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特工 第19章 妥协的艺术

小说:异域特工 作者:暗夜的龙 更新时间:2025-07-21 23:04:54 源网站:2k小说网
  监控画面被夜莺刚才那神奇的一“点”后出现的奇异光流模型占据了大半,他看不懂那是什么,但何老那失态的狂喜、手舞足蹈的样子,以及最后那片材料稳定绽放的蓝光,都清晰地传递着一个信号——成功了!

  一个困扰国家顶级项目数年的难题,被这个神秘的女人,用几个简单的手势和一两句含糊的解释,解决了!

  震撼如同电流般窜过吴元的脊椎。他眼中的这个女人,神秘感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被镀上了一层更加耀眼、更加令人敬畏的光晕。她站在狂喜的何老身边,身姿依旧挺拔而孤绝,仿佛刚才点石成金的并非她手。那平静之下的力量,深不可测。

  一个念头不受控制地在他脑海中盘旋:她到底……来自何种高级文明?而她那瞬间流露的冰冷警惕,又是因为什么?门内的光芒万丈与门外的重重疑云,此刻交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吴元的心紧紧缚住。

  试验台上那片稳定绽放着幽蓝光芒的“尘星”,像一颗被驯服的星辰,无声地宣告着何承远半生追求的突破。狂喜的余韵尚未从他脸上褪去,但那双睿智的眼睛已迅速沉淀下来,恢复了属于顶尖科学家的冷静与审慎。

  夜莺那惊鸿一瞥般的“能量结构图”带来的震撼太大,大到超越了当前地球物理学的框架。他深知,要将这份来自异星的启示转化为地球可理解、可复制的技术,还需要漫长而艰辛的跋涉。

  眼下需要一个可行的起点,一个能说服所有人和他自己,并能在现有条件下验证的“妥协版”方案。

  “莺。”何承远深吸一口气,目光灼灼地看着她,语气里带着一种研究者特有的执着,“你刚才那个……‘能量协调’的理念,核心在于找到谐振频率点,并利用环境能量进行微引导,形成应力释放通道。这个概念,我大致理解了。但具体如何实现……我需要一个更接近我们现有科技树的操作路径。”

  他大步走到中央光幕前,手指飞快地滑动、勾勒。很快,三个截然不同的实验方案框架被构建出来。

  方案一,激进而大胆:试图模拟她那近乎玄妙的能量引导路径,设计一种全新的、基于特定几何结构的复合力场发生器。

  光幕上复杂的几何图形和力场叠加模拟看得人眼花缭乱。

  何承远摇摇头:“想法很好,但材料、工艺、能量源…要求太高,短期内不可能实现。”

  方案二,相对保守:在现有约束力场基础上进行大幅优化,寻找更精确的谐振频率范围,并尝试引入微弱的微波能量束作为“引导剂”。

  模型运行起来,虽然也能部分压制畸变点,但稳定性数据始终在临界值边缘徘徊,效果远不如夜莺展示的那种完美闭环。

  “不够……效率太低,控制精度要求苛刻到不切实际。”何承远眉头紧锁。

  方案三,一个奇妙的折中:它没有追求夜莺那精妙绝伦的能量流动路径,而是采用了一种阶梯式的、多层级谐振频率微调策略。

  核心思想是利用现有约束力场本身的多个次级谐波节点,像拨动一组精密音叉一样,让它们在特定组合下产生一种“共振协同效应”,自发地在材料内部薄弱点附近形成相对平缓的能量流疏导带。

  同时,它只要求注入极微弱的环境能量,如太阳能或设备废热,作为“润滑剂”和“引子”。模型的稳定性数据虽然不如方案一理论上的完美,却比方案二好得多,最关键的是,所有操作都在现有设备改造的极限范围内!

  “就是它了!”何承远指着方案三,眼中闪烁着属于老科学家的务实光芒,“虽然达不到你那种‘艺术级’的引导效果,但胜在可行!这是我们目前技术条件下,最可能复现你那‘能量协调’理念的途径了!我们立刻准备实验验证!”

  他立刻召集助手,整个实验室瞬间进入高速运转状态。

  夜莺安静地站在角落,紫色的眼眸里映着光幕上那个折中的方案模型。小莺的分析结果在她意识中无声流淌。

  “方案评估:对原理念的拙劣模仿。能量利用效率预估:目标方案的41.7%。存在17处关键干涉点可能导致局部应力堆积。成功率:估算78.3%。”

  “潘多拉协议:禁止直接技术灌输。辅助行为需限定在‘维持观察对象基本生存安全’及‘非指向性灵感激发’范畴。”小莺冰冷的逻辑提醒着界限。

  夜莺的目光扫过忙碌的实验室。何老那花白的头发在灯光下格外显眼,他正亲自检查着一组复杂的能量回路接线,神情专注得像个第一次接触电路的孩子。这份执着……值得一个机会。

  “我……可以看吗?”夜莺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穿透了实验室的嗡鸣。她指向操作台,眼神里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好奇,“学习……操作。”

  何承远一愣,随即脸上绽开笑容:“当然!当然可以!来,站这里,视野最好!”

