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都快退休了,系统才来 第911章

小说:医生:都快退休了,系统才来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7-09 01:09:19 源网站:2k小说网
  ();

  这一瞬,整个会议室都炸开了锅。

  就连戴楠都已经失态,可想而知许秋这句话带来的震撼性有多大了。

  “技术报告,起码有几千字吧,许医生难不成你早在协和的时候就开始写了?”

  “就是从颈七互换术开创算起,到现在也没有多久,太夸张了……”

  谁家技术报告,不是动辄数个月的修修补补,最终才能出一个初稿。

  许秋这算什么?

  开挂都不带这么离谱的。

  “技术报告发给我,我看看!”而这时,视频里的戴楠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赖光圳等人才反应过来……这会儿猜测这么多有什么用,直接看就完了!

  而许秋则早已经做好了准备。

  这次的技术报告,他复印了几十份,就是为了让赖光圳等人当面捉虫。

  当然,还有一份电子报告发给戴楠。

  “戴教授,发过去了。”许秋操作了一下手机,就把文件发给了戴楠。

  随后,不管是会议室还是视频之中,都变得无比寂静。

  只剩下哗哗翻阅文件的声音。

  以及时不时响起的抽气声。

  “嘶。”

  “一万多个字的技术报告?”

  “太细致了……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看完之后感觉我也能做颈七互换术了!”

  而更多的人,此刻却全然沉浸在了许秋撰写的报告之中。

  赖光圳、范鑫等人,手指有些颤抖地翻过一页又一页,被上面详实的技术剖析完全吸引。

  颈七互换术的原理与机制,他们都已经了然于胸。

  然而,当看到许秋对手术细节的阐述时,即便是极其擅长显微缝合的赖光圳,此时也有些目瞪口呆了。

  这次的技术要点,比之前许秋展示的手术还要多了不少东西。

  比如,增加了术中影像规划。

  其中就提到了应用CT三维重建臂丛神经走行 术中超声实时导航,进行解剖定位。

  而且还点明了需要注意斜角肌三角区、锁骨下动脉毗邻关系、神经外膜血管走向等解剖标志……

  这一步,在不切断术式已经降低了难度的情况下,再次把手术的门槛往下调了一截。

  此外。

  许秋对术中各种吻合技术也做出了详尽且细致的教学。

  比如神经断端的处理。

  需要显微裁剪为阶梯状,这样可以降低张力性神经瘤的发生率。

  以及束膜缝合标准,推荐标准为9-0显微缝线行四定点定位缝合,但如果技术达标的话,做八个点的对位吻合更好。

  而且这次的《技术报告》,也总算让他们知道,想要掌握颈七互换术究竟要具备哪些基础功底了。

  一路看下来,赖光圳等人只觉得吃惊。

  太精确了!

  神经解剖学方向,需要了解臂丛神经的详细分支,其中重点掌握颈七神经根走行及支配区域;需要熟悉颈部筋膜层次与毗邻结构,比如斜角肌间隙、锁骨下区域……

  显微外科方向,则要做显微镜下血管、神经吻合的专项训练,着重练习神经束分离与精准对位的技巧……

  而更让赖光圳等人吃惊的是,许秋甚至还在《技术要点》中给出了最适配培养这些能力的方式。

  譬如显微外科,则利用大尾鼠动脉,完成两百个小时的显微血管吻合实验。

  甚至于……

  许秋还在《技术报告》中提到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之前的不切断术式,是借助显微解剖、复合体等延长分离长度,借助复合体催动神经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