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三姑娘一把甩开了母亲的手,往后退了一步,说道。

  “我可没胡说,我说的都是心里话!爹娘,泓儿过继给大伯也不亏,大伯毕竟是有职位在身,堂堂四品将军呢!”

  “爹,你考了这么多年功名一直没着落,若弟弟成了大伯的儿子,日后前途定然不会差!”

  张氏面色一变,心中大感不妙,因为女儿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

  夫君最是忌讳别人说他读书不行,这么多年没能考上功名,一直是夫君心里的痛。

  可是女儿偏偏还直接当着夫君的面说出来。

  说也就说了,居然还把宋明山拿出来做对比。

  这不是明摆着说自己夫君比不上宋明山厉害吗?

  完了!

  张氏心里刚闪过这个念头,还来不及说什么,宋明礼已经飞快上前,一把就将宋玉荷从张氏身后扯了出来,抬手就是一巴掌。

  “你个臭丫头,说什么呢?你的意思是我比不上宋明山,与其给我当儿子,不如让你弟弟过继给宋明山是不是?”

  宋玉荷捂着自己被打了一巴掌的脸,火辣辣的,还麻麻的。

  她一时都愣住了。

  反应过来之后,委屈地**眼泪看着宋明礼说道。

  “父亲,你……你居然打我!我一心都是为了你们好,你……你怎么这么不识好歹?泓儿过继给大伯怎么了?”

  “你跟母亲还年轻,要不再生一个就是了,而且让弟弟过继给大伯,正好继承大伯的家产,不过就是换个人喊爹,有必要计较得这么清吗?”

  你还说宋明礼气得上去又要打宋玉荷的巴掌。

  张氏赶忙抱住宋明礼的腰。

  宋玉荷偏偏还在那里火上浇油,梗着脖子道。

  “我不管,反正我要嫁入伯爵府,就一定要带丰厚的嫁妆,不然的话我未来婆婆会看不起我的。”

  “而且这件事情你们都已经答应我未来婆婆了,我婆婆也说会拿一份国子监的帖子,你们不是想让泓儿去国子监读书吗?那这嫁妆就必须给我备上。”

  “既然大伯非要认泓儿做儿子,那就让他认呗,反正嫁妆得备好了,一举两得的事儿,不过就是换个人喊爹,这笔买卖划算得很!”

  “你个臭丫头,看来我今日非要狠狠教训你一顿!”

  宋明礼被宋玉荷气得半死,一边拉扯着张氏,一边就准备继续去打宋玉荷。

  宋玉荷可不是个乖乖挨打的性格,看着宋明礼这副气急败坏的样子,她也是知道躲的。

  她一边往门口退,一边继续喊道。

  “反正我不管,这嫁妆你们必须给我出了!你们要是不想让泓儿去认大伯当父亲,那你们就把嫁妆给我准备好。”

  “我要是不带着嫁妆出嫁,绝对会丢脸,而且国子监的名帖你们也别想要了,你们不是想为泓儿的前程谋划吗?”

  “这嫁妆你们准备也得准备,不准备也得准备!这可不仅仅是为了我,是为了你们的宝贝儿子!”

  说完哼了一声,跺了跺脚,转身就跑。

  宋玉荷倒好,点了火就跑,但是这把火烧不到她身上,必然会有别人遭殃。

  张氏看见女儿跑,刚松一口气,突然后脖颈就被人一把掐住。

  紧接着被一把拽开,张氏狠狠摔在地上。

  抬头看见暴怒中的宋明礼,心里一阵害怕。

  宋明礼气得面色铁青,指着张氏斥道。

  “都是你养的好女儿,一个个的都在忤逆我,看我怎么收拾你!”

  门外的丫鬟们一阵瑟瑟发抖。

  听着屋子里传来的一阵阵求饶哀嚎以及打在身上的动静,大家都觉得不寒而栗。

  不自觉的就离屋子远了一些。

  太吓人了……

  ……

  京城。

  一匹快马突然从城门外入了京城。

  一路上没人敢阻拦,因为那马上的人手里握着一块令牌。

  见此令牌的守城兵立刻撤了路障放了行。

  于是这人骑着快马飞驰,一边驾马一边喊:

  “都让让!让让!让让!”

  一路上行人避让。

  虽然那人放缓了速度,可依旧有不少人被吓到。

  直到那人骑着马消失在街道尽头拐了弯,才有人忍不住小声议论起来。

  “什么人啊,怎么这么嚣张?大街上纵马,就不怕巡城兵把他给抓起来?”

  话刚说完就被旁边的人一把拽住说道。

  “胡说八道什么呢?怎么能这么说话?你知道那人什么来路吗?不认识人总得认识那身衣服吧?”

  “那是盛太傅家的护卫,这么着急,而且瞧这方向应该是往宫里去,看来是有什么急事。”

  周围竖起耳朵听情况的人都惊讶不已。

  “原来是盛太傅家的人,难怪……”

  “不过这么匆忙去皇宫做什么?”

  大家一时间议论纷纷。

  不远处的一个茶摊上,距离那几个人说话不远处的一张桌子上,坐着一个打扮低调的男人。

  男人放下手里的茶碗,视线朝着刚刚骑马那人的方向看了一眼。

  随即起身放下两个铜板说道:

  “结账!”

  话落便直接起身离开。

  ……

  皇宫御花园,池塘里各色的锦鲤游来游去,瞧着自由自在。

  突然水面荡起一圈圈的波纹,锦鲤们像是撒了欢似的朝着波纹中心游去。

  很快到了波纹中心,发现有几粒鱼食立刻扑上去吃。

  随即平静的池塘,立刻起了水花,同时波纹更大了。

  鱼塘之上有一处凉亭。

  凉亭边缘站着一位气质雍容的女人,衣着华贵。

  女人身侧恭敬地低头站着一名宫女。

  宫女双手捧着一盒鱼食。

  女人伸出纤纤玉指放入食盒,轻捻几颗鱼食带出。

  那只玉手移到池塘上方,轻轻一松,指尖的鱼食便落入水中。

  鱼儿立刻扑上来抢食,场景十分惬意。

  没过一会儿,一阵细微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一个小太监低眉顺眼地走到凉亭内,在距离女子几步远处停下。

  他恭敬地回话:“御书房来了消息,三皇子在佛音寺遇刺,如今中毒昏迷不醒。”

  “皇上十分震怒,皇后娘娘也很快得知消息,去了一趟御书房。”

  “单独哭诉一通后,皇上立刻派人去接三皇子回城。”

  “消息传回来说,皇上动用了禁卫军。”

  随着太监的话音落下,正在喂鱼的女子动作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