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芯片跟不上,三轴联动的数控系统中央数据处理器运算的数据,比数控铣床使用的三轴两联动运算量提升了好几倍,尤其是加工中心还需要增加更多刀库功能……”
杜国旺神色严肃地向谢威解释,不等谢威开口,就补充着,“芯片的数据处理能力只是一方面,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传感器的反应速度……在这之前,我们的传感器技术也很落后,现在……”
说到这里,杜国旺停顿了下来。
数控系统中的传感器,是用来检测、反馈整个机床工作状态的关键零部件,如果检测位置不够精确、反应不够灵敏,这会让整个系统的精度都受到影响。
单论原理倒是很简单,传感器就由光敏元件、转换元件、变换电路以及辅助电源四部分组成,可要把这四部分统合成一个整体,更加精确、灵敏地简则到整个工作过程各个部分的动作,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战机项目那边也在研究相关技术,或许可以跟他们沟通一下?”
谢威想了想,他也没有好的办法。
光电领域并非他擅长的。
直接上激光传感器,完全就是高屋建瓴,没有理论支持,搞起来更加困难,甚至还会因为基础断层导致研发过程出现问题。
“战机的传感器用到数控系统上?”
杜国旺陡然瞪大了眼睛。
这……
太浪费了不是?
“也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只要知道的人不说,谁能想到?战机对传感器的要求远比数控系统更高。如果现在那边项目的传感器技术能满足数控系统的使用要求,完全可以拿过来用的。”
谢威想都没想。
他可没有杜国旺等人这样的思想:军用就是军用,民用是民用。再落后的军用技术,杜国旺都不想用到民用产品上,避免造成军事技术泄密。
“这样能行?学校搞的战机技术可是国内最先进技术,一旦被外界知道,会不会对战机技术造成泄露?”
杜国旺一脸担忧。
“战机需要的传感器种类更多,在控制系统内分类更详细。数控系统需要的是位置检测、位移检测以及反馈等,只需要反应时间更快、检测更精准……”
谢威摇头。
虽然都是叫传感器,传感器跟传感器也是不一样的。
“光电那边对传感器的研究进展缓慢……”
听到这话,谢威停住脚步,看向杜国旺。
“虽然不应该,可我觉得学校的目前的经费分配方案有着很大问题。”
杜国旺的小九九被谢威发现,并没有丝毫尴尬。
反而看着谢威,非常认真地告诉谢威:“你目前没有担任行政职位,却能影响到学校的资金分配;刘书记跟张校长两人对资金分配,都是按照你的要求来……这样随意性很大。通过项目来调拨资金,在之前经费不充足的情况下,确实能把资金尽可能地分配到刀刃上……现在资金充足,之前的分配方案已经不太合适了……”
学校的经费都是谢威挣来的,不管刘德宝跟张鸣秋两人怕承担责任,还是为了不干涉学校的项目发展,现在这种状态非常不对。
不过,除了杜国旺,没人提醒谢威。
谢威陷入了沉思。
“校企办的负责人迟迟不到位,这也跟李校长担心人来了跟你不对付有着很大关系。”
杜国旺见谢威在思考自己说的,也是松了口气。
目前学校资金分配,并没有形成严格的制度。
可以说是李瑞留下的烂摊子造成的,更多的原因却在谢威身上:他一直没有拿出任何明确的态度来,两年时间,都没有明确给学校他研究方向。
杜国旺也不催谢威,站在一旁,掏出烟,默默地等着他思考。
旁边不时有学生匆匆而过,有认识杜国旺的学生给他打招呼,还没开口,就被杜国旺挥手阻止,生怕打扰谢威的思考。
“杜叔,我明白了。”
好一阵,谢威才明白杜国旺这番的用意。
“你的研究方向,该定下来了。”
杜国旺平静地说道。
“是该定下来了。”
谢威点头。
原本他是希望学校的专业在发展过程,根据学校项目、课题研究过程进行一些调整,然后再去选择。
杜国旺看了他一眼,想问谢威究竟准备学习什么专业,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
“走吧,我跟您去那边看看……”
谢威跟着杜国旺去机电系的时候,一辆212吉普直接开到了校部楼前面。
赵岩跟范志勇两人下车后,径直往校部楼走去。
打听了张鸣秋的办公室后,很快就出现在了张鸣秋办公室门口。
“赵厂长、范厂长,你们来之前怎么就没打声招呼,我去车站接你们啊!”
