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直接进入小段模式。
第一小段:
下班了,也下雨了。虽然脸蛋被凌乱的雨亲了很多次,但还好,没有湿身。——《活在当下》
让我想想该怎么写,这些小段我是发朋友圈写的,配上相对应的照片才有感觉,单单这样看没啥意思,除非我写的是有情节的。
嗯,感觉也没啥感觉,那我有感觉的,就写一下心得。没感觉的,就直接算一个小段好了。因为累了,不想折腾,争取早日让回忆追上我当下的生活。
第二小段:
虽然别人五一放假但下雨,而我周三上班却快乐,一首快乐歌送给我自己:祝你上班快乐,祝你上班快乐,祝你上班快乐,祝你上班快乐。——《上班快乐》
第三小段:
何为劳动节?既有劳动,也有过节的感觉。——《劳动节》
嗯,劳动节那天,我上着班,也吃着华莱士汉堡。
第四小段:
在半个小时里,我感受到了三次这种奇妙。
在进去菜市场前,看到一位年轻妈妈开电动车载她的女孩从我面前经过,不明所以地扫看了两眼,然后就继续前进。
在菜市场里买完叉烧后,又无意间看到一个路过的穿着一身白色连衣裙的女生,多看了两眼,然后就走出菜市场。
在走出菜市场门口时,又莫名地看到一个穿着吊带牛仔裤且比较瘦弱的女生在讲电话,多看了两眼,然后就继续前进。
本以为,那都是人生匆匆的两眼,也没放在心上。
然而,过了十几分钟,在我回程的路上,我却感到有熟悉感,好像在哪见过。嗯,我看到了那个穿着吊带牛仔裤的女生在骑共享单车,然后过了一段路又看到了那个年轻妈妈和她女儿在等红绿灯,最后还看到那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女生坐着电动车从我旁边经过……
这种感觉就很奇妙,为何会无端端多看两眼?难道是因为还会遇见一次?
奇妙,奇妙,真奇妙。——《奇妙》
第五小段:
六十四天,是平淡里的漫长,是健康里的守护,是我想骑自行车所期待的累积。——《六十四天》
嗯,自从我摔车后,休养了六十四天没有骑自行车。
第六小段:
伤筋动骨一百天,以为六十四天就够了的盲目自信是在挑战规律,有些期待该等那么久就需要等那么久,花重开总需要时间,急不来。——《按规律办事》
嗯,没休养够就骑自行车,导致脚又痛了。
第七小段:
自爱首先是接受现实,接受全部的现实,接受当时的自己实际上没有可能做得更好的现实。一个已经“做到了当时所能做的最好”的自己,不应该被后来的自己反复责怪。——《小瞬间》
这段话不是我写的,但我觉得它写得很好。
接受每个阶段的自己,相信那个阶段的自己在当时的心智和环境下做出那样的结果已经是最棒的了!
因为这样想的话,内心会觉得温暖。认可自己,也许能产生更多的力量和对自己更多的爱。
第八小段:
一部电梯,两个人,我13楼,他5楼。电梯下到一楼开门后,我们对视了一下,都没有出去,然后各自按回各自的楼层。原来,他忘带身份证,我忘换家里的拖鞋。——《健忘的缘分》
第九小段:
亲,你真的好有礼貌,有礼貌到我无言以对。——《为了不超时回复》
亲,您怕不是有强迫症。——《我不信邪,除非您有强迫症》
嗯,当时我负责电商平台的客服,有位客户来咨询,我负责接待。
接待完了之后,我回复了一个握手的表情。按道理,这就应该结束对话了。
但是,那位客户是一位很有礼貌的客户,他也回复了握手的表情给我。
可他回复我之后,我就还得回复他,要不然,平台就会认定我们超时不回复,影响平台的分数。
于是,我再次回复了握手的表情。
按道理,正常的情况,对话就真的该结束了。
然而,那位客户出乎我意料地也回复了握手的表情。
额……我觉得不能这样,于是就换个表情,换了个花的表情。
没想到,他也回我花的表情。
额……于是,我们就这样一直回复,至少互相回复了十几轮,终于,他忍不住开口了,说我很有礼貌。
我就顺水推舟,表示我们一定要及时回复客户的咨询等等,终于,他理解了。
