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凝香阁的招牌,语气带着点别扭:
“不过是恰好路过,看不得有人在本郡主眼皮子底下耍这种下三滥的把戏,脏污了京城的地界罢了,再说了……”
她话锋一转,目光重新落回姜清宁脸上,带着几分审视和坦诚:
“你姜清宁,虽然出身…嗯,现在也没什么出身了,但好歹也是凭自己本事在京城站稳脚跟的人。”
“被这种不入流的手段构陷,未免也太丢我们女子的脸了,本郡主看不过眼顺手戳穿,免得让人觉得我们京城贵女都是些没脑子的蠢货,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泼脏水。”
这番话说得既傲娇又直接,甚至还带着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姜清宁微微一怔,随即唇角泛起一丝了然的笑意。
这位山阳郡主性情直率,爱憎分明。
虽然言语带刺,但心性并不坏,甚至…有些可爱。
“郡主说的是。”姜清宁从善如流,语气平和,“无论郡主初衷为何,今日援手之恩清宁铭记于心,日后郡主若有需要清宁效劳之处,力所能及,绝不推辞。”
李幼薇撇撇嘴,金丝团扇轻轻摇着:“谁要你效劳了?本郡主金尊玉贵,用得着你?”
话虽如此,她眼神却瞟了一眼凝香阁内琳琅满目的货架,状似不经意地问道:
“不过…你店里的东西,真有那么好?连宫里的娘娘们都夸?”
姜清宁心中了然,莞尔一笑:“郡主若不嫌弃,不妨移步店内,清宁亲自为您介绍几款适合郡主肤质的养颜秘方,都是凝香阁的镇店之宝,用料天然,效果显著,绝不会让郡主失望。”
李幼薇眼睛亮了亮,但面上依旧维持着矜持:“哼,既然你诚心诚意地邀请了,本郡主就勉为其难进去看看吧,正巧走累了,讨杯茶喝。”
说着她便抬步向店内走去,脚步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快。
侍女惊讶得瞪大双眼,连忙跟上去,内心唏嘘:公主啊,几步路您就累了?山阳郡主的威严何存啊!
姜清宁笑着跟上,吩咐紫苏:“去备最好的云雾茶,用我那套雨过天青的茶具。”
凝香阁内室,檀香袅袅,驱散了方才门外的喧嚣。
紫苏奉上雨过天青的茶具,碧绿的云雾茶汤在薄如蛋壳的瓷盏中氤氲着清香。
姜清宁亲自为李幼薇斟茶,动作行云流水,态度平和自然,带着世家浸润出的优雅从容,如同招待一位寻常的尊重客人。
李幼薇端起茶盏,姿态依旧矜贵,目光却带着毫不掩饰的好奇,打量着店内陈设和姜清宁推荐的几款养颜珍品,只觉得每一样都包装精美,用料考究。
“这款雪肌凝露,以天山雪莲为主料,辅以多种珍稀草本精华,于清晨洁面后取三滴轻拍,有极佳的润泽提亮之效,尤其适合郡主这般天生丽质,只需稍加养护便能容光焕发的肌肤。”
姜清宁拿起一只小巧的白玉瓶,声音清润地介绍着。
李幼薇接过,拔开瓶塞轻嗅,一股清洌纯净的冷香沁入心脾,让她精神为之一振。
她虽贵为郡主,宫中御赐的香膏脂粉无数,但姜清宁推荐的这些,似乎别有一番天然纯净的韵味,更合她心意。
“嗯,闻着倒是不错。”李幼薇矜持地点点头,将瓶子递给身后的侍女收好,又指了另外几样,“这个,还有那个,都包起来吧。”
姜清宁微笑应下,示意紫苏去包装。
室内一时安静下来,只剩下茶香浮动。
李幼薇端起茶盏,轻呷了一口,目光落在姜清宁沉静的侧脸上,忽然开口,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说起来,今日带王太医出来,倒并非刻意为你解围,只是习惯了。”
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长长的睫毛垂下,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
“秦国公夫人…也就是秦休的母亲,当年生他时遭了大罪,产后血崩,险些…这些年身子骨一直不算硬朗,内里亏虚得厉害,畏寒怕风,需得仔细将养。”
“太医院里,王太医最擅调理妇人气血虚亏之症,所以每月初七,我都会请王太医过府为秦夫人请一次平安脉,细细调方,这一请便是三年多了。”
