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典韦和许褚凯旋而归。

  他们不仅带回了步度根和轲比能,还带回了许多饿得奄奄一息的战马。

  这些战马虽说还没被饿死,但状态也不佳,需要一段时间调养恢复。

  除此之外,还有一车车的胡人左耳,这可都是实打实的军功凭证。

  “大哥、二哥,等把并州局势稳定下来,咱们就一起回朝!等回到洛阳,定要让二位声名远扬!”

  典韦一听,十分高兴,突然像是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李玄机。

  李玄机接过一看,不禁大喜过望!

  这竟然是袁绍写给轲比能的信!

  而且信中详细记载了袁绍劝说轲比能对付自己的全部内容。

  再加上步度根的那封,两封信相互佐证,这下袁绍的名声算是彻底毁了!

  “到底是哪个‘人才’给袁绍出的主意?为了拖延我的脚步,竟让他公然勾结胡人?!”

  李玄机忍不住嗤笑起来。

  与此同时,远在邺城的逢纪,突然接连打了好几个喷嚏,满心狐疑地嘟囔着:

  “是谁在背后念叨我?”

  “自从我献上灭掉李玄机的计策后,在主公面前的地位日益提升,莫不是有小人妒忌我的才华?”

  “这人究竟是田丰,还是郭图呢?真难猜啊!”

  ……

  李玄机在并州又停留了一阵子。

  由于北面的五原郡、代郡、雁门郡等地长期遭受胡人的侵扰,百姓们纷纷背井离乡。

  为了安抚人心,让百姓们重返家园,李玄机特意与典韦、许褚率领骑兵,将步度根和轲比能两部的族人全部剿灭。

  把并州局势稳住后,李玄机留下大军。

  一部分驻守在代郡,以防胡人再次偷袭,其余的则驻扎在阳平关,防范冀州的袁绍。

  安排妥当后,李玄机便带着众人启程返回洛阳。

  刚到虎牢关,众人就看到曹老板已经派曹仁前来迎接。

  等到了洛阳城外三十里处,曹老板更是亲自在那里摆酒相迎。

  王凌见状,对李玄机愈发崇拜:

  ‘能让曹操如此敬重,我这姐夫可真是厉害!他有这般地位,看来我以后飞黄腾达有望了!’

  李玄机下马后,与曹老板同乘一辆马车,二人在途中交谈起来。

  “毅卿,前些日子送来的胡人左耳,朝廷的计吏已经清点完毕。”

  “总数超过十万只左耳,这意味着,光是太原郡的那两场大战,就杀敌超过十万!”

  “而你动用的兵力,不过两万骑兵。你都不知道,朝中百官对你有多钦佩!”

  李玄机客气地回应道:“主公过奖了!是胡人愚蠢,竟敢侵犯我大汉疆土,他们落得这般下场,纯属咎由自取!”

  曹老板听了,很是满意。

  “毅卿,步度根和轲比能已被斩首,他们的头颅被做成了夜壶,天子一个,我也得了一个。”

  李玄机有些诧异,“当夜壶?主公,对着那东西,您真能……”

  二人又聊了一会儿,话题转到了典韦和许褚身上。

  “对了,主公,这次典韦和许褚立下大功,我觉得主公应该重重奖赏他们!”

  曹老板对此没有异议,便顺着李玄机,“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我对你做事放心!”

  听到这话,李玄机拿出袁绍写给胡人的信件。

  “主公,您看看这个。”

  曹老板看了其中一封,顿时怒目圆睁,看完另一封后,连呼吸都急促起来。

  “毅卿,这是从哪得来的?好,真是太好了!有了这两封信,袁绍瞬间就会身败名裂!”

  “他名声一臭,恐怕都不用我们出兵,他自己内部就要分崩离析了!”

  李玄机深表赞同,“主公所言极是,我也是这么想的。”

  “要是把这两封信给百官传阅,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讨伐袁绍了!”

  “想来诏书一下,冀州很快就会大乱!届时,十万青州兵从阳平关东进,冀州便指日可下!”

  曹老板听后,激动不已,心情也舒畅了许多。

  “刚拿下并州,冀州又眼看就要到手!毅卿,便是孙武、张良在世,恐怕也比不上你啊!”

  二人谈笑间,马车已经驶入洛阳城。

  如今的洛阳,经过两个月的进一步翻新修缮,显得越发焕然一新。

  ……

  几天后,曹老板带着此次立功的大臣们一同前往许昌。

  虽说如今曹老板大权在握,很多事可以自行决断,但表面上还是要给刘协几分面子。

  这半个月来,刘协也逐渐适应了许昌的生活。

  毕竟他经历过更艰难的日子,现在只是地方小了点,只要能保住性命,其他都不算什么。

  朝会上,两份书信呈到了刘协手中。

  看完信的内容,刘协震惊得张大了嘴巴,简直不敢相信。

  他有一种预感,局势即将发生重大变化!

  这两份书信又在文武官员中依次传阅,百官中顿时响起一片惊愕与惊叹之声。

  “这信……竟然是真的!两封信相互印证,确凿无疑!”

  “上面都盖着袁绍的印章,笔迹也一样,确实是袁绍亲笔所写!这可是铁证啊!”

  “袁绍为了割据一方,居然勾结鲜卑两部与朝廷为敌!袁家世代为三公,怎会出了这样忘恩负义的逆贼?”

  “袁绍此举,怕是要把袁家祖辈的颜面丢尽!我们这些世家大族,都要受他牵连,日后免不了遭人诟病!”

  “我要是袁家人,此刻要么把袁绍逐出宗族,要么自己脱离宗族,改名换姓,从此不再姓袁!”

  “……”

  不少大臣在惊愕之余,纷纷流露出惋惜的神情。

  有了这些铁证,谁都明白袁绍这次在劫难逃,身败名裂已成定局。

  这时,身为丞相的曹老板终于站了出来。

  “陛下!袁家虽为四世三公,之前袁术蔑视朝纲、心怀不轨暂且不提,如今袁绍又暗中勾结胡人,祸乱我大汉疆土!”

  “若我们继续袒护他,不向天下人揭露其罪行,恐怕袁绍还会借着袁家的名声,继续为非作歹!”

  “所以,臣恳请陛下降旨,下令讨伐袁绍,将其灭族,以正朝纲!”

  曹老板话音刚落,超过七成的大臣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剩下的大臣大多与袁家交往密切,担心因追究袁绍的罪行而牵连到自己,所以还在犹豫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