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钱少杰问,能不能是才找到这批军火,秦川摇头:“李德春儿派出去的人,眼力肯定没有问题!据前哨回来说,固定帐篷的铁签子明显有了锈迹,周边一些杂草被踩得更是平整,屎尿刺鼻,猜测至少住半个月以上了。”
唐枭揉搓着下巴:“半个月了还不走,是没有运出去的能力?还是有什么其他想法呢?”
陈卫熊说:“猜这个没意义了,快刀斩乱麻,赶快解决,统统拉走!”
王福生也点头应是,这种事情,肯定是越快越好,避免夜长梦多。
就在他们开会时,五个骑着**中年人,走过秦川最初发现的那道辙痕,很快察觉到了不对,连忙下了马。
这五个人中,有三个是老毛子,另外两个穿着蒙古族服饰。
二十分钟后,他们看到了树林中休息的大队奉军,全都吃了一惊。
随后迅速撤离,不声不响。
当天夜半时分,二十一师步兵旅一团挑选出了100名身手强悍的士兵,由秦川亲自带队,全部拿上三菱军刺,借着朦胧月色,潜进了那片白桦林。
很快,这些人分散在各个帐篷外。
而整个山坳外围,也被步兵旅团团围住,必保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林间一声夜啼,一百人同时动手。
这是场没有硝烟的奇袭,战斗结束的非常快,前前后后还不到五分钟,这些醉醺醺的老毛子或是心脏被刺穿,或是脖颈动脉被穿透,一个活口没剩下。
多年以后,因为这里发现了89具老毛子的尸骨,这座山坳被满洲里人称之为老毛子坟。
秦川一声呼哨,四周一簇簇火把亮起。
山坳瞬间亮如白昼。
唐枭走下山坡,来到了一座裹着油布的野炮前。
杜小山几名警卫连忙动手去撕油布,黑黝黝的炮筒显露出来,斜斜指向漆黑的天空。
秦川拎着滴血的军刺过来了,大嗓门在夜里分外响亮:“师座,我猜对了,就是M1910榴弹炮!”
唐枭顾不上炮筒上的油,亲昵地**着。
王福生等人也过来了,陈卫熊笑道:“这要是被许大炮看到,还不得羡慕死?”
秦川立了眉毛:“参谋长,这次可是我们步兵旅立了大功,至少分给我们一半,不许偏向骑兵旅那帮家伙!”
唐枭笑了:“放心,肯定有你们的!抓紧统计吧!”
说让人赶快统计,他和陈卫熊他们也没闲着,围着这些油布垛转来转去,越看越是兴奋。
翻开一垛,里面都是长条木箱,王福生用军刺敲开,里面都是油纸包裹的长枪。
唐枭弯腰拿起一支,撕开后都愣住了,因为他没见过这种**。
“老秦,你过来!”陈卫熊喊。
秦川这个兵没白当,一搭眼就认了出来:“这是莫辛-纳甘M1891**,白军主力**,沙俄标志性武器,口径7.62×54mmR,内战中被广泛使用,奉军只有张宗昌部有一些。”
这就对了!
唐枭开始挠头:“7.62×54口径的子弹?汉阳造用的是7.9×57J圆头**弹,三八大盖用的是6.5×50毫米有坂**弹,俗称盒子炮的毛瑟M1896**用的是7.63毫米子弹……这他**也不兼容啊,没有子弹的话,还赶不上烧火棍!”
陈卫熊笑道:“统计完就知道了,你急啥呀!”
后半夜两点,统计结果才出来。
秦川兴奋道:“猜,你们猜……”
唐枭早就呵欠连天了,骂道:“猜个屁,快说!”
“莫辛-纳甘M1891**11000支,7.62口径子弹300余箱,每箱装900发,至少27万发!M1902型76.2mm野战炮19门,射程约10里,轻便机动,适合骑兵部队;射程约15里的M1910型122mm榴弹炮12门;马克沁M1910重机枪62挺……”
秦川越说越开心,听得唐枭和陈卫熊他们也都不困了,双眼放光。
“76.2mm的炮弹至少有950枚,122mm的炮弹少了一些,不过也有300多枚!”
“另外就是马克沁M1910重机枪,这是沙俄改进型的水冷重机枪,口径7.62×54mmR,每分钟射速高达600发,子弹也不少,不完全统计也有20万发……”
“发了,唐爷,咱们发了!”
秦川兴奋之下,连师座都忘了叫,竟然喊起了当年在哈尔滨的称呼。
“睡觉睡觉!”唐枭也开心,大手一挥:“明天就往外运!”
