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有想过具体时间吗?”

  哈迪试探性的问了起来。

  “不道啊,暂时有这个想法,但目前也只是想法。”

  李灿和温妮对视一眼,齐刷刷的开了口。

  “看情况咯.”X2

  “.”

  哈迪挑挑眉,稍作沉吟。

  “那要不要剪进去?”

  “嗯”

  温妮再次和李灿交换眼神,加密通话让哈迪一阵发懵。

  “都行,我们俩无所谓。”

  李灿的表情有些奇怪。

  哈迪这表现多少有点过于惊讶了。

  至于吗?

  结婚而已,那不就是拜个把子吗?

  又不是要当场就要结婚。

  单纯只是感觉差不多了似乎可以开始走个流程,就是这么一想,也没有那么急。

  但看哈迪这样,似乎恨不得下一秒就送礼。

  “.”

  哈迪眼角抽搐。

  是自己想多了。

  见哈迪没说话,李灿轻笑。

  “既然录制完了,那我们就先回去了?”

  “行,等剪完片我们会给你看,哪里有不合适的话再调整。”

  李灿比了一个OK的手势,便和温妮离开录制会场。

  哈迪陷入了沉思。

  回到后台,和电视台的众人说起了李灿与温妮的态度。

  高志愣了愣。

  越想越不对味儿。

  他们只是在节目上说个“打算”,为毛自己当时听的时候会有这么大的感觉?

  嗯?

  “不得不说,这件事如果透露出去的话一定会引起反响,我们要慎重。”

  奥地利广播电视台的台长米歇尔在短暂的思索后开口道。

  “还是不要说风就是雨了,这段就不要剪进去了。”

  “高先生的意思呢?”

  听到米歇尔的问话,高志麻了。

  他**,他俩这事儿跟我有什么关系?

  高志表情有些奇怪。

  这怎么米歇尔也对这件事这么在意?

  “也行,其实问题没那么大,就算播出去的话,也不一定会被人抠字眼,稳妥起见,可以不用剪。”

  高志轻咳两声,点点头。

  满脑子想的都是为什么会这么敏感?

  哈迪与米歇尔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三人对视起来。

  恍然大悟。

  颇感到有些无语。

  由于李灿的原因,两方已经在教学培训上展开了联合项目。

  原本奥地利就是欧洲的重要通道,丝路之上合作很深,奥地利广播电视台这边也正在增加关于夏国文化的节目,作为窗口。

  这下又有了一个夏国指挥家要在新年音乐会上演奏东方乐曲。

  实在是太关键了,不由得众人不在意。

  再加上李灿本人还经常随机性的给大家来点惊喜,正常人脑子很难转的过来。

  以至于李灿的每一句话,每一点事,都会被众人放大看待。

  当真是自带“画重点”的buff。

  众人面面相觑,顿时无语极了。

  “.”

  “.”

  “唉!”

  “唉!”

  高志与米歇尔同时叹气。

  好重要一小子,没他不行。

  偏偏是个抽子。

  叹过气后,米歇尔微笑了起来。

  “不过,我倒是很喜欢李先生刚刚采访中的一句话。”

  “哦?哪句话?”

  迎着高志若有兴趣的眼神,米歇尔缓缓道。

  “艺术是人类精神结晶,但很多搞艺术的人管的太宽。”

  “自由一点,少一些说教,表达好美,带来优秀的美学体验,胜过无数人生大道理。”

  虽然这只是在访谈过程中,针对于艺术观上的短暂对话。

  但依然给米歇尔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事实就是,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艺术作品有时候都不可避免的陷入到了“属性分类”与“精神升华”的牛角尖中。

  不是说不能有,而是不能过,艺术终究还是要表达美的。

  太过注意附加属性,那就本末倒置了。

  想想现如今音乐圈中各式各样的偏执追求

  又想想李灿说的话。

  这给米歇尔敲响了警钟。

  或许没有李灿这么明确的认识,但实际上,正在寻求改变的金色大厅,同样有这方面的考量。

  艺术需要美学的回归。

  “.”