张鸣秋看着两人突然出现在自己办公室门口,略微愣神就满脸笑容地迎了上去。
“张校长,我们不请自来,还希望你不要见怪。”
赵岩也笑着说道。
不来不行啊!
他们本身没有仗着厂子的地位,瞧不上哈工大产品的意思,就因为红光机械厂派出了技术人员向长征机械厂推销产品被拒绝,让郑部长亲自敲打,再继续下去,可不得了!
把两人迎进办公室,张鸣秋亲自给两人泡了茶,陪着他们坐在会客沙发上,才开口问道:“不知道两位亲自来,是?”
“之前哈工大提供的数控系统跟相关零配件,不符合厂里的需求……可厂里对数控机床的需求又非常迫切,进口的太贵不说,有钱也买不到,学校有这方面的技术,我们来看看……”
范志勇也开门见山。
“还有,我们整个062基地使用的电话交换网络都是比较落后的,而062基地下属的众多单位又因为地形原因,在山里分散得比较开,仅仅是更换电话交换网路不够,基地也希望由贵校帮忙重新设计整个电话交换网路……”
赵岩补充着。
两人的态度也拿出来了,电话交换网路没问题,即使容量小一些,能让通讯更畅通,让062基地所有分散在大巴山各个山沟的下属单位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在数控机床这块,来之前两人就讨论过,绝对不能为了合作就降低对数控机床的要求。
长征机械厂想要数控机床,是为了半精加工跟精加工的!
仅仅是粗加工,数控机床因为刚性等问题,在批量件的加工上,效率跟成本反而不如普通机床有优势,除非哈工大能提供带有刀库的三轴加工中心。
两人的来意出乎张鸣秋的意料。
他又不是太懂技术,尤其是数控之类的。
“这样吧,我带你们去机电系的金工实训车间吧。”
“张校长,你怎么来了?”
张鸣秋带着赵岩跟范志勇两人到实训车间时,谢威正跟杜国旺两人站在一台带有18支刀具刀库的加工中心前面,听着杜国旺给他介绍目前加工中心在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谢威?你怎么在这里?”
张鸣秋也意外。
每天谢威的行踪,他们并不清楚,但是谢威有很长时间都没有来机电系了是不争的事实。
“这是长征机械厂的赵岩厂长、范志勇副厂长……”
“长征机械厂的?”
“你就是谢威?”
赵岩跟谢威几乎是异口同声问出来。
张鸣秋叫谢威时,赵岩就有些愣神,他没想到谢威会如此年轻。
在他们想来,谢威在高考前已经当了5年技术员,是恢复高考后第二年参加高考的,能在短短两年时间让哈工大快速壮大,至少应该有三十好几了。
“谢威同志,看来你对我们有误解啊。”
范志强明显听出了谢威语气中的不满。
谢威看向他,不置可否。
丝毫不隐瞒自己的不满。
“长征厂的两位领导是来学校考察数控技术的。”
张鸣秋怕谢威直接怼两人,急忙说明他们的来意。
“之前我们确实拒绝了上级分配的用于改造普通机床的数控系统跟零配件……当时部里给的那批,数控车床系统,能改造最大的车床就是6140,加工行程也只有1米5;而铣床也是……长征厂虽然有不少小型普通机床,却以重型机床为主……”
赵岩脸上带着笑容,主动开口解释当初长征厂为什么要拒绝哈工大的数控系统。
“改造的数控铣床,对我们加工能力提升并不大,长征厂更需要的是可以加工异型结构件的三轴加工中心……”
原来是这样!
