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爽没有看见她眼底的疯狂,还附和着,“是啊,就是少夫人,肯定是她从中作梗了。”
温梨眼底涌起癫狂的恨意,将丝帕扯得“撕拉”作响,一下就不堪成型了。
“是啊,除了她还会有谁?我是一定不会放过她的。”
秋爽:“对,一定不能放过她!”
……
而江淮衣出了淡白院,脚步走得飞快。
他一心惦记着,早点到倚梅园,把关于十七年前那桩旧案子的事情跟爹娘说了,才好回去和沈棠雪商量沈家的事。
沈复那些原本不是什么大事儿,但若他要纳进门为妾的当真是薛琳琅,那可就是大事了。
这般想着,江淮衣直接跑了起来。
听雨和听松也跟着呼呼跑起来。
侯府里其他下人不明所以,只看见世子爷带着两个小厮一路狂奔,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在锻炼身体呢。
“世子这么忙,还严于律己,真是了不起。”
“可不是嘛,不过也亏得世子,得了侯爷的真传、又坚持不懈,否则哪有这么俊朗的侯府世子呀?”
江淮衣根本不知道他一通跑引起了什么样的关注,只是堪堪赶在江侯爷到倚梅园的功夫,也跑到了。
“你这是做贼去了?”江侯爷不可思议地看着自己儿子。
大冷天的还跑出一脑袋汗,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干什么坏事去了。
江淮衣连忙摆摆手,“不是,有件正经事要跟你和娘说。”
说着,便拽着侯爷的手往里走。
江侯爷:“……”
多大的孩子了,说话就说话,怎么动手动脚、勾肩搭背的。
不过,等进了房里,和侯夫人一起听完江淮衣说的,他就顾不上这些了。
“你此话当真?”江侯爷面色严肃起来。
江淮衣也没有多废话,径自将怀中的银锭拿出来。
“爹,银锭在此,你亲自过目。”
那银锭从包裹的帕子里露出来,江侯爷眼神一滞,一下就抢了过去。
“是它,是它!”
十七年前的那批军饷,一共是八十万两。
一共是分两批押送的。
先行的三十万两,原是拖欠已久的饷银,安全送达。
后续的五十万两,原本是应该分两批运送的,可那一次却有人提出,前线情况危急,若是慢慢送、慢慢走,不知道猴年马月。
而且还要筹集备服粮草,肯定是越快越好。
上位就是听了这样的话,才决定铤而走险,增派了一倍的兵力,押送军饷。
没想到,五十万两饷银半道被劫,押送的官兵无一生还。
他和几万弟兄靠着仅剩的饷银撑了足足一个月。
但俗话说的好,屋漏偏逢连夜雨,船漏偏遇打头风。
原本战事焦灼,可以就近调配粮草和被服,地方官也有协助之责。
但就是这么的凑巧,战事一发,两大粮仓接连起火,粮食十不存一,百姓温饱都成了问题,就别提用作军粮了。
而当事官员还未等上位降旨问罪,便**的**、出逃亡的出逃,可谓是乱成一锅粥。
多方混乱巧合凑在一起,那一年本该大胜的一仗,变成了惨胜。
他们都以为,这一仗打完后就能天下太平。
他们原本都约定好了,打完仗,那些老兵就要回乡陪伴妻儿了;那些年轻的军士们,也要拿着赏银回乡娶妻生子;
可谁也没想到,那一仗他们会没有粮草被服,没有策应,几万人硬拼到最后只活下来三千人。
江侯爷把银锭抱在胸口,“就是它!没想到有生之年,我还能再见到这批军饷!”
说着话,眼泪就流下来了。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罢了。
“侯爷,那没事吧?”侯夫人轻抚着他的后背。
江侯爷闻言一顿,“对了,对了。”
他没头没尾的说着,把银锭塞在侯夫人手中,转身走出门去,直奔书房。
“我爹去哪儿?”江淮衣疑惑道。
侯夫人没说话。
江淮衣想了想,还是拿上银锭跟了上去。
只见江侯爷进了书房,一通寻摸之后,从书架的最上层取下来一套四书。
就见他拿下来揭开封面,那里面居然不是基本上合在一起,而只是一个空盒子,做成了书的模样罢了。
江侯爷从中拿出了一个更小的红木匣子,然后从打开来。
这才拿出了一个银锭。
“你看看,是不是跟你刚才给我的那个银锭一模一样?”
