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两人驾着骡车回到永安村,已经是傍晚时分。
家里几个人早就出来看了好几遍,担心两人在县城是不是遇见了什么麻烦,所以耽搁了。
这会儿见到两人的平安回来,提着的心,可算是放了下来。
“娘,你们可算是回来了。饭菜都已经做好了。就等你们一起回来呢。”
说完后又问娘怎么这么晚才回不来,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情耽搁了之类的。
林若蓝也没隐瞒,直接说道,“今天在县城买了个宅子,所以耽搁得晚了一些。”
“什么?娘,你们买了宅子?”林老三震惊了,不是才说去看看宅子吗?
怎么这么快就买了?
这也太快了些。
其他人听见林若蓝的话,纷纷瞧了过来。
“的确是买了,宅子挺不错的。是个举人住过的宅子,那举人谋了一官半职,外放去了。所以把宅子脱手。”
林若蓝把房子的情况简单说了一下。
一开始大家伙听到价格,觉得实在是太贵了。
可当听说那地方是举人住所,边上全是读书人之后,便觉得虽然贵是贵了点儿,可风水极好。
买了这宅子,他们一家子定能红红火火。
况且宅子都已经买了,经了衙门过户,他们也说不了什么。
花的是娘自己的银子,与他们何干。
娘爱怎么花就怎么花。
林老三是个妈宝,早已经想通了这些。
夜里,夫妻两个不由得提起了这个事情。
尤其是季荷花,勾起了念想。
“要我说,咱们先前直接买县城的宅子多好,现在买了两处宅子,多浪费钱财。”
季荷花是真的觉得不如只买县城一处宅子。
然后在县城落户,往后自家也是城里人。
何苦又回到村子里,面朝黄土,背朝天。
靠老天爷吃饭?
在县城也能做豆腐生意,而且还更加方便。
朝夕相处的妻子,林老三怎能不知道对方心里怎么想的。
“无论是一处宅子还是两处宅子,都是娘自己赚了银子自己买的。咱们已经分家了,严格说起来,这两处宅子都是**。
现在咱们能够得一处住着,就已经极好了。”
林老三始终记得,他们家已经分家。
既然已经分家,那就是两家人。
娘现在给了他们田地种植,又给了赚钱的方子,他们还得了这青砖大瓦房住着。
他非常满足。
如果大哥他们在这里,这些东西他一个都沾不上。
全是大哥和小弟的。
哪里轮得到他。
“荷花,你别想太多。咱们得了好处,老老实实过日子就是了,娘不会亏待我们的。”
已经得了这么多的好处,林老三心满意足。
“我不是那意思,我只是……只是……”
季荷花不好意思极了,她的确眼红婆婆手里的东西。
搁以前什么都没有,也就罢了。她从没想过从婆婆那里得到些什么。
这不是现在看婆婆说买宅子就买宅子,说买地就买地,手里银子多得乱花么。
就婆婆这个花法,怕是银子很快就会花光了。
季荷花只是一个普通人,这触手可及的银子,叫她如何不眼红。
如果自家也有那么多银子就好了。
以后有了儿子,可以送儿子去念书识字,如果孩子有天赋就参加科举……
不得不说,季荷花想得还挺美的。
当然这些她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这不现在条件好了。心也大了。
不过她这些念头,很快让林老三打了回去。
“我娘让你爹与我们一起住,就已经了不得了。别人家哪有嫁出去的女儿,把爹带回婆家住的?”
仅仅这一句话,就把季荷花堵得没了声音。
的确,没有哪家儿媳妇带着爹到婆家生活的。
“而且,娘私底下与我说了,若是以后咱们儿子多,可以让其中一个跟着你的姓。”
季荷花震惊!
“我怎么没听你之前说过?”
季荷花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娘竟然会说这种话?
