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得苦中苦,就要吃不完的苦。
已经苦了一世的徐伟宸豁然贯通,他如今的目标便是拼命挣钱,让母亲跟妹妹过上好日子才行。
而这过上好日子的第一步,便是将他们的住所环境给改善了才行。
“妈,你放心吧这件事儿交给儿子来处理,您就相信儿子一次,好吗?”
徐伟宸上前去拉起了母亲的手,意味深长地说道。
而一边久久未说话的徐巧兰也上前去挽住了邓家惠的胳膊向着徐伟宸说话,她早就不满意这个房子很久了,每一次下暴雨简直是她的噩梦。
若是真的有机会,徐巧兰自然高兴地支持徐伟宸。
瞧这徐伟宸如今都能一声不吭的将船买了,估摸着提出翻修房子这事儿也不是在开玩笑,最重要的一点是邓家惠看到了今天徐伟宸出一趟海的收益竟然赶得上那些人打一两个月工挣的钱了,相信了他有这个能力。
又被二人软磨硬泡了好一阵,邓家惠才松口。
“行行行!那妈这一次就信你一次,但是儿子有些事情量力而为,若是你办不成的事情,一定要跟家人说,跟家人商量,知道吗?我们也永远会是你坚强的后盾,而不是你的敌人。”
这番话说到了二人的心坎里去,上一世如同蒙蔽双眼般追求虚无缥缈的爱,却不知最好的爱一直都在身边。
突然一下子像是找了努力奋斗的方向一般,徐伟宸感觉身体里面被注入了一股力量一般顿时充满活力。
徐伟宸又默默地将七十多块钱揣进了口袋里头,估摸着这段时间挣的钱应该够换个屋顶了。
瞧着徐伟宸的动作,邓家惠猛然按住了他的手。
“这翻修房子的大事儿估计到时候还是得请邻里邻居的帮帮忙才行,跟村子里头的人多走动走动,这样也不至于招人眼红。”
邓家惠这番话说得委婉,但徐伟宸明白她的意思,点了点头。
“行妈,那我现在就去镇上找师傅商量翻修的事儿。”
徐伟宸正准备离开,邓家惠又是一抬手拉住了他。
“儿子,你钱够不够,妈这边……”
知道邓家惠的担心,徐伟宸笑着安慰道:
“妈,这翻修屋子的事儿,毕竟还得从长计议,我现在只是去现场里头找老师傅看看方案而已,没说现在就得立马修呢!”
邓家惠讪讪地收回了手,让徐伟宸离开了。
望着自家儿子离开的背影,邓家惠的目光在屋子四周打转,这房子还是徐振东刚娶她分了家出来修建的。
那个时候家里头没多少钱,全靠邻里邻居的帮忙,东拼西凑才将这个家给搭建起来,当时便是图省钱,许多东西都是用的最差的。
但偏偏是最差的,也撑了这么多年,这房子就像是他们的老朋友一般,如今老朋友年岁也高了,是该翻修了。
但邓家惠的想法是在房子的原来基础上,做基础维护翻修,不大改动房子,这是徐振东当时坐在月亮底下熬着几个大夜一笔一划规划出来的房子。
都是徐振东的心血,如今房子的一切布局就是邓家惠对于徐振东唯一的念想了。
徐巧兰俯在邓家惠的肩上,看出了母亲的落寞,安静地陪着她。
……
去镇上的路不算远,不过半个钟头便到了。
镇上的木匠铺飘着松木的清香。
徐伟宸站在门口,门楣上“魏记木作”的牌匾被雨水泡得发乌,却依然透着股踏实的木料味。
这是镇上最有名的木匠跟装修屋子的大师,基本上把房子交到他手上,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事儿。
“进来吧,看你在门口站半天了。”
魏清俞的声音从刨花堆里传出来,他正弯腰刨着根松木,卷曲的刨花在脚边堆成小山,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木屑上投下晃动的光斑。
徐伟宸猛然回过神来,走进了木匠铺子。
“魏叔!在忙呢。”
徐伟宸很少来他的铺子,但他爹跟魏清俞算得上是关系比较好的朋友,小的时候徐伟宸还会来他的铺子玩儿,自从大一些了便没再来过了。
上一次见到徐伟宸还是在徐振东的葬礼上,小娃脸上满是悔恨倔强的泪水,如今几个月过去,摇身一变倒是沉稳了不少。
“你小子今儿怎么想着来我这儿玩儿了啊?”