执勤守夜的士兵们散出去以后,其他人原地支起帐篷,围着山坳很快都入了睡。
第二天一早,王福生带着两个军法处的手下,去了满洲里联系专列,还要雇佣骡车和平板车,开始往山外运这些物资。
1200余名官兵,三天三夜轮流休息,终于把这些物资弄出山,运送到了满洲里城外的铁路线旁。
十时整。
专列的黑影从铁轨尽头浮现,汽笛声在寒夜里显得格外刺耳。
士兵们忙碌起来,吆喝着将野战炮抬上车厢,铁轮碾过箱底铁板,发出沉闷的金属碰撞声。
榴弹炮太重,只能搭木架,挂上滑轮,钢索绷紧时‘嗡嗡’作响,炮身一寸寸地悬空挪移,就在这时——
远处的黑暗中,突然响起一声尖锐的呼哨,刀子般划破寂静。
紧接着,第二声、第三声……
四面八方,此起彼伏。
哨兵纵马狂奔过来,厉声大吼:“马匪!有马匪!”
马蹄声骤然炸开,起初像远方的闷雷,转眼间便如暴雨倾泻。
黑暗里,无数黑影从铁路沿线的荒草中窜出,马刀和长枪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他们并不冲锋,而是远远的绕着物资和专列疾驰,呼哨声、呐喊声混成一片,仿佛狼群在戏弄猎物。
有新兵慌乱中丢下了钢索,一座榴弹炮‘轰’地砸在地上,东倒西歪。
二十架骡车旁,车夫们早已吓得缩成一团,骡子不安地踢踏着,车辕吱嘎摇晃。
唐枭和陈卫熊、秦川几个人正谈笑风生。
听到声音后,秦川有条不紊,大吼:“熄灭火把,放下手中物资,寻找掩体,机枪手就位,准备战斗!”
火把纷纷熄灭,1200余人迅速分散专列两侧,俯身在物资后面。
这些军火都在木箱里,来不及往出拿,一边一挺‘花机关’,一架日本大正三年式重机枪,严阵以待。
不曾想马匪并不靠近,只是在外围游走,时不时朝天空放几枪,子弹尖啸着划过。
陈卫熊想到了一种可能,低声说:“难道这些白俄人,想把军火卖给马匪?”
“这就对了!”唐枭点头,“这些人找到这批物资以后,之所以迟迟不走,就是想坐地起价,卖个好价钱!”
秦川沿着车厢过来了,“师座,开干吧!”
“不用,我知道是谁!”
秦川愕然,就见师长已经站起身,伸手从脖子上摘下那串‘苍狼之息’,大踏步从物资垛后走了出来。
陈卫熊下意识想要去拉,猛地想起了什么,呵呵笑了。
夜更黑了,浓郁的像是初研的墨。
唐枭高举着那串“苍狼之息”,铜铃在夜风中清脆作响,声音穿透了混乱的马蹄声和呼哨,像一道无形的命令,瞬间让整个战场凝固住了。
听钱少杰问,能不能是才找到这批军火,秦川摇头:“李德春儿派出去的人,眼力肯定没有问题!据前哨回来说,固定帐篷的铁签子明显有了锈迹,周边一些杂草被踩得更是平整,屎尿刺鼻,猜测至少住半个月以上了。”
唐枭揉搓着下巴:“半个月了还不走,是没有运出去的能力?还是有什么其他想法呢?”
陈卫熊说:“猜这个没意义了,快刀斩乱麻,赶快解决,统统拉走!”
王福生也点头应是,这种事情,肯定是越快越好,避免夜长梦多。
就在他们开会时,五个骑着**中年人,走过秦川最初发现的那道辙痕,很快察觉到了不对,连忙下了马。
这五个人中,有三个是老毛子,另外两个穿着蒙古族服饰。
二十分钟后,他们看到了树林中休息的大队奉军,全都吃了一惊。
随后迅速撤离,不声不响。
当天夜半时分,二十一师步兵旅一团挑选出了100名身手强悍的士兵,由秦川亲自带队,全部拿上三菱军刺,借着朦胧月色,潜进了那片白桦林。
很快,这些人分散在各个帐篷外。
而整个山坳外围,也被步兵旅团团围住,必保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林间一声夜啼,一百人同时动手。
这是场没有硝烟的奇袭,战斗结束的非常快,前前后后还不到五分钟,这些醉醺醺的老毛子或是心脏被刺穿,或是脖颈动脉被穿透,一个活口没剩下。
多年以后,因为这里发现了89具老毛子的尸骨,这座山坳被满洲里人称之为老毛子坟。
秦川一声呼哨,四周一簇簇火把亮起。
山坳瞬间亮如白昼。
唐枭走下山坡,来到了一座裹着油布的野炮前。
杜小山几名警卫连忙动手去撕油布,黑黝黝的炮筒显露出来,斜斜指向漆黑的天空。
秦川拎着滴血的军刺过来了,大嗓门在夜里分外响亮:“师座,我猜对了,就是M1910榴弹炮!”
唐枭顾不上炮筒上的油,亲昵地**着。
王福生等人也过来了,陈卫熊笑道:“这要是被许大炮看到,还不得羡慕死?”
秦川立了眉毛:“参谋长,这次可是我们步兵旅立了大功,至少分给我们一半,不许偏向骑兵旅那帮家伙!”
唐枭笑了:“放心,肯定有你们的!抓紧统计吧!”
