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局让娇俏女阎王扶墙 第88章 住手

小说:历史:开局让娇俏女阎王扶墙 作者:马上暴富 更新时间:2025-07-24 13:44:10 源网站:2k小说网
  ();

  第八十八章 住手

  钦差一挥手,身后的士兵便一拥而上。

  就在这时,侯爷及时赶到。

  他大喝一声:“住手!”

  士兵们被这一声断喝吓得停住了脚步。

  侯爷走上前,看着钦差,说道。

  “钦差大人,郑姑娘此举虽违抗了军令,但她是为了拯救边境百姓,击退敌军。”

  “她立下大功,怎能以违抗军令论处?”

  钦差冷哼一声,“侯爷,军法如山,任何人都不能例外。”

  “她擅自行动,破坏了整个防御计划,若不惩处,日后如何服众?”

  侯爷眉头紧皱,说道:“郑姑娘此次行动,实是形势所迫。”

  “当时边境村庄百姓遭受敌军屠戮,情况危急万分。若不及时救援,后果不堪设想。”

  “而且,她成功击退敌军,还百姓以安宁,此等功绩,不应被忽视。”

  “我愿以我的战功为郑姑娘担保,恳请钦差大人网开一面。”

  钦差却丝毫不为所动,“侯爷,你的战功确实卓著,但这并不能成为她违抗军令的借口。”

  “若人人都像她一样,无视军令,那军队将成何体统?”

  双方僵持不下,矛盾逐渐激化。

  军营中的将士们听闻消息,纷纷围了过来。

  他们对郑雅儿的英勇行为十分敬佩,对钦差的做法表示不满。

  “郑姑娘是为了救百姓,何罪之有?”

  “是啊,钦差大人这是要寒了将士们的心啊!”

  士兵们的议论声越来越大,气氛变得十分紧张。

  郑雅儿看着侯爷,心中既感动又焦急。

  她不想因为自己而让侯爷与钦差产生更大的矛盾,于是说道。

  “侯爷,您不必为我如此。我愿意接受处罚。”

  “只是希望您能继续带领将士们保卫边关,揭露敌军的阴谋。”

  侯爷看着郑雅儿,坚定地说道。

  “郑姑娘,你为边关百姓和军队立下大功,我绝不能眼睁睁看着你被冤枉。”

  “今日,我定要保你周全。”

  钦差见侯爷态度坚决,心中恼怒。

  他心想,若不借此机会打压侯爷,日后恐怕更难掌控局面。于是,他决定强**。

  “侯爷,你这是公然袒护违抗军令之人。若你执意如此,休怪我不客气。”

  “我这就将你们二人一同押解回京,让圣上定夺!”钦差威胁道。

  侯爷毫不畏惧,“钦差大人,你如此行事,是想置边关安危于不顾吗?”

  “如今敌军虎视眈眈,阴谋尚未揭露,若此时将我和郑姑娘押解回京,边关无人主持大局。”

  “敌军必定趁机而入,百姓又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你担当得起这个责任吗?”

  钦差被侯爷的话问得一时语塞,但他心中仍不愿放弃这个机会。

  他眼珠一转,说道:“哼,侯爷,你少拿边关安危来压我。我这是在执行军法。”

  “维护朝廷的威严。你若真的为边关着想,就应该让郑雅儿接受处罚,以正军法。”

  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双方互不相让。

  众人皆感压抑之际,远方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只见数骑快马扬尘而来,为首之人身着明黄服饰,手持圣旨,正是传旨太监。

  “圣旨到——”

  尖锐的声音在军营中回荡,众人心中皆是一凛,下意识地整理衣衫,跪地接旨。

  侯爷与钦差也暂且放下争执,随着众人一同跪地。

  传旨太监神色严肃,展开圣旨,高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边关之事,朕已详知。今闻侯爷拖延割城之举,实乃抗旨不遵。”

  “朕念边关局势复杂,此前未予深究。然今敌军屡有退让之态,十城交割万不可再拖。”

  “着侯爷即刻交接十城予敌军,不得有误。若再有延误,定斩不赦!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虽心中震惊,但仍接下圣旨。

  侯爷缓缓起身,眉头紧锁,眼中满是无奈与忧虑。

  他怎么也没想到,朝廷竟在此时下达这样的圣旨。

  割让十城,不仅意味着国家领土的丧失。

  更可能让边关将士们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而且,敌军狼子野心,得到十城后未必会就此罢休。

  钦差听闻圣旨,心中暗喜。

  他斜睨了侯爷一眼,说道。

  “侯爷,圣上旨意已下,您可听清了?即刻交割十城,不得有误。若再延误,恐怕……”

  侯爷咬了咬牙,说道。

  “钦差大人,非是本侯拖延。如今敌军心怀叵测,背后恐有更大阴谋。”

  “此时交割十城,无异于资敌,边关危矣!”

  “还望钦差大人能与本侯一同上书圣上,陈明利害,恳请圣上收回成命。”

  钦差冷哼一声。

  “侯爷,圣上旨意岂容更改?你还是速速执行吧,莫要再做无谓的挣扎。”

  此时,郑雅儿也站起身来,说道。

  “侯爷,钦差大人,敌军此前散布谣言,屠戮百姓,种种恶行表明其毫无诚意。”

  “此时割城,必定后患无穷。还请三思啊!”

  然而,圣旨已下,如泰山压顶。

  侯爷等人虽明知割城风险巨大,但皇命难违。

  待传旨太监与钦差离开后,他们赶忙聚到营帐内,秘密商讨应对之策。

  营帐内气氛凝重,烛火摇曳,将众人的身影在帐壁上拉得扭曲而漫长。

  顾春风率先打破沉默,语气坚决。

  “侯爷,郑姑娘,这十城绝不能交!敌军心怀鬼胎。”

  “背后还有前朝余孽复国的阴谋,割城无疑是自掘坟墓。”

  郑雅儿点头赞同,秀眉紧蹙。

  “顾公子所言极是。一旦十城落入敌手,敌军实力大增。”

  “边关再无宁日,而且朝廷恐怕也会陷入更大的危机。”

  侯爷神色严峻,微微皱眉,来回踱步思考着。

  “我亦深知其中利害,只是圣命难违。若公然抗旨,朝廷必定降罪。”

  “不仅我们自身难保,还可能连累边关将士。但不割城,又该如何向朝廷交代?”

  三人陷入了沉思,绞尽脑汁地思索着两全之策。

  许久,郑雅儿眼睛一亮,说道。

  “侯爷,我们一方面拖延割城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