“娘什么时候说的?”季荷花追问。
“就前两天说的。”
“那你怎么没有告诉我?”季荷花有点生气。
林老三翻了个身,“那不是咱们现在连一个儿子都没有嘛。说那些有什么用。”
再者,林老三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跟着妻子姓。
说出去不太好听。
这件事情他还在考虑,所以就没有与季荷花说。
今天也就是发现妻子有些不好的想法,才提了这事儿。
“娘在县城买宅子,也是有原因的。毕竟你爹也在家里住着呢。
以前赶路也就罢了,现在安定下来还住在一起。娘觉得不太好。怕别人说闲话。”
甚至他们路上还有以为娘与岳父是夫妻的。
娘那时候都尴尬极了。
如今去县城买房子居住,大部分就是这个原因。
他其实也觉得不方便。
但他也不能岳父赶出去。
岳父只有妻子一个女儿,别无依靠。
所以娘说要买个房子在县城居住的时候,林老三是完全没有意见的。
也不敢有什么意见。
“你也别想那些不好的,我娘做到这个份上已经绝无仅有了。”
季荷花还能说什么。
只能点头,“我知道了。”
婆婆都已经如此通情达理,她的确不好作妖。
算了。
就按照孩子她爹说的来吧。
婆婆现在就这么一个儿子在身边,总归少不了他们的好处。
他们得了这些,已经是出乎意外。
谋求更多,确实有点贪心。
季荷花心里想了很多。
最后归于平静。
“荷花,你是不是睡不着觉?”
“是有点睡不着。”
“那就给宝珠添个弟弟吧。”
接下来夫妻两个努力造人,略过不提。
永宁县林家人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
可林家村的林家人,却陷入了麻烦之中。
林老大上镇上去卖地,却发现镇上多了好些个衣衫褴褛的灾民。
物价也涨了许多。
又听说后面还有更多的灾民即将到来。
林老大见到势头不对,赶紧把卖得的钱财,换成了一头骡子,顺便还配了个车厢。
买了点油盐以及常备药,就赶紧跑回了林家村。
“村长,不好了,村长,不好了!”
家里几个人早就出来看了好几遍,担心两人在县城是不是遇见了什么麻烦,所以耽搁了。
这会儿见到两人的平安回来,提着的心,可算是放了下来。
“娘,你们可算是回来了。饭菜都已经做好了。就等你们一起回来呢。”
说完后又问娘怎么这么晚才回不来,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情耽搁了之类的。
林若蓝也没隐瞒,直接说道,“今天在县城买了个宅子,所以耽搁得晚了一些。”
“什么?娘,你们买了宅子?”林老三震惊了,不是才说去看看宅子吗?
怎么这么快就买了?
这也太快了些。
其他人听见林若蓝的话,纷纷瞧了过来。
“的确是买了,宅子挺不错的。是个举人住过的宅子,那举人谋了一官半职,外放去了。所以把宅子脱手。”
林若蓝把房子的情况简单说了一下。
一开始大家伙听到价格,觉得实在是太贵了。
可当听说那地方是举人住所,边上全是读书人之后,便觉得虽然贵是贵了点儿,可风水极好。
买了这宅子,他们一家子定能红红火火。
况且宅子都已经买了,经了衙门过户,他们也说不了什么。
花的是娘自己的银子,与他们何干。
娘爱怎么花就怎么花。
林老三是个妈宝,早已经想通了这些。
夜里,夫妻两个不由得提起了这个事情。
尤其是季荷花,勾起了念想。
“要我说,咱们先前直接买县城的宅子多好,现在买了两处宅子,多浪费钱财。”
季荷花是真的觉得不如只买县城一处宅子。
然后在县城落户,往后自家也是城里人。
何苦又回到村子里,面朝黄土,背朝天。
靠老天爷吃饭?