说让人赶快统计,他和陈卫熊他们也没闲着,围着这些油布垛转来转去,越看越是兴奋。
翻开一垛,里面都是长条木箱,王福生用军刺敲开,里面都是油纸包裹的长枪。
唐枭弯腰拿起一支,撕开后都愣住了,因为他没见过这种**。
“老秦,你过来!”陈卫熊喊。
秦川这个兵没白当,一搭眼就认了出来:“这是莫辛-纳甘M1891**,白军主力**,沙俄标志性武器,口径7.62×54mmR,内战中被广泛使用,奉军只有张宗昌部有一些。”
这就对了!
唐枭开始挠头:“7.62×54口径的子弹?汉阳造用的是7.9×57J圆头**弹,三八大盖用的是6.5×50毫米有坂**弹,俗称盒子炮的毛瑟M1896**用的是7.63毫米子弹……这他**也不兼容啊,没有子弹的话,还赶不上烧火棍!”
陈卫熊笑道:“统计完就知道了,你急啥呀!”
后半夜两点,统计结果才出来。
秦川兴奋道:“猜,你们猜……”
唐枭早就呵欠连天了,骂道:“猜个屁,快说!”
“莫辛-纳甘M1891**11000支,7.62口径子弹300余箱,每箱装900发,至少27万发!M1902型76.2mm野战炮19门,射程约10里,轻便机动,适合骑兵部队;射程约15里的M1910型122mm榴弹炮12门;马克沁M1910重机枪62挺……”
秦川越说越开心,听得唐枭和陈卫熊他们也都不困了,双眼放光。
“76.2mm的炮弹至少有950枚,122mm的炮弹少了一些,不过也有300多枚!”
“另外就是马克沁M1910重机枪,这是沙俄改进型的水冷重机枪,口径7.62×54mmR,每分钟射速高达600发,子弹也不少,不完全统计也有20万发……”
“发了,唐爷,咱们发了!”
秦川兴奋之下,连师座都忘了叫,竟然喊起了当年在哈尔滨的称呼。
“睡觉睡觉!”唐枭也开心,大手一挥:“明天就往外运!”
执勤守夜的士兵们散出去以后,其他人原地支起帐篷,围着山坳很快都入了睡。
第二天一早,王福生带着两个军法处的手下,去了满洲里联系专列,还要雇佣骡车和平板车,开始往山外运这些物资。
1200余名官兵,三天三夜轮流休息,终于把这些物资弄出山,运送到了满洲里城外的铁路线旁。
十时整。
专列的黑影从铁轨尽头浮现,汽笛声在寒夜里显得格外刺耳。
士兵们忙碌起来,吆喝着将野战炮抬上车厢,铁轮碾过箱底铁板,发出沉闷的金属碰撞声。
榴弹炮太重,只能搭木架,挂上滑轮,钢索绷紧时‘嗡嗡’作响,炮身一寸寸地悬空挪移,就在这时——
远处的黑暗中,突然响起一声尖锐的呼哨,刀子般划破寂静。
紧接着,第二声、第三声……
四面八方,此起彼伏。
哨兵纵马狂奔过来,厉声大吼:“马匪!有马匪!”
马蹄声骤然炸开,起初像远方的闷雷,转眼间便如暴雨倾泻。
黑暗里,无数黑影从铁路沿线的荒草中窜出,马刀和长枪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他们并不冲锋,而是远远的绕着物资和专列疾驰,呼哨声、呐喊声混成一片,仿佛狼群在戏弄猎物。
有新兵慌乱中丢下了钢索,一座榴弹炮‘轰’地砸在地上,东倒西歪。
二十架骡车旁,车夫们早已吓得缩成一团,骡子不安地踢踏着,车辕吱嘎摇晃。
唐枭和陈卫熊、秦川几个人正谈笑风生。
听到声音后,秦川有条不紊,大吼:“熄灭火把,放下手中物资,寻找掩体,机枪手就位,准备战斗!”
火把纷纷熄灭,1200余人迅速分散专列两侧,俯身在物资后面。
这些军火都在木箱里,来不及往出拿,一边一挺‘花机关’,一架日本大正三年式重机枪,严阵以待。
不曾想马匪并不靠近,只是在外围游走,时不时朝天空放几枪,子弹尖啸着划过。
陈卫熊想到了一种可能,低声说:“难道这些白俄人,想把军火卖给马匪?”
“这就对了!”唐枭点头,“这些人找到这批物资以后,之所以迟迟不走,就是想坐地起价,卖个好价钱!”
秦川沿着车厢过来了,“师座,开干吧!”
“不用,我知道是谁!”
秦川愕然,就见师长已经站起身,伸手从脖子上摘下那串‘苍狼之息’,大踏步从物资垛后走了出来。
陈卫熊下意识想要去拉,猛地想起了什么,呵呵笑了。
夜更黑了,浓郁的像是初研的墨。
唐枭高举着那串“苍狼之息”,铜铃在夜风中清脆作响,声音穿透了混乱的马蹄声和呼哨,像一道无形的命令,瞬间让整个战场凝固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