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字的事儿,以后再说吧。如果我肚子里依然是个女娃,也无法继承咱们林家的香火……”
林满月这个那个说了一通。
徐慧娘见状,嗤笑了一句。
“大姐这是还做着扒上赵家人的美梦呢。啧啧啧,都这样的下场了,脑子还没清醒。
大姐,我看你也别回来了,赵家人走了,你留在赵家的房子里生活,不也是挺好吗?”
她可是听林家人说了,这个大姐十分能干,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
就连她男人念书的银子,大半都是她赚来的。
既然那么有能耐,那还回来做什么。
以前不是想着当官夫人吗?
心气儿那么高,怎么灰溜溜地回来?
是不想吗?
也得亏徐慧娘这些话,只是在心里的吐槽,没有当面说出来。
否则今天非要闹起来不可。
林满月感觉到老四媳妇不喜欢自己,“弟妹,你是不知道,赵家人走的时候,把唯一的两亩地都卖了。我就是留在赵家,也没法生活。而且我这肚子马上就要生了,我怕一尸两命。”
说起这个,林满月又“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一边卖惨,一边诉说自己命苦。
又云或许她们母子几人,或许不应该回来,也不该给娘家人添麻烦,就该系上三根绳子吊死一家子。
听得在座的众人,是眉头直皱。
徐慧娘立刻明白,这大姐不是个好相与的。
“大妹,你这是说什么话儿。你都在娘家住下了,说这些话不是在戳我们的心吗?”
老大媳妇看不下去,出声说道。
其老大媳妇也觉得老四说得有道理,人家赵家都已经不要亲生骨肉了,那何不姓林。
姓了林,那好歹也是一家人。
三个孩子啊!
那可是三个孩子。
她自己也就两个孩子,哪里养得起这么张嘴。
如果可以老大媳妇也不想林满月回来,可人都已经在家了,赵家那边也跑了。
还能怎么办?
只能让人住下。
不过她最多也就搭把手,她自己还有孩子要养活呢,帮不了太多。
至于先前说的伺候林满月坐月子。
农家人,哪有那么金贵的,她自己也不过是在床上躺了几日就下床张罗了。
届时她怎么过的,就怎么伺候林满月,谁也说不出不好来。
徐慧娘可不耐烦搭理林满月。
“行了,有什么好哭的。我们又不是不让你们住,只是我们自己日子也不好过,大姐你自己也要有成算才是。”
至于孩子姓什么与她有什么关系。
终归不是跟她姓。
“满仓,我们回去吧,等下你再送点东西给大姐。”
徐慧娘觉得自己做到这个地步,已经是仁至义尽。
当初她要把弟弟妹妹接过来,死老婆子还闹死闹活地不同意呢。
如今她也就说几句话而已,就已经是看在林满月的确有些凄惨的份上。
不过在徐慧娘看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林满月脑子不好使,以后少接触为妙。
徐慧娘走了,林满仓自然不会多留。
“大姐,我等会儿就送东西过来。”
林满金见老四两口子走了,叹了一口气。
“大妹,你手里如果有点银子,就多买一些粮食吧。今年的日子不好过,地里的粮食眼瞅着收不上来多少,最好是多买些粮食。”
林满金这话,可以说是推心置腹了。
其实林满金觉得给孩子改名字就算了。
大妹肚子里的这一个,了不得就是一个男娃。
女娃赵家人不在意,孙子可未必。
现在赵家起来了,大妹好歹是原配。
以后带着儿子找过去,也是一条路子。
那子嗣不丰赵家总不能连大孙子都不要。
“大哥,我手里也就只有二两银子,我只能拿出一两银子买粮食。”
实际上不是的,上次娘给了她一笔银子。
后来赵得柱去赶考,婆母逼她拿银子,否则就要休了她。
