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客厅的地板上。

  电视机屏幕正播放着体育晨间新闻,播音员清晰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

  “……NBA季后赛第一轮G1全部结束,各场比分如下:

  尼克斯122比99老鹰;

  凯尔特人104比81猛龙;

  活塞86比90奇才;

  魔术81比88骑士;

  湖人128比114掘金;

  马刺117比115太阳;

  黄蜂104比92小牛;

  爵士93比82开拓者……”

  刚起床准备收看8点尼克斯和老鹰G2比赛的苗欣怡,动作顿了一下。

  苗书记坐在沙发那头,看着女儿匆匆准备的身影,忍不住道:

  “要我说,你这还不如留在纽约呢。大清早爬起来盯着转播,图啥?”

  苗欣怡鼓了鼓脸颊,没接话。

  在纽约那些日子,她更像是童年身边一个安静的挂件。

  看着他忙碌于比赛、训练,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

  她心里已经暗暗下了决心:要找到自己真正闪光的事业。

  考电视台主持人,就是她选择的第一站。

  她要站在聚光灯下,用自己的光彩赢得尊重,而不仅仅是……被笼罩在男朋友的光环里。

  ......

  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球馆,大战的气氛一如往昔炽热。

  G2如期开打。

  这一次,亚特兰大老鹰依旧没能解决尼克斯多点开花的进攻难题。

  整场比赛,蓝色的进攻浪潮此起彼伏,流畅得令人窒息。

  最终,比分定格在 112比99。

  尼克斯兵不血刃,主场再下一城,总比分2比0领先。

  数据栏闪耀着尼克斯核心的光芒:

  童年:17投12中,三分球8中5,35分3篮板5助攻3抢断2盖帽0失误, 35的恐怖正负值冠绝全场!

  姚铭:11投6中,16分11篮板7助攻3盖帽。

  兰多夫:13投5中,15分15篮板。

  巴博萨:10投5中,14分4助攻。

  ......

  三天后,战场南移。

  亚特兰大,菲利普斯球馆。

  尽管主队两场皆墨大比分落后,但这片老鹰的巢穴,季后赛的氛围已被狂热点燃。

  球迷们心里非常清楚晋级希望渺茫,他们将全部的热情,倾注到接下来这唯二的两个主场上。

  尤其是对那个身披0号的宿敌——铺天盖地的嘘声、挑衅意味十足的标语、印有童年扭曲头像的夸张大头贴……

  空气中弥漫着毫不掩饰的敌意。

  背水一战!伍德森教练的战术板写满了决绝。

  他清晰地认识到,无论“无童年尼克斯”在常规赛末段表现多么出色,这支球队最锋利、最致命、最能改变比赛走向的,始终是那个身披0号球衣的华夏人。

  他祭出了终极策略:

  1. 窒息贴防: 让身体素质劲爆的约什-史密斯全程贴身死缠童年,不惜体力,像牛皮糖一样粘住,首要目标是切断其接球路线。

  2. 接球围剿: 一旦童年艰难接到球,内线球员必须立刻进行凶狠的包夹,迫使其提前出球。

  3. 犯规策略: 宁可送童年上罚球线,也绝不允许他轻松得分,破坏他的节奏和手感。

  核心思想:锁死童年!让尼克斯的其他人去决定比赛胜负!

  ......

  第一节,老鹰的“绞杀网”展现出了惊人的威力。

  尼克斯赖以生存的快速转移球?老鹰的策略简单粗暴:

  你们随便传,但休想把球舒服地送到童年手上!

  约什-史密斯的防守如同附骨之蛆,利用强壮的身体和长臂死死卡住童年的接球身位,每一个无球跑动都伴随着激烈的身体对抗和隐蔽的小动作。

  当童年好不容易在艰难位置接到球,瞬间便有至少两名老鹰球员猛扑上来,形成凶狠的包夹口袋!

  传球路线被封锁,出手空间被压缩,童年如同陷入泥沼,举步维艰。

  整个第一节,童年鲜有触球,得分更是奢望。

  老鹰宁愿用犯规将他送上罚球线(童年首节罚球4中4),也绝不给他任何轻松运动战直接得分的机会。

  更致命的是,尼克斯其他球员在巨大的防守压力下,在老鹰球迷山呼海啸的干扰中,仿佛集体丢失了准星。

  姚铭遭遇更严密的绕前和顶防;

  兰多夫的低位强打效率下降;

  毕比和贝尔的外线频频打铁;

  巴博萨的突破也屡屡受阻。

  进攻端,尼克斯陷入了罕见的集体低迷。

  反观回到主场的老鹰,在成功限制住童年这头“猛虎”后,士气大振!

  攻防两端都打出了系列赛至今最流畅、最具侵略性的表现。

  约什-史密斯不仅在防守端完美执行了任务,在进攻端更是彻底释放!

  面对去年的防守一阵成员拉加-贝尔,史密斯利用身体和冲击力频频强吃,早早地让贝尔陷入了犯规麻烦(第二节初段四犯)。

  前三节,史密斯15投9中,三分球4中2,高效砍下25分8篮板5助攻!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扛起了老鹰的进攻大旗。

  此消彼长之下,比分被迅速拉开。

  三节战罢,菲利普斯球馆的记分屏上,刺眼的数字无声地诉说着主客场的云泥之别:

  88:68!

  尼克斯落后了整整20分!

  整个菲利普斯球馆沸腾了!

  “** TONG——!”

  “** TONG——!”

  “** TONG——!”

  整齐划一的、充满挑衅与发泄的声浪,如同滔天巨浪,一波接一波猛烈地冲击着客队替补席。

  狂热的声浪仿佛有形,撞击着每一个沮丧的肩膀、每一个焦灼的眼神。

  尼克斯教练组在场边围在一起,眉头紧锁,语速飞快,却似乎找不到破局的钥匙;

  球员们垂着头,毛巾蒙住脸,喘息里都是不甘和无措;

  童年安静地坐在板凳末端,汗水浸透了球衣。

  他抓起毛巾,用力擦了擦顺着额角流下的汗珠。

  那毛巾下眼神不再有开场时的锐利,却沉淀出一种更深沉、更冰冷的火焰。

  他抬头,目光扫过垂头丧气的队友,掠过焦躁踱步的教练,再撞上看台上那疯狂舞动的挑衅标语和一张张因主场领先而得意扭曲的脸孔……

  毛巾被扔到长椅上。

  他的声音不高,却在嘈杂的背景音和更衣室角落的沉重里,清晰地穿过每个人的耳膜,带着不容置疑的冷静和决心:

  “教练,让我来打‘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