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大强也没再卖关子,伸出三根手指,很是臭屁地显摆道:“三千套!”

  林枫倒吸一口凉气。

  三千?

  “怎么会这么多?”

  他也计算过,以冶炼坊的人手,生产的速度。

  六天时间,生产一万套出来,问题倒是不大。

  可现在,只用了一天,而且还只是一个白天,并且这是第一天,生产工艺应该还不够熟练,再加上下午时分,他又给冶炼坊增加了弓弩和投石车配件的任务……

  也就是说,一天三千套,完全还不是冶炼坊的极限!

  就连林枫都想不到,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嘿嘿,是这样的,我们这有个小师傅,年纪不太大,但很聪明,他自创了个什么陶范制法,所制作的模具,不再是一次性的,可以从两侧打开,一套磨具至少可以循环使用几十次,甚至上百次,这样一来,就极大的节省了制造磨具的时间,只是浇筑而已,速度自然是极快的。”

  林枫顿时眼睛大亮。

  陶范!

  这种技法他倒是也知道。

  不过陶土中需要添加一些特殊的材料,才能保证陶土烧制成模具后,不仅表面光滑,还能结实耐用。

  只不过,这法子就算林枫亲自来研究,至少也得经过多次试验,用上几天时间,才能鼓捣出来。

  却不想,冶炼坊这里,竟然已经有人做到了!

  果然,任何时代,都是有天才的。

  “好,太好了!”

  这样算来,保守估计,六天时间也能生产一万八千套!

  这个数字,远远超乎林枫的预料。

  手榴弹他可不嫌多,生产的越多自然是越好。

  “那位小师傅你把他带来,我和他聊聊。”林枫说。

  他很想看看,能研究出陶范制法的人,究竟是只懂烧窑炼铁?还是说,他是一个有想象力,有创造力的天才?

  自己这,实在太缺人才了!

  既缺少沈重那种管理型人才。

  更缺少创造性人才!

  纵然自己肚子里的好东西有很多。

  可是自己一个人,终究分身乏术。

  就像投石车、弓弩这种武器,已经制造了出来,如果有相关人才的话,那么接下来的改进,其实已经不需要自己亲力亲为了。

  但很可惜,他缺少人才。

  所以哪怕很多基础的工作,都必须要自己来亲自推进。

  自己不做,就没人会做。

  短时间内可以靠着自己,但长此以往,这绝对不是办法。

  很快,段大强就领来了一个看起来只有十六七岁的少年,身体干干瘦瘦,穿着单薄的衣服,一眼看去,就像营养不良似的,看着就让人心疼。

  “先生,就是他了,他叫杜卫东,今年十六岁,前几日才来山上,本来是被保卫队招来喂**,结果刚到保卫队后勤那边,就改造出一款更好用的马鞍来,保卫队那边都说更好用了。”

  “我听说了这件事,想起您曾经说过,招揽一些人才,想着这小子可能就是您说的那种人才,就把他领到了我们冶炼坊了。”

  “结果没想到,这才两天,小杜竟然又立功了!嘿嘿嘿!”

  段大强笑着,在杜卫东肩膀上拍了拍。

  后者显得有些胆怯,始终垂着头不敢去看林枫。

  林枫心头惊讶。

  这瘦瘦弱弱的少年,前两天还改进了马鞍?

  “老段你先去吧,我和他聊聊。”

  “是!”

  段大强赶忙离开。

  屋内,只剩下林枫和这个瘦弱的少年。

  “你不用紧张,今天叫你来,就是随便聊聊。”

  “那个陶范制法,是你自己研究出来的吗?”林枫问道。

  杜卫东这才稍微抬起头,轻“嗯”了声后,脑袋又连忙垂了下去。

  这少年明显性格很内向,不善言辞,林枫倒也不介意。

  “在我这里,任何革新发明创造,都能获得奖金,你的陶范制法,起到了大用处,我给你十两银子奖金,你可满意?”

  当听到“十两”这个数字后,杜卫东这才震惊地抬起头,望着林枫,满眼都是不可思议。

  说话间,林枫已经掏出一锭银子,朝他推了过去。

  杜卫东看着桌子上的银子,咽了下口水,想要拿,但手刚伸出来,又缩了回去。

  这笔钱实在太多了!

  他不敢拿。

  林枫见状,直接拿起,塞进他的手里。

  “这是你应得的,收起来吧。”

  “现在,我来问你几个问题,你如果答的好,我不仅还给你奖金,而且还给你增加工钱,我还可以为你,转变建立一个新的部门,这个新部门交给你来管理,你要人有人,要钱有钱!”

  “一共三道题,只要其中的两道能让我满意就行。”

  林枫也不问对方答不答应,便直接出起了问题。

  “第一题,你说一个一斤重的铁块和一个一百斤重的铁块,他们同时从十丈高的地方,一起落下来,谁的速度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