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好一个太子妃
沈容槐收回思绪,起身想要给人开门,谢梨初急着站起身,却险些被衣裙绊倒。
他迅速扶上人后腰,却来不及躲避,被狠狠一撞,霎时脸色便苍白了几分,“小心些。”
谢梨初被惊到,连忙站起身,简单地点头示意后,便往门口走去。
只见叶夫人站在门外,沈容槐瞧着此刻才‘睡眼惺忪’地起来开门的谢梨初,冷不丁呵笑了声。
“娘,怎么了?”谢梨初开了门,语气困倦。
叶氏将手中还冒着热气儿的补汤端到两人眼前,“这孩子,起来也不披个衣裳。”
说罢,便四下看了眼,将谢梨初随手丢在一旁的披风取过来,仔仔细细地给女儿绑起来。
“娘想着,你才消完食不久,应当还没睡,这才端了点汤药来的。”
又是补汤?
这回就算是再好的女儿也架不住这么灌的,她登时眉尾一跳。
“娘......女儿真的喝不下了。”
沈容槐姿势不变,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母女二人,虽面上仍旧不苟言笑,那双桃花眸却柔和了许多。
叶氏嗔怪地看了眼谢梨初,将补汤端到看戏的沈容槐面前,“你想喝我还不给你喝呢。”
“喏。殿下,这是老妇熬的,对身子有好处。”
说罢,叶夫人双眸弯起,嘴角的笑意满是柔和,似是生怕人不接受那般,还搅了搅,轻声哄了句:
“不苦的,温度也适中。”
那柔和的话语,敲中了某些缺位的弦,沈容槐怔了怔,并未回话。
以为是人不想喝,叶夫人也不太强求,就退了回去。
“不碍事的。”
就在两人都以为沈容槐会拿去倒掉时,他单手捏住碗沿,仰头一饮而尽。
谢梨初站在一旁,观他喉结微游动,面若冠玉的模样,不得不承认此人姿色。
似是意识到自己在想些什么,谢梨初双目微微睁大,开始怀疑自己。
而沈容槐已放下了药碗,看向叶夫人,“夫人好意,晚辈怎敢轻待。”
几个时辰前。
千金阁密室中,在谢梨初醒来之前。
宋子徽紧随其后,眉头深深拧起,“快,御医!”
那御医走得匆忙,像极了是还在睡梦中便被人拎起来的模样,他扶了扶帽子,却不是走向躺在软榻屏风后的谢梨初那儿。
似乎是头一回见宋子徽脸色极差的模样,他深吸了几口气,有些咬牙切齿地看向半跌坐在木椅上的沈容槐:
“你既知长公主之处的凶险,何至于亲身前去?!”
面前之人没有回应,只是微微闭着眼,捂着腰腹不断喘()息,如玉般的面庞在烛火下更加苍白无血色。
沈容槐后来想起,那梦中不仅仅有女子的提醒......
还有。
他不愿瞧见的一面。
“罢了。”见人不愿说,宋子徽摆了摆手,示意御医上前,“先处理了伤口再说。”
他微微叹息,瞧见那几乎就要贯穿整个腰腹的匕伤,心中怒意便止不住翻涌。
沈琰近日出了奇的安静。
可越是安静,便越是值得怀疑,这背后的巨大秘密。
就在这条线索断了的时候,出现了一个谢为谋。
无论是沈容槐还是宋子徽,都看出了拙劣的痕迹,可这并不重要。
眼下扈昀飞人在前线,不断往京中传递消息与沈容槐保持联络。
从一封封的捷报来看,早就令人值得疑心,大魏势如破竹的军威究竟有几分真。
虽不得不承认,可大魏自打平息三国之乱后,便休养生息数十年。
北疆与远戎却是打了数十年的战,两厢对比之下,就算大魏国强马壮,可还是太过蹊跷。
且没有理由,可以让北疆在尚未收复远戎之前,便开始攻打大魏。
这无异于将后背交给敌人,并且以卵击石。
血水被端了许多出去,药粉洒在伤口上,沈容槐只是额角不断冒出细汗,愣是一声也不吭。
“若是昭华宫这般严防死守,你又是如何出来的?”宋子徽颔首。
方才在换药间隙,沈容槐交代了许多。
他眼睫垂下,似乎陷入了回忆。
记忆中,一身黑衣的女官,面戴帏帽,举着长剑站在沈容槐眼前。
他不大精通药理,在撒了药的古籍上中了招,腰腹上又被眼前的女官捅了一匕,这才落魄至此。
“上官芯,放他走,你的对手是我。”
意识模糊的片刻,一白衣女子从天而降,而沈容槐被藏在不远处的暗线带走。
上官芯站在昭华宫主殿门前,目睹着沈容槐被人带走,冷冷一笑,摘下帏帽,露出纵横了她大半张脸的狰狞红疤。
她直视着眼前女子,收起长剑,目光有些久违。
“原来是逢女官大驾,我还以为是谁还有这个胆子,敢擅闯昭华宫了呢。”
说罢,上官芯将长剑收入鞘中,神色逐渐冰冷。
她自顾自坐在矮石凳上,“只是,你可想过,你回京救下沈容槐的代价?”
