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东人家 第一百六十章 恢复高考

小说:皖东人家 作者:古占 更新时间:2025-07-22 22:09:01 源网站:2k小说网
  第二天下午,玉军匆匆忙忙赶到大志家。可大志叔一直到吃晚饭时都没回来,红艳让儿子去喊,结果没找到。

  大概八点左右,玉军见大志叔绷着脸回来了,进门就问:“玉军,你昨天给谁打电话了?”

  “给您打电话,您没在,是姚处长接的电话。”

  “你跟他说了什么?”

  “我就说参加司药培训班,不知道接收单位怎么写。”

  “你捅了大娄子了,姚处长把我给告了,领导刚找我谈完话。”

  赵红艳一听就慌了:“他告你什么?”

  “这次培训班,主要是为了解决部分表现优秀的部队子女的提干问题,领导可能觉得我比较认真,所以指定由我直接负责。姚处长对此不满,一直在背后找茬,得知玉军的情况后,就到**部告我违规安插自己的亲属进培训班。”

  “哪个领导找你谈了?”

  “**部主任和政委找我谈的话,政委说要进行组织处理。”

  “政委说了,不是通了天了吗?”

  “是啊,处理肯定要处理,就是不知道怎么处理?”

  红艳瞪着玉军道:“你怎么不动动脑子,这事能随便跟别人说吗?特别是那个姚处长,本来就是你李叔的对头,他老怕你李叔顶替了他的位置,这下好了,他踏实了,你李叔完了。”

  “没那么严重,可能就是给个处分。”

  “什么处分?是撤职还是降职?”

  “你别吓唬孩子,玉军,别害怕,没那么严重,注意接受教训就行了。”

  “这不是吓唬,前年你们那个药材处的处长不就是被撤职了吗?”

  “性质不一样,别瞎联系。”

  “不行,我去找部长夫人。”

  “回来!”

  赵红艳没理睬,急匆匆地甩门而去。

  大志继续问玉军:“调入单位我已经跟你们院长说了,他没告诉你?”

  “他说记不清了,让我直接问您。”

  “这事也怪我,当时让你记一下就好了,这都是教训。”

  “叔叔,我心里特难受,给您惹了这么大的事,我真该死!”

  “年轻人都会走些弯路,这很正常,重要的是要学会思考,善于总结,社会很复杂,遇事要多个心眼,记住: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记住了。”

  没一会,赵红艳回来了,她对大志说:“正好部长也在家,部长让我别着急,他答应和政委沟通一下。”

  “如果他能出面,事情就好办。”

  “玉军,上次苫布丢了,我虽然很心疼,但我忍了,没有说你,现在看来,这不是爱,这是害了你,自己的前途毁了不说,还连累了你叔叔。”

  “行了,刚才我已经批评他了,他也知道错了,下次注意就行了。”

  “又来了,上次要不是你,我狠狠地批评他一次,说不定就没有今天这个事了。俗话说,打是疼骂是爱,这话一点都不假,就是当着彩云的面,我也是这个态度。”

  玉军道:“婶子,您说得对,以后我一定注意。”

  第二天中午,大志回来说,部长已经跟他谈了,让他写一份检查,承认错误,立即改正,这事就不再追究了。

  赵红艳听了,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部长夫人真够意思,要不是她跟部长求情,你这次就悬了。”

  “估计老姚不会善罢甘休,但再闹下去对他也没好处。”

  “这次让他也知道一下,不要以为自己是正的,就可以在你面前耀武扬威。”

  大志对玉军说:“我跟二××医院**处主任说得是把你的关系挂在他们那里,等你学习结束后,再给你找接收单位,现在全乱了,我还得再找他,看他们能不能直接接收你。”

  赵红艳道:“如果不同意接收怎么办?”