  回想着李灿的话,高志也严肃的点点头。

  在米歇尔耳中,这是明确了美学回归运动的具体逻辑。

  但在高志听起来,李灿这些话这是在点自己呢。

  或者说,是在点交流合作项目中的作品以及作品内容。

  这种合作项目最容易走上公式化ZZ任务的道路,每到了这个时候,总会下意识的想一些宏大叙事,思想深度,文化渲染等等内容。

  甚至会偏激到压缩美学体验的空间,去为这些元素服务。

  所以,类似的合作多了,也没见几个真正产生影响。

  或许确实该如李灿所言。

  多注意注意作品是否动人比什么都强,输出从来都是被动的过程,硬给别人灌文化思想只会适得其反。

  “.”

  和米歇尔继续寒暄几句后,高志越想越觉得需要汇报一下。

  待回到工作室后,高志便联系了许多相关项目的总负责人。

  这就是阅读理解。

  作为目前的代表人物,双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李灿哪怕再玩抽象,说的话也得字字细品,就连表情都有必要逐帧分析。

  而当李灿暗示的这些话语传回国内后,不少人陷入了沉默。

  交流有时候确实容易有这样的问题。

  最终的结果就是,说有多大,肯定没多大,久久难以突破,但要说没有影响那倒也不至于,总的来说都在但求无过。

  以前心照不宣,但现在点出来了,那就得解决。

  事情摆在了桌面,就不能不考虑了!

  就在国内,音乐家协会展开了一次临时会议,详聊的便是关于这些与他国文化交流领域的作品创作相关问题。

  “.”

  在场的众人中,有些对号入座了的人表情有些难看。

  很想说一句“他李灿就一小孩,懂什么交流大事”,但显然,憋着没敢说,没有丁点底气。

  都不说作品如何了。

  单说李灿这一趟奥地利之旅搞出来的事,过硬的专业实力,见缝插针的抓住机遇,扩大并且深入交流意义,真是缺一不可。

  最终以自己的影响力进行最大范围的辐射。

  他可太懂交流大事了。

  “关于李灿的想法,大家说说看法吧。”

  副会长轻咳一声,开口道。

  “大家也不用太难受,这只是李灿无意间表达的看法,只是刚好点在了咱们的关键问题上,咱们本就积极寻求改变,这刚好是一个契机。”

  副会长的话音刚落。

  会议室中便传来了一声冷哼。

  “还说什么看法?人家李灿随手做个游戏音乐,在文化输出上都比咱们加起来还要有影响力,还有什么可说的?”

  众人望了过去。

  开口说话的是一名兼任文联要职的老者。

  “咱们的交流项目作品几乎无法出圈,不主动关注是注意不到的,任务属性太重!反观《黑神话》那有且仅有一个的宣传片音乐能做到什么程度?”

  “虽然也只是刚刚出圈,但那段时间可满大街老外在问往生咒是什么,那短短的两分钟,就是要比以往交流项目中对夏国元素的运用更有创意与想象力,还有什么可说的?”

  “只有作品本身足够有美感,才会吸引人进一步去感受文化与思想,美感不达标,一切都是白扯!”

  大佬不愧是大佬。

  开口就是连环暴击,一秒八危。

  小心脏那真是一口气全扎对。

  “那是形式不同的原因吧,游戏自然更加娱乐化,不能相提并论,交流与娱乐不是一个概念。”

  一名中年人微微皱眉,开口反驳起来。

  只不过,这话一出,老者便马上露出了不满的表情。

  说的是在未来文化交流的项目作品中,不要过分偏执于输出属性,要将重心放在美感与体验上。

  而不是讨论什么形式能更火。

  在老者看来。

  拿“形式不同”来辩解,简直就是逃避!

  老登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一点面子都不给,当场便直接点燃**桶。

  “你给老子把嘴闭上,还好意思说话呢?”

  “形式?就算形式相同,你能做到李灿这种程度吗?都是人,你们差距在哪?还不是因为人家从来都以美学体验为主,一味的强调输出反而难以输出!”

