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长眼中的泪光,在柔和的灯光下,一闪而逝。

  办公室内陷入了长久的寂静,只有墙上挂钟的秒针在单调地行走,每一次跳动,都像是在敲打着在场每个人的心里。

  刘清明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他以为,只要把铁证如山的材料摆出来,这位以铁腕著称的首长一定会拍案而起,然后便是秋风扫落叶般的雷霆之怒。

  但事实是,首长听完,良久无语。

  没有任何表态。

  哪怕他搁在膝上的手指,那不易察觉的轻微颤抖,已经泄露了他内心的真实感受。

  刘清明瞬间想明白了。

  他在等,等隔壁房间的结果。

  这种动摇根基的大案,绝不可能仅凭一通声情并茂的陈述就能得出结论。

  “林峥同志,”首长终于开口,打破了凝滞的空气,“当初选择你去清江,齐老的推荐给我很深的印象。他说,林峥这个同志,原则性强,有股子拗劲,或许能打开局面。”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林峥身上。

  “我了解了一下你的情况,说实话,有点担心。我不担心你打不开局面,我怕你……收不住。”

  林峥挺直腰杆,正色答道:“我的短处,老领导很清楚。我也一直在告诫自己,不过到了这个位置上,才感觉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我没有批评你。”首长摆摆手,“你让我很惊讶。像今天这种情况,换了别人,可能会权衡,会犹豫,会为了所谓的大局隐忍。但你没有,你连白天都等不了。林峥同志,我承认,我过去不够了解你呀。”

  林峥的脸上露出一丝诚恳:“我也犹豫过。最终促使我下定决心的,是一位同志的一句话。”

  首长果然来了兴致:“哦?什么话?”

  “他说,共和国没有罪恶滋生的土壤。”

  首长重复了一遍,细细品味:“这话平常,但又不平常。”

  “是的。”林峥接着说,“他说了两遍。第一遍是在715大案侦破期间,那时候困难重重,前路不明,我们形单影只。他的话,让我下定决心向中央求助,以力破局。”

  “第二遍,就在我上飞机前。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林城的人民,他们对我们一个迟来了二十年的举措,依然抱以那般纯粹的热情。这是多么可贵的人民呀。”

  首长沉默片刻,眼中的情绪复杂难明。

  “这句话,应该出自一个法制人员之口。但值得我们所有的党员干部警醒。”

  他的目光,缓缓转向一直低头做着笔记的刘清明。

  “是你吧,小同志。”

  刘清明只觉得全身血液瞬间冲上头顶,脸颊发烫。他下意识地就要站起身。

  首长抬手制止了他:“坐下说。”

  刘清明只好把半个身子欠在椅子上,姿态谦逊:“林书记夸张了,我没有那么大的作用。当时,只是有感而发。”

  “有感而发的,才是真话呀。”首长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感慨。

  林峥说:“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当初刚刚毕业进入体制的自己。一腔热血,无所畏惧,为了与错误做斗争,哪怕失去一切也不在乎。区别在于,他做到了,而我,没有做到。”

  “不是每个人,都有不顾一切的勇气。”首长点点头,“有时候,我们就需要这样的好同志,让他们承担起这样的重任。”

  林峥接过了话头,语气变得郑重:“首长,我记得您曾经在人民大会堂,当着中外记者的面说,前方无论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都要趟过去。直到这次去清江,我才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重量。”

  刘清明听得心惊胆战。

  原来大佬们并不是在花式吹自己,只是借他这个人,在巧妙地点题。

  这些对话,句句都藏着深意。

  看似是汇报工作,实则包含了试探、坦白、追问、表决心等一系列复杂的**思考。

  他只是一个旁观者,可以没有压力地去猜测其中的机锋。

  可如果自己是当事人呢?能不能在一瞬间,领会这些话里话外的意思,并做出最合乎逻辑的回答?

  答案是,不能。

  前世那点微不足道的经验,根本不足以让他站到如此高的**维度进行思考。

  这是数十年宦海沉浮磨砺出的**智慧,书本上永远学不到,也没有人会教,只能靠自己去悟。

  办公室的房门突然被敲响。

  一名工作人员走了进来,径直走到首长身边,低声报告:“首长,经过公安部的同志细心甄别,箱子里的都是第一手原始材料,证据真实有效。”

  首长身体微微前倾:“那就是有了初步结论?”

  工作人员点头:“是的。鲁副部长想亲自向您做个汇报。”

  “请他进来。”

  鲁明穿着一身警服,大步走进办公室,他先向首长敬了一个礼。

  “报告首长,我和其他同志初步整理了这些证据,结论是……这里面的情况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鲁明的声音沉稳而清晰。

  “一是涉嫌卖官鬻爵,金额和人数都很大。二是行贿受贿,以权谋私,涉及大量的商业犯罪。三是大量的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私生活糜烂、涉嫌强迫妇女、**、打击报复,还有……”

  鲁明顿了一下,加重了语气。

  “杀人。”

  最后两个字,像两记重锤,狠狠砸在寂静的办公室里。

  首长蓦地一惊。

  他能想到事情很严重,但完全没想到,会严重到这个地步,恶劣到这个程度!

  他也终于彻底理解了林峥那份不顾一切的急迫。

  如果这件事被压下去,一旦对方顺利离开清江省,那些被提拔起来的劣质干部会继续盘踞在各个岗位上,只会变本加厉,带给清江人民更大的伤害。

  而那个元凶,甚至会去到另一个地方,把当地变成又一个清江。

  首长猛地站起身。

  林峥和刘清明也立刻跟着站了起来。

  只听首长的语气异常坚定:“把你们整理出来的材料拿来,我全都要看。”

  鲁明立刻应下,转身出去准备。

  首长转向林峥:“林峥同志,事情我知道了。等我看过材料,再向中央汇报。你先回去,等消息吧。”

  “好的,我等中央的通知。”林峥干脆地回答。

  说完,他便转身准备离开。

  刘清明跟在他身后,转身前,鬼使神差地说了一句:“首长,再见。”

  首长脸上竟然露出一个淡淡的微笑,向他伸出了手。

  刘清明很是激动,赶紧上前,双手紧握。

  “再见了,小同志。”首长的手温暖而有力。

  走出办公室,已经落后了许多。

  刘清明看到,林峥与等在门口的鲁明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什么也没说,但意思都带到了。

  出来以后他才知道,鲁明把自己的车留给了林峥。

  上车之前,林峥忽然转头,对刘清明吩咐。

  “我现在去见老领导。你辛苦一趟,去清江驻京办,可以在那里休息一下。”

  “好的。要不要我马上订回程的机票?”刘清明问。

  林峥摇摇头:“你去了驻京办,想办法打听一下,甘副书记坐哪一趟航班回清江。打听到了,就订那一班。”

  “我记下了。”

  林峥看着他,又补充了一句:“还有,看看卢**到了没有。如果他到了,给我打个电话。”

  刘清明心头一震:“啊?”

  林峥的嘴角微微扬起。

  “怎么,以为事情就这么成了?这才刚开始啊。”

  他拍了拍刘清明的肩膀。

  “记住我的话了吗?”

  刘清明立刻回过神,立正站好。

  “记下了。”

  他明白了,事情捅到了中央,势必会涉及更高层次的斗争。

  首长不是一号,他决定不了这么大的事,他还需要去说服核心层的其他领导。

  中央一直就有两种不同的声音,现在,因为清江的问题,这个矛盾被激化了。

  最终的结果,早已写在了历史书上。

  而他,刘清明,正在成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者。

  看着远处天边露出的鱼肚白,这平静的一夜。

  实则风雷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