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十四章 太冷了
吴金花笑呵呵的从书包里掏出了一只孔雀蓝笔管的英雄牌钢笔,朝着家里人晃了晃。
“有有有,老师送给我一支钢笔,我去供销社看过,八块钱呢!”
孟翠兰眼睛都亮了:“这支笔可比你之前用的高级多了。”
吴建国拿起钢笔仔细端详,看见钢笔的笔身上刻着一个小小的“奖”字,问道:“你这是……得了什么奖?”
吴金花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小声说道:“秋收的时候去公社帮忙连夜抢修了一批出了故障的拖拉机,老师奖励我一支钢笔。”
她又从棉袄里面的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放在了桌子上,推给父母:“这是公社奖励我的钱。”
孟翠兰惊讶极了,打开信封,倒出里面的钱一看,惊呼到:“呀,足足五十块钱呢!”
吴金花扬起下巴,一副得意的模样:“妈,爸,哥,快夸我!”
一家三口同时竖起大拇指,一家人面面相视后又开始大笑。
孟翠兰把护膝往棉裤上比划了一下,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今天马红去公社给她姑送年货去了,明儿个来吃饭,我听她说她给你做了一双棉鞋,鞋底纳的可厚实了。”
一家人坐在堂屋里聊着天,正说着呢,大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吴金龙套上棉衣跑出去开门。
没一会儿,吴金龙拉开棉布帘子推开门,冷风卷着寒流扑进屋子里,卷起一地的雾气。
“是隔壁黄婶。”吴金龙说。
黄婶跟着吴金龙进来,手里端着一个小瓷盆:“我在隔壁就听见金花消了,这不刚炸好了麻花,给孩子拿过来尝尝鲜。”
吴金花受宠若惊,连忙起身双手接过黄婶手里的小瓷盆。
“黄婶,您也太客气了,这么晚了还出来送东西,外面可冷了,坐会儿再回去呗!”
黄婶呵呵笑着,也不客气,搬着角落里放着的小板凳就凑了过来坐下。
“你叔不在家,就我一个人在家也没意思,跟你们唠唠嗑,听听金花在省城里的事情呗。”
孟翠兰见状,立刻转身进厨房,端着茶壶和碗出来,又端了一盆子瓜子出来。
“来来来,嗑瓜子喝点茶。”
吴金花也知道黄婶是个爱凑热闹的性子,招呼着她坐下嗑瓜子。
就这天晚上,吴家陆续来了好几拨邻居,张家送来红糖包子,李家送来炸小白条,就连平日里最抠搜的连家,也送来了瓜子和金丝小枣,说是女儿探亲时送来的。
吴金花不时的搬来小凳子分给大家,又端来一碗又一碗的热茶,看着人在堂屋里越坐越多,听着他们唠着县城里公社里的奇闻轶事,高兴得不得了。
夜深了,送走了最后一位邻居后,吴金花帮着母亲收拾满桌满地的瓜子壳,昏黄的灯光下,母女俩有条不紊的收拾好了堂屋,孟翠兰擦了擦手,转身钻进屋子里找出了一个红色的棉衣走出来。
“这是妈给你做的新棉袄,袖子给你做长了点,这样你要是修机器画图的时候,手腕也不会冻着。”
吴金花捧着柔-软的新棉袄,吸了吸鼻子,大声说道:“我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孟翠兰噗嗤一声笑了,抬手打了女儿的胳膊一下,嗔了她一眼:“就会哄妈妈!”
这天夜里,吴金花在阔别半年之久的床上睡得极为踏实。
清晨的外面气温大约是在零下三十六七度,空气中飘散着冰晶。
吴金花听到堂屋里传来的叮叮当当的声音,爬起来掀开门帘,露出个脑袋看着父亲。
“爸,你在干啥呢?”
“运输队老薛的千斤顶坏了。”吴建国头也不抬,“今天车队要出车,得赶紧修好带上走。”
吴金花转身回去套了个棉衣和棉裤就出来了,蹲在父亲身边观察。
已经用了数年的千斤顶缺了个小零件,吴建国正在用锉刀打磨一块铁片。
“爸,你是要在这里加垫片吗?”吴金花指着一个位置问。
吴建国抬头看了一眼,点点头:“没错。”
父女俩正在堂屋里忙乎着,院门突然被推开了。
一个年轻人急匆匆的跑进来,推开门看到吴建国父女俩问道:”叔,金龙在不?“
吴建国抬头看到来人,停下手中的活儿:“是小林啊,金龙一早就去车队了,出了啥事儿啊?”
