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里的生活朝前推进着,邹小红的死被大家议论了半年后,渐渐就没人说了,村民们的闲谈,换成了今年的收成。
陆松石当初带头建的塑料大棚,产出的早瓜卖了个好价钱,大队好好赚了一笔,回头都买各种生活用品或者是直接发钱,到了村里每一个人的手中。
虽然均摊到每一个人头上不算特别丰厚,但生活质量却大大提高了,以前没吃饱的那些家庭,今年都吃了个饱饭,以前没衣服穿的家庭,今年也穿上了新衣服。
村民们的日子过得好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收麦子的时候更是卖力,又是一个丰收年。
花桥村无论是粮食还是玉米,都交够了数,村民们的日子还越过越好,上面再次嘉奖了花桥村,叶父和陆松石作为代表,又一次上台领奖。
距离上一次上台领奖,已经过去两年,叶母虽然不像当时那么激动,但也是发自内心地高兴。
她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叮嘱他们:“你们好好干,跟你爸学,你爸年纪越来越大了,以后肯定会换大队长的,你们若是能担起事,知道怎么为乡亲们谋福利,怎么解决乡亲们的问题,以后也可以竞争当大队长。”
三个儿子瞬间动力满满,脸上写满了干劲。
陆松石领了奖下来,叶禾禾跟他一起走到叶母身边,正好听她说这些。
叶母瞧见了俩人,连忙对陆松石说道:“我的好女婿,你脑瓜子比我聪明,就不需要我指导了,你的能力,我看做县长都够!”
叶禾禾扑哧一声笑了。
“妈,你过奖了,我只是尽可能多做一些让大家生活更富裕更轻松的事。”陆松石眉眼间有笑意,却没有得意。
他这样的谦虚,让叶母再次感慨,真是个好男人。
她手叉腰,再次数落三兄弟:“你们啊,跟我的好女婿学一学,能把他学个五分,你们未来说不定都能当镇长了!”
三兄弟垂着眼,脸颊发烫,很是害臊。
除了叶兵强,叶民安和叶国泰可都比陆松石岁数大,让他们跟着比自己小的妹夫学习,还挺难为情的。
但是转念一想,只要他们学了,未来可以当镇长,那可是天大的喜事!
三兄弟又不纠结了,齐刷刷朝着陆松石看去。
他们要学,要给自己争光!
叶禾禾将三个哥哥复杂的反应看在眼里,背过身偷偷笑了起来,不得不说,叶母讲话也是有一套的。
放在几十年后,妥妥的成功讲师。
本以为嘉奖过后,这件事就结束了,没想到塑料大棚的成功,很快就作为先进技术,在全国范围内传开了,其中参与最多,掌握最多核心技术的陆松石,被请去各个地方传授技术,讲述先进经验。
到了年底,甚至还登上了报纸。
现如今人们最常用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就是看报,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识字的,就没有不喜欢看报纸的。
京市的人们,自然也是看到了报纸上的陆松石。
整整一个大版面,详细讲述了陆松石发现北方农村冬天缺乏蔬菜,于是带领知青开辟荒地,申请物资,带头建设塑料大棚,最终不仅解决了民计民生的问题,还为集体增加了收入。
通过这样的登报奖励,一部分嗅觉敏锐的人,也发现了,政策确实在放松,在改变,陆松石这样的带头行为,放在五年前基本上是不被允许的,甚至还会被批评打压,但现在,却在鼓励,在奖赏。
这说明什么?
说明风向变了!
聪明的人们立马开始改变先前的模式,也学着做起了集体的事业,比如村子里建罐头厂,集体将棉花打成棉絮卖出去之类的。
如此,并不以个人利益为驱动,而是以集体利益为主,也就不能算个人投机倒把,而是实打实实现共同富裕,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陆敬仲知道这件事,还是他同事来告诉他的。
他正在办公室喝茶,想着找个老师,给自己的小儿子教教数学,小儿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从去年过来,就一直跟蒋锦吵架,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虽说现在没有高考,但不考不代表放弃学习,他和蒋锦打算是先让小儿子去当兵,再通过**的方式去念大学。
正为此事烦心呢,同事推门进来了。
“老陆,你儿子不得了啊!”
陆敬仲蹙眉,疑问:“什么?”
