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不做土匪的流氓不是好军阀 第528章 因祸得福

小说:民国:不做土匪的流氓不是好军阀 作者:向北 更新时间:2025-07-09 13:13:08 源网站:2k小说网
  ();

  赵木他们带上了几乎全部家底,包括缴获抚远黑毛子的那两架三年式重机枪和四挺‘花机关’。

  王二龙跟着鹤顶红到了响马哨,原本要来,可他身上的伤没好,鹤顶红没同意。

  队伍到了依兰县后,唐枭把连夜写出来的整编方案拿了出来。

  看到这份方案,赵木他们都有些发懵。

  按理说,保安团和守备旅合并后,明明可以凑齐三个满编团,可这份方案却保留了原吉林守备旅的三个团编制,又将其2400人调到了保安团600人。

  原保安团三个营平均分到了200人后,升级为团。

  这么一来,看着是有了六个团,其实总数还是3600人,各团只有600名士兵,只比营级多出了200人。

  其他人还迷糊时,陈卫熊马上就明白了唐枭的意思:

  甭管人数够不够,先把师级的架子支起来!

  这场仗打完以后,各乡镇还有一个团的兵力,可以打散后添加进各个团,不够还可以再招兵。

  高!

  实在是高!

  陈卫熊毕竟没有唐枭在奉天的经历,所有一切都是鹤顶红到响马哨叙述的,他第一时间考虑的是如何把保安团和守备旅完美整编,甚至也有了一套腹案。

  现在看,唐枭这套更合适,想得也更深远。

  北洋**初期,陆军师采用‘两旅四团制’,每个师理论人数约为10000至12000人。

  奉系扩张时期(1916年—1924年),张作霖逐步扩充军队,但编制较混乱,部分师采用‘一旅三团制’,人数约为6000至8000人。

  唐枭这么一折腾,吉林守备旅恰好符合‘一旅三团制’,也就是六个团。

  只不过士兵人数差了接近一半。

  明白他的意图以后,赵木马上执行,具体调整如下:

  吉林守备旅。

  唐枭任旅长,赵木任副旅长。

  陈卫熊任总参谋长,接管了守备旅参谋部,终于有了部下,不再是光杆儿司令。

  守备旅副旅长早被李少白排挤走了,一直空缺,参谋部人数也不多,只有7个,其中:

  作战参谋2人:负责作战计划、命令传达;

  情报参谋1人:搜集敌情、地图管理;

  后勤/通信参谋1人:协调补给、联络;

  副官/文书3人:处理公文、记录。

  祥叔任后勤军需处处长,接手守备旅的军需处,后勤部门加上炊事员,扩充到了150人。

  秦川交出营长一职,继续任军法处处长。

  朱自强任宪兵队队长。

  守备旅同样有这两个部门,负责人成了两个人的副手,部门也进行了扩编。

  军法处30人,宪兵队50人。

  两个人都兼任了参谋部参谋一职。

  吴铁牛任一团团长,乔大抹子任二团团长,许大炮任三团团长。

  四团团长倪晓山,五团团长孙华堂,六团团长邓宇,这三位都曾经是李少白的人,包括其副团长及手下营、连、排长,职务都没有动。

  马上就上战场,避免动摇军心,合适不合适的都不宜动他们。

  二丫头任一团副团长,丁大虎和李国富任二团副团长,王挺任三团副团长。

  唐枭对丁大虎这虎逼实在是不放心,给二团多加了一名副团长。

  杜小山依旧是警卫排排长。

  保安团的连、排、班,全部升一级,也不再按照之前一、二、三连排序了,改成了最新的排序方式。

  例如一团一、二、三营,二团就是四、五、六营,以此类推。

  此时的唐枭,还不知道自己被升了‘准将’,所以军衔都没变,等战争结束再说。

  这就导致出现了一个十分郁闷的现象,保安团这些人的军衔,都比原守备旅的人低一级。

  唐枭说,知耻而后勇,想把军衔升上去,就上战场多杀敌!

