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主母要寿终正寝 第116章 陈玉颂

小说:侯府主母要寿终正寝 作者:冬瓜吃梨 更新时间:2025-07-09 12:57:07 源网站:2k小说网
  ();

  安之知道,母亲说的是真的。

  如果有法子能让她们过的更好,母亲会毫不犹豫。

  可是女子在世,就是这样的。

  不管父母给的嫁妆多么丰厚,她以后安身立命的根本都在别人身上。

  陈玉壶想这世间能自由自在的女性,可能也就太后一位。

  其他人就算在杰出,也要笼罩在皇权之下。

  但是他们大雍的太后,还是太自由了一点。

  三天后,林清皎回门。

  安择身后的礼品足足带了两马车,没有一件是糊弄人的。

  都是好东西。

  安择也特意说了,是他母亲准备的。

  证明这池婉清对林清皎,甚至林家教养的满意。

  陈玉壶面上笑嘻嘻,心里毫无波澜。

  林清皎一水的新衣,浑身上下加起来据陈玉壶估算,可能值京城一个二进的宅子。

  这还是保守估计。

  她看起来都很好,陈玉壶的心情更不好了。

  她觉得自己只是暂时被困住的鹰,迟早要回家的。

  她也不认可什么林陈氏。

  但是林清皎她们不一样。

  如果陈玉壶是被困住翅膀丢在后宅的鹰,那像林清皎这样的女孩儿,万千古代女性的缩影。

  她们像是一粒粒成熟的种子,要深深的扎根在人家的庭院里,从此安身立命。

  没办法自己选择土壤,不会说话,无法移动的植物。

  这种认知差异,让陈玉壶更替她们难受。

  她们的一生,是真的一生。

  陈玉壶的心情郁郁,她开始理解陈母了。

  也开始控制自己的情感,她适当的收回放在林清皎身上的情感。

  否则难受的只是她自己。

  适当帮扶,但是最爱自己。

  以后这将是陈玉壶的座右铭。

  林清皎就发现母亲突然对自己不如从前那么……

  很难形容的一种感觉。

  其实就是,从前满腔的责任和教养的义务撑着,使陈玉壶的注意力总是若有若无的被他们牵着。

  林清皎成亲,算是完成了一部分责任转移,陈玉壶一下子就泄气了。

  还影响了自己的情绪。

  林清皎问了安之和隅之,陈玉壶的心情如何,她们俩都看在眼里。

  自然是说陈玉壶的好话。

  林清皎以为母亲只是看见自己心里难受,更加感动了。

  好在很快就春闱了,安择要专心准备春闱,林清皎就经常往家里跑。

  然后就小住,美其名曰为了让安择好好的读书。

  对此池婉清一点意见也没有。

  虽然知道儿媳的小心思,但是儿媳说的对,清皎在家里,安择是真的不进书房。

  一切以春闱为重。

  林清皎住家里,大多时间陪着陈玉壶,和从前一般。

  陈玉壶:开心!

  但是已经做下的决定不会改变。

  好在陈玉壶家里没人参加春闱。

  就是陈玉颂带着孩子来,也是参加今年秋闱来的。

  她和陈玉壶还真是冤家。

  连孩子都一届考试。

  这要是没考过对方……

  所以陈玉壶最近也督促清柏和清浊读书。

  让他们为了母亲的颜面多多努力。

  果然陈玉壶猜的没错,陈玉颂一直过了三月,春闱都过了。

  陈玉壶已经送走了远赴蜀地的上任安择和随夫上任的林清皎。

  陈玉颂才不紧不慢的带着孩子们到京城。

  好在这些日子,她一直在和萧家联系,两家已经在商量小定了。

  陈玉颂到的时候,陈玉壶知道,但是并没有特意回陈府。

  她吃饱了撑的,才会为了陈玉颂回陈府庆祝。

  还是去参加她最讨厌的集体聚餐。

  只是派人回去说:“我家夫人刚刚送走了我家小姐和姑爷,思女心切,最近心情和身体欠佳。”

  “近几日常常头疼,让大家自行和乐,以免扰了大家的雅兴。”

  陈玉壶的大嫂乔氏,用帕子点了一下嘴角。

  清皎能刚成亲,就小夫妻俩一起出去过日子,去的还是陈玉壶喜欢的蜀地。

  她前些日子还挺高兴,连嫁女的忧愁都少了。

  怎么突然头疼起来了?

  一点笑意,消失在帕子下面。

  乔氏知道,接下来家里也要热闹了。

  但是心里也不虞,明明是亲姐妹,玉颂提早几日出门兴许就能参加外甥女的婚礼。

  偏偏带着孩子们不紧不慢的到了京城。

  说什么幼子还小,天气寒冷,受不得颠簸。

  想到这儿,乔氏的心里略带了一点不悦和厌烦,这就是不知礼数了。

  而且还丝毫不掩饰。

  仗着陈母多疼她几分,明明是她求林家的婚事,却视玉壶和林家如无物。

  这性子,怪不得会闹出从前的那些事儿。

  难怪夫君叫她不要插手。

  看玉颂为人,她是真的一点都不会插手了。

  清柏好歹在陈家读过几年书,她看着长成的,好好的孩子,做了什么孽,要有这么个岳母。

  乔氏收眉敛目,把一切的计较都放在了心里,无论怎么看,都依旧是大家之妇。

  陈玉壶的二嫂唐蕴玉,笑呵呵的抱着肚子。

  陈玉壶的二哥就是个神人,两耳不闻窗外事。

  上次陈玉壶从书院接走清洛,她二哥只关心,陈玉壶给清洛有没有找老师,找了个什么老师。

  不能耽误孩子读书。

  确认清洛有了不错的老师,然后他就什么也不关心了。

  唐蕴玉是个眼明心亮的人,但是一向夫唱妇随。

  她就笑呵呵的,想必没人敢牵扯她,躲她还来不及。

  她夫君是闲云野鹤,也是发脾气吓人的犟种。

  苏氏则一向跟陈玉壶关系好,笑着一句话也不多说,她知道家里要有事情。

  出月子第二个月,就出城找她夫君去了,两口子商量好,如非正经事,这段时间少回陈家。

  陈家都是聪明人,自然不愿意掺和到糊涂事里。

  这件事儿办成,办不成都要和陈玉壶结怨,他们才不掺和。

  也没人出面劝导陈母,不是大家不愿意,而是大家都太清楚,陈母的为人。

  不达目的不罢休。

  陈玉颂就站在陈母身边,看着在外祖母面前耍宝的幼子,心里苦涩。

  她不是看不明白。

  但是她也没别的办法。

  陈家的联姻对象素来寻强不寻弱。

  家世、人选,都是陈母仔细掂量过的。

  也就导致了,嫂子和弟媳,她一个都惹不起,加上许家也不行。

  大嫂出身大族。

  二嫂的父亲是当代大儒,学生无数,她二哥也是其中之一。

  弟媳父亲官位看似不高,但是至关重要,而且就在江南。

  她从小心高气傲,否则当初选婚事的时候,也不会耍心眼。

  只是许家现在每况愈下,不比从前,她也没能像自己想象的那样,荣归故里。

  好在她还能依**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