她的声音很平静,仿佛在陈述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但话语里蕴含的关怀,却重若千钧。
姜清宁握着茶盏的手指微微收紧。
她听懂了李幼薇的弦外之音。
这位金枝玉叶的郡主,用三年多不间断的默默的付出,表达着对秦休最深沉的爱屋及乌。
这份心意,纯粹而厚重。
“郡主仁心,三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国公夫人,此等至孝至善之心,实在令人感佩。”
姜清宁放下茶盏,看向李幼薇的目光充满真诚的敬意,没有丝毫的虚伪或同情,“秦国公夫人能得郡主如此挂念,亦是福气。”
李幼薇抬眸,对上姜清宁清澈坦荡的眼神,微微一怔。
她预想过姜清宁可能的反应,可能会尴尬,可能会警惕,甚至可能带点胜利者的怜悯,却独独没想到是这般纯粹的欣赏与肯定。
这让她心中那点因吐露心事而升起的别扭和酸涩,竟奇异地淡去了几分。
“什么仁心不仁心的。”李幼薇别过脸,用团扇轻轻扇着风,掩饰那一瞬间的情绪波动,语气又恢复了惯有的傲娇,“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秦夫人性子温和,待我极好,我…我也乐意去看看她。”
她沉默片刻,忽然转头,目光带着几分审视,又带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探究,直直看向姜清宁:“喂,姜清宁。”
“郡主请讲。”
“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趟秦国公府?”李幼薇问得有些突兀,但眼神却很认真。
“正好王太医也在,让他也给你瞧瞧?我看你脸色也有些苍白,想必是近日被那些糟心事烦扰的,秦夫人见到你…或许也会高兴。”
她顿了顿,补充道:“反正听说你那宁阁,就在秦国公府隔壁,顺路得很。”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凝香阁的招牌,语气带着点别扭:
“不过是恰好路过,看不得有人在本郡主眼皮子底下耍这种下三滥的把戏,脏污了京城的地界罢了,再说了……”
她话锋一转,目光重新落回姜清宁脸上,带着几分审视和坦诚:
“你姜清宁,虽然出身…嗯,现在也没什么出身了,但好歹也是凭自己本事在京城站稳脚跟的人。”
“被这种不入流的手段构陷,未免也太丢我们女子的脸了,本郡主看不过眼顺手戳穿,免得让人觉得我们京城贵女都是些没脑子的蠢货,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泼脏水。”
这番话说得既傲娇又直接,甚至还带着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姜清宁微微一怔,随即唇角泛起一丝了然的笑意。
这位山阳郡主性情直率,爱憎分明。
虽然言语带刺,但心性并不坏,甚至…有些可爱。
“郡主说的是。”姜清宁从善如流,语气平和,“无论郡主初衷为何,今日援手之恩清宁铭记于心,日后郡主若有需要清宁效劳之处,力所能及,绝不推辞。”
李幼薇撇撇嘴,金丝团扇轻轻摇着:“谁要你效劳了?本郡主金尊玉贵,用得着你?”
话虽如此,她眼神却瞟了一眼凝香阁内琳琅满目的货架,状似不经意地问道:
“不过…你店里的东西,真有那么好?连宫里的娘娘们都夸?”
姜清宁心中了然,莞尔一笑:“郡主若不嫌弃,不妨移步店内,清宁亲自为您介绍几款适合郡主肤质的养颜秘方,都是凝香阁的镇店之宝,用料天然,效果显著,绝不会让郡主失望。”
李幼薇眼睛亮了亮,但面上依旧维持着矜持:“哼,既然你诚心诚意地邀请了,本郡主就勉为其难进去看看吧,正巧走累了,讨杯茶喝。”
说着她便抬步向店内走去,脚步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快。
侍女惊讶得瞪大双眼,连忙跟上去,内心唏嘘:公主啊,几步路您就累了?山阳郡主的威严何存啊!