谢威听了对方的解释后,才明白长征厂为什么会拒绝。
“确实,我们的数控系统虽然可以控制,之前哈一机生产的滚轴丝杠最长不到两米,超过两米就无法保证精度。”
杜国旺点头。
他也算是了解到了长征厂拒绝使用学校研发出来的数控系统的原因。
光是有控制系统不够,还得有配套的伺服电机、滚轴丝杠等。
“现在呢?”
赵岩敏锐捕捉到杜国旺话里的“之前”,不由有些期待了。
国内有产品能满足使用需求,何必跑去求上级首长给外汇批条?何必去忍受外国供应商的苛刻条件?
“可以生产出五米行程的长丝杠。”
杜国旺说道,“对于十多米的重型机床以及差超过5米行程的龙门机床,还不行。”
赵岩不由有些失落。
长征厂,很多重型车床的加工行程都是十多米。
这种车床并不是用来加工火箭跟**外壳的,火箭跟**外壳,并不厚,甚至都不需要采用车床加工,而是由框环跟桁条组成圆柱形框架,再用铆钉把外面的蒙皮铆接在框架上。
就如同灯笼的结构一样。
但是各种重型设备,又是加工相关工装夹具以及其他配套的重要零部件所必不能少的。
“加工中心最大行程是多少?”
5米行程的车床,长征厂并不多,赵岩盘算了一下,厂里就几台,也没法全部改造成数控车床,两三台的订单终究有些少了。
“X轴行程800mm、Y轴行程600mm、Z轴行程550mm。由于这是实验用的,没有搞更大的……形成更大的龙门式加工中心还处于研发中……眼前这台加工中心,是为了实验跟改进……”
杜国旺解释着。
“精度呢?”
“加工精度可以控制到0.05mm,重复定位精度±0.02mm……”
比起国际上的加工中心,哈工大研制的加工中心精度还是要差不少。
但是比起国际上
“能批量生产了?”
“哈一机目前已经投入生产,第一批加工中心应该处于调试阶段,即将上市了。”
杜国旺经常去哈一机进行技术指导,对厂里的情况有了解。
“第一批生产了多少台?40台需要多长时间交付?”
“……”
张鸣秋疑惑地看着赵岩,要采购数控加工中心,交付期什么的,不应该问生产的哈一机么?直接问研发负责人,什么意思?
杜国旺跟谢威对视了一眼,显然同样有些疑惑。
“150远程火箭炮的火箭弹数量太多,目前厂里的产能很难提升,如果有加工中心加工发动机以及外部的弹翼等零部件,效率会提升至少两倍……”
谢威无语了。
这两位,为了拿到更多火箭弹生产任务,才无奈从学校采购加工中心的?
40台三轴联动的加工中心,将近2000万,这就意味着他们想要全部吃完所有的加工订单?
“两位,这会儿已经到了午饭时间,咱们一起吃个便饭吧。先吃饭,下午我陪你们去哈一机,怎么样?”
张鸣秋见谢威不吭声,急忙从中打圆场。
两人不置可否。
拒绝了张鸣秋请他们吃饭,而是邀请张鸣秋跟刘德宝以及杜国旺几人一起去学校外面那个已经被划拨到校企办的国营饭店吃饭。
张校长请吃饭,那是真的便饭,方便到学校食堂有什么吃什么。
谢威也没拒绝。
他想知道长征机械厂给了这笔订单,究竟想要多少火箭弹的生产任务。
“他们这是用使用我们的加工中心换取更多订单?”
