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廷中,因为苏晓晓不入局,其他皇女们也将矛头对准了彼此。
即使有几个人意识到了苏晓晓也是心腹大患,却因为无法联合对付她,加上不想正面和绛阙的玄甲兵将对上,竟是谁也不肯主动。
宫中每日里内斗不断,而苏晓晓却带着三千兵将,离开了皇城,直接开始四处巡游。
知道这件事的皇女们有的惊讶,有的则松了口气。
连凤璟都以为她是在用实际行动表态,自己不想牵涉到皇权斗争中。
毕竟女帝病重,只有留在皇城,才能在关键时候保证自己顺利登基。
可谁能想到,这位大皇女的身影竟然开始在凤翎过的各个角落出现,并且处处都出现了她的传说。
明面上的消息一般都是:
有时候她听闻某地官员贪污受贿、欺压百姓,便亲自前往调查,明察暗访,收集证据,最终将**污吏绳之以法,为百姓伸张了正义。
有时候她听闻某地遭遇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饥寒交迫,饿殍遍野,她就亲自来到当地,会主动要求官府立即下令开仓放粮,救济灾民。
看到那些年久失修,河道淤塞,或是道路城防都有缺陷的城市,她也会召集当地官员与乡绅,商议兴修水利,改善道路的事。
其实很多事情原本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顺利,但神奇的是,似乎只要她一露面一站出来,大家就都被她折服了。
世人都传她是厌倦皇城内的尔虞我诈、权谋算计,主动请缨远离权力中心,并且心怀天下,以仁爱为本。
这让她在民间的威望越发高涨,并且她的“美名” 更是传播甚远。
一年过去了,绛阙的三千兵士始终忠心耿耿地跟着她,并随时将她的情况禀报给绛阙女帝和朱明焰。
苏晓晓也知道这件事,她甚至主动通过绛阙的密探给绛阙女帝写信,表达谢意同时告知自己的计划。
毕竟,她还欠人家人情呢。
绛阙女帝和朱明焰同时看到了密报和苏晓晓写来的感谢信,两人都不知道该如何形容。
明明是派去监视她的人,结果最后都成了她的信使。
她甚至还送来了不少凤翎国的特产,呵……,还真会礼尚往来啊。
但两人也感受到了一种被当成朋友般信任和尊重的感觉,这感觉其实还挺不错的。
朱明焰一开始不理解:“这么关键的时候,她不留在皇城,万一人家强夺皇位尘埃落定,她这不就危险了吗?”
女帝瞥了她一眼,看她是真的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耐心解释:“这天下棋局,最忌过早暴露锋芒,凤晓此举,表面上是远离权力中心,实则是在为日后夺取皇位铺路。”
朱明焰认真思索片刻,忽然道:“我明白了,她得到的是民心。”
女帝笑了,这货总算孺子可教也。
朝堂之上,文臣虽多,但真正的力量往往在民间。
凤晓做的事情看似桩桩件件十分寻常,但其实当地从上到下的官员兵将都会臣服她,为她所用,皇城附近的几大驻兵军营也早就被她跑遍了。
很多暗中发生的事情,其实难以直接传回皇城,她更可以借此机会,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
说到底,凤晓看似退让,实则是在为日后的崛起做准备。”
女帝缓缓道:“这天下之事,往往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你日后若想在这朝堂之上立足,也需学会观察,学会隐忍。”
朱明焰想了想问道:“难道我做了女帝也得忍?”
女帝翻了个白眼:“废话,你以为登上皇位就真的从一了百了一呼百应,如何驾驭群臣,政令通达君临天下,这也是一门学问。”
朱明焰点头:“我明白了,我看凤晓这么聪明,日后我要是有不懂的,直接请教她也可以把。”
女帝:……
那凤晓当初怎么就没生成个男人,应该直接娶回来给这货当凤后!
就如同绛阙女帝所分析的那样,苏晓晓如今几乎已经成为了凤翎国真正的女帝。
她的身后,一开始原本只是三千绛阙将士,后来,却变成了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主动追随效忠她。
其中不乏文臣武将。
这一年,她跑遍了凤翎几乎大江南北,除了细致地了解了这个国家的运作外,还解决了不少难题,她的智谋,才学和武功已经折服了无数人。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她的颜值。
这个时代如果有偶像,那她妥妥的就是站在顶流无可比拟的那一个。
于是,当朝堂上的几个皇女偕同她们背后的家族还在明争暗斗个不停的时候,所有人都恍然发现,凤晓似乎无形中已经拥有了自己稳固的威望和势力。
而凤翎女帝呢,她依旧卧床不起,各个皇女们有的希望她驾鹤西去,也有的则想要拖延她的病情以给自己争取时间,没有一个人是真心关心这个母亲,连她曾经最在意的皇太女凤郡都是如此。
众人各个使出手段,彼此争斗,争夺权势拉拢朝臣,或者寻找对方的把柄。
没有人真正在意女帝的生死,只是利用她的病情做文章罢了,连后宫贵君也都是如此。
其实除了苏晓晓,没有人知道,女帝什么都看得见,听得到。
这一年来,她的魂魄就在皇城上空,将众人背地里的算计,小心思都看得明明白白。
因为这就是苏晓晓耗费了功德之力给她创造的机会,让她亲眼见证自己所宠爱的男人和女儿们都是些什么货色!
