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当天,她认祖归宗做回长公主 第722章

小说:和离当天,她认祖归宗做回长公主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7-29 14:14:44 源网站:2k小说网
  ();

  上书房,户部尚书狄德康,正愁眉苦脸地禀报。

  “皇上,今年粮食欠收,灵州又遭了虫灾,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啊!”

  他是燕王的外祖父。

  为了筹粮,急白了头。

  北疆遭灾,他收到消息,立刻派人去江南粮仓调粮。

  却发现粮仓里,除了几只老鼠,一粒米也没有。

  收到消息后,他头晕目眩,险些晕倒,立刻知道大事不妙。

  但现下不是追究的时候,要追究也轮不到他。

  立刻马不停蹄地四处派人调粮。

  好不容易收拢些粮食,却远远不够。

  “皇上,赈灾的粮食不够,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耀宗大怒。

  “不够,不够,朕不要听到‘不够’二字。粮食不够,就去想法子筹。

  狄德康,你是户部尚书,筹不到粮,朕要你何用?

  出了事只会两手一摊,你到底有没有去各地粮仓筹粮?”

  狄德康大声喊冤。

  说自己一得到消息,立刻差人出京,飞奔各地粮仓。

  “皇上,江南粮仓颗粒无收啊!”

  “什么?”耀宗不可置信地站起身,手狠狠砸向龙案,“蛀虫!蛀虫!”

  狄德康说得没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手中无粮,拿什么赈灾啊?

  北疆,是北边的门户。

  一旦灾情失控,只怕战火又会重燃。

  和亲稳定的局面,很可能再度被打破。

  怎么办?

  耀宗头痛欲裂,上书房死寂一片。

  燕王打破沉寂。

  “父皇,儿臣愿捐金千两!”

  耀宗抬起头来,定定看着燕王。

  “你有心了,但有金无粮,一切枉然啊!”

  燕王沉默了。

  的确,情况危急,金子不当吃,空有金子,没有粮食,又有什么用呢?

  燕王头一次痛恨自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面对灾情,就捉襟见肘、应对无力。

  不由自主,他眼前出现大公主宋谨央。

  永远镇定自若、宠辱不惊!

  听说,她流落民间,吃过很多苦。

  还饿过肚子……

  蓦地,曹路面带喜色,疾步进来禀报。

  “陛下,陛下,钱昭媛娘娘有事启禀皇上!”

  众人一惊。

  后宫嫔妃这个时候,来凑什么热闹?

  耀宗的脸色更加不好看。

  “不见!”

  他想也没想,直接拒绝。

  吓得曹路赶紧跪下,急吼吼地禀报。

  “陛下,钱昭媛娘娘说她有粮。”

  “什么?她有粮?”

  耀宗露出狐疑的神色。

  户部尚书都做不到的事,她一个后宫女子怎么可能有办法?

  但,死马当作活马医。

  耀宗最终让她进了殿。

  钱昭媛进殿后恭敬地行了礼。

  满面忧色地禀报。

  “陛下,臣妾听说北疆遭灾,灾粮却筹不齐。臣妾的哥哥是江南总督,他会有办法替皇上效力,筹到粮食。”

  狄德康心猛地一跳。

  刚刚提到江南粮仓,就来了个江南总督。

  他悄悄打量耀宗。

  后者饶有兴致地“哦”了一声,叫了起。

  钱昭媛起身:“陛下,江南富庶,但今年因为灵州之事,也遭了灾。但是,哥哥说江南富商手里兴许有粮。他会召集那些商人,鼓励他们积极捐粮。”

  这话一出,耀宗当了真,沉下眸子,仔细思考此事的可行性。

  钱昭媛补充道:“臣妾可以代为执笔,请哥哥襄助!”

  狄德康怜悯地看着钱昭媛。

  她兴许是好心,但将自家哥哥卖了个干净。

  皇上刚刚对江南起了疑,她就跳了出来。

  若她不懂其中的深意,她的哥哥未必不明白。

  只怕,是借她来试探皇上。

  耀宗面上不显,心里冷哼一声。

  一个朝廷命官,将筹粮说成襄助,亏他有脸说。

  他还没调查江南粮仓的事,他倒是主动送上门来了。

  “昭媛就去隔间写信吧!”

  耀宗不动声色。

  曹路见皇上发了话,立刻引着钱昭媛去了隔间。

  虽然钱昭媛的话说的漂亮,但粮食还未落到实处。

  上书房里,哪个人的心都高高地悬着。

  燕王咬了咬下唇,提议道:“父皇,要不在京城也发起征集令?粮商手中,只怕还有不少存货。大不了,咱们问他们买。”

  狄德康连连摇头。

  这个外甥,哪懂柴米贵。

  “皇上,米粮的价格,短短几日,上涨得厉害。商人重利,一两银子怕是买不了多少粮。”

  他的声音分外沉重,燕王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怎么才行?

  燕五期盼地看着耀宗,希望他拿个主意。

  耀宗眸光森然。

  他也黔驴技穷,哪里变得出粮食啊?

  他终于体会到宋谨央当年的无助,越发地疼惜她。

  “陛下,大公主求见!”

  说到曹操、曹操到,耀宗立刻目露喜色叫了进。

  宋谨央步履不大,但速度极快。

  没一会儿便走上前来。

  “父皇安好!”

  “央儿,你来得正好,北疆是你的封地,你可有法子解燃眉之急?”

  不知为何,见到宋谨央起,耀宗的心就像是落到了实处。

  似乎宋谨央身上有一股魔力,一股能解天下万难的魔力。

  燕王不免着急。

  外祖父都无奈的事,阿姐能有什么办法?

  劳烦她,也不过多一个人操心,于事无补。

  他刚想上前替宋谨央开脱。

  下一秒,宋谨央镇定地开口。

  “父皇,儿臣今日就是送粮食来的。”

  “什么?”

  耀宗激动地走下龙案,一把箍住宋谨央的肩膀。

  “央儿,你说的是真的?”

  宋谨央眼眶泛红,慎重地点了点头。

  “父皇,我带了人来,让他亲自同您禀报吧。”

  “好,好,好,宣!”

  殿外,一个穿着干净整洁的老农,颤颤巍巍走了进来。

  他哪里见过这阵仗?

  这可是后宫,是皇上啊,大乾的皇上!

  他有生之年,竟有机会亲自拜见,同皇上说说话,只觉得自家祖坟都冒青烟了。

  老农蹑手蹑脚走了进来。

  宋谨央迎上前去,笑着宽慰前:“老人家,无须紧张!父皇慈祥宽容,是个好君王!”

  狄德康和燕王,同时怔了怔。

  皇上是个好君王,但好像与慈祥宽容不怎么沾边啊。

  但老农信了,肉眼可见的,神情松快了许多。

  “老朽拜见皇上,祝皇上万福金安。”

  耀宗叫了起,果然挺慈祥地问道。

  “老人家,今年高寿啊?冬日严寒,家里可还有米粮?”

  老农笑得见牙不见眼。

  “启禀皇上,老朽是大公主的佃农!

  今年咱们庄子可是大丰收,粮食堆成山,我还曾担心会放坏喽,想让庄主备下酿酒的工具,将多余的粮食拿来酿酒来卖。”

  除了宋谨央,在场之人闻言怔住。

  今年北疆闹灾,灵州闹灾,各地日子都不好过。

  一个小小农庄,能有多少粮食?

  看向老农的眼里,瞬间染上三分置疑、三分讥讽、三分不屑。

  以为他是奉了宋谨央的命,特意到皇上跟前说好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