在县城也能做豆腐生意,而且还更加方便。
朝夕相处的妻子,林老三怎能不知道对方心里怎么想的。
“无论是一处宅子还是两处宅子,都是娘自己赚了银子自己买的。咱们已经分家了,严格说起来,这两处宅子都是**。
现在咱们能够得一处住着,就已经极好了。”
林老三始终记得,他们家已经分家。
既然已经分家,那就是两家人。
娘现在给了他们田地种植,又给了赚钱的方子,他们还得了这青砖大瓦房住着。
他非常满足。
如果大哥他们在这里,这些东西他一个都沾不上。
全是大哥和小弟的。
哪里轮得到他。
“荷花,你别想太多。咱们得了好处,老老实实过日子就是了,娘不会亏待我们的。”
已经得了这么多的好处,林老三心满意足。
“我不是那意思,我只是……只是……”
季荷花不好意思极了,她的确眼红婆婆手里的东西。
搁以前什么都没有,也就罢了。她从没想过从婆婆那里得到些什么。
这不是现在看婆婆说买宅子就买宅子,说买地就买地,手里银子多得乱花么。
就婆婆这个花法,怕是银子很快就会花光了。
季荷花只是一个普通人,这触手可及的银子,叫她如何不眼红。
如果自家也有那么多银子就好了。
以后有了儿子,可以送儿子去念书识字,如果孩子有天赋就参加科举……
不得不说,季荷花想得还挺美的。
当然这些她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这不现在条件好了。心也大了。
不过她这些念头,很快让林老三打了回去。
“我娘让你爹与我们一起住,就已经了不得了。别人家哪有嫁出去的女儿,把爹带回婆家住的?”
仅仅这一句话,就把季荷花堵得没了声音。
的确,没有哪家儿媳妇带着爹到婆家生活的。
“而且,娘私底下与我说了,若是以后咱们儿子多,可以让其中一个跟着你的姓。”
季荷花震惊!
“我怎么没听你之前说过?”
季荷花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娘竟然会说这种话?
“娘什么时候说的?”季荷花追问。
“就前两天说的。”
“那你怎么没有告诉我?”季荷花有点生气。
林老三翻了个身,“那不是咱们现在连一个儿子都没有嘛。说那些有什么用。”
再者,林老三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跟着妻子姓。
说出去不太好听。
这件事情他还在考虑,所以就没有与季荷花说。
今天也就是发现妻子有些不好的想法,才提了这事儿。
“娘在县城买宅子,也是有原因的。毕竟你爹也在家里住着呢。
以前赶路也就罢了,现在安定下来还住在一起。娘觉得不太好。怕别人说闲话。”
甚至他们路上还有以为娘与岳父是夫妻的。
娘那时候都尴尬极了。
如今去县城买房子居住,大部分就是这个原因。
他其实也觉得不方便。
但他也不能岳父赶出去。
岳父只有妻子一个女儿,别无依靠。
所以娘说要买个房子在县城居住的时候,林老三是完全没有意见的。
也不敢有什么意见。
“你也别想那些不好的,我娘做到这个份上已经绝无仅有了。”
季荷花还能说什么。
只能点头,“我知道了。”
婆婆都已经如此通情达理,她的确不好作妖。
算了。
就按照孩子她爹说的来吧。
婆婆现在就这么一个儿子在身边,总归少不了他们的好处。
他们得了这些,已经是出乎意外。
谋求更多,确实有点贪心。
季荷花心里想了很多。
最后归于平静。
“荷花,你是不是睡不着觉?”
“是有点睡不着。”
“那就给宝珠添个弟弟吧。”
接下来夫妻两个努力造人,略过不提。
永宁县林家人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
可林家村的林家人,却陷入了麻烦之中。
林老大上镇上去卖地,却发现镇上多了好些个衣衫褴褛的灾民。
物价也涨了许多。
又听说后面还有更多的灾民即将到来。
林老大见到势头不对,赶紧把卖得的钱财,换成了一头骡子,顺便还配了个车厢。
买了点油盐以及常备药,就赶紧跑回了林家村。
“村长,不好了,村长,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