难不成,陆云峥又升了?
想到陆云峥的事业比自己发展得要顺遂得多,陆敬仲挺无奈的,又觉得光荣又觉得惭愧,他掩饰性地咳嗽了一声:“现在国家倚重部队,没什么大不了的。”
“什么部队?”同事把报纸重重往他面前一拍:“看看,你二儿子,厉不厉害,被大领导点名表扬了,说是都要向他学习!”
陆敬仲看到报纸上黑笔加粗的陆松石三个字,险些惊得从椅子上掉下去。
什么情况?
他立即拿起报纸,迅速浏览了一遍,越看,越不可置信。
这还是他那个不听话,不服管教的二儿子吗?
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优秀了?
不对,好像他一直很优秀,不管是小的时候读书,还是后来去了部队,他不喜欢他,单纯是因为他不听话,总惹他生气。
陆敬仲的思绪被同事打断,同事在夸陆松石的同时,还对他发出了嘲讽:“老陆,你这不行啊,你儿子做出这么厉害的事,都登上报纸头版了,你竟然都不知道,哪有你这样当老爹子的。”
陆敬仲的脸上火辣辣的,可是又说不出为自己解围的话,只能敷衍的笑笑。
等同事离开后,他把报纸又从头到尾,详细看了一遍。
心里,不由得在想,自己是不是对这个二儿子,太过于苛刻严厉了,小儿子学习差顶撞大人,他别说生气了,甚至在想着怎么好好教育,可为什么对二儿子,他就是没耐心?
心里装着这些事的陆敬仲,下班后没有回家,而是去了陆爷爷的住处。
或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陆爷爷现在的身体比三年前还要好,正跟他的老战友们围坐一圈,拿着报纸大声夸赞。
他从后面走过去,还没开口,冷不丁听到一句:“你赶紧给禾禾说说,让她给我再做几瓶药膏,她寄来的我都快用完了。”
陆敬仲蹙眉。
说话的人当年可是战斗英雄,他见了都没什么机会搭话,怎么如此卓越的人物,竟然会亲昵地称呼叶禾禾?
到底发生了多少他不知道的事?
村里的生活朝前推进着,邹小红的死被大家议论了半年后,渐渐就没人说了,村民们的闲谈,换成了今年的收成。
陆松石当初带头建的塑料大棚,产出的早瓜卖了个好价钱,大队好好赚了一笔,回头都买各种生活用品或者是直接发钱,到了村里每一个人的手中。
虽然均摊到每一个人头上不算特别丰厚,但生活质量却大大提高了,以前没吃饱的那些家庭,今年都吃了个饱饭,以前没衣服穿的家庭,今年也穿上了新衣服。
村民们的日子过得好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收麦子的时候更是卖力,又是一个丰收年。
花桥村无论是粮食还是玉米,都交够了数,村民们的日子还越过越好,上面再次嘉奖了花桥村,叶父和陆松石作为代表,又一次上台领奖。
距离上一次上台领奖,已经过去两年,叶母虽然不像当时那么激动,但也是发自内心地高兴。
她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叮嘱他们:“你们好好干,跟你爸学,你爸年纪越来越大了,以后肯定会换大队长的,你们若是能担起事,知道怎么为乡亲们谋福利,怎么解决乡亲们的问题,以后也可以竞争当大队长。”
三个儿子瞬间动力满满,脸上写满了干劲。
陆松石领了奖下来,叶禾禾跟他一起走到叶母身边,正好听她说这些。
叶母瞧见了俩人,连忙对陆松石说道:“我的好女婿,你脑瓜子比我聪明,就不需要我指导了,你的能力,我看做县长都够!”
叶禾禾扑哧一声笑了。
“妈,你过奖了,我只是尽可能多做一些让大家生活更富裕更轻松的事。”陆松石眉眼间有笑意,却没有得意。
他这样的谦虚,让叶母再次感慨,真是个好男人。
她手叉腰,再次数落三兄弟:“你们啊,跟我的好女婿学一学,能把他学个五分,你们未来说不定都能当镇长了!”
三兄弟垂着眼,脸颊发烫,很是害臊。
除了叶兵强,叶民安和叶国泰可都比陆松石岁数大,让他们跟着比自己小的妹夫学习,还挺难为情的。
但是转念一想,只要他们学了,未来可以当镇长,那可是天大的喜事!