听见屋子外头的动静,王春凤探出脑袋来看,发现是徐伟宸,顿时喜笑颜开。
“呀!是宸宸啊!好久都没看见你了啊。”
说着,王春凤拎着壶跟碗出来了,粗瓷碗里的茶水还冒着热气,带着点焦糊的炒茶香,递给了徐伟宸,倒了另外一碗给了魏清俞。
徐伟宸笑着接过了茶碗,吹了吹上面的热气,微抿了一口。
“是这样的叔叔婶婶,我家的屋顶了年久失修,估计上头的瓦片都脆了,我想着是将房子给翻修一下,刚好今天来问问叔叔婶婶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案跟建议。”
二人知道了徐伟宸这次来的目的,相互对视一眼儿,魏清俞放下手中的茶碗,认真问道:
“小徐,这事儿邓嫂子知道不?”
徐伟宸微微扬起眉头,显然料到了,点了点头。
“这事我已经跟我妈商量好了,今天来就是先拿个方案跟估算一下价格。”
徐家的日子过得清贫,恨不得将一分钱掰成两分用,如今却要翻新房子了,魏清俞倒觉得有些意外。
但王春凤倒是觉得这事儿做得挺好。
“哦……当时你家那房子有一次修补屋顶的时候我去过,确实是有些年岁了那屋子,你记不记得到大概的方位?”
徐伟宸点点头,“记得,我可以画出来。”
“那行,春凤儿你去把纸跟笔拿过来,先简单画一下,估算一下,但是具体的还是得去了房子看过之后才能知道。”
徐伟宸欣然接受。
“行!”
王春凤去柜子上头拿了纸跟笔过来,铺在了他的面前,徐伟宸按照脑海中的记忆大致画出了屋子的平面图,而魏清俞去过,也知道个一二。
吃得苦中苦,就要吃不完的苦。
已经苦了一世的徐伟宸豁然贯通,他如今的目标便是拼命挣钱,让母亲跟妹妹过上好日子才行。
而这过上好日子的第一步,便是将他们的住所环境给改善了才行。
“妈,你放心吧这件事儿交给儿子来处理,您就相信儿子一次,好吗?”
徐伟宸上前去拉起了母亲的手,意味深长地说道。
而一边久久未说话的徐巧兰也上前去挽住了邓家惠的胳膊向着徐伟宸说话,她早就不满意这个房子很久了,每一次下暴雨简直是她的噩梦。
若是真的有机会,徐巧兰自然高兴地支持徐伟宸。
瞧这徐伟宸如今都能一声不吭的将船买了,估摸着提出翻修房子这事儿也不是在开玩笑,最重要的一点是邓家惠看到了今天徐伟宸出一趟海的收益竟然赶得上那些人打一两个月工挣的钱了,相信了他有这个能力。
又被二人软磨硬泡了好一阵,邓家惠才松口。
“行行行!那妈这一次就信你一次,但是儿子有些事情量力而为,若是你办不成的事情,一定要跟家人说,跟家人商量,知道吗?我们也永远会是你坚强的后盾,而不是你的敌人。”
这番话说到了二人的心坎里去,上一世如同蒙蔽双眼般追求虚无缥缈的爱,却不知最好的爱一直都在身边。
突然一下子像是找了努力奋斗的方向一般,徐伟宸感觉身体里面被注入了一股力量一般顿时充满活力。
徐伟宸又默默地将七十多块钱揣进了口袋里头,估摸着这段时间挣的钱应该够换个屋顶了。
瞧着徐伟宸的动作,邓家惠猛然按住了他的手。
“这翻修房子的大事儿估计到时候还是得请邻里邻居的帮帮忙才行,跟村子里头的人多走动走动,这样也不至于招人眼红。”
邓家惠这番话说得委婉,但徐伟宸明白她的意思,点了点头。
“行妈,那我现在就去镇上找师傅商量翻修的事儿。”
徐伟宸正准备离开,邓家惠又是一抬手拉住了他。
“儿子,你钱够不够,妈这边……”
知道邓家惠的担心,徐伟宸笑着安慰道:
“妈,这翻修屋子的事儿,毕竟还得从长计议,我现在只是去现场里头找老师傅看看方案而已,没说现在就得立马修呢!”