  事实上,不过是太仓促罢了。

  不只是军衔有问题,就连委任状都没见到,要不是吉林省督军公署提前打了电话,张大帅又委派了他的副官一起过来,吉林守备旅这些人怎么可能如此配合?

  好多职位也缺人手,唐旅长甚至连个副官都没有,杜小山先兼着,就这样吧。

  守备旅开拔到哈尔滨时,已经是9月14日的傍晚。

  当天夜里,就坐上了开往兴城的专列。

  旅、团、营级军官可以坐硬座车厢,其他人和士兵一样,都是闷罐车。

  夜深了,车厢里的酒也见了底,张大帅的近身副官俞恩桂累了,躺在邻座呼呼大睡。

  这些天唐枭与他相处得不错,一口一个俞大哥叫着。

  事实上,如何整编守备旅和保安团,也是因为得到了俞恩桂暗示,唐枭才恍然大悟的,只不过他没和其他人说罢了。

  俞恩桂对唐枭的感觉有些复杂。

  一是《周大胡子剿匪记》他听过,很欣赏评书中周大胡子这个人物。

  二是真接触上以后,对他个人那些传奇经历既惊讶又有些敬佩,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猎户,能走到今天,真不容易。

  三是大帅的态度,这让俞恩桂更是惊讶不已。

  大帅对待唐枭的态度,这么多年了,也只有在对待他那些草莽出身的把兄弟时才会有。

  问题是,唐枭才多大?

  也由此可见,大帅十分欣赏这小子,不单单是宪夫人那封信的缘故。

  这两年,奉军内部新老交替,有些事情大帅十分郁闷。

  想发展,就要用年轻将领,可这些年轻人大部分都是军校毕业,好多还留学过日本,思想新潮,更看不起那些胡子出身却身居高位的前辈们。

  接下来,就看他在战场上的表现了。

  倪晓山三个人和他们的副团长,两天前在依兰县时,就已经向唐枭表了忠心,此时都去另一节车厢躺着了。

  和他们一起过去休息的,还有吴铁牛和许大炮他们。

  杜小山带着人守在车厢前后。

  贾宝鱼和刘铭都已经卸任军方职务,正全力以赴经营响马哨赌场,万事开头难,鹤顶红过去了,也会帮他们一把。

  酒桌上,只剩下了唐枭、赵木、陈卫熊、祥叔、秦川和朱自强六个人。

  他们说话的声音都不大。

  朱自强说:“真没想到,唐爷竟然因祸得福!”

  秦川说:“好事儿,终于不用再留胡子了,也可以光明正大地用回本名本姓!”

  “是呀!”唐枭笑道:“我儿子终于不用再叫周国柱了!”

  几个人都笑了起来,笑声中透着欣慰,又不胜唏嘘,唐爷这一路走来不易!

  陈卫熊的一阵阵后怕已经过去了,这年头通讯太不方便,直到鹤顶红抱着孩子和二叔赶到响马哨,他才知道。

  谁能想到回趟长春搬个家而已,竟然会扯出这么大的乱子。

  现在李少白死了,可韩学民和林元魁还在。

  唐枭没了通缉犯的束缚,又成了守备旅旅长,这场仗打完,也该解决这两个人了。

  或许是自己想的太多了,可又不得不去想,林元魁是哈尔滨警察局局长,大舅哥又是张景惠张四爷,如果明目张胆地杀了他,后果难以想象。

  张四爷真哭天抹泪地找上门,恐怕张大帅也不好护犊子!

  韩学民相对好一些,可人家也是旅长,还有张作相的裙带关系。

  难的是,就连张大帅都知道了他们之间有仇,真要是被暗杀的话,第一个就会想到是唐枭干的!

  陈卫熊有些挠头,以前是没实力,现在有了实力,又有了其他顾忌。

  转念又想,如果没有这两个人的仇,这些人或许也不会走到今天,更别提能拿下守备旅了。

  正所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有些事推着赶着往前奔,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这个仇怎么报,回到响马哨再从长计议吧!

  大伙聊到了后半夜,才伴随着单调的铁轨声,纷纷合衣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