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主母要寿终正寝 第41章 送别

小说:侯府主母要寿终正寝 作者:冬瓜吃梨 更新时间:2025-07-09 12:57:07 源网站:2k小说网
  ();

  陈玉壶这才想起来,“那当然不是,我叫你过来是有正事儿的。”

  “你那个去军中找一找,年纪合适的小伙子,家境可以贫寒,但是不能太过贫寒。”

  否则蒋玉荪带着一大堆嫁妆嫁过去,生活一个天一个地,人容易飘。

  “最好是家里哪里有短缺,孩子多,或者无父无母,或者……反正就按照这个要起找,要按照正常来说娶不上媳妇儿的那种。”

  “年纪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太小的话就有时间等,坚信自己早晚有一天能娶上老婆,会不甘心娶一个二婚的。

  “长相呢!要周正一点,歪瓜裂枣的不要,最好长得好一点。”

  “家中婆母要好相处,这一点很重要。”

  雍朝重视孝道,如果婆母不好相处,那也倒了霉了。

  就和陈玉壶一样,再加上兄弟姐妹多,和林老太一样偏心眼的话,那嫁妆多的蒋玉荪就更加倒霉了。

  林骥越听越糊涂,“你这是要干嘛?找女婿呢?”

  陈玉壶一甩帕子,“找什么女婿,我给你小妾找男人呢!”

  林骥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说什么?”

  陈玉壶又白了他一眼,吵完架真好,可以想瞪他就瞪他。

  “就是这么回事儿,你自己去问问蒋玉荪吧!你们先商量。”

  陈玉壶说完了,喝了口茶润润嗓子。

  不用她说送客,林骥自己就噔噔噔的朝着秋水堂去了。

  林骥一走,剩下两个姨娘闻着味就来了。

  “侯爷怎么说的?”

  陈玉壶看着胡姨娘亮晶晶的眼神,笑了一下,“能怎么说,他什么都没说,往秋水堂去了。”

  花姨娘还是一样,手里带着绣品,坐在椅子上绣啊绣,突然说了一句:“真羡慕蒋姨娘,她有反悔的机会。”

  陈玉壶呛了一口,“你也想再嫁啊?”

  花姨娘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陈玉壶和胡姨娘都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她,等着她回答。

  花姨娘连忙摆手,红了脸解释,“不是不是,我嫁什么,我就是羡慕她而已。”

  “我是个家生子,哪有那样的好运气。”

  陈玉壶和胡姨娘都沉默了,林骥这个人最重规矩,又薄幸!

  花莲跟着他最早,陈玉壶还没过门,她就意外有了第一个孩子,但是林骥不高兴。

  伤了他的颜面,也有伤未过门的陈玉壶的脸面。

  那个孩子没保住,林骥松了一口气,不过从那以后,到底花莲的宠爱少了许多。

  林骥觉得她诡计多端。

  但是怀孕这种事儿,好像花莲一个人能怀上似的。

  花莲成了姨娘这么多年,孩子都俩了,她家人还是没脱奴籍,这很罕见了。

  就算不看姨**面子上,大家也会看孩子的面上,有个当奴才的外家,不好看不是吗?

  偏偏林骥就是不同意,说花家人浅薄,得势便要猖狂,在府里尚且不安分,出去了更要惹下祸患。

  实际上能惹出什么祸来,就是一家子刚脱了奴籍的平民而已。

  只是他看不上,不愿意而已。

  所以相比之下,还是没有母家的胡姨娘过的更好些,大家都知道侯爷看不上花家。

  陈玉壶叹了口气。

  她在叹古代女性的命运。

  但是也不耽误她算计,特意和两个姨娘提了一嘴,说她给蒋氏准备了嫁妆。

  这就是施恩,既是给蒋氏,她毕竟有子,侯爷也不会看着她光秃秃的出去。

  再就是给剩下两位姨娘看。

  后来秋水堂具体发生了什么陈玉壶不清楚。

  只是当晚蒋姨娘再次来找了陈玉壶,说是她和侯爷已经说好了。

  陈玉壶表示自己知道了。

  陈玉壶最近其实顾不上蒋玉荪,她要顾着自己的孩子。

  两个读书的,要再去学院,之所以还没去,是因为林清桐要走了,他们想送过清桐之后再回学院。

  陈玉壶给林清桐打点行李,一边打点,一边骂他,还试着问过:“能不能不去?”

  用脚指头想也知道,边关的日子不会好过的。

  林清桐那头倔驴又怎么可能为了陈玉壶的一片慈母之心,就放弃自己想要的?

  蒋玉荪先回去了,彻底的老实了,老实的好像府里没这个人,一个正眼也不看林骥了。

  府里的女人看似挺多,实际上一个争宠的也没有。

  哪怕是从前的蒋姨娘,也是林骥没地方去,才去秋水堂,要说蒋姨娘邀宠,还真没看见过。

  可见林骥本身并不太招人待见。

  陈玉壶让厨房用新疆烤馕的方式,做了许多大饼,好储存。

  还让厨房熬了许多的肉酱和肉干,知道同行的人肯定会吃他的东西,所以陈玉壶准备了许多。

  每天忙忙碌碌的,日子过的也很快。

  肉酱陈玉壶让人专门定制了一批陶罐,就是为了林清桐路上方便携带的,暖房下来的番茄,陈玉壶让厨房给熬成番茄酱给林清桐带上。

  他去将军府,陈玉壶没有舍不得,那时候的舍不得是演的,到底还是陈玉壶伸个手就能够到的地方,而且将军府怎么样也不会委屈了他。

  这次要去边疆,很明显不太一样。

  陈玉壶边边角角都想到了,零碎的银子两包,贴身放的银票也准备出来。

  穿的用的,都是用的上好的,什么舒服方便给他用什么,不值钱的不用,万一有个好歹,让他把衣服当了也行。

  两个姨娘也跟着忙活开了。

  到了不得不送林清桐离开的那日,林清桐穿着一身轻便的衣服,骑马在前,府门口他和姐妹们一一惜别。

  男孩子和林骥在前骑马,身后只跟着一辆马车,马车上是陈玉壶和清洛。

  不是不带女孩子出来,而是外男太多了,人多眼杂,女孩子也不能下车干什么,干脆没带。

  陈玉壶下了马车,看着清柏清浊把自己马上的东西,一一放到了清桐的马上。

  陈玉壶的手有些颤抖,这小**是家里最不听话的一个,可是到底才十四岁,十四岁没有父母,要跟着师傅要去边疆。

  她还是不放心,

  陈玉壶死死的看着林清桐,林清桐迟疑了片刻,下马。

  走到了陈玉壶面前,不远处是威武将军和他的师兄弟,还有一些要去参军,当官家的孩子。

  说白了,威武将军带着的全是关系户,来送孩子的也不只是陈玉壶一家。

  和别人家絮絮叨叨的母亲比起来,陈玉壶甚至算的上是寡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