小林急的搓着手:“我们粮站的运输车趴窝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天气太冷冻坏哪个零件了,今天还要去公社分粮,我找金龙来帮我找个修理工……”
吴金花和父亲对视一眼,同时站起身来。
……
县粮站大院里,一辆老解放车停在角落中,引擎盖子大开着,旁边还生了一堆火。
几个工人急的围着车子团团转,见是吴家父女俩来了,纷纷让开位置。
“这车昨天还好好的呢,我们停在库房里,还生着火……也不咋回事,今天早上发动的时候,说啥都打不着火了。”粮站主任站在一旁,和小林一样急的搓手。
吴建国围着卡车走了一圈:“有没有提前预热?”
“热了热了,可还是不行。”
“是拆卸机油底壳加热机油的吗?”吴金花追问。
维修工面面相觑,同时摇头:“没,我们就是在化油器进气口附近加热了。”
吴金花了然,立刻脱下手套,从工具包里取出了梅花扳手。
“你们有千斤顶吗?”
“有有有。”一名维修工立刻找出千斤顶,顶起发动机一侧,垫稳车轮,确保车身水平。
吴金花找到油底壳底部放油螺塞,拧开放油螺塞,将机油排入油盆。
她顺着油底壳边缘找到全部固定过栓,用梅花扳手按对角线顺序分次拧松,直到最后留下几颗螺栓保留,轻轻敲击油底壳边缘,待密封胶垫松动后,完全取下螺栓,缓慢卸下油底壳,她把底壳内残留少量机油用棉纱接住。
吴建国也上前帮忙,检查油底壳与缸体结合面的密封垫有没有破损。
吴金花将机油倒在铁桶里,放置在了火旁边,吩咐维修工用温度计监测温度,时不时的用木棍搅拌均匀。
第六十四章 太冷了
吴金花笑呵呵的从书包里掏出了一只孔雀蓝笔管的英雄牌钢笔,朝着家里人晃了晃。
“有有有,老师送给我一支钢笔,我去供销社看过,八块钱呢!”
孟翠兰眼睛都亮了:“这支笔可比你之前用的高级多了。”
吴建国拿起钢笔仔细端详,看见钢笔的笔身上刻着一个小小的“奖”字,问道:“你这是……得了什么奖?”
吴金花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小声说道:“秋收的时候去公社帮忙连夜抢修了一批出了故障的拖拉机,老师奖励我一支钢笔。”
她又从棉袄里面的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放在了桌子上,推给父母:“这是公社奖励我的钱。”
孟翠兰惊讶极了,打开信封,倒出里面的钱一看,惊呼到:“呀,足足五十块钱呢!”
吴金花扬起下巴,一副得意的模样:“妈,爸,哥,快夸我!”
一家三口同时竖起大拇指,一家人面面相视后又开始大笑。
孟翠兰把护膝往棉裤上比划了一下,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今天马红去公社给她姑送年货去了,明儿个来吃饭,我听她说她给你做了一双棉鞋,鞋底纳的可厚实了。”
一家人坐在堂屋里聊着天,正说着呢,大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吴金龙套上棉衣跑出去开门。
没一会儿,吴金龙拉开棉布帘子推开门,冷风卷着寒流扑进屋子里,卷起一地的雾气。
“是隔壁黄婶。”吴金龙说。
黄婶跟着吴金龙进来,手里端着一个小瓷盆:“我在隔壁就听见金花消了,这不刚炸好了麻花,给孩子拿过来尝尝鲜。”
吴金花受宠若惊,连忙起身双手接过黄婶手里的小瓷盆。
“黄婶,您也太客气了,这么晚了还出来送东西,外面可冷了,坐会儿再回去呗!”
