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和离,我回娘家过的风生水起 第193章秋收

小说:开局和离,我回娘家过的风生水起 作者:慕汐雨 更新时间:2025-07-01 14:38:12 源网站:2k小说网
  李三栋又去了趟上湾村,问舅舅家想不想摆摊做生意,两家人都没做过生意,加之马上秋收了,没时间摆摊,所以就先推拒了。

  李三栋就让他们想摆摊的时候,让人带个信去稻花村。

  三天后,清风赶着马车来接李三栋。

  在众人一遍又一遍的叮嘱中,李三栋踏上了人生中第一次远离家乡的路途。

  ----

  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隔水风来知有意,为吹十里稻花香。

  转眼,到了秋收。

  金黄饱满的稻穗低垂着,是农民辛苦付出的成果。

  李晚月家的水田少,种的稻子也就那三亩,加上赵文虎兄弟俩,两天就收完了。

  用脱粒机轻松脱了粒,这次不用拉去晒谷场,直接在家旁边的空地上就能晾晒。

  晾晒干了,还要进行舂米,脱壳。

  当初李村长知道脱粒机后,又和村民商量,共同出资又做了一台,所以全村共两台。

  李有山把脱粒机借给村民用,村民们拿些柴什么的答谢。

  效率比用梿枷快多了,省时又省力。

  李晚月一家收完了稻子开始种土豆。

  家里稻子收完的人家,也跟着种土豆。

  李村长兼理正已经跟大家说好了,这土豆红薯因为现在量不多,所以大家种的,都是帮官家种的。

  所以种子免费给他们种,到了收的时候,官家按每斤五文钱收。

  因为他们是第一批种的,所以给的价格挺高的。

  一斤五文,一亩地大约能收两千三百斤,那就是大约十一两半的收入。

  按十之一交税,交完税,他们还能剩十两。

  天爷哟,一亩地就能有十两的收入,那要是种十亩地,就有一百两了。

  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当然,这只是因为现在土豆和红薯的量不多,等明年量大了,就不会再给这个价位了。

  所以谁都想抓住这一次的机会。

  李家招了一大帮十岁左右的孩子帮着种土豆,他们不会割稻子,也就是帮着捡稻穗。

  让他们把土豆块,按照教的方式放进挖的土坑里就行。

  每天十文钱。

  用了两天时间,六亩土豆就种好了,留了几亩地种红薯。

  李家老宅也跟着种了土豆。

  赵素英让李二湖去赵家说明情况,赵家也跟着种了八亩土豆,准备剩下的八亩种红薯。

  王桂香的娘家和孙秀芹的娘家,各分了三亩土豆和三亩红薯。

  因为不够分了,不然还能多给点。

  这下,不用谢晏来拉走了,他们已经把土豆都给种了,还不够。

  又从谢晏那拉了一些。

  红薯全部育苗。

  晒了几天的稻子已经基本干了,再放到杵臼里舂米。

  舂好的米放到谷风机去除杂质,装仓。

  忙了十来天,总算都完事了。

  曹县丞,朱主簿等人的刑罚也都落实了。

  靠山村的高家得到消息,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高聪慧掩面痛哭,她原本还抱有一丝希望,以为他们可以翻身。

  这下什么希望都没有了。

  当即一碗药,送走了腹中的孩子。

  崔婆子也犯愁,女儿以后可咋办?

  失了清白,还有谁会要她?让她嫁给鳏夫,她又不愿,又受不了地里刨食的苦。

  同样愁的还有柳茹芸。

  自从高志远知道她的过往后,对她就没那么上心了。

  以前自己不想做的事,只要说两句软话,就可以不做。

  现在不管她怎么说,高志远都只会说一句,大嫂能做,她为什么做不了?

  有兴致的时候才会说几句好话哄她,不高兴了就指着她骂。

  整个就是颠公。

  如今她不仅要做饭,还要洗衣服,喂鸡,有时候还要去捡柴。

  她哪里做过这么多活儿?

  心里委屈极了。

  想回娘家,娘家日子也不好过,还要看大嫂白眼。

  只盼高志远早日考中秀才,这样他就可以去书院教书,或者开个私塾。

  她可是听说了,稻花村办了个村学,收了一百来个学生,每人每月五十文,一个月就好几两银子。

  高志远若是办私塾,一个孩子二百文,十个孩子就是二两银子。

  她就能买个下人伺候了。

  ……

  稻花村

  这日一大早,赵文虎和赵文亮正在狼吞虎咽的吃饭。

  这半个月他们帮着收稻子,干活,虽然累,但好歹吃的是饱饭,还能吃上肉。

  渐渐的,他们把卖身契的事情忘到脑后了。

  等两人吃完饭,李有山走过去问:“吃好了吧。”

  “吃好了。”

  “吃好了,一会儿就走吧。”

  “走?去哪儿?”赵文虎眼前一亮:“姑父,我们是不是能回家了?”

  李晚月淡淡道:“还想回家?忘了你们已经签卖身契了?”

  两人的脸一下子挎了,赵文虎问:“那是去哪儿?”

  赵文亮想到李晚月之前说的话,立刻道:“表姐,姑父,我们真的知道错了,再也不堵了,就算是奴籍,让我们给你们家干活吧,别把我们送去别人那。”

  赵文虎也反应过来,立刻哀求:“我们不会再做混账事了,别让我们离开了。”

  在这里,好歹是亲人,还有姑母在,不会太过份,要是送去别人那做奴才,他们还能有好吗?

  “之前已经跟你们说过了,若不是赶上秋收,也不会留你们到现在,家里现在不需要你们做事了。

  不过,送你们去别人那,也是有工钱的,只要你们好好干,每人攒够三十两,就可以赎回身契,你们就可以恢复良籍了。”

  两人心里瞬间有了希望。

  赵文虎道:“表姐,我看你家也总有人来做事,我们在你家做工挣钱不行吗?”

  “我都把你们买来了,还用的着付工钱?你们是想去别人那挣钱,以后恢复自由身,还是愿意在这待着,一直做奴仆?”

  两人想了想,最后咬牙道:“我们愿意去挣钱。”

  随后,李大川送他们去了县城鸿昌建工队。

  李晚月已经和管事周达说好了,让两人跟着他们建工队做事,哪怕只是做小工,搬砖和泥也行。

  让两人吃些苦头,以后回家才能安心生活。

  周达因为帮李晚月建房,也从她这里听到许多新奇的点子。

  就茅房和洗浴房,他还是第一次听说可以那样建。

  就算别人家没有她那宅子那么好的条件,可以做地下排水,但至少也让他琢磨出适合的法子。

  现在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东家又给他涨工钱了,还让他做了总管事。

  所以听到李晚月想给他送两个人,他一口答应了。

  还把两人安排给一个手艺好的工匠。

  这两人若是能用心学,以后也能有一份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