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警官从不加班 第206章受害者信息

小说:这个警官从不加班 作者:我也不想的啊 更新时间:2025-07-16 08:55:45 源网站:2k小说网
  其实李禹面试的第一点,就是看对方的上进心,其次,看对方坦诚不。

  李德华坦然承认有前途,那就是奔着前途来的,这种人,就是想来努力的。

  所以李禹给他通过。

  后面几人同样也是奔着前途来,但可能是想来混的,所以说话就比较圆滑,说A组能学到很多东西,想来李组长手下做事。

  李禹当即就让人滚了。

  我踏马招个老刑警,让你来学习来了?

  我都还有很多东西都不熟好吧!

  李禹可以不用知晓他们的能力强不强,但只要拿出想干事的态度就行。

  究竟有没有态度,李禹一眼就能看穿。

  不是因为他眼光有多强,识人有多厉害。

  而是因为他就属于偷懒的那类人,相当了解混子是什么状态。

  最终通过了四人。

  除开李德华。

  另外三人分别来自派出所,网安大队,治安大队。

  姜明、吴青年、张运。

  三人脸上的那种奋斗心都写满在了脸上。

  在各自部门,都算是能力较强的,只是受限于部门,建功的可能性要少很多。

  三人还得回去整理一下,人员调动,还需要走流程,再加上他们所属单位,没有在警局大楼,所以入组,都还得要一两天。

  李德华倒是方便,直接就过来了。

  只是换个楼层的事。

  也没人能卡李德华的流程。

  李德华之前的同事,知道他进入重案A组,都羡慕的不行。

  谁都知道,李禹现在是上津区的明星神探,他们分局最近靠着李禹,被市局省厅都给表彰了。

  看似无关痛痒的表彰,其实内里条条框框多了去。

  最简单一点的表现,这个月,整个上津分局警员的绩效奖,都多了几百块。

  都惠及到了基层警员优待,足以见得,他们分局单位有多出众。

  基本都知道是李禹带来的。

  这也是为什么,局里对李禹要招人,大力支持,即便其它单位的人员申请,他们也没有制止。

  上津区是一个集体,单位有评建,地区系统也有评建。

  经济那是江州市长的责任,但治安,则是他们区域警员的责任!

  在等待面试几人后,一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

  办公室的工位格局改变了一下。

  李禹依旧是坐在靠墙的最上方位置,其他组员位置,依次往外延伸。

  办公室里墙位置,留着文职工位。

  李禹让黄景光招了两个实习警员,另外还招了个实习文员,当前是这个文员,是组内唯一的一名女生。

  现在他们组的配置,来到了十一个人,在人数上,还算充足。

  两名实习警员,学的刑警专业,一个学的是心理学,名字叫做梁学,一个学的刑侦学,名字为许政。

  在警校倒是做过模拟,但缺乏实战。

  组员上面,李禹暂时不会再增加了。

  实习警员李禹先让黄景光带着,后面等人员充足,李禹再适当性开始给三人安排警员带领。

  人多的好处则是,上头派下来的案子,他身为组长,不需要每个案件都去亲力亲为。

  像B组那里,陈菲一般参与的都是重大刑事案件,一般像什么纠纷,盗窃,她都不用出面。

  上次朱朝阳尸体被抢的案子,若交给了B组,陈菲完全不会亲自带队。

  不过李禹这组人少,大家平时都待一起,所以才会全组出动。

  “看来,得和向队说一声,先派些小案子来。”

  李禹心中暗道。

  警员间需要磨合熟悉,小案子最能快速磨合。

  他们组的基调依旧是未结案小组。

  人员多了,查起来便捷。

  组员配置,李禹处理完,便把注意力放回了连环杀人缝眼案子上。

  邹长河把五位受害者的资料,全部整理了一遍交给了李禹。

  李禹把资料详细看了一遍。

  第一个受害者的名字,叫做孙薇,江州人,被杀时,37岁,案发现场的位置,在老街废弃的乱石场。

  被杀时干的工作是一位培训老师,教画画的。

  孙薇是第一个受害者,所以手法略显粗糙,眼睛被塞在嘴里时,一颗被刀破坏了。

  眼皮也没保护好完整性,导致眼眶凹陷空洞了一块。

  不过,即便这样,也比甘航的缝制手法好多了。

  甘航在监狱里踩缝纫机接近十年,也做手工活,但那缝线手法,比起凶手都还差的太远。

  十四年前,孙薇的人脉关系。

  有老公,有一女儿,家中父母尚在。

  现在老公已经三婚。

  女儿大学毕业两年,参加工作,于今年结了婚。

  邹长河整理的资料很干净利落,李禹一眼便能直观的看完整。

  这种小细节,就体现了一个人的能力究竟怎么样。

  第二位受害者的名字叫林翠花,40岁,也是江州人。

  案发现场在金江铁轨大桥下。

  死前做的工作是保健品推销。

  十四年前,有老公儿子。

  现在,老公于五年前得癌症死亡,儿子今年马上满三十五岁,组建了自己的家庭,现在没在江州居住,而是去了沿海地区。

  第三位受害者、47岁、卢芳华、江州乡镇上的人,案发现场在金江河畔水藻草丛中,被一个钓鱼佬发现。

  被发现时,尸体已经被泡殍,还有被鱼啃食过的痕迹。

  死前职业,保姆月嫂。

  家庭关系,家里两女一儿,老伴在老家做木匠。

  现在老伴仍旧在老家乡镇,儿女各自发展。

  第四位受害者,关红、39岁遇害。

  户籍地就在老街,当时开着一间衣服店。

  案发地点,是在老街建材厂的山后。

  死时是离婚状态,家中有父母,有一位小五岁的弟弟。

  现在父母七十几岁,依旧健在。

  第五位受害者,丁怀,17岁,也是唯一一位男性,死时还是个高三学生。

  死亡案发地点在金江边郊。

  家中父母还在,不过已经不在江州。

  所有资料全部看完,李禹呼出一口浊气。

  从这上面来看,五名受害者,从年龄还是职业上面,都毫无瓜葛。

  而且户籍地都不一样,更别说有什么交集了。

  这让李禹不禁思考,凶手是以何种方式,锁定他们成为受害者的?

  每个受害者都有家属,但家属间完全不认识对方。

  基本可以表明,死者间,并不相识。

  ……

  (追更到这里的宝子们,有没有想当龙套的,有的话可以在这里写下名字,我都会看的,绝对不会是受害者— —????,是不是**就不好说了θ=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