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主母要寿终正寝 第143章 她是母亲的女儿

小说:侯府主母要寿终正寝 作者:冬瓜吃梨 更新时间:2025-07-09 12:57:07 源网站:2k小说网
  ();

  林清皎想到了自己母亲从前做的事情,一切都那么合理,顺其自然。

  结果总会朝着母亲希望的方向去,大家还要夸母亲是个好人。

  比如蒋姨娘。

  按照林清皎的想法,一定要斩草除根,但是母亲没有。

  但是世界上再也没有蒋姨娘这个人了,她姓陈了。

  府中也不会多个有子的姨娘,跟母亲作对。

  蒋姨娘想认回林清桂,找回自己的身份,怎么找?

  她现在姓陈,她有父母兄弟……

  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捏在陈玉壶的手里,她是谁不是她说了算的。

  林清桂没了母亲,就算他将来功成名就,知道了真相,也可以找到亲姨娘,但是他姨娘死了吗?

  没有死。

  是她不要他的。

  是她放弃他,把他亲手递给了陈玉壶。

  而嫡母把他给养大了。

  从读书写字,到挽弓射箭……日日夜夜,为他操劳的人,是陈玉壶,是他一直喊的母亲。

  谁都要说一声林夫人纯善,蒋姨娘要感恩,林清桂要感恩,甚至林骥都要感谢她的高抬贵手。

  但是她什么都没损失,哪怕之后再起风波,她也是坐在岸上看戏的好人。

  越没有什么的人,就会越执着于此。

  林清桂想要亲娘,但是正是这个人放弃了他。

  而他的亲娘,现在已经有了很多别的儿女了。

  据陈玉壶所知,人家过的好着呢!顶多逢年过节,多给佛祖上一炷香,暗自求佛祖保佑一下那个孩子。

  孩子的大名都不知道叫什么,因为被陈玉壶给改了。

  还有那些怀了孕的通房,出府吗?给你安身的银子哦!

  留在府内,外院人来人往,没办法证明孩子的血脉,出了府更证明不了了。

  怎么选?留在府里夫人肯定不会容她们,出了府似乎还有生机。

  其实都没有。

  她们只能从陈玉壶的手里拿选择,是左手,还是右手。

  如果太过贪婪,两只手都想要,那就是彻底的死路,否则还能活。

  林清皎琢磨着母亲从前的做事方法,光明磊落,步步杀机……

  她学的很好。

  她是母亲的女儿。

  陈玉壶打开安之的信件时,林清皎都处理利索了。

  看林安之信件的时候,陈玉壶明显郑重了许多,坐起来认真地看。

  两个人的写信风格都不一样。

  问母亲安好,女儿甚是挂念……

  听闻母亲获封国夫人,女儿甚是开心,我在方家一切都好。

  将军忙于公事,婆母和善,女儿自有一番天地。

  ……

  她说的都是好话,陈玉壶却没办法放下心。

  方拂夕正是叛逆的年纪。

  这个年纪能有几分深明大义,都要被方千南大夸特夸的,别提方千南只有这一个长女。

  她的日子不会好过到哪里去的。

  陈玉壶叹了一声。

  她不是没想过给安之弄个宫里的嬷嬷让她带过去,但方千南**和太后有亲,且方家底蕴深厚。

  真要这么做了,起不到正面效果,反而有点虚张声势。

  叫进来方嬷嬷,让人去宣府,给安之送一次礼。

  不知道方千南对这个长女是怎么打算的。

  但是如果可以,不如让方拂夕嫁到京城来,那样陈玉壶这个国夫人能起到的作用才大一些。

  再说了,京城总比宣府繁华,孩子也总比其他地方的出挑些。

  但是陈玉壶来做这件事儿,有点图穷见匕了。

  方家又不是**。

  陈玉壶正在琢磨这件事儿。

  安家那死老太太,不算什么大事儿,安择和林清皎的感情好。

  陈玉壶相信林清皎自己就能解决。

  结果晚上林清桐来找陈玉壶,说现在边关动荡,是个立功的好机会,他要回边关。

  陈玉壶:……“那郡主呢?”

  林清桐:“和我一起。”

  “王爷和王妃那边?”

  “我们会自行搞定。”

  陈玉壶一下就放心了,这就好,不让她这个当**替他们上阵就可以。

  “可以。”

  “啊?”

  林清桐没想到母亲这么轻易就同意了。

  一点都没有啰嗦或者劝导的意思,想过母亲这关可能要比王妃那关好过,但是这也太好过了。

  陈玉壶才懒得管,这两个家伙按照古代人的标准都成年了,而且都成亲了。

  心眼子多的,她都赶不上,这点事情想通了,就去做呗!

  她不管。

  孩子适当的需要一点自由。

  她懒死了,她不想管。

  但是陈玉壶感受到了两个孩子的决心,他们已经打算自己搞定王爷和王妃了。

  光凭这一点,陈玉壶就高看两个崽一眼。

  所以她还是说了:“有需要可以找我。”

  林清桐点了点头。

  眼睛亮亮的,“多谢母亲。”

  但是陈玉壶觉得,他们俩大概是成功不了的。

  结果郡主那几天频繁从出入王府,居然还真的让她给成功了。

  陈玉壶很惊讶,但是没问,她感觉应该不会是什么正经手段。

  但是陈玉壶亲眼见证了两个人马不停蹄的回来,然后手忙脚乱火急火燎的就开始收拾东西。

  好像晚一步就走不了了。

  陈玉壶好奇的出了院子,看着郡主站在乱作一团的仆人中间,指挥他们收拾。

  她的身后还跟着同样好奇的萧薿。

  郡主注意到了两个人,“母亲,嫂嫂,帮帮我吧!”

  诚恳的圆眼睛,让人很难拒绝。

  于是陈玉壶和萧薿动了起来。

  一个晚上,各种箱笼归位。

  林清桐也清点好了一些出行的人和马匹。

  陈玉壶忍不住问:“有必要这么急吗?”

  郡主连连点头,“很急,母亲,很急啊!”

  陈玉壶挑眉,那好吧!

  第二天一大早,郡主和林清桐就来给陈玉壶请安了。

  陈玉壶勉强从床上爬起来,真的很想骂他们。

  有必要吗?真的有必要这么早吗?

  但是她还是出门送他们俩了。

  小夫妻一起跪在地上,给陈玉壶磕头,拜别母亲。

  连郡主都行了大礼。

  陈玉壶也无话可说了。

  林清桐和郡主说:“母亲保重身体,不要总生气。”

  “你们俩都好好的,平平安安的,我就不生气。”

  看着林清桐,陈玉壶不可避免的担忧。

  武将的战损率太高了。

  一个战损率高,一个脆皮,陈玉壶不能不担心。

  她甚至开始琢磨,能不能让他们俩都安全下来,哪怕是非常渠道,她也可以试一试。

  郡主察觉到母亲突然思考,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快走。

  再慢点,万一母亲想不开,他们就走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