对话,也真正结束了。
第一小段:
下班了,也下雨了。虽然脸蛋被凌乱的雨亲了很多次,但还好,没有湿身。——《活在当下》
让我想想该怎么写,这些小段我是发朋友圈写的,配上相对应的照片才有感觉,单单这样看没啥意思,除非我写的是有情节的。
嗯,感觉也没啥感觉,那我有感觉的,就写一下心得。没感觉的,就直接算一个小段好了。因为累了,不想折腾,争取早日让回忆追上我当下的生活。
第二小段:
虽然别人五一放假但下雨,而我周三上班却快乐,一首快乐歌送给我自己:祝你上班快乐,祝你上班快乐,祝你上班快乐,祝你上班快乐。——《上班快乐》
第三小段:
何为劳动节?既有劳动,也有过节的感觉。——《劳动节》
嗯,劳动节那天,我上着班,也吃着华莱士汉堡。
第四小段:
在半个小时里,我感受到了三次这种奇妙。
在进去菜市场前,看到一位年轻妈妈开电动车载她的女孩从我面前经过,不明所以地扫看了两眼,然后就继续前进。
在菜市场里买完叉烧后,又无意间看到一个路过的穿着一身白色连衣裙的女生,多看了两眼,然后就走出菜市场。
在走出菜市场门口时,又莫名地看到一个穿着吊带牛仔裤且比较瘦弱的女生在讲电话,多看了两眼,然后就继续前进。
本以为,那都是人生匆匆的两眼,也没放在心上。
然而,过了十几分钟,在我回程的路上,我却感到有熟悉感,好像在哪见过。嗯,我看到了那个穿着吊带牛仔裤的女生在骑共享单车,然后过了一段路又看到了那个年轻妈妈和她女儿在等红绿灯,最后还看到那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女生坐着电动车从我旁边经过……
这种感觉就很奇妙,为何会无端端多看两眼?难道是因为还会遇见一次?
奇妙,奇妙,真奇妙。——《奇妙》
第五小段:
六十四天,是平淡里的漫长,是健康里的守护,是我想骑自行车所期待的累积。——《六十四天》
嗯,自从我摔车后,休养了六十四天没有骑自行车。
第六小段:
伤筋动骨一百天,以为六十四天就够了的盲目自信是在挑战规律,有些期待该等那么久就需要等那么久,花重开总需要时间,急不来。——《按规律办事》
嗯,没休养够就骑自行车,导致脚又痛了。
第七小段:
自爱首先是接受现实,接受全部的现实,接受当时的自己实际上没有可能做得更好的现实。一个已经“做到了当时所能做的最好”的自己,不应该被后来的自己反复责怪。——《小瞬间》
这段话不是我写的,但我觉得它写得很好。
接受每个阶段的自己,相信那个阶段的自己在当时的心智和环境下做出那样的结果已经是最棒的了!
因为这样想的话,内心会觉得温暖。认可自己,也许能产生更多的力量和对自己更多的爱。
第八小段:
一部电梯,两个人,我13楼,他5楼。电梯下到一楼开门后,我们对视了一下,都没有出去,然后各自按回各自的楼层。原来,他忘带身份证,我忘换家里的拖鞋。——《健忘的缘分》
第九小段:
亲,你真的好有礼貌,有礼貌到我无言以对。——《为了不超时回复》
亲,您怕不是有强迫症。——《我不信邪,除非您有强迫症》
嗯,当时我负责电商平台的客服,有位客户来咨询,我负责接待。
接待完了之后,我回复了一个握手的表情。按道理,这就应该结束对话了。
但是,那位客户是一位很有礼貌的客户,他也回复了握手的表情给我。
可他回复我之后,我就还得回复他,要不然,平台就会认定我们超时不回复,影响平台的分数。
于是,我再次回复了握手的表情。
按道理,正常的情况,对话就真的该结束了。
然而,那位客户出乎我意料地也回复了握手的表情。
额……我觉得不能这样,于是就换个表情,换了个花的表情。
没想到,他也回我花的表情。
额……于是,我们就这样一直回复,至少互相回复了十几轮,终于,他忍不住开口了,说我很有礼貌。
我就顺水推舟,表示我们一定要及时回复客户的咨询等等,终于,他理解了。
对话,也真正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