邓家惠讪讪地收回了手,让徐伟宸离开了。
望着自家儿子离开的背影,邓家惠的目光在屋子四周打转,这房子还是徐振东刚娶她分了家出来修建的。
那个时候家里头没多少钱,全靠邻里邻居的帮忙,东拼西凑才将这个家给搭建起来,当时便是图省钱,许多东西都是用的最差的。
但偏偏是最差的,也撑了这么多年,这房子就像是他们的老朋友一般,如今老朋友年岁也高了,是该翻修了。
但邓家惠的想法是在房子的原来基础上,做基础维护翻修,不大改动房子,这是徐振东当时坐在月亮底下熬着几个大夜一笔一划规划出来的房子。
都是徐振东的心血,如今房子的一切布局就是邓家惠对于徐振东唯一的念想了。
徐巧兰俯在邓家惠的肩上,看出了母亲的落寞,安静地陪着她。
……
去镇上的路不算远,不过半个钟头便到了。
镇上的木匠铺飘着松木的清香。
徐伟宸站在门口,门楣上“魏记木作”的牌匾被雨水泡得发乌,却依然透着股踏实的木料味。
这是镇上最有名的木匠跟装修屋子的大师,基本上把房子交到他手上,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事儿。
“进来吧,看你在门口站半天了。”
魏清俞的声音从刨花堆里传出来,他正弯腰刨着根松木,卷曲的刨花在脚边堆成小山,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木屑上投下晃动的光斑。
徐伟宸猛然回过神来,走进了木匠铺子。
“魏叔!在忙呢。”
徐伟宸很少来他的铺子,但他爹跟魏清俞算得上是关系比较好的朋友,小的时候徐伟宸还会来他的铺子玩儿,自从大一些了便没再来过了。
上一次见到徐伟宸还是在徐振东的葬礼上,小娃脸上满是悔恨倔强的泪水,如今几个月过去,摇身一变倒是沉稳了不少。
“你小子今儿怎么想着来我这儿玩儿了啊?”
听见屋子外头的动静,王春凤探出脑袋来看,发现是徐伟宸,顿时喜笑颜开。
“呀!是宸宸啊!好久都没看见你了啊。”
说着,王春凤拎着壶跟碗出来了,粗瓷碗里的茶水还冒着热气,带着点焦糊的炒茶香,递给了徐伟宸,倒了另外一碗给了魏清俞。
徐伟宸笑着接过了茶碗,吹了吹上面的热气,微抿了一口。
“是这样的叔叔婶婶,我家的屋顶了年久失修,估计上头的瓦片都脆了,我想着是将房子给翻修一下,刚好今天来问问叔叔婶婶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案跟建议。”
二人知道了徐伟宸这次来的目的,相互对视一眼儿,魏清俞放下手中的茶碗,认真问道:
“小徐,这事儿邓嫂子知道不?”
徐伟宸微微扬起眉头,显然料到了,点了点头。
“这事我已经跟我妈商量好了,今天来就是先拿个方案跟估算一下价格。”
徐家的日子过得清贫,恨不得将一分钱掰成两分用,如今却要翻新房子了,魏清俞倒觉得有些意外。
但王春凤倒是觉得这事儿做得挺好。
“哦……当时你家那房子有一次修补屋顶的时候我去过,确实是有些年岁了那屋子,你记不记得到大概的方位?”
徐伟宸点点头,“记得,我可以画出来。”
“那行,春凤儿你去把纸跟笔拿过来,先简单画一下,估算一下,但是具体的还是得去了房子看过之后才能知道。”
徐伟宸欣然接受。
“行!”
王春凤去柜子上头拿了纸跟笔过来,铺在了他的面前,徐伟宸按照脑海中的记忆大致画出了屋子的平面图,而魏清俞去过,也知道个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