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了?”

  随着李景隆也跟着降了的消息传回来后,整个金陵城都跟着震动了。

  谨身殿内。

  朱允炆整个人瘫坐在玉案之后,殿内,齐泰和黄子澄两人脸色亦是发白。

  “降了,怎么会降了?”

  对于李景隆,朱允炆还是较为信任的,若非如此也不会将五十万大军交由对方。

  只是,结果却并非他所想的那样。

  李景隆就这样带着朝廷的五十万大军降了,连交战都没有。

  是天要亡他吗?

  燕王入京,一路畅通无阻,所过之处尽皆拜降。

  难道,他便这般不似人君吗?

  如今,燕王手上已经有六十五万的大军,朝廷短时间内,根本没办法调集能够抗衡的军队。

  按照对方的行军速度,不出三日,怕不是就要兵临城下。

  到时候,他还能是皇帝吗?

  朱允炆嘴角苦笑,抬头目光看向黄子澄两人。

  “两位先生,此番朕削藩之策,难道真的错了吗?”

  话音开口,黄子澄连忙出声。“陛下,削藩之策是国之大计,怎能有错?”

  “陛下亦知,西晋八王之乱!”

  “藩王势大,乃国之祸患,若不削弱,国将不国!”

  “此番,非陛下之错,错的是那燕贼!”

  黄子澄怒喝,边上的齐泰亦是跟着附和。

  只是到了这个时候,两人所言不过是无能狂怒罢了!

  “罢了,罢了!”

  “四叔既然要来,朕便在这皇城之内等着四叔!”

  朱允炆咧嘴苦笑,起身之后没有在朝着两人多看一眼,自顾自便朝着寝殿的方向走了过去。

  “陛下!”

  黄子澄伏身高呼。

  他抬起头,视线里,那渐渐离开的身影似乎显得有些落寞。

  哪里还有当初刚刚登基时的挥斥方遒。

  ……

  一连三日,整个金陵城仿佛风声鹤唳一般。

  所有人都知道,燕王来了,带着数十万的大军来了。

  文官们紧闭朱门,权贵们心思各异。

  直至,朱棣等人出现在金陵城外。

  ……

  “这金陵城,看起来似乎比咱那边还要大上一些?”

  眼前的金陵城和洪武十五年多少还是有些差别的。

  城郭高了些许,城墙也不知道扩了多少倍。

  顾渊自然清楚这是因为老朱,在后期曾多次扩建过金陵城的原因。

  朱元璋虽说是头一次见,但也清楚金陵城为何会变成这般模样。

  其实从大明建都金陵开始,朱元璋自己便对金陵城有些不太满意。

  金陵城三面环山,虽说是个好地方。

  但对于一国帝都来说,终究是有些小家子气了。

  这也是他心中一直想要迁都的原因。

  现如今,朱元璋清楚,大明国朝新立,冒然迁都恐伤及国本。

  但此刻,看着眼前已经扩充过得金陵,那一双眉头皱了皱,还是有些不甚满意。

  即便在怎么扩建,金陵城也比不上长安、雒阳那般帝都。

  他大明,可不是东吴那般偏安一隅的小国。

  他心中,大明是要比肩,甚至于远超汉唐的。

  如此之大明,又怎能没有配的上的雄伟帝都。

  心中打定主意后,朱元璋没有在多想。

  此刻,朱棣看着已经大开城门的金陵城,心头忍不住有些雀跃。

  “爹,如今城门打开,咱们直接进城吧!”

  朱棣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自家大侄子的脸色了。

  朱元璋点头,随即一众人策马进城。

  与此同时,金陵城内。

  暗地里所有朝中大臣,权贵、尽皆开始观望。

  直至,那些人亲眼看到为首的人是朱元璋后,原本还想观望的想法,一下子就变了。

  ……

  紫禁城,奉天殿内。

  朱允炆身披玄色十二章纹冕服,头戴通天冠。

  玉案之上,摆放着朱元璋的牌位。

  在知晓燕王已经进城之后,他便一直跪在朱元璋灵位之前。

  此刻,玉案之上,火烛摇曳。

  朱允炆悠悠起身,缓步走至玉案之前,伸手将朱元璋的牌位轻轻拿起抱在怀中。

  “皇爷爷,孙儿或许真的不适合当一个皇帝吧!”