去饭店的路上,杜国旺故意落到后面,小声地问谢威。
“应该是吧。”
谢威不确定。
虽然对方表现得已经是非常明显的了。
再想到这两天江北机械厂跟主动送业务上门的江山机械厂,表情不由变得怪异起来。
要是传出去,指不定别人都认为想要从跟哈工大的合作中获得好处,得先给哈工大好处呢。
(本章完)
“芯片跟不上,三轴联动的数控系统中央数据处理器运算的数据,比数控铣床使用的三轴两联动运算量提升了好几倍,尤其是加工中心还需要增加更多刀库功能……”
杜国旺神色严肃地向谢威解释,不等谢威开口,就补充着,“芯片的数据处理能力只是一方面,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传感器的反应速度……在这之前,我们的传感器技术也很落后,现在……”
说到这里,杜国旺停顿了下来。
数控系统中的传感器,是用来检测、反馈整个机床工作状态的关键零部件,如果检测位置不够精确、反应不够灵敏,这会让整个系统的精度都受到影响。
单论原理倒是很简单,传感器就由光敏元件、转换元件、变换电路以及辅助电源四部分组成,可要把这四部分统合成一个整体,更加精确、灵敏地简则到整个工作过程各个部分的动作,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战机项目那边也在研究相关技术,或许可以跟他们沟通一下?”
谢威想了想,他也没有好的办法。
光电领域并非他擅长的。
直接上激光传感器,完全就是高屋建瓴,没有理论支持,搞起来更加困难,甚至还会因为基础断层导致研发过程出现问题。
“战机的传感器用到数控系统上?”
杜国旺陡然瞪大了眼睛。
这……
太浪费了不是?
“也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只要知道的人不说,谁能想到?战机对传感器的要求远比数控系统更高。如果现在那边项目的传感器技术能满足数控系统的使用要求,完全可以拿过来用的。”
谢威想都没想。
他可没有杜国旺等人这样的思想:军用就是军用,民用是民用。再落后的军用技术,杜国旺都不想用到民用产品上,避免造成军事技术泄密。
“这样能行?学校搞的战机技术可是国内最先进技术,一旦被外界知道,会不会对战机技术造成泄露?”
杜国旺一脸担忧。
“战机需要的传感器种类更多,在控制系统内分类更详细。数控系统需要的是位置检测、位移检测以及反馈等,只需要反应时间更快、检测更精准……”
谢威摇头。
虽然都是叫传感器,传感器跟传感器也是不一样的。
“光电那边对传感器的研究进展缓慢……”
听到这话,谢威停住脚步,看向杜国旺。
“虽然不应该,可我觉得学校的目前的经费分配方案有着很大问题。”
杜国旺的小九九被谢威发现,并没有丝毫尴尬。
反而看着谢威,非常认真地告诉谢威:“你目前没有担任行政职位,却能影响到学校的资金分配;刘书记跟张校长两人对资金分配,都是按照你的要求来……这样随意性很大。通过项目来调拨资金,在之前经费不充足的情况下,确实能把资金尽可能地分配到刀刃上……现在资金充足,之前的分配方案已经不太合适了……”
学校的经费都是谢威挣来的,不管刘德宝跟张鸣秋两人怕承担责任,还是为了不干涉学校的项目发展,现在这种状态非常不对。
不过,除了杜国旺,没人提醒谢威。
谢威陷入了沉思。
“校企办的负责人迟迟不到位,这也跟李校长担心人来了跟你不对付有着很大关系。”
杜国旺见谢威在思考自己说的,也是松了口气。
目前学校资金分配,并没有形成严格的制度。
可以说是李瑞留下的烂摊子造成的,更多的原因却在谢威身上:他一直没有拿出任何明确的态度来,两年时间,都没有明确给学校他研究方向。
杜国旺也不催谢威,站在一旁,掏出烟,默默地等着他思考。
旁边不时有学生匆匆而过,有认识杜国旺的学生给他打招呼,还没开口,就被杜国旺挥手阻止,生怕打扰谢威的思考。
“杜叔,我明白了。”
好一阵,谢威才明白杜国旺这番的用意。
“你的研究方向,该定下来了。”
杜国旺平静地说道。
“是该定下来了。”
谢威点头。
原本他是希望学校的专业在发展过程,根据学校项目、课题研究过程进行一些调整,然后再去选择。
杜国旺看了他一眼,想问谢威究竟准备学习什么专业,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
“走吧,我跟您去那边看看……”
谢威跟着杜国旺去机电系的时候,一辆212吉普直接开到了校部楼前面。
赵岩跟范志勇两人下车后,径直往校部楼走去。
打听了张鸣秋的办公室后,很快就出现在了张鸣秋办公室门口。
“赵厂长、范厂长,你们来之前怎么就没打声招呼,我去车站接你们啊!”