逢月衣裙翩翩,几步走到人身旁坐下,同样也摘下面纱,露出清秀面目来。
两名佳人对月而坐,本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却掩藏着无数血腥与无奈。
显然,逢月是平阳长公主的人,众人皆知。
况且叶氏入京还随身带了一名女官的消息,同样也是众人皆知。
若不是平阳长公主在十多年前退离朝堂,隐入江南,还不知晓如今江山是由谁来坐。
逢月淡淡一笑,
“这我就听不懂上官小姐的意思了,本官分明随叶夫人才到城内,再晚些便会人尽皆知,叶夫人甫一到东宫,便受人为难。”
“我逢月逢女官以长公主的名义,教训恶仆之事。”
上官芯听了嘴角泛起冷笑,“你倒是还如当年那般,行事缜密、滴水不漏。”
哪怕逢月不这样做,上官芯也明白,就凭沈容槐的能力,这消息恐怕还未飞出皇宫,便夭折了。
逢月倒是好算计,将天时地利人和都挪用了去!
真真狡诈宛若其主!
上官芯转头,看向眼前对月独望的女子,一时有些目光悠远。
这十多年,她倒是一分未变。
“行了,今日不叙旧,今后也没必要叙旧。若上官小姐无事的话,本官便先走了。”
逢月站起身,那飞天髻上的银钗也晃了晃,“告辞。”
说罢,她便转身,迅速融入到了夜色中,就如同逢月这个名字那般。
长夜无月,逢月必现。
沈容槐收回思绪,起身想要给人开门,谢梨初急着站起身,却险些被衣裙绊倒。
他迅速扶上人后腰,却来不及躲避,被狠狠一撞,霎时脸色便苍白了几分,“小心些。”
谢梨初被惊到,连忙站起身,简单地点头示意后,便往门口走去。
只见叶夫人站在门外,沈容槐瞧着此刻才‘睡眼惺忪’地起来开门的谢梨初,冷不丁呵笑了声。
“娘,怎么了?”谢梨初开了门,语气困倦。
叶氏将手中还冒着热气儿的补汤端到两人眼前,“这孩子,起来也不披个衣裳。”
说罢,便四下看了眼,将谢梨初随手丢在一旁的披风取过来,仔仔细细地给女儿绑起来。
“娘想着,你才消完食不久,应当还没睡,这才端了点汤药来的。”
又是补汤?
这回就算是再好的女儿也架不住这么灌的,她登时眉尾一跳。
“娘......女儿真的喝不下了。”
沈容槐姿势不变,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母女二人,虽面上仍旧不苟言笑,那双桃花眸却柔和了许多。
叶氏嗔怪地看了眼谢梨初,将补汤端到看戏的沈容槐面前,“你想喝我还不给你喝呢。”
“喏。殿下,这是老妇熬的,对身子有好处。”
说罢,叶夫人双眸弯起,嘴角的笑意满是柔和,似是生怕人不接受那般,还搅了搅,轻声哄了句:
“不苦的,温度也适中。”
那柔和的话语,敲中了某些缺位的弦,沈容槐怔了怔,并未回话。
以为是人不想喝,叶夫人也不太强求,就退了回去。
“不碍事的。”
就在两人都以为沈容槐会拿去倒掉时,他单手捏住碗沿,仰头一饮而尽。
谢梨初站在一旁,观他喉结微游动,面若冠玉的模样,不得不承认此人姿色。
似是意识到自己在想些什么,谢梨初双目微微睁大,开始怀疑自己。
而沈容槐已放下了药碗,看向叶夫人,“夫人好意,晚辈怎敢轻待。”
几个时辰前。
千金阁密室中,在谢梨初醒来之前。
宋子徽紧随其后,眉头深深拧起,“快,御医!”