  “皇爷爷,孙儿辜负了您的期望!”

  “皇爷爷,四叔他已经进城了。”

  自古皇家无亲情。

  朱允炆清楚,走到如今这一步,他那个四叔是断没有放过自己的可能。

  他的结局只有死!

  他不清楚,这一切的变化怎么会如此之快。

  明明前期削藩如此顺利,即便一开始他那四叔也是丝毫不敢反抗的啊!

  怎么一下子都变了?

  为什么那些人都要降啊?

  他何曾辜负过那些人?

  是的,继位之后,他是打算大力发展文治,皇爷爷亦是说过自己的选择没错。

  皇爷爷说,他一辈子杀戮太重,下一任的帝王,该对朝臣,对天下好一点的。

  他便这样做了。

  便是如此,他也未曾苛待过武将、勋贵。

  耿炳文年过花甲他都能任其为将,对方是先皇老臣,自己继位之后,对其亦是大加封赏,何曾亏待过。

  他该忠心于自己的啊!

  甚至于,对方明明投降了,他却因为对方是皇爷爷旧臣的原因,没有去责怪对方的家属。

  如此态度,就是要告知那些勋贵们。

  他不会像皇爷爷那般嗜杀。

  可是,他们都做了什么?

  李景隆,出征之前,对方还信誓旦旦的向他保证。

  结果,转眼便也跟着投了。

  这些人,难不成都是在戏耍他吗?

  “四叔啊四叔,难道在他们这些人的眼里,朕真的就如此比不上你吗?”

  朱允炆苦笑,身形跪伏在大殿之上,转身目光幽幽的朝着殿外的方向看着。

  恍惚间,他似乎已经看到自家那位四叔,提着刀正朝着自己一步一步走了过来。

  奉天殿外的风很大。

  今日的金陵城内,连带着天气似乎都阴沉了许多。

  朱允炆盯着宫门外的方向有些失神。

  直至,一阵仓促的脚步声跌跌撞撞的跑进大殿。

  那是侍奉他的随身太监。

  “陛下,陛下……”

  朱允炆回神,嘴角挂着凄凉:“是燕王进宫了吗?”

  他撑着地面起身,怀里将朱元璋的牌位死死抱紧。

  “是朕该上路的时候了,你愿意随朕一同上路吗?”

  侍奉太监滚动着喉咙,看到朱允炆这般态度,连忙急促的开口解释。

  “不是,陛下,是先帝,是先帝回来了!”

  “皇爷爷?”

  朱允炆抱着牌位,脸上有些不明白。

  皇爷爷早已经先自己而去了啊,难道是知道自己现在的情况,亲自过来接自己的吗?

  没想到,到了现在这个地步,皇爷爷还能来接自己。

  他不怪我吗?

  “孙儿辜负了您啊!”

  朱允炆的声音有些颤抖,目光开始希翼的盯着殿外的方向。

  一直以来,皇爷爷都是极为亲爱他的。

  他亲手教导自己该如何做一个帝王,该如何处理每一件事,事无巨细。

  每每想到朱元璋看着自己的眼神,朱允炆都有些怀念。

  他原本以为自己已经跟着皇爷爷学的差不多了。

  事到如今,他才发现,原来自己离了皇爷爷,竟然变得如此的脆弱。

  脆弱到,连一个皇帝都当不好!

  他期待着,期待着皇爷爷会再次出现在他眼前。

  那双目光就像是定死了一样,死死的盯着奉天殿外的方向。

  直至,视野中真的慢慢的出现了一道身影。

  那身影,越来越近,越来越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