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蓝一听外面那熟悉叫骂,眉头紧皱。

  真是倒霉,他们竟然离那对婆媳很近。

  也不知道她们要去哪里。

  如果半路上就下船了,那还行。

  如果他们也去京城,那他们可是倒了大霉。

  一路上一个多月,搞不好天天都要听他们唱大戏。

  丙字十二号房里,时老太嫌弃儿媳妇动作不利索,气得直接开骂。

  可她儿媳妇正发着热呢,本来就头晕眼花,后来还挨了几个巴掌,状态能好就有鬼了。

  “娘,我不是故意的,我头实在是晕得很。”王氏眼冒金星,眼前的阵阵发黑,几乎站不住身子。

  如此状态下,怎么可能手脚麻利。

  “你个**人,我不过是让你铺个褥子而已,你竟然还推三阻四的,我看你是欠打!”

  时老太越骂越来气,“你可真是**骨头,三天不打,浑身难受是不是?”

  说完时老太扑过去拧王氏。

  王氏疼得直哆嗦,可她也不敢反抗,因为她知道,一旦她闪躲反抗,婆婆只会打得更加起劲。

  只要婆婆打累了就能消停了。

  至于小花,缩在角落不敢出声。

  渐渐地,时老太打累了,方才停手。

  “还不滚过来给我倒杯水,你个没眼力见的东西。养你还不如养一头猪有用,猪过年好歹可以杀了吃肉,你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

  时老太嘴巴不停,嗓子干渴的厉害。

  王氏只能歪歪扭扭站起身,去给婆婆倒水。

  其实她也很渴,可她不敢当着婆婆的面儿喝。

  “娘,您喝水。”

  王氏小心翼翼,生怕触了霉头,惹来婆婆新一轮的殴打与谩骂。

  时老太“吨吨吨”喝完了水,嘴巴一抹,嘴里又开始骂骂咧咧。

  “我真是不应该让你沾上光宗,你就是一个不下蛋的母鸡。我可告诉你,从今儿个开始,你以后就不是光宗童养媳了。

  你是光宗的姐姐,带着赔钱货女儿回娘家的姐姐。”

  王氏一听这话,直接愣了。

  “娘,可是我就是夫君的媳妇啊,我不是夫君的姐姐。我们还有小花……”

  王氏话还没说完,就让时老太打断。

  “就你这衰样,还想做光宗的妻子,我的儿媳妇,青天白日的,做什么美梦。”

  时老太一脸鄙夷,她儿子可是考中了举人,现在更是做了大官。

  她儿媳妇只会是千金大小姐,哪里是王氏这个她二两银子买来的赔钱货可以比的。

  王氏是她踩在脚下的泥,就一烂泥巴还想沾上她的宝贝儿子,门儿都没有。

  “我家光宗可是做了大官,你想做正头娘子,你也配?你可别忘了,你只是我花二两银子买来服侍光宗的丫头,婚书都没有,也妄想霸占我儿子的正妻之位,呵呵……”

  时老太脸上尽是刻薄的冷笑。

  “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个什么货色。”

  “我儿在京城可是娶了大户人家的千金,得了,你也别做我儿姐姐,你可配不上,往后你就是我的丫鬟。”

  时老太立刻又换了想法。

  她是一点也看不上王氏,如果把王氏当做女儿,那可真是便宜了她

  而且说不得还要连累她的宝贝儿子。

  还不如一开始就说是个服侍她的丫头。

  也省得后面惹出乱子。

  她儿子可是来信了。说是娶了一房好媳妇,人家可是千金小姐。

  也是因为得了岳家扶持,她儿才谋了一个官儿。

  现如今,她就是因为接到了儿子的来信,所以才带着两个赔钱货去京城。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把王氏母子两个扔在老家?

  那是因为她需要人服侍。

  她自己一个人是万万出不了远门的,更是吃不了那个苦。

  所以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把两个赔钱货带上,好歹还能当做苦力使唤。

  也能让她的日子好过一点儿。

  王氏低着头,一句话都没说。

  不过她拳头捏得紧紧的,显示她的心情并不平静。

  她还以为自己到了京城,见了大郎,就能过上好日子。

  现在看来,一切都是她的妄想。

  大郎与婆婆或许一开始就没打算承认她的身份。

  只想把她当做一个无名无份的小丫鬟。

  她不甘心。

  好不容易熬了这么多年,要熬出头了,结果他们要把她一脚踹开。

  她不甘心。

  这么多年,她从七八岁的年纪就被卖到了时家,每天没日没夜地做活,赚钱供养丈夫,结果到头来却是这么一个结局。

  她不甘心。真的不甘心。

  如果她落到了那样的地步,那她十几年的付出又算什么。

  她知道自己命**,可她也想过好日子。

  现在婆婆亲手把她一直以来梦想、信念打破,王氏只觉得万念俱灰,前途黑暗。

  隔壁再隔壁的屋子里,林若蓝听那边终于没了声音,可算是松了一口气。

  那老太太可真是个泼妇呐。

  这才多久的工夫,又来了一场,也不嫌累得慌 。

  碍于那老太太的嗓门贼大,林若蓝可以从她们的对话中,得知大概。

  那老太太的儿子应该真的是个举人,并且做了个官儿。

  而且应该是又娶了一房有权有势妻子,在妻子娘家的帮助下,谋到了一个官位,逐渐在京城站稳了脚跟。

  然后现在的情况就是老家的糟糠之妻不要了,不过老娘还是想要的,所以现在把老娘接过去奉养之类的。

  啧啧。

  真是印证了那句老话。

  仗义每多屠狗辈 负心多是读书人。

  真是一点儿都没错呐。

  林若蓝衷心希望,那小媳妇哪一天可以崛起。

  要不是日子的过得也实在是太惨了,活着根本没有盼头。

  不过她也不会轻易去搅和人家的家事。

  毕竟她自己若是立不起来,别人帮得再多也是枉然。

  看了千万本小说的林若蓝,非常喜欢一句话。

  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

  “娘,她们就在我们附近,咱们以后可有的烦了。”经过好几天,季荷花已经缓过了劲儿。

  又敢与婆婆说话聊天吐槽了。

  闻言,林若蓝挑眉。“的确是有的烦了。那婆子总是大小声没个消停的时候,二丫刚才没吓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