是嘛,”戴眼镜的女士接过话茬,“我家那孩子,从小就对各种零食过敏。现在只能吃最简单的东西,每次看他羡慕同学吃零食的样子,我这心里就难受。”

  秦姐看着聪聪妈妈愁眉不展的样子,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乐乐。这孩子平时挑食,除了她做的饭菜,别的都不爱吃。自从用上了巧云送来的鸡蛋和蔬菜,乐乐的胃口倒是好了不少。

  店里的咖啡机发出轻微的嗡鸣声,蒸汽在空气中凝结成细小的水珠。

  “巧云,”秦姐转过身来,神情变得严肃,“咱们这菜干要做精品,不能跟集市巷的混在一起。”她的目光中带着期待,“你觉得呢?”

  林巧云连连点头:“我明白,我会好好筛选的。”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围裙边缘,“村里人都懂这个道理,肯定会用心做的。”

  “收购价定在八块左右,最高十块。”秦姐一边说,一边在记事本上写写画画,“包装也要做好,得让人拿得出手才行。”

  林巧云思索片刻:“八块就行。”她抬头看着秦姐,“这个价格对村里人来说已经很不错了。而且菜干的好处多着呢,不用担心保存问题,运输也方便。”

  秦姐看着眼前这个越来越懂行的姑娘,眼里闪过一丝欣慰。她记得第一次见到巧云时,那个怯生生的农村姑娘,说话都不敢大声。现在的她,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

  “对了,”聪聪妈妈突然想起什么,“你那个腌制的白菜干还有吗?上次买的已经吃完了,我家聪聪可喜欢了。”

  林巧云笑着点头:“有的,下次我多带些来。”

  离开铺子的时候,林巧云的心都快飞起来了。

  回到七零年代的河湾村,林巧云骑着手推车在村里转了一圈。

  路过村口的大柳树时,她看见几个村妇正在树下纳凉。看见她纷纷招手。

  “巧云啊,今天卖得怎么样?”张婶扯着嗓子问道。

  林巧云放慢车速:“卖得不错,秦姐说我们的菜干检测结果出来了,各项指标都很好!”

  “真的?”钱嫂一下子站起来,“那我明天也去摘些菜,做菜干去!”

  其他几个妇人也跟着议论纷纷,脸上都露出期待的神色。林巧云看着她们,心里暖暖的。

  夏日的正午,阳光炙烤着河湾村的每一寸土地。

  蝉鸣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

  袅袅炊烟从低矮的房屋中升起,在蓝天下勾勒出一幅温馨的画卷。

  村里人都说,只要看到哪家没冒烟,准是出了事。

  林巧云站在炉灶前,熟练地生起了火。干柴在她的摆弄下很快燃起,火苗欢快地跳动着。

  灶膛里传来噼里啪啦的声响,那是柴火在诉说着它的故事。

  即便今天不做饭,她也要让炊烟升起来。这是村里人的规矩,也是一种默契。她记得小时候,每到饭点,村里的烟囱就会此起彼伏地冒烟,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咚咚咚”,隔壁张婶敲门的声音响起。

  “巧云啊,借点盐成不?”张婶探头进来,脸上带着些许不好意思。

  “等会儿。”林巧云应了一声,转身去厨房舀了一小碗盐。

  “谢谢你啊,改天还你。”张婶接过盐,眼睛却在厨房里转悠,“你这是准备做啥好吃的?”

  林巧云笑了笑:“就随便炒两个菜。”

  她的手在锅铲上翻飞,很快就炒出了两个家常小菜。

  炉灶上升腾的热气让她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但她却觉得分外充实。

  素炒什锦里有新鲜的茭白、莲藕,还有刚摘的丝瓜和豆角。食材都是清晨在自家菜地里摘的,沾着露水的新鲜。经过她的巧手翻炒,色泽**,香气四溢。

  番茄炒蛋用的是自家养的鸡蛋,一个就够了。鸭蛋的蛋黄格外的大,炒出来金黄蓬松,和酸甜的番茄完美融合。毕竟青松在林场干活,回来匆匆吃一口就走,不能太费钱。

  把菜盛好,她拿笊篱盖上,这是乡下人的习惯。

  笊篱是她娘留下的,竹条编得细密,用了这么多年还是那么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