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即巅峰 第一百六十四章 好奇,车顶咋被戳穿了

小说:出道即巅峰 作者:落花时节 更新时间:2025-07-22 08:33:51 源网站:2k小说网
  高明民几人被张海川“赶出”实验室,刚走出去就看到华科大校长和工程院的赵道明院士联袂而来。

  “赵院士!”高明民等人激动得浑身发抖。

  作为科研人员,他们对赵道明这样的科学家可是发自内心的崇敬。那些深夜里挑灯苦读的论文,那些令人敬仰的科研成果,都与眼前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有关。

  “赵院士,您来了。”卢所领快步迎上前去,脸上带着恭敬的笑容。

  赵道明微微点头,目光透过玻璃,看向实验室里专注工作的张海川。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比想象中还要年轻啊。”

  周主任这时凑了上来:“卢所领,要不要派几个研究员进去观摩学习?毕竟这种技术......”

  “周主任。”卢所领打断了他的话,声音中带着一丝严厉,“如果是你,你愿意无偿交出自己的专利吗?”

  周主任语塞,脸上闪过一丝尴尬。

  “国家自有制度,只要张海川能造出国产QF-8000,该有的奖励一分都不会少。”卢所领淡淡道。

  实验室里,张海川的动作越发娴熟。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屏幕上的数据不断变化。

  终于,他按下最后一个按键,深吸一口气。

  实验室的门开了。

  张海川走了出来,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完成了,你们可以进去检测了。”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他们的声音因为兴奋而有些颤抖。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瞬间传遍了整个校园。

  学生们从宿舍、教室里涌出来,朝着实验楼跑去。记者们举着相机,各种拍。

  华科大校长走到临时搭建的发言台前,整了整领带。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哽咽:

  “今天,在我们华科大究院,QF-8000国产化制造,宣告成功!”

  张海川看了眼手机上的股市软件,勾起一抹笑。

  威廉科技的股价,已经开始跳水了。

  实验室里,检测仪器还在运转。

  记者们举着话筒,争先恐后地想要采访张海川。但他只是微笑着摇头,默默退到了人群后面。

  张海川手机响起。

  “张总,威廉科技的股价已经跌了15%了。”

  “嗯,知道了。”张海川平静地回答。

  采访完毕,张海川等人都回到办公室。

  QF-8000国产化的消息在微博上掀起轩然大波,网友们蜂拥而至,却发现连这玩意究竟是什么都说不清楚。

  “这到底是个啥?看着像个机械臂,但怎么这么多人激动?”

  “等等,我刚补完知识点,这玩意好像是机器人关节核心部件?”

  “楼上说对了,而且之前只有国外能造,现在咱们也能造了!”

  很快就有专业人士写了万字长文详细科普。大家看完依旧是云里雾里,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兴奋 - 又一个被卡脖子的技术被攻克了!

  “川哥牛逼啊!前两天还在拍短片,这会儿就跑去搞科研了?”一位粉丝激动地在评论区敲下这行字。

  “哈哈哈,你们说会不会在海川哥心里,搞艺人只是随便玩玩?”另一位粉丝跟着调侃。

  “确实有可能,你看看他上热搜的理由,不是上天就是下海的,这也太离谱了!”

  “我刚补完知识点,这个张海川是真有两把刷子,凭一己之力打破技术封锁,牛!”一个路人忍不住感叹。

  “既然这么厉害,要不让他去研究光刻机?”

  “对对对!别当明星了,搞光刻机去吧!”

  不到十分钟,又一个新的热搜冒了出来:全网都在求张海川研究光刻机。

  张海川看着手机屏幕上不断刷新的评论,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

  这帮网友也太看得起他了。光刻机那玩意,光是零件就有十万个,每一个都是顶尖技术。就算他有匠心之神的能力,也不敢说能搞定。QF-8000的难点只有一个,而光刻机?那就是一座由难点堆砌而成的大山。

  “海川,进来一下。”卢所领探出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张海川整理了一下衣襟,起身走进隔壁的办公室。一进门就看到赵道明院士正坐在会客沙发上,手里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茶。

  “小伙子。”赵道明放下茶杯,目光炯炯地看着他,“制造QF-8000的方法还记得吧?”

  张海川:“记得。”

  “说说你的条件。”赵道明直截了当地。

  张海川:“我要五台QF-8000用于义肢研发,另外,十分之一的利润分成。”

  办公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

  “你先出去吧。”

  “我得向上面汇报,有结果了通知你。”

  走出办公室,张海川长出一口气。跟国家谈条件的压力确实不小,但他要的是心安理得。

  到了晚上,终于有了消息。

  赵道明打来电话说:“条件我们同意了,五台国产QF-8000,另附分红收益比例为十分之一。明天一早,你直接去华科大究院签合同。”

  “好,成交。”

  “合作愉快 。”

  第二天一早,张海川就带着制造图纸赶到华科大究院。那边动作很快,公司都已经注册好了。张海川仔细审阅了每一份文件,在确认无误后签上自己的名字,正式成为了公司的技术顾问。

  “咱得签个附加条款。”在即将完成所有手续时,张海川突然开口。

  “您说。”律师立刻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

  张海川的声音很轻,却格外坚定:“要是我遇到不测,这十分之一的利润分成权自动转到我母亲名下。”

  【这笔分红每年少说也有几百万,再加上碧海俱乐部那边的收入,还有这几天用灵感空间写的歌。三笔稳定的收入,足够覆盖每月的分期还款了。】

  离开华科大后,张海川掏出手机看了眼股市,工程院终于发布了官方消息:QF-8000成功实现国产化。美股开盘,威廉科技的股票直接腰斩。

  张海川立刻给杨月月发了消息,让她平仓。1.7亿的本金,在十倍杠杆下变成了17亿。算完成本和支出以后,到手估计也还有15、16亿左右。

  这波韭菜,割得漂亮。

  另一边的杨月月看着账户余额,整个人都愣在原地。1.7亿边15亿,短短两三天翻了十倍。她不禁感慨,以后谁要是说当明星来钱容易,她非得好好理论理论。

  张海川凭借和研究所的关系,他向卢所领借了一台QF-8000就去了华星科技。,等国产的量产后再还回去。

  研发项目已经启动,但这事急不来。从理论到实践,中间还有无数次实验要做。虽然他能加快进度,但现在时间紧迫,还有其他事要忙。而且这个项目还关系到高明民他们的毕业论文。

  实验室里,几个年轻的研究生正在调试设备。看到张海川进来,他们立刻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询问各种技术细节。张海川耐心地解答着,时不时在白板上画几笔示意图。

  “这个参数要注意控制在这个范围内,”他指着白板上的数据说道,“否则会影响精度。”

  研究生们认真地记着笔记,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露了个面,说了几句场面话,张海川就准备离开。小莲和司机已经在外面等着了。

  “海川哥,这车顶咋被戳穿了呢?”小莲好奇地打量着车顶疑狐道。

  张海川瞥了小莲一眼,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小孩子少问。”

  “这可是租来的车,要是咱们弄的得赔钱啊!”小莲不依不饶地追问。

  “咳咳!”年轻的司机差点笑出声,赶紧用咳嗽掩饰。

  “好了,上车吧。”张海川催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