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和离,我回娘家过的风生水起 第226章发豆芽

小说:开局和离,我回娘家过的风生水起 作者:慕汐雨 更新时间:2025-07-12 18:56:41 源网站:2k小说网
  李三栋走后,秦允亦脸色冷了下来。

  程家,还真是贼心不死。

  他问元青:“程二那帮人抓住了吗?”

  “已经抓住了,一共五人,全部送去了县衙。”

  “通知守门小厮,凡是程家来人求情的,告诉程家,让程二一家离开安平县,我秦家便不会迁怒程家嫡支一脉,若是求情,那便让整个程家的生意在安平县做不下去。

  另外今日之事,倘若府内奴仆有人敢胡乱嚼舌根,一律杖毙。”

  “是。”

  元青应声离开。

  秦允亦去了秦玉珍的院子。

  秦知礼正在安慰她。

  秦允亦道:“既然父亲在,刚好我有件事要说,省得去找您了。”

  “什么事?”

  秦允亦把李三栋的话说了一遍,秦玉珍瞬间红了脸。

  低垂着头,绞着帕子掩饰心里的激动。

  秦知礼问:“真的?”

  “是啊,还说过几天要来提亲呢。”

  秦知礼看向秦玉珍问:“珍珍,你的意思呢?”

  “我觉得三栋哥挺好的。”

  秦知礼猛的拍了一下腿:“好,既然你喜欢,那爹没意见,自从李姑娘被封了县君,怕是不少人想要跟他们家结亲,不过我可不是为了县君的名头,是看中三栋这小伙子,人品不错,踏实本分,把珍珍许给他,我也放心了。”

  秦玉珍心里乐开了花,等着李三栋上门提亲。

  另一边,李三栋到家后,没提受伤的事,怕家人担心,只说送货的时候遇到秦允亦,秦允亦邀他去秦府坐客,他就去了,待到现在。

  期间不小心打翻了茶杯,秦允亦就拿了套衣服给自己穿了。

  家里人见他没事,也就放心了。

  随后李三栋说他要向秦玉珍提亲,众人怔在当场,一时没反应过来。

  只有李晚月一副‘这人终于有勇气说出来了’的表情。

  李有山夫妇回过神后,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好家伙,他们家儿子女儿的造化说来就来啊,先是女儿和县令大人,这儿子又入了县城数一数二的富户秦家姑**眼。

  一下子两人的婚事都有着落了。

  家里人也为他高兴,都十八了,该娶亲了。

  李晚月笑着道:“那还等什么,爹娘,明儿个就去找媒人吧,备好纳采礼,选个时间上门提亲。”

  赵素英点头:“好,明儿个我就找媒人。”

  李三栋高兴的嘴角都要咧到耳朵根,被哥姐几个打趣。

  众人随后散去。

  李晚月拽着李三栋去了后院,她问:“今儿个到底出什么事了?”

  李三栋不敢瞒自家姐,看了看四周,这才小声说了经过。

  李晚月虽然支持他的行为,可还是觉得危险。

  她道:“你这次太冒险了,倘若你会些拳脚功夫倒还好,可你不会,救人是好事,以身防险不可取,以后遇到这种事,可以先告诉玉颜坊的伙计,让他们去报官,而不是自己行事,万一出去打水捡柴的两人突然回来,你知道后果吗?”

  “我当时没想那么多,就感觉那个程二有些眼熟,而且他从铺子后院绑人,肯定不会绑一个无关紧要的,偏偏那天玉珍在,我就怕被绑的人是她,一着急也顾不上那么多,再说他们有驴车,我若是回玉颜坊报信,出来后找不到驴车不就难办了?

  再说,我也不是一点准备都没有,身上带着辣椒石灰粉呢,这个很有效果。”

  李晚月叹气:“总之,以后想帮人,要先保证自身的安全。”

  “知道了姐。”

  李三栋憨憨一笑。

  翌日吃过早饭,赵素英就去找靠谱的媒婆了。

  纳采礼不用准备太多,是个意思就行。

  三日后,带着媒婆去了秦府提亲。

  因为秦允亦已经提前和秦知礼说过了,秦知礼自然不会反对。

  先不说李家现在生意越来越好,李三栋有个县君姐姐,未来还有个做县令的探花郎姐夫。

  就单说李三栋这人,长相俊朗,踏实本分,勤奋上进,看着就是个可靠的,自家女儿也喜欢,他乐见其成。

  过程顺利走完,儿女的婚事有了着落,双方心里惦记的都可以放下了。

  接着李有山夫妇又发愁聘礼的事情。

  一家子坐在堂屋里商量。

  李有山道:“虽然秦老爷说了,聘礼就是走个过场,但咱们也不能太寒碜,家里的钱都是月月挣的,将来出嫁都做为嫁妆带走,三栋,你自己攒的有一千六百两,我们再给你添四百两,凑成两千两,再加些首饰,你看怎么样?”

  虽然对于秦家来说,这点不够看的,但也很有诚意了。

  李三栋点头:“应该的,姐的钱我不会用,爹娘,你们的钱,你们自己留着,聘礼就用我攒的那一千六百两就行。”

  赵素英问:“月月,你觉得呢?”

  李晚月道:“不如这样,聘礼给一千零一两,寓意千里挑一,也可以说是一心一意,一生一世,然后从皇上御赐的布料和首饰里面挑几样,这样也显得对玉珍的重视,毕竟这可是买不来的,再置办些其他的,也就差不多了。

  咱家现在的存银有不少,我也不用带那么多,带个一万两就行。”

  李大川赞同:“千里挑一,这个好。”

  王桂香和孙秀芹在一旁听着,没有意见,毕竟秦玉珍可是秦老爷的女儿,到时候嫁妆绝对不少。

  再说了,家里如今也和她们嫁进来的时候不一样了,三栋出的聘礼也是他自己挣的。

  敲定了聘礼的事,其他的就好办了。

  沈老太听到赵素英说的千里挑一的说法后,一拍大腿。

  咋没早听到这个说法呢?要是早听说,提醒阿晏,让他把聘金再添一两啊,万里挑一,这寓意多好。

  大事解决后,李晚月开始琢磨菜。

  绿豆放盆里,用温水浸泡,放到靠墙的位置。

  黄豆也泡上一些。

  翌日早上,绿豆和黄豆泡的水润饱满,绿豆长出一点点小白芽。

  李晚月让郑婆子把晾晒用的扁竹筐洗净,铺上一层纱布,把绿豆铺成薄薄一层,上面盖上一块棉布,再浇一遍水。

  压上一块扁石头,为了让豆芽长的更好。

  最后蒙上一块黑色油布,放到靠墙的地方,温度更适合。

  让郑婆子每天给豆芽隔着毛巾浇水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