江淮衣将信将疑地接过来,翻来覆去地看,“都是成淳三年的库银,分量成色也很接近。”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自己从孙礼媳妇儿那得来的银锭比较起来。
“不同年份的库银会因为工艺的些许差别和存储,呈现细微的差别,这两个银锭之间,没有这种差别,应该是同一年的。”
江侯爷长抒了一口气。
“你知道么?当年饷银被劫的时候,护送饷银的队伍抵死顽抗,曾在打斗中将整箱的饷银打翻,护送的官兵其中一人,更是偷偷藏起了一个银锭。”
“就是阿爹手上的这一锭?”江淮衣诧异。
“没错!所以当年被劫的饷银的不是五十万两,而是四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两。”
江淮衣皱了皱眉,总觉得事情哪里不对,但一时半会儿的都想不起来是哪里不对。
按理来说他们劫掠军饷,整个护送队伍都被他们劫杀了,怎么会让人偷偷把银子藏下来。
而且,得是多么激烈的打斗才能将箱子都打开?
运送军饷的箱子都是特制加固的,而且都层层上锁还贴了封条,没那么容易打开的。
只是这么想着,江淮衣没有十足的把握,所以没有说出来。
但这么一个十七年前就应该消失的军饷库银,在这个时候出现,对江侯爷来说,这不单单是一锭官银,更是十七年前那桩旧案悬案告破的曙光。
也是对他枉死的几万名兄弟的告慰、以及仅剩几千兄弟的安慰。
“瑾然,此事事关重大,我如今不好出面,就拜托你追查下去了。你若需要人手,便去只会阿福,他会帮你准备人手的。”
“只一点,一定要让当年的那桩悬案,大白于天下!”
江淮衣苦笑不已。
秋爽没有看见她眼底的疯狂,还附和着,“是啊,就是少夫人,肯定是她从中作梗了。”
温梨眼底涌起癫狂的恨意,将丝帕扯得“撕拉”作响,一下就不堪成型了。
“是啊,除了她还会有谁?我是一定不会放过她的。”
秋爽:“对,一定不能放过她!”
……
而江淮衣出了淡白院,脚步走得飞快。
他一心惦记着,早点到倚梅园,把关于十七年前那桩旧案子的事情跟爹娘说了,才好回去和沈棠雪商量沈家的事。
沈复那些原本不是什么大事儿,但若他要纳进门为妾的当真是薛琳琅,那可就是大事了。
这般想着,江淮衣直接跑了起来。
听雨和听松也跟着呼呼跑起来。
侯府里其他下人不明所以,只看见世子爷带着两个小厮一路狂奔,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在锻炼身体呢。
“世子这么忙,还严于律己,真是了不起。”
“可不是嘛,不过也亏得世子,得了侯爷的真传、又坚持不懈,否则哪有这么俊朗的侯府世子呀?”
江淮衣根本不知道他一通跑引起了什么样的关注,只是堪堪赶在江侯爷到倚梅园的功夫,也跑到了。
“你这是做贼去了?”江侯爷不可思议地看着自己儿子。
大冷天的还跑出一脑袋汗,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干什么坏事去了。
江淮衣连忙摆摆手,“不是,有件正经事要跟你和娘说。”
说着,便拽着侯爷的手往里走。
江侯爷:“……”
多大的孩子了,说话就说话,怎么动手动脚、勾肩搭背的。
不过,等进了房里,和侯夫人一起听完江淮衣说的,他就顾不上这些了。
“你此话当真?”江侯爷面色严肃起来。
江淮衣也没有多废话,径自将怀中的银锭拿出来。
“爹,银锭在此,你亲自过目。”
那银锭从包裹的帕子里露出来,江侯爷眼神一滞,一下就抢了过去。
“是它,是它!”