她没办法,最后谎称从娘家硬借了五两银子,给了婆母,这才得了安生。
哪里知道……
那只不过是赵氏想从她这里敲骨吸髓,榨出最后一点银子。
如今赵得柱中了秀才,却立刻抛弃她,一点儿情面都不留。
早知如此,当初打死她都不会把钱出来。
不然,她现在手里还能多五两银子。
剩下的当然不止二两,只是她不想把底牌都亮出来。想给自己多留一点儿后路。
外加想要娘家多照顾自己几分罢了。
林满金倒是没想到林满月这么多心眼子。
心说一两银子可买不了多少。
“大妹,你把银子给我吧。我明儿个就去镇上替你买粮食。以前一两银子可以买不少,现在只能买上一半了。现在不买,以后还要涨价。”
林满月心疼银子。
可她也知道,哪怕兄弟会送一些粮食与自己,可也不会太多。
只能不舍地应下。
傍晚时分,林满金与林满仓果然送了一些粮食与杂七杂八的东西过来。
兄弟两个似乎也是通过气的。
一人各自给了十斤的炒米。
除此之外,林满金给了两捆柴火,一个缺了口的陶罐,以及一篮子野菜。
林满仓则是给了几副碗筷、一罐子咸菜、徐玉娘淘汰不要的两件旧衣服,以及一个背篓。
林满仓倒是想多给一些,奈何他媳妇说,救急不救穷。
他们给了这些东西,大姐暂时也能把日子过起来了。
娘那屋子里,似乎还有一些家伙事儿。
让大房打开,拿了与大姐用就是。
林满仓听了觉得也行。
毕竟大姐在赵家可是出了名的能干。
他们资助这一些,大姐缓过了劲儿,想必日子就能过起来了。
只是这老天爷一直不下雨,还是让林满仓染上了一丝忧虑。
话说回京城这边。
林若蓝一行人,经过一番打听,可算是找到了小豆子的家。
而小豆子一进了这条巷子,情绪激动不已。
“婶子,绳子,这里就是我家,我家就是这里的!”
小豆子满脸激动。
他当初走失被人拐卖的时候年纪是小,可他贪玩儿,巷子里出来过好多趟。
虽然记不得太清楚,可脑海里也有不少画面。
如今到了这条巷子,一一对上了。
小豆子怀揣着无比的激动,拍响了自家的大门。
然而……
林满月这个那个说了一通。
徐慧娘见状,嗤笑了一句。
“大姐这是还做着扒上赵家人的美梦呢。啧啧啧,都这样的下场了,脑子还没清醒。
大姐,我看你也别回来了,赵家人走了,你留在赵家的房子里生活,不也是挺好吗?”
她可是听林家人说了,这个大姐十分能干,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
就连她男人念书的银子,大半都是她赚来的。
既然那么有能耐,那还回来做什么。
以前不是想着当官夫人吗?
心气儿那么高,怎么灰溜溜地回来?
是不想吗?
也得亏徐慧娘这些话,只是在心里的吐槽,没有当面说出来。
否则今天非要闹起来不可。
林满月感觉到老四媳妇不喜欢自己,“弟妹,你是不知道,赵家人走的时候,把唯一的两亩地都卖了。我就是留在赵家,也没法生活。而且我这肚子马上就要生了,我怕一尸两命。”
说起这个,林满月又“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一边卖惨,一边诉说自己命苦。
又云或许她们母子几人,或许不应该回来,也不该给娘家人添麻烦,就该系上三根绳子吊死一家子。
听得在座的众人,是眉头直皱。
徐慧娘立刻明白,这大姐不是个好相与的。
“大妹,你这是说什么话儿。你都在娘家住下了,说这些话不是在戳我们的心吗?”
老大媳妇看不下去,出声说道。
其老大媳妇也觉得老四说得有道理,人家赵家都已经不要亲生骨肉了,那何不姓林。
姓了林,那好歹也是一家人。
三个孩子啊!
那可是三个孩子。
她自己也就两个孩子,哪里养得起这么张嘴。
如果可以老大媳妇也不想林满月回来,可人都已经在家了,赵家那边也跑了。
还能怎么办?