张鸣秋看着两人突然出现在自己办公室门口,略微愣神就满脸笑容地迎了上去。
“张校长,我们不请自来,还希望你不要见怪。”
赵岩也笑着说道。
不来不行啊!
他们本身没有仗着厂子的地位,瞧不上哈工大产品的意思,就因为红光机械厂派出了技术人员向长征机械厂推销产品被拒绝,让郑部长亲自敲打,再继续下去,可不得了!
把两人迎进办公室,张鸣秋亲自给两人泡了茶,陪着他们坐在会客沙发上,才开口问道:“不知道两位亲自来,是?”
“之前哈工大提供的数控系统跟相关零配件,不符合厂里的需求……可厂里对数控机床的需求又非常迫切,进口的太贵不说,有钱也买不到,学校有这方面的技术,我们来看看……”
范志勇也开门见山。
“还有,我们整个062基地使用的电话交换网络都是比较落后的,而062基地下属的众多单位又因为地形原因,在山里分散得比较开,仅仅是更换电话交换网路不够,基地也希望由贵校帮忙重新设计整个电话交换网路……”
赵岩补充着。
两人的态度也拿出来了,电话交换网路没问题,即使容量小一些,能让通讯更畅通,让062基地所有分散在大巴山各个山沟的下属单位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在数控机床这块,来之前两人就讨论过,绝对不能为了合作就降低对数控机床的要求。
长征机械厂想要数控机床,是为了半精加工跟精加工的!
仅仅是粗加工,数控机床因为刚性等问题,在批量件的加工上,效率跟成本反而不如普通机床有优势,除非哈工大能提供带有刀库的三轴加工中心。
两人的来意出乎张鸣秋的意料。
他又不是太懂技术,尤其是数控之类的。
“这样吧,我带你们去机电系的金工实训车间吧。”
“张校长,你怎么来了?”
张鸣秋带着赵岩跟范志勇两人到实训车间时,谢威正跟杜国旺两人站在一台带有18支刀具刀库的加工中心前面,听着杜国旺给他介绍目前加工中心在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谢威?你怎么在这里?”
张鸣秋也意外。
每天谢威的行踪,他们并不清楚,但是谢威有很长时间都没有来机电系了是不争的事实。
“这是长征机械厂的赵岩厂长、范志勇副厂长……”
“长征机械厂的?”
“你就是谢威?”
赵岩跟谢威几乎是异口同声问出来。
张鸣秋叫谢威时,赵岩就有些愣神,他没想到谢威会如此年轻。
在他们想来,谢威在高考前已经当了5年技术员,是恢复高考后第二年参加高考的,能在短短两年时间让哈工大快速壮大,至少应该有三十好几了。
“谢威同志,看来你对我们有误解啊。”
范志强明显听出了谢威语气中的不满。
谢威看向他,不置可否。
丝毫不隐瞒自己的不满。
“长征厂的两位领导是来学校考察数控技术的。”
张鸣秋怕谢威直接怼两人,急忙说明他们的来意。
“之前我们确实拒绝了上级分配的用于改造普通机床的数控系统跟零配件……当时部里给的那批,数控车床系统,能改造最大的车床就是6140,加工行程也只有1米5;而铣床也是……长征厂虽然有不少小型普通机床,却以重型机床为主……”
赵岩脸上带着笑容,主动开口解释当初长征厂为什么要拒绝哈工大的数控系统。
“改造的数控铣床,对我们加工能力提升并不大,长征厂更需要的是可以加工异型结构件的三轴加工中心……”
原来是这样!