三兄弟又不纠结了,齐刷刷朝着陆松石看去。
他们要学,要给自己争光!
叶禾禾将三个哥哥复杂的反应看在眼里,背过身偷偷笑了起来,不得不说,叶母讲话也是有一套的。
放在几十年后,妥妥的成功讲师。
本以为嘉奖过后,这件事就结束了,没想到塑料大棚的成功,很快就作为先进技术,在全国范围内传开了,其中参与最多,掌握最多核心技术的陆松石,被请去各个地方传授技术,讲述先进经验。
到了年底,甚至还登上了报纸。
现如今人们最常用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就是看报,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识字的,就没有不喜欢看报纸的。
京市的人们,自然也是看到了报纸上的陆松石。
整整一个大版面,详细讲述了陆松石发现北方农村冬天缺乏蔬菜,于是带领知青开辟荒地,申请物资,带头建设塑料大棚,最终不仅解决了民计民生的问题,还为集体增加了收入。
通过这样的登报奖励,一部分嗅觉敏锐的人,也发现了,政策确实在放松,在改变,陆松石这样的带头行为,放在五年前基本上是不被允许的,甚至还会被批评打压,但现在,却在鼓励,在奖赏。
这说明什么?
说明风向变了!
聪明的人们立马开始改变先前的模式,也学着做起了集体的事业,比如村子里建罐头厂,集体将棉花打成棉絮卖出去之类的。
如此,并不以个人利益为驱动,而是以集体利益为主,也就不能算个人投机倒把,而是实打实实现共同富裕,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陆敬仲知道这件事,还是他同事来告诉他的。
他正在办公室喝茶,想着找个老师,给自己的小儿子教教数学,小儿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从去年过来,就一直跟蒋锦吵架,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虽说现在没有高考,但不考不代表放弃学习,他和蒋锦打算是先让小儿子去当兵,再通过**的方式去念大学。
正为此事烦心呢,同事推门进来了。
“老陆,你儿子不得了啊!”
陆敬仲蹙眉,疑问:“什么?”
难不成,陆云峥又升了?
想到陆云峥的事业比自己发展得要顺遂得多,陆敬仲挺无奈的,又觉得光荣又觉得惭愧,他掩饰性地咳嗽了一声:“现在国家倚重部队,没什么大不了的。”
“什么部队?”同事把报纸重重往他面前一拍:“看看,你二儿子,厉不厉害,被大领导点名表扬了,说是都要向他学习!”
陆敬仲看到报纸上黑笔加粗的陆松石三个字,险些惊得从椅子上掉下去。
什么情况?
他立即拿起报纸,迅速浏览了一遍,越看,越不可置信。
这还是他那个不听话,不服管教的二儿子吗?
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优秀了?
不对,好像他一直很优秀,不管是小的时候读书,还是后来去了部队,他不喜欢他,单纯是因为他不听话,总惹他生气。
陆敬仲的思绪被同事打断,同事在夸陆松石的同时,还对他发出了嘲讽:“老陆,你这不行啊,你儿子做出这么厉害的事,都登上报纸头版了,你竟然都不知道,哪有你这样当老爹子的。”
陆敬仲的脸上火辣辣的,可是又说不出为自己解围的话,只能敷衍的笑笑。
等同事离开后,他把报纸又从头到尾,详细看了一遍。
心里,不由得在想,自己是不是对这个二儿子,太过于苛刻严厉了,小儿子学习差顶撞大人,他别说生气了,甚至在想着怎么好好教育,可为什么对二儿子,他就是没耐心?
心里装着这些事的陆敬仲,下班后没有回家,而是去了陆爷爷的住处。
或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陆爷爷现在的身体比三年前还要好,正跟他的老战友们围坐一圈,拿着报纸大声夸赞。
他从后面走过去,还没开口,冷不丁听到一句:“你赶紧给禾禾说说,让她给我再做几瓶药膏,她寄来的我都快用完了。”
陆敬仲蹙眉。
说话的人当年可是战斗英雄,他见了都没什么机会搭话,怎么如此卓越的人物,竟然会亲昵地称呼叶禾禾?
到底发生了多少他不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