十七年前的那批军饷,一共是八十万两。
一共是分两批押送的。
先行的三十万两,原是拖欠已久的饷银,安全送达。
后续的五十万两,原本是应该分两批运送的,可那一次却有人提出,前线情况危急,若是慢慢送、慢慢走,不知道猴年马月。
而且还要筹集备服粮草,肯定是越快越好。
上位就是听了这样的话,才决定铤而走险,增派了一倍的兵力,押送军饷。
没想到,五十万两饷银半道被劫,押送的官兵无一生还。
他和几万弟兄靠着仅剩的饷银撑了足足一个月。
但俗话说的好,屋漏偏逢连夜雨,船漏偏遇打头风。
原本战事焦灼,可以就近调配粮草和被服,地方官也有协助之责。
但就是这么的凑巧,战事一发,两大粮仓接连起火,粮食十不存一,百姓温饱都成了问题,就别提用作军粮了。
而当事官员还未等上位降旨问罪,便**的**、出逃亡的出逃,可谓是乱成一锅粥。
多方混乱巧合凑在一起,那一年本该大胜的一仗,变成了惨胜。
他们都以为,这一仗打完后就能天下太平。
他们原本都约定好了,打完仗,那些老兵就要回乡陪伴妻儿了;那些年轻的军士们,也要拿着赏银回乡娶妻生子;
可谁也没想到,那一仗他们会没有粮草被服,没有策应,几万人硬拼到最后只活下来三千人。
江侯爷把银锭抱在胸口,“就是它!没想到有生之年,我还能再见到这批军饷!”
说着话,眼泪就流下来了。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罢了。
“侯爷,那没事吧?”侯夫人轻抚着他的后背。
江侯爷闻言一顿,“对了,对了。”
他没头没尾的说着,把银锭塞在侯夫人手中,转身走出门去,直奔书房。
“我爹去哪儿?”江淮衣疑惑道。
侯夫人没说话。
江淮衣想了想,还是拿上银锭跟了上去。
只见江侯爷进了书房,一通寻摸之后,从书架的最上层取下来一套四书。
就见他拿下来揭开封面,那里面居然不是基本上合在一起,而只是一个空盒子,做成了书的模样罢了。
江侯爷从中拿出了一个更小的红木匣子,然后从打开来。
这才拿出了一个银锭。
“你看看,是不是跟你刚才给我的那个银锭一模一样?”
江淮衣将信将疑地接过来,翻来覆去地看,“都是成淳三年的库银,分量成色也很接近。”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自己从孙礼媳妇儿那得来的银锭比较起来。
“不同年份的库银会因为工艺的些许差别和存储,呈现细微的差别,这两个银锭之间,没有这种差别,应该是同一年的。”
江侯爷长抒了一口气。
“你知道么?当年饷银被劫的时候,护送饷银的队伍抵死顽抗,曾在打斗中将整箱的饷银打翻,护送的官兵其中一人,更是偷偷藏起了一个银锭。”
“就是阿爹手上的这一锭?”江淮衣诧异。
“没错!所以当年被劫的饷银的不是五十万两,而是四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两。”
江淮衣皱了皱眉,总觉得事情哪里不对,但一时半会儿的都想不起来是哪里不对。
按理来说他们劫掠军饷,整个护送队伍都被他们劫杀了,怎么会让人偷偷把银子藏下来。
而且,得是多么激烈的打斗才能将箱子都打开?
运送军饷的箱子都是特制加固的,而且都层层上锁还贴了封条,没那么容易打开的。
只是这么想着,江淮衣没有十足的把握,所以没有说出来。
但这么一个十七年前就应该消失的军饷库银,在这个时候出现,对江侯爷来说,这不单单是一锭官银,更是十七年前那桩旧案悬案告破的曙光。
也是对他枉死的几万名兄弟的告慰、以及仅剩几千兄弟的安慰。
“瑾然,此事事关重大,我如今不好出面,就拜托你追查下去了。你若需要人手,便去只会阿福,他会帮你准备人手的。”
“只一点,一定要让当年的那桩悬案,大白于天下!”
江淮衣苦笑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