  老者的爆炸让中年人脸色更难看。

  但憋下来了。

  副会长微笑,打了个哈哈。

  “和平讨论嘛,各抒己见,不要生气,就事论事。”

  老者这才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事实证明,老头子的确无所顾忌,中年人确实身不由己。

  对老者来说,位置也就这样了,劳苦功高的情况下,再上上不去,下也下不来。

  那当真就是看啥不爽就说啥,纯纯的战斗爽。

  可中年人就不一样了,之所以但求无过,不就是因为还有前途在身上吗?

  忍一忍,不陪老登自爆。

  “我也认为,咱们需要回归到艺术作品的本质上,但同样的,文化思想内核也绝不要跑偏。”

  “该重视是要重视,但绝对不要刻意的强调,钻牛角尖,凡事过犹不及,就现在目前的业内情况来看,美学体验回归是一个必须重视的命题。”

  副会长点点头。

  给出的总结不出意外。

  老者和中年人也同时点了点头,没有异议。

  艺术创作需要秉持中庸之道,天平的左边是文化,天平的右边是思想,而承载这两者的,是作为天平本身的美学体验。

  天平的哪边低了,加强另一边就好,文化与思想的平衡总是很好做。

  但如果在当下这种快要忽视掉天平本身的情况下,就必须要强调一下了。

  若是艺术作品没有了美感,那文化与思想都是空的。

  “定下基调,但我们可以不用太着急,李灿马上就会指挥维爱在金色大厅奏响夏国乐曲,我们完全可以研究研究。”

  副会长微笑的开口。

  “那小子不是挖了咱们越剧的两位教授做顾问吗?看起来是有新的尝试。”

  “可以通过李灿的作品去品鉴一下他的理念与想法,验证验证他的实践结果,学习学习人家,总结起来后,对咱们有着很大的帮助,这是很好的进步机会。”

  这话一出,众人齐刷刷点头。

  当下环节来看,李灿还真就是那个明晃晃的大路灯。

  如果这次新年音乐会真能做出个样子来,显而易见。

  新的公式就要诞生。

  此时,回到了酒店的李灿,正在给温妮讲课。

  主讲的范例赫然便是《梁祝》。

  主题是“文化交流作品中,音乐语言上的求同存异”。

  正是国内音乐家们最想弄懂的内容。

  “不同文化交融下,具体的价值观,思想,都是有差异性的,所以,用以交流的作品一定要有一个特质,即【求同存异】。”

  “存异不是重点,重点是在两个不同文化群体中,寻找价值观与思想的相同点。”

  “那你觉得,以《梁祝》为例,能够引起共鸣的共同点是哪些呢?”

  温妮眉头微皱。

  仔细沉吟片刻后开口道。

  “表面上来看的话是爱情,但其实是有深层次内容的,我觉得.这个共同点是否是【自由恋爱】?”

  “是,但只是一部分。”

  李灿点点头,微微一笑。

  “想要凸显【自由恋爱】的可贵,那就需要有【压迫】,爱情是切入点,令人共鸣,但压迫也是现实的影射,或许现代没有古代那么严重,但事实上,无论是哪个国家,来自于家长对子女婚姻的干涉还是普遍存在的。”

  “或许原因不一,也未必都是错误的打压,但若放在**涉者身上,这样的被操纵感其实大同小异,而被操纵的也未必只有爱情,这就是通过一个点,扩散成多个共同点。”

  “所以,主题就会从自由恋爱,变成【自由】本身,相同点是不是就来了?”

  “这就形成了共情的核心,通过核心,以情绪阐述美学,联想与理解交给观众,才能扩大共鸣,以求作品进一步深入人心。”

  温妮认真的记下。

  李灿讲述的这些超纲内容,已经在剖析文化交流作品的本质,解构跨越文化的交流。

  “懂了,文化交流是对话,而不是各唱各的,如果自己玩自己的,那还交流个der!”

  “体现在作品上那就是情感的贯联与互通.卧槽!”

  温妮瞳孔地震。

  “你曲目的那些本土化翻译的德语名,居然就是贯通的锚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