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之内,因为听到后世这些皇帝刚刚对刘禅的评价,刘邦被一上来就跪伏着拜大神的刘禅,气的有些发笑。

  什么大神不大神的?

  上次是刘据那小子,这次这家伙上来又是这一出?

  刘据倒还罢了,那小子不过十岁左右的稚童。

  眼前这家伙?

  看起来都快而立之年了吧!

  怪不得他大汉的基业,到最后被这小子葬送了。

  求仙拜神?

  他老刘家,什么时候有拜大神的传统了?

  想他刘邦这一生,洒脱不羁,对于神鬼之事向来都是不屑一顾,若非如此,他也不可能持三尺剑在秦末群雄里创下大汉的基业。

  说到天神,他刘季还是赤帝子呢!

  刘邦转头,目光扫了扫边上的刘彻,没记错的话,这小子似乎也信仙神?

  难不成,这传统是这小子留下来的?

  刘彻倒没有在意刘邦的眼神,他视线看着刘禅,也是想到自己晚年因为信奉神鬼之事,酿成的巫蛊之祸。

  想了想,他终究还是清了清嗓子,主动朝着刘禅将眼前的情况解释了一遍。

  跨越时空的传送通道?

  其他朝代的帝王将相。

  还有同样来自大汉的自家太祖皇帝和世宗皇帝。

  听明白一切的刘禅瞪大着眼睛。

  不是太一显灵,他能来到这里,是因为穿越了时空通道?

  那上次的事?

  刘禅的神情有些恍惚,他以为自己能来到后世,都是太一神保佑的缘故。

  这次在文昌殿祈祷,也是想要面见太一神,祈求对方能够救治自家相父。

  然而现在,老祖告诉他,没有什么太一神。

  他能够出现在这里,是因为时空通道的缘故。

  如此?

  那相父该怎么办?

  想到自家相父已然病危,刘禅的身子忍不住便抖了起来。

  那模样。

  宛若下一刻就会哭出来一般。

  如此一幕,刘邦和刘彻差点以为自家大汉已经亡了!

  “你小子哭哭啼啼的干什么,难不成是我大汉亡了?”

  看着刘禅真的哭了出来,一边的刘彻脸色一冷,当即发问。

  “回两位先祖,大汉没亡!”

  刘禅身子抽泣,声音带着几分难过:“禅之所以哭,是因为禅的相父,是相父他病危了!”

  刘禅已经看过了三国演义,知晓了诸葛亮不久后便会病逝。

  他以为,能够将快要病逝的相父救活,除了太一那般的仙神,再无其他可能。

  是故。

  他在文昌殿跪了七天,就是为了这一丝可能。

  但现在,世间无有太一,相父的病,已然再无他法。

  一想到相父很快就会离自己而去,刘禅心中便忍不住悲痛。

  “大汉没亡,你哭,是因为你的相父要死了?”

  刘邦有些愣神,嘴角不自禁抽了抽。

  刘彻则是微微皱了皱眉。

  相父?想来应该是个权臣,身为**机器的刘彻第一时间想的不是什么父子亲情,而是帝国权力。

  而同一时间,听到刘禅哭泣原因的顾渊第一时间忍不住皱眉。

  “你说丞相已经病危了?”

  对比起始皇帝、朱元璋和李世民等人,诸葛亮在顾渊心里的分量,多少是有些不一样的。

  前者,是因为帝王身份,加之一些历史功绩上的自然敬重。

  后者,那就是纯天然的滤镜了。

  就像是名人和偶像之间的区别。

  正所谓,古今一诸葛,上下俩周公。

  诸葛亮在华夏百姓心目中的分量,除了救万民于水火的教员和总理,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比拟的。

  后世的佤族,因为和丞相的一个承诺,隔了一千七百余年,仍旧念念不忘,这是何等的信念。

  历代武侯祠香火不断,就连后世修建地铁,都会因为民众的意愿,绕过武侯祠,这亦是一种说明。

  此刻,不仅仅顾渊,知晓刘禅是因为诸葛亮哭泣的朱元璋等人,也变得有些沉默。

  或许他们这些帝王打心里瞧不起阿斗。

  认为对方是一个无能的皇帝。

  但其对于诸葛亮的情谊、孝心,却多少让人有些侧目。

  华夏之人对于情感,向来都是比较看重的,而孝道则是重中之重。

  那是刻在骨子里的。

  李密的《陈情表》,之所以广为流传,千古流芳,便是因为其孝心,乃其中核心。

  或许一个人,可以卑劣,可以没什么能力。

  但,不能不孝!

  若是连孝道都无法遵守,那这样的人自然会没有任何的底线,自然而然便会受到所有人的厌恶。

  此时此刻,众人对于刘禅的感观,已然悄然变了。

  顾渊看着刘禅,知晓是诸葛亮病危后,脸上不由得闪现出了一份焦急。

  这般表现,一下子便让朱元璋等人察觉到顾渊对诸葛亮的在意。

  回过神的刘禅抬了抬头。

  其目光落在顾渊身上的时候,这才想起,刚刚自家先祖介绍的时候,说对方乃是众多朝代的国师,自己能来到后世,也是因为对方的能力。

  只一瞬间,刘禅的眼神便亮了。

  “先生可是有办法救治相父?”

  “不知道,也许能试一试!”

  想到历史上诸葛亮的情况,顾渊也不清楚能不能将其治好。

  史料,诸葛亮事必躬亲,蜀中凡大小事务,皆是一视同仁,如此其身躯必然亏空的厉害,油尽灯枯,不外如是。

  “事到如今,先生不妨带我等一同去那边时空看看!

  世民对诸葛丞相,也是多有敬仰!”

  李世民开口提议,一边的赵匡胤跟着点了点头。

  赵大从武庙抬出了二十多个人,诸葛丞相的位置,却坚定如一。

  当然。

  或许这其中有大宋治国的**原因,但其对于诸葛亮的推崇那也是毋庸置疑的。

  至于大明的一众皇帝,为首的朱元璋和老朱棣,或许因为相权和军事方面的原因,对诸葛亮颇有微词。

  但其他方面,两者对其也是极为肯定的。

  往后的朱家皇帝,几乎都是差不多的心思。

  不提权力掌控,做皇帝的,谁不想要一个诸葛孔明这样的臣子呢?

  便是始皇帝,此刻也将视线看向了顾渊。

  “顾小弟,寡人对这位诸葛丞相也有几分好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