谢威听了对方的解释后,才明白长征厂为什么会拒绝。
“确实,我们的数控系统虽然可以控制,之前哈一机生产的滚轴丝杠最长不到两米,超过两米就无法保证精度。”
杜国旺点头。
他也算是了解到了长征厂拒绝使用学校研发出来的数控系统的原因。
光是有控制系统不够,还得有配套的伺服电机、滚轴丝杠等。
“现在呢?”
赵岩敏锐捕捉到杜国旺话里的“之前”,不由有些期待了。
国内有产品能满足使用需求,何必跑去求上级首长给外汇批条?何必去忍受外国供应商的苛刻条件?
“可以生产出五米行程的长丝杠。”
杜国旺说道,“对于十多米的重型机床以及差超过5米行程的龙门机床,还不行。”
赵岩不由有些失落。
长征厂,很多重型车床的加工行程都是十多米。
这种车床并不是用来加工火箭跟**外壳的,火箭跟**外壳,并不厚,甚至都不需要采用车床加工,而是由框环跟桁条组成圆柱形框架,再用铆钉把外面的蒙皮铆接在框架上。
就如同灯笼的结构一样。
但是各种重型设备,又是加工相关工装夹具以及其他配套的重要零部件所必不能少的。
“加工中心最大行程是多少?”
5米行程的车床,长征厂并不多,赵岩盘算了一下,厂里就几台,也没法全部改造成数控车床,两三台的订单终究有些少了。
“X轴行程800mm、Y轴行程600mm、Z轴行程550mm。由于这是实验用的,没有搞更大的……形成更大的龙门式加工中心还处于研发中……眼前这台加工中心,是为了实验跟改进……”
杜国旺解释着。
“精度呢?”
“加工精度可以控制到0.05mm,重复定位精度±0.02mm……”
比起国际上的加工中心,哈工大研制的加工中心精度还是要差不少。
但是比起国际上
“能批量生产了?”
“哈一机目前已经投入生产,第一批加工中心应该处于调试阶段,即将上市了。”
杜国旺经常去哈一机进行技术指导,对厂里的情况有了解。
“第一批生产了多少台?40台需要多长时间交付?”
“……”
张鸣秋疑惑地看着赵岩,要采购数控加工中心,交付期什么的,不应该问生产的哈一机么?直接问研发负责人,什么意思?
杜国旺跟谢威对视了一眼,显然同样有些疑惑。
“150远程火箭炮的火箭弹数量太多,目前厂里的产能很难提升,如果有加工中心加工发动机以及外部的弹翼等零部件,效率会提升至少两倍……”
谢威无语了。
这两位,为了拿到更多火箭弹生产任务,才无奈从学校采购加工中心的?
40台三轴联动的加工中心,将近2000万,这就意味着他们想要全部吃完所有的加工订单?
“两位,这会儿已经到了午饭时间,咱们一起吃个便饭吧。先吃饭,下午我陪你们去哈一机,怎么样?”
张鸣秋见谢威不吭声,急忙从中打圆场。
两人不置可否。
拒绝了张鸣秋请他们吃饭,而是邀请张鸣秋跟刘德宝以及杜国旺几人一起去学校外面那个已经被划拨到校企办的国营饭店吃饭。
张校长请吃饭,那是真的便饭,方便到学校食堂有什么吃什么。
谢威也没拒绝。
他想知道长征机械厂给了这笔订单,究竟想要多少火箭弹的生产任务。
“他们这是用使用我们的加工中心换取更多订单?”
去饭店的路上,杜国旺故意落到后面,小声地问谢威。
“应该是吧。”
谢威不确定。
虽然对方表现得已经是非常明显的了。
再想到这两天江北机械厂跟主动送业务上门的江山机械厂,表情不由变得怪异起来。
要是传出去,指不定别人都认为想要从跟哈工大的合作中获得好处,得先给哈工大好处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