黄婶呵呵笑着,也不客气,搬着角落里放着的小板凳就凑了过来坐下。
“你叔不在家,就我一个人在家也没意思,跟你们唠唠嗑,听听金花在省城里的事情呗。”
孟翠兰见状,立刻转身进厨房,端着茶壶和碗出来,又端了一盆子瓜子出来。
“来来来,嗑瓜子喝点茶。”
吴金花也知道黄婶是个爱凑热闹的性子,招呼着她坐下嗑瓜子。
就这天晚上,吴家陆续来了好几拨邻居,张家送来红糖包子,李家送来炸小白条,就连平日里最抠搜的连家,也送来了瓜子和金丝小枣,说是女儿探亲时送来的。
吴金花不时的搬来小凳子分给大家,又端来一碗又一碗的热茶,看着人在堂屋里越坐越多,听着他们唠着县城里公社里的奇闻轶事,高兴得不得了。
夜深了,送走了最后一位邻居后,吴金花帮着母亲收拾满桌满地的瓜子壳,昏黄的灯光下,母女俩有条不紊的收拾好了堂屋,孟翠兰擦了擦手,转身钻进屋子里找出了一个红色的棉衣走出来。
“这是妈给你做的新棉袄,袖子给你做长了点,这样你要是修机器画图的时候,手腕也不会冻着。”
吴金花捧着柔-软的新棉袄,吸了吸鼻子,大声说道:“我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孟翠兰噗嗤一声笑了,抬手打了女儿的胳膊一下,嗔了她一眼:“就会哄妈妈!”
这天夜里,吴金花在阔别半年之久的床上睡得极为踏实。
清晨的外面气温大约是在零下三十六七度,空气中飘散着冰晶。
吴金花听到堂屋里传来的叮叮当当的声音,爬起来掀开门帘,露出个脑袋看着父亲。
“爸,你在干啥呢?”
“运输队老薛的千斤顶坏了。”吴建国头也不抬,“今天车队要出车,得赶紧修好带上走。”
吴金花转身回去套了个棉衣和棉裤就出来了,蹲在父亲身边观察。
已经用了数年的千斤顶缺了个小零件,吴建国正在用锉刀打磨一块铁片。
“爸,你是要在这里加垫片吗?”吴金花指着一个位置问。
吴建国抬头看了一眼,点点头:“没错。”
父女俩正在堂屋里忙乎着,院门突然被推开了。
一个年轻人急匆匆的跑进来,推开门看到吴建国父女俩问道:”叔,金龙在不?“
吴建国抬头看到来人,停下手中的活儿:“是小林啊,金龙一早就去车队了,出了啥事儿啊?”
小林急的搓着手:“我们粮站的运输车趴窝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天气太冷冻坏哪个零件了,今天还要去公社分粮,我找金龙来帮我找个修理工……”
吴金花和父亲对视一眼,同时站起身来。
……
县粮站大院里,一辆老解放车停在角落中,引擎盖子大开着,旁边还生了一堆火。
几个工人急的围着车子团团转,见是吴家父女俩来了,纷纷让开位置。
“这车昨天还好好的呢,我们停在库房里,还生着火……也不咋回事,今天早上发动的时候,说啥都打不着火了。”粮站主任站在一旁,和小林一样急的搓手。
吴建国围着卡车走了一圈:“有没有提前预热?”
“热了热了,可还是不行。”
“是拆卸机油底壳加热机油的吗?”吴金花追问。
维修工面面相觑,同时摇头:“没,我们就是在化油器进气口附近加热了。”
吴金花了然,立刻脱下手套,从工具包里取出了梅花扳手。
“你们有千斤顶吗?”
“有有有。”一名维修工立刻找出千斤顶,顶起发动机一侧,垫稳车轮,确保车身水平。
吴金花找到油底壳底部放油螺塞,拧开放油螺塞,将机油排入油盆。
她顺着油底壳边缘找到全部固定过栓,用梅花扳手按对角线顺序分次拧松,直到最后留下几颗螺栓保留,轻轻敲击油底壳边缘,待密封胶垫松动后,完全取下螺栓,缓慢卸下油底壳,她把底壳内残留少量机油用棉纱接住。
吴建国也上前帮忙,检查油底壳与缸体结合面的密封垫有没有破损。
吴金花将机油倒在铁桶里,放置在了火旁边,吩咐维修工用温度计监测温度,时不时的用木棍搅拌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