宫廷中,因为苏晓晓不入局,其他皇女们也将矛头对准了彼此。
即使有几个人意识到了苏晓晓也是心腹大患,却因为无法联合对付她,加上不想正面和绛阙的玄甲兵将对上,竟是谁也不肯主动。
宫中每日里内斗不断,而苏晓晓却带着三千兵将,离开了皇城,直接开始四处巡游。
知道这件事的皇女们有的惊讶,有的则松了口气。
连凤璟都以为她是在用实际行动表态,自己不想牵涉到皇权斗争中。
毕竟女帝病重,只有留在皇城,才能在关键时候保证自己顺利登基。
可谁能想到,这位大皇女的身影竟然开始在凤翎过的各个角落出现,并且处处都出现了她的传说。
明面上的消息一般都是:
有时候她听闻某地官员贪污受贿、欺压百姓,便亲自前往调查,明察暗访,收集证据,最终将**污吏绳之以法,为百姓伸张了正义。
有时候她听闻某地遭遇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饥寒交迫,饿殍遍野,她就亲自来到当地,会主动要求官府立即下令开仓放粮,救济灾民。
看到那些年久失修,河道淤塞,或是道路城防都有缺陷的城市,她也会召集当地官员与乡绅,商议兴修水利,改善道路的事。
其实很多事情原本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顺利,但神奇的是,似乎只要她一露面一站出来,大家就都被她折服了。
世人都传她是厌倦皇城内的尔虞我诈、权谋算计,主动请缨远离权力中心,并且心怀天下,以仁爱为本。
这让她在民间的威望越发高涨,并且她的“美名” 更是传播甚远。
一年过去了,绛阙的三千兵士始终忠心耿耿地跟着她,并随时将她的情况禀报给绛阙女帝和朱明焰。
苏晓晓也知道这件事,她甚至主动通过绛阙的密探给绛阙女帝写信,表达谢意同时告知自己的计划。
毕竟,她还欠人家人情呢。
绛阙女帝和朱明焰同时看到了密报和苏晓晓写来的感谢信,两人都不知道该如何形容。
明明是派去监视她的人,结果最后都成了她的信使。
她甚至还送来了不少凤翎国的特产,呵……,还真会礼尚往来啊。
但两人也感受到了一种被当成朋友般信任和尊重的感觉,这感觉其实还挺不错的。
朱明焰一开始不理解:“这么关键的时候,她不留在皇城,万一人家强夺皇位尘埃落定,她这不就危险了吗?”
女帝瞥了她一眼,看她是真的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耐心解释:“这天下棋局,最忌过早暴露锋芒,凤晓此举,表面上是远离权力中心,实则是在为日后夺取皇位铺路。”
朱明焰认真思索片刻,忽然道:“我明白了,她得到的是民心。”
女帝笑了,这货总算孺子可教也。
朝堂之上,文臣虽多,但真正的力量往往在民间。
凤晓做的事情看似桩桩件件十分寻常,但其实当地从上到下的官员兵将都会臣服她,为她所用,皇城附近的几大驻兵军营也早就被她跑遍了。
很多暗中发生的事情,其实难以直接传回皇城,她更可以借此机会,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
说到底,凤晓看似退让,实则是在为日后的崛起做准备。”
女帝缓缓道:“这天下之事,往往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你日后若想在这朝堂之上立足,也需学会观察,学会隐忍。”
朱明焰想了想问道:“难道我做了女帝也得忍?”
女帝翻了个白眼:“废话,你以为登上皇位就真的从一了百了一呼百应,如何驾驭群臣,政令通达君临天下,这也是一门学问。”
朱明焰点头:“我明白了,我看凤晓这么聪明,日后我要是有不懂的,直接请教她也可以把。”
女帝:……
那凤晓当初怎么就没生成个男人,应该直接娶回来给这货当凤后!
就如同绛阙女帝所分析的那样,苏晓晓如今几乎已经成为了凤翎国真正的女帝。
她的身后,一开始原本只是三千绛阙将士,后来,却变成了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主动追随效忠她。
其中不乏文臣武将。
这一年,她跑遍了凤翎几乎大江南北,除了细致地了解了这个国家的运作外,还解决了不少难题,她的智谋,才学和武功已经折服了无数人。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她的颜值。
这个时代如果有偶像,那她妥妥的就是站在顶流无可比拟的那一个。
于是,当朝堂上的几个皇女偕同她们背后的家族还在明争暗斗个不停的时候,所有人都恍然发现,凤晓似乎无形中已经拥有了自己稳固的威望和势力。
而凤翎女帝呢,她依旧卧床不起,各个皇女们有的希望她驾鹤西去,也有的则想要拖延她的病情以给自己争取时间,没有一个人是真心关心这个母亲,连她曾经最在意的皇太女凤郡都是如此。
众人各个使出手段,彼此争斗,争夺权势拉拢朝臣,或者寻找对方的把柄。
没有人真正在意女帝的生死,只是利用她的病情做文章罢了,连后宫贵君也都是如此。
其实除了苏晓晓,没有人知道,女帝什么都看得见,听得到。
这一年来,她的魂魄就在皇城上空,将众人背地里的算计,小心思都看得明明白白。
因为这就是苏晓晓耗费了功德之力给她创造的机会,让她亲眼见证自己所宠爱的男人和女儿们都是些什么货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