  “那个杨主任是我们迪安人,我跟他关系不错,他原来是**首长的秘书,后来成了首长的女婿,在医院说话算数,估计问题不大。”

  下午,大志找了杨主任,把玉军接收单位正式敲定,玉军又回原单位,重新**了调动手续,调入燕北市解放军第二××医院。

  报到那天,玉军直接找到了**处主任杨振魁:“杨主任,我是陈玉军,今天来报到。”

  “欢迎你!小老乡。”

  杨主任让**处的陶干事带着玉军**手续,并安排了住宿。

  由于今年新兵多,住宿比较紧张,战士八人一间,四张床都是上下铺,玉军住上铺。

  晚饭后,杨主任找到玉军:“小陈,住宿条件差一些,克服一下。”

  “没事,农村长大的,住哪都行。”

  “这个医院是一个综合性医院,医院编制只有二百多人,现有人员三百多,其中去年和今年接收的‘后门兵’就一百多,处于严重超编状态,所以现在原则上是只准调出,不准调入,但李处长和我是一个县的老乡,这个面子我还是要给的。”

  “谢谢杨主任!”

  “好好干,给我们迪安人争口气!”

  “请您放心,我会努力的。”

  “你是迪安什么地方的?”

  “唐岭的。”

  “你有什么特长吗?”

  “我喜欢数理化和维修。”

  “会修什么?”

  “在家就是修理煤油灯、汽灯、小喇叭等。”

  “医院有个医疗器械修理室,正好需要人,你去那里怎么样?”

  “行,我喜欢。”

  “好,就这么定了。”

  医院修理室属于药品器械科,负责全院医疗器械的安装、检验和维修,现只有一名技师姓江,玉军来了,江技师有了一个助手,工作起来就方便多了,当然很高兴。

  玉军从学习血压计修理开始,再到修理电动吸引器等,由浅入深,循序递进。

  玉军到这里不久,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这让他感到非常兴奋,他一直随身携带的高中数理化课本终于派上了用场。

  为了做好参加高考的准备,他又设法弄到一套目前正在使用的高中课本,开始复习。

  十一月初的一天中午,玉军正准备去食堂吃饭,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陈玉军,你好!”

  他回头一看,原来是张小芳,他感到很惊讶:“啊?你怎么在这儿?”

  “我也调到这里了。”

  “什么时候来的?”

  “昨天。”

  “工作安排了吗?”

  “安排了,在烧伤科当卫生员。”

  “怎么分到那去了?”

  “现在进燕北多难啊,能进来我就知足了。”

  “倒也是,先进来再说。”

  “听说你在修理室?”

  “是的,我喜欢这个。”

  “喜欢就好,业余时间干什么?”

  “复习数理化,准备参加高考,你想参加吗?”

  “我不行,初中都没毕业。”

  “现在就开始补习,明年可以考中专。”

  “你可以辅导我吗?”

  “没问题,让你叔给弄套初中课本。”

  “行。”

  玉军又给张小芳许多鼓励,希望她抓住机遇,奋力一搏。

  在玉军的鼓励下,张小芳很快行动起来,找来了课本,在玉军的指导下,开始踏上艰难的补习之路。

  玉军每天晚上都到修理室来学习,由于新课本的内容比原来的课本丰富了很多,许多新知识需要从头开始学习。

  张小芳晚上也经常到修理室向玉军请教,玉军非常认真、耐心地对她进行指导,不但教她知识,还在学习方法上给她提出建议。

  玉军早就跟杨主任说了,他要报名参加高考,杨主任让他等候通知。快一个月了,还没消息,他有点沉不住气了,便来到杨主任办公室:“主任,我报考的事有结果了吗?”

  “小陈,你先坐下,事情是这样的,这次高考部队实行的是推荐制,上级只给五个参加考试的名额,党委经过几次研究才最终确定下来,你不符合条件,所以不在讨论之列。”

  “这五人是谁呀?”

  “因名额争议较大,所以这五人的名单暂时保密,等高考结束后,才能公布。”

  “推荐的条件是什么?”

  “初中毕业以上,但这不是主要的。”

  “主要的是什么?”

  “这个现在还不能告诉你,总之,你不在讨论范围之内,所以,我也无能为力。”

  “那我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了,不需要再复习了?”

  “那倒不是,这毕竟是第一次,明年也许会有变化,你还是应该认真复习,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