  他毫不犹豫地将夜莺引到主控台旁一个绝佳的观测位置,这里能清晰地看到试验台上的“尘星”和大部分仪器的读数面板。他没有丝毫戒心,只有纯粹的分享喜悦。

  实验开始,巨大的约束力场发生器发出低沉而稳定的嗡鸣。何承远紧盯着屏幕,手指悬在控制键上,按照方案三的设定,开始小心翼翼地调整第一组次级谐波频率。

  光幕上代表“尘星”内部应力状态的图谱开始波动,原本稳定的幽蓝光芒边缘出现了一丝微不可察的涟漪。

  “微观扫描启动。”夜莺在意识中命令。

  一股无形的、极其微弱的精神力波动从她身上弥漫开来,如同最精密的探针,穿透厚重的防护玻璃,笼罩了那片“尘星”。在她视野的微观层面,复杂的晶格结构、能量流动轨迹纤毫毕现。

  “侦测:第3号次级谐波节点偏移0.07%,正与第7号应力堆积点产生微弱干涉。干涉效应累积中,预计在3.7秒后触发局部能量湍流。”小莺的预警冰冷而精准。

  就在何承远全神贯注准备调整下一组频率时,夜莺动了。她仿佛被操作台上某个闪烁的指示灯吸引,自然地向前挪了一步,手肘“不经意”地轻轻碰触到控制台边缘一个不起眼的、标注着“环境场补偿微调”的旋钮。

  她的指尖极其轻微地、如同羽毛拂过般,将那个旋钮的刻度向左拨动了几乎无法察觉的一小格。这个旋钮控制着一个极其次要的环境稳定场参数,通常只在极端环境变化时才启用,在本次实验的核心方案里,它甚至没有被提及。

  就在夜莺指尖离开旋钮的瞬间,光幕上那个刚刚开始形成的微弱干涉迹象,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抹平了!代表应力堆积点的微弱红点悄然消散,整个图谱重新趋于稳定!

  何承远正巧将下一组频率调整到位。他盯着屏幕,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随即被成功的喜悦取代:“好!这一组协同效应初步形成!没有异常!继续!”

  实验在高度紧张中进行,每当何承远即将触发某个小莺预判到的干涉点或应力堆积陷阱前,夜莺总会“恰巧”地移动位置,或是“好奇”地观察某个仪器面板,她的指尖、手肘、甚至只是衣角拂过,总能在某个被忽略的、次要的调节旋钮或参数输入框上,留下一次细微到极致、却又精准无比的修正。

  一次,两次,三次……

  “实验辅助扫描完成。累计微观扫描时长:17分42秒。”小莺的汇报声在夜莺意识里响起,带着一丝不容忽视的警示,“核心能量消耗:0.08%。当前储备:0.72%。警告:高频次微观扫描及精神探针维持对能量消耗显著。建议停止此类操作以延长核心续航能力。”

  0.08%!夜莺的心微微一沉。在地球这个能量荒漠,每一丝能量的消耗都如同在消耗她的生命线。

  她的瞳孔深处掠过一丝凝重,但看着试验台上那片在何老精心操控下越来越稳定、光芒愈发纯净的“尘星”,以及老人额头上滚落的汗珠和眼中越来越亮的光芒,她没有停下。只是下一次移动时,她的动作更加轻微,精神探针的扫描范围也压缩到了极限。

  就在何老即将进行最后一次、也是最关键的谐振频率微调组合时。

  嗡!

  一股极其微弱、却带着某种粘稠恶意的窥视感,如同冰冷的蛇信,悄无声息地**过夜莺的感知边缘!来源不明!不是物理的视线,更像是一种……高度凝练的精神扫描?方向似乎来自实验室上方的通风管道?或者更远的地方?

  夜莺的身形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她的眼眸深处,那抹被压抑的紫意瞬间变得锐利如刀。战士的本能让她浑身的肌肉在刹那间绷紧,精神力如同即将出鞘的利刃!

  但下一秒,她强行将这股本能压了下去。视线并未偏移,依旧落在试验台上,因为小莺的扫描也并未捕捉到明确的能量特征或设备信号。

  是**更高级别的监控?还是…别的什么?她不知道。但这种程度的窥视,在她经历过的星域战场边缘,如同微风拂面。只要不直接威胁到她的安全或任务目标,她懒得浪费精力去深究。

  “最后一步!”何承远的声音因紧张而微微发颤,手指带着无比的决心,按下了执行键!

  嗡鸣声瞬间拔高到一个和谐的频率!

  试验台上,那片“尘星”猛地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不再是幽蓝,而是一种近乎纯净的、如同宇宙初开般的炽白!光幕上的数据瀑布般刷下。所有代表稳定性的指标,全部飙升至理论极限值之上!

  完美!远超何承远最乐观的“妥协版”预期!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助手们爆发出压抑不住的欢呼。

  何承远没有欢呼。他双手紧紧撑在控制台上,身体因为激动而剧烈颤抖,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那片炽白的光芒,仿佛要将它烙印在灵魂深处。

  几秒钟后,他才缓缓地、深深地吐出一口浊气,整个人仿佛虚脱般靠在椅背上,脸上却绽放出孩子般纯粹而满足的笑容。

  他转过头,看向夜莺,眼中充满了无法言喻的感激和一种找到了同道中人的欣喜:“莺……谢谢你!没有你……没有你那个最初的‘协调’想法……没有你在这里……我做不到!”

  厚重的合金门外,吴元透过观察窗,将实验成功的景象尽收眼底。何老的狂喜,助手的欢呼,那片稳定到不可思议的炽白光芒,一切都证明着夜莺带来的奇迹。

  然而,吴元的目光却牢牢锁定在夜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