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多丽人 第362章 秋游奇遇

小说:长安多丽人 作者:废柴煮酒 更新时间:2025-07-16 20:44:19 源网站:2k小说网
  长乐坊·杨宅。

  “人去了哪里?”杨志廉逗着笼中雀鸟问。

  探子回报:“回将军,宝安郡主去了升平公主府,哭求许久才进府,没多久就被轰了出来。之后又去了明慧县主府。”

  杨智廉笑了。

  “这对母女倒是会挑人去求。升平公主和明慧县主都与东宫渊源颇深。一个与郡主有婚约,一个有师徒情意。县主见她了?”杨志廉挑眉,转身。

  “没有,县主府的管家根本就没让人进门。不过......明慧县主也没有揭发宝安郡主私逃出府的事!”

  “无妨,满朝文武都以为明慧县主是**,只有圣人和咱家知道,刘县主无党。她心中装着大义,不是个落井下石的人。所以,她说的话,圣人才爱听。”

  “那此事还要不要报给东宫?”探子问。

  “舒王府那边,东宫自己有人盯着呢!你只将广陵王密会裴静之的事递到东宫就好!”

  “遵命!”

  探子退下后,笼中鸟儿吃了虫子兴奋地跳了跳。

  杨智廉看着鸟儿,悠悠道:“乖乖,这对父子也很有意思!做阿耶的被害到口不能言差点死掉,做儿子的竟充大度,要收买人心?有趣,实在是有趣!”

  秋日的终南山层林尽染,金黄的银杏与火红的枫叶交织成绚烂的锦缎。

  山间雾气缭绕,宛如仙境。

  刘绰和李德裕的马车缓缓驶入山脚下的别院,云岫和灵霁跟在车后,象蹄踏在铺满落叶的小径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这地方真美!”刘绰跳下马车,深吸一口带着松木清香的空气,眼中满是欣喜,“二郎,你家的别院竟藏在这样的好地方!”

  仆从们开始搬搬抬抬。

  李德裕笑着牵起她的手,“这别院是阿耶早年置办的,他喜欢清静,常来此著书立说。如今正好便宜了我们。”

  他指了指远处的山林,“先稍作休整,明日我带你去打猎,听说这季节山里的獐子最是肥美。”

  刘绰眨了眨眼,俏皮道:“我怕是要先带上胡缨去拣栗子,若兰的婚宴就在十月初八,她还等着我的糖炒栗子做甜点呢!”

  “别忘了,还有我们的婚宴!”

  李家的钟南别院坐落于终南山麓一处向阳的缓坡上,背倚苍翠山峦,前临蜿蜒溪流,四周古松环抱,远远望去,青砖黛瓦掩映在斑斓秋色中,宛如一幅天然水墨画。

  别院依山势而建,门前一条碎石小径蜿蜒穿过枫林,落叶铺就金黄地毯。

  溪水自西侧山涧流下,在院前汇成一泓清潭,潭边设有一座六角凉亭,亭柱上爬满枯藤,檐角悬着铜铃,秋风拂过,铃声清越,与潺潺水声相和。

  别院呈三进格局,虽不奢华,却处处透着文人的雅致与实用。

  前院青砖铺地,两侧栽着修竹与药圃。角落一口古井,井台磨得光滑,显是常年使用。东厢是门房与仆役住所,西厢则改作了马厩与象棚,云岫和灵霁正悠闲地咀嚼着新鲜的干草。

  穿过一道月亮门,便是主院。

  正堂悬着“静观斋”匾额,笔力雄浑,是李吉甫亲题。

  堂前两株老桂树开得正盛,枝干盘曲如龙,树下设石桌石凳,桌上刻着棋盘,显然常有人在此对弈。

  主人家的书房和寝居便在此,另有一间小阁楼,推窗可见群山连绵。

  后院墙外是一片野栗林,是这几年李德裕让人移栽过来的。

  屋内陈设简洁而考究。

  正堂正中一幅《终南积雪图》,下设紫檀翘头案,案上供着青铜香炉,青烟袅袅。

  两侧书架堆满竹简与线装书,墙角立着一柄乌木杖,杖头雕成松鹤,是李吉甫登山所用。

  书房临窗一张大案,堆满舆图、稿纸与算筹。

  墙上挂着一把古琴,琴尾刻“松风”二字,漆色温润。

  寝居里都是一样的布置:素纱帐、青瓷枕,床榻旁的小几上摆着一盏雁足灯,灯罩上绘着星图。最特别的是窗下的暖炕,炕桌可升降,冬日既可伏案写作,又能煨茶取暖。

  别院虽不常住,却打理得一丝不苟。

  瓦片无一片残损,檐下蛛网皆无,木柱门窗漆色如新,榫卯严丝合缝,毫无吱呀之声。

  庖屋的灶台擦得发亮,柴垛整齐码在廊下,连水缸里的瓢都挂在固定位置。

  李德裕推开书房窗户,山风裹着松香涌入。

  他回头对刘绰笑道:“阿耶常说,这屋子‘有山野之趣,无市井之喧’——如今看来,倒是与你最相配。”

  看着这既低调又不失格调的别墅,刘绰忍不住赞叹:“不愧是赵郡李氏,连别墅都这么有品位!”

  李二见她喜欢,心中满足,“这别院是阿耶亲自设计的。小时候跟着他来过几次,如今都已经记不清了。不过,我那点绘图做旧的本事也都是跟阿耶学的。”

  次日清晨,李德裕换上猎装,腰间别了弓箭,英姿勃发。

  刘绰力气小,拉不动弓,就打算先骑上象、哼着歌、拣栗子。

  要想打猎,她只能用枪。

  将人送到栗子树多的地方,李德裕俯身在刘绰额间落下一吻,“我去去就回,你骑象时小心些。”

  “知道啦!”刘绰挥挥手,目送他带着几名护卫消失在林间小径。

  她转身对胡缨笑道:“走吧,咱们带云岫和灵霁进山!”

  灵霁年纪小,走起路来蹦蹦跳跳,鼻子不时卷起地上的落叶玩耍。

  云岫则沉稳得多,驮着刘绰,偶尔用长鼻轻甩,似在提醒她注意陡坡。

  山间栗子树硕果累累,胡缨麻利地爬上树干摇晃枝桠,栗子便如雨点般落下。

  刘绰从象背上跳下,弯腰捡拾,裙摆沾了晨露也浑然不觉。

  “娘子,那边好像有人!”胡缨突然压低声音,指向不远处的一片空地。

  刘绰顺着方向望去,只见一名中年男子正俯身在一块平坦的巨石上写写画画。

  他身着简朴的靛青色短打,腰间挂着水囊和罗盘,身旁三名随从背着工具和武器,或立或蹲,警惕地环顾四周。

  最引人注目的是男子手中的图纸——那不是寻常的山水画,而是一幅精细的地形图,山势走向、溪流分布皆标注得清清楚楚。

  刘绰眯起眼,竟从图纸一角辨认出了李家别院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