那御医走得匆忙,像极了是还在睡梦中便被人拎起来的模样,他扶了扶帽子,却不是走向躺在软榻屏风后的谢梨初那儿。
似乎是头一回见宋子徽脸色极差的模样,他深吸了几口气,有些咬牙切齿地看向半跌坐在木椅上的沈容槐:
“你既知长公主之处的凶险,何至于亲身前去?!”
面前之人没有回应,只是微微闭着眼,捂着腰腹不断喘()息,如玉般的面庞在烛火下更加苍白无血色。
沈容槐后来想起,那梦中不仅仅有女子的提醒......
还有。
他不愿瞧见的一面。
“罢了。”见人不愿说,宋子徽摆了摆手,示意御医上前,“先处理了伤口再说。”
他微微叹息,瞧见那几乎就要贯穿整个腰腹的匕伤,心中怒意便止不住翻涌。
沈琰近日出了奇的安静。
可越是安静,便越是值得怀疑,这背后的巨大秘密。
就在这条线索断了的时候,出现了一个谢为谋。
无论是沈容槐还是宋子徽,都看出了拙劣的痕迹,可这并不重要。
眼下扈昀飞人在前线,不断往京中传递消息与沈容槐保持联络。
从一封封的捷报来看,早就令人值得疑心,大魏势如破竹的军威究竟有几分真。
虽不得不承认,可大魏自打平息三国之乱后,便休养生息数十年。
北疆与远戎却是打了数十年的战,两厢对比之下,就算大魏国强马壮,可还是太过蹊跷。
且没有理由,可以让北疆在尚未收复远戎之前,便开始攻打大魏。
这无异于将后背交给敌人,并且以卵击石。
血水被端了许多出去,药粉洒在伤口上,沈容槐只是额角不断冒出细汗,愣是一声也不吭。
“若是昭华宫这般严防死守,你又是如何出来的?”宋子徽颔首。
方才在换药间隙,沈容槐交代了许多。
他眼睫垂下,似乎陷入了回忆。
记忆中,一身黑衣的女官,面戴帏帽,举着长剑站在沈容槐眼前。
他不大精通药理,在撒了药的古籍上中了招,腰腹上又被眼前的女官捅了一匕,这才落魄至此。
“上官芯,放他走,你的对手是我。”
意识模糊的片刻,一白衣女子从天而降,而沈容槐被藏在不远处的暗线带走。
上官芯站在昭华宫主殿门前,目睹着沈容槐被人带走,冷冷一笑,摘下帏帽,露出纵横了她大半张脸的狰狞红疤。
她直视着眼前女子,收起长剑,目光有些久违。
“原来是逢女官大驾,我还以为是谁还有这个胆子,敢擅闯昭华宫了呢。”
说罢,上官芯将长剑收入鞘中,神色逐渐冰冷。
她自顾自坐在矮石凳上,“只是,你可想过,你回京救下沈容槐的代价?”
逢月衣裙翩翩,几步走到人身旁坐下,同样也摘下面纱,露出清秀面目来。
两名佳人对月而坐,本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却掩藏着无数血腥与无奈。
显然,逢月是平阳长公主的人,众人皆知。
况且叶氏入京还随身带了一名女官的消息,同样也是众人皆知。
若不是平阳长公主在十多年前退离朝堂,隐入江南,还不知晓如今江山是由谁来坐。
逢月淡淡一笑,
“这我就听不懂上官小姐的意思了,本官分明随叶夫人才到城内,再晚些便会人尽皆知,叶夫人甫一到东宫,便受人为难。”
“我逢月逢女官以长公主的名义,教训恶仆之事。”
上官芯听了嘴角泛起冷笑,“你倒是还如当年那般,行事缜密、滴水不漏。”
哪怕逢月不这样做,上官芯也明白,就凭沈容槐的能力,这消息恐怕还未飞出皇宫,便夭折了。
逢月倒是好算计,将天时地利人和都挪用了去!
真真狡诈宛若其主!
上官芯转头,看向眼前对月独望的女子,一时有些目光悠远。
这十多年,她倒是一分未变。
“行了,今日不叙旧,今后也没必要叙旧。若上官小姐无事的话,本官便先走了。”
逢月站起身,那飞天髻上的银钗也晃了晃,“告辞。”
说罢,她便转身,迅速融入到了夜色中,就如同逢月这个名字那般。
长夜无月,逢月必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