姜清宁笑着跟上,吩咐紫苏:“去备最好的云雾茶,用我那套雨过天青的茶具。”
凝香阁内室,檀香袅袅,驱散了方才门外的喧嚣。
紫苏奉上雨过天青的茶具,碧绿的云雾茶汤在薄如蛋壳的瓷盏中氤氲着清香。
姜清宁亲自为李幼薇斟茶,动作行云流水,态度平和自然,带着世家浸润出的优雅从容,如同招待一位寻常的尊重客人。
李幼薇端起茶盏,姿态依旧矜贵,目光却带着毫不掩饰的好奇,打量着店内陈设和姜清宁推荐的几款养颜珍品,只觉得每一样都包装精美,用料考究。
“这款雪肌凝露,以天山雪莲为主料,辅以多种珍稀草本精华,于清晨洁面后取三滴轻拍,有极佳的润泽提亮之效,尤其适合郡主这般天生丽质,只需稍加养护便能容光焕发的肌肤。”
姜清宁拿起一只小巧的白玉瓶,声音清润地介绍着。
李幼薇接过,拔开瓶塞轻嗅,一股清洌纯净的冷香沁入心脾,让她精神为之一振。
她虽贵为郡主,宫中御赐的香膏脂粉无数,但姜清宁推荐的这些,似乎别有一番天然纯净的韵味,更合她心意。
“嗯,闻着倒是不错。”李幼薇矜持地点点头,将瓶子递给身后的侍女收好,又指了另外几样,“这个,还有那个,都包起来吧。”
姜清宁微笑应下,示意紫苏去包装。
室内一时安静下来,只剩下茶香浮动。
李幼薇端起茶盏,轻呷了一口,目光落在姜清宁沉静的侧脸上,忽然开口,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说起来,今日带王太医出来,倒并非刻意为你解围,只是习惯了。”
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长长的睫毛垂下,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
“秦国公夫人…也就是秦休的母亲,当年生他时遭了大罪,产后血崩,险些…这些年身子骨一直不算硬朗,内里亏虚得厉害,畏寒怕风,需得仔细将养。”
“太医院里,王太医最擅调理妇人气血虚亏之症,所以每月初七,我都会请王太医过府为秦夫人请一次平安脉,细细调方,这一请便是三年多了。”
她的声音很平静,仿佛在陈述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但话语里蕴含的关怀,却重若千钧。
姜清宁握着茶盏的手指微微收紧。
她听懂了李幼薇的弦外之音。
这位金枝玉叶的郡主,用三年多不间断的默默的付出,表达着对秦休最深沉的爱屋及乌。
这份心意,纯粹而厚重。
“郡主仁心,三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国公夫人,此等至孝至善之心,实在令人感佩。”
姜清宁放下茶盏,看向李幼薇的目光充满真诚的敬意,没有丝毫的虚伪或同情,“秦国公夫人能得郡主如此挂念,亦是福气。”
李幼薇抬眸,对上姜清宁清澈坦荡的眼神,微微一怔。
她预想过姜清宁可能的反应,可能会尴尬,可能会警惕,甚至可能带点胜利者的怜悯,却独独没想到是这般纯粹的欣赏与肯定。
这让她心中那点因吐露心事而升起的别扭和酸涩,竟奇异地淡去了几分。
“什么仁心不仁心的。”李幼薇别过脸,用团扇轻轻扇着风,掩饰那一瞬间的情绪波动,语气又恢复了惯有的傲娇,“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秦夫人性子温和,待我极好,我…我也乐意去看看她。”
她沉默片刻,忽然转头,目光带着几分审视,又带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探究,直直看向姜清宁:“喂,姜清宁。”
“郡主请讲。”
“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趟秦国公府?”李幼薇问得有些突兀,但眼神却很认真。
“正好王太医也在,让他也给你瞧瞧?我看你脸色也有些苍白,想必是近日被那些糟心事烦扰的,秦夫人见到你…或许也会高兴。”
她顿了顿,补充道:“反正听说你那宁阁,就在秦国公府隔壁,顺路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