只能让人住下。
不过她最多也就搭把手,她自己还有孩子要养活呢,帮不了太多。
至于先前说的伺候林满月坐月子。
农家人,哪有那么金贵的,她自己也不过是在床上躺了几日就下床张罗了。
届时她怎么过的,就怎么伺候林满月,谁也说不出不好来。
徐慧娘可不耐烦搭理林满月。
“行了,有什么好哭的。我们又不是不让你们住,只是我们自己日子也不好过,大姐你自己也要有成算才是。”
至于孩子姓什么与她有什么关系。
终归不是跟她姓。
“满仓,我们回去吧,等下你再送点东西给大姐。”
徐慧娘觉得自己做到这个地步,已经是仁至义尽。
当初她要把弟弟妹妹接过来,死老婆子还闹死闹活地不同意呢。
如今她也就说几句话而已,就已经是看在林满月的确有些凄惨的份上。
不过在徐慧娘看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林满月脑子不好使,以后少接触为妙。
徐慧娘走了,林满仓自然不会多留。
“大姐,我等会儿就送东西过来。”
林满金见老四两口子走了,叹了一口气。
“大妹,你手里如果有点银子,就多买一些粮食吧。今年的日子不好过,地里的粮食眼瞅着收不上来多少,最好是多买些粮食。”
林满金这话,可以说是推心置腹了。
其实林满金觉得给孩子改名字就算了。
大妹肚子里的这一个,了不得就是一个男娃。
女娃赵家人不在意,孙子可未必。
现在赵家起来了,大妹好歹是原配。
以后带着儿子找过去,也是一条路子。
那子嗣不丰赵家总不能连大孙子都不要。
“大哥,我手里也就只有二两银子,我只能拿出一两银子买粮食。”
实际上不是的,上次娘给了她一笔银子。
后来赵得柱去赶考,婆母逼她拿银子,否则就要休了她。
她没办法,最后谎称从娘家硬借了五两银子,给了婆母,这才得了安生。
哪里知道……
那只不过是赵氏想从她这里敲骨吸髓,榨出最后一点银子。
如今赵得柱中了秀才,却立刻抛弃她,一点儿情面都不留。
早知如此,当初打死她都不会把钱出来。
不然,她现在手里还能多五两银子。
剩下的当然不止二两,只是她不想把底牌都亮出来。想给自己多留一点儿后路。
外加想要娘家多照顾自己几分罢了。
林满金倒是没想到林满月这么多心眼子。
心说一两银子可买不了多少。
“大妹,你把银子给我吧。我明儿个就去镇上替你买粮食。以前一两银子可以买不少,现在只能买上一半了。现在不买,以后还要涨价。”
林满月心疼银子。
可她也知道,哪怕兄弟会送一些粮食与自己,可也不会太多。
只能不舍地应下。
傍晚时分,林满金与林满仓果然送了一些粮食与杂七杂八的东西过来。
兄弟两个似乎也是通过气的。
一人各自给了十斤的炒米。
除此之外,林满金给了两捆柴火,一个缺了口的陶罐,以及一篮子野菜。
林满仓则是给了几副碗筷、一罐子咸菜、徐玉娘淘汰不要的两件旧衣服,以及一个背篓。
林满仓倒是想多给一些,奈何他媳妇说,救急不救穷。
他们给了这些东西,大姐暂时也能把日子过起来了。
娘那屋子里,似乎还有一些家伙事儿。
让大房打开,拿了与大姐用就是。
林满仓听了觉得也行。
毕竟大姐在赵家可是出了名的能干。
他们资助这一些,大姐缓过了劲儿,想必日子就能过起来了。
只是这老天爷一直不下雨,还是让林满仓染上了一丝忧虑。
话说回京城这边。
林若蓝一行人,经过一番打听,可算是找到了小豆子的家。
而小豆子一进了这条巷子,情绪激动不已。
“婶子,绳子,这里就是我家,我家就是这里的!”
小豆子满脸激动。
他当初走失被人拐卖的时候年纪是小,可他贪玩儿,巷子里出来过好多趟。
虽然记不得太清楚,可脑海里也有不少画面。
如今到了这条巷子,一一对上了。
小豆子怀揣着无比的激动,拍响了自家的大门。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