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尘埃落定,娘娘且宽心。”
安嬷嬷也高兴的不行,他们沈家当真出了一位女帝!
了不得哦!
“这圣旨攥在手里,才能安心。不枉我们谋划了十几年。”
从华宸出生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经在脑子里谋划如何给她女儿筹谋未来。
思来想去,觉得唯有坐上那个位置才能真正的安心。
“咱们公主也争气,不像三位皇子,都不成气候。”
沈静姝端坐在凤椅之上,神色冰冷,眼神中透着狠厉。她轻抿一口茶,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三位皇子不成器又如何,那些守旧大臣依旧会想扶持他们上位。”
站在一旁的安嬷嬷若有所思,沈静姝的目光在宫殿中扫视一圈,心中思索着对策。
“本宫定要想个法子让这三个人永无即位可能。”她低声自语,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她要彻底从根源处解决隐患。
“娘娘,过几日便是陛下的寿辰,届时万国来贺,热闹非凡。而其中,漠北公主也会前来。”
她凤眸微敛,思绪飘远,想到这,沈静姝露出满意的神色。
“嬷嬷的意思是?”
“大皇子的生母一心想为他寻一个出身高贵的妻子,昨儿请安的时候还不忘提醒娘娘把京城中适龄女子的名单给她一份,而漠北公主的身份,足够贵重,娘娘何不全了她的心。”
是啊,若是大皇子娶了漠北公主,事情可就好玩了。漠北民风彪悍,向来不受管束,一旦大皇子与漠北公主联姻,朝堂之上必然会有诸多势力借此大做文章。那些反对大皇子即位的人,定会以大皇子身后有漠北势力为由,煽动大臣们反对他。
她唤来心腹宫女,低声吩咐道:“你去查查这漠北公主的喜好、脾性。另外,密切关注大皇子的动向。”
“其实也不用娘娘刻意做什么,漠北既有意愿,皇上必定会在三位皇子中挑选,大皇子受生母影响,自然乐在其中。”
受万民敬仰就好做出牺牲,连她的华宸都逃不过赐婚,其余的就更不要想了。
……
宁国公府
永平公主站在练武场边,目光紧紧锁住场中练剑的宁书澜。他身姿矫健,剑招凌厉,每一次挥剑都带着刚猛的气势,可她的心中却满是忧虑。
那**从宫里回来后,她就自作主张为他定下了那门亲事,从那之后,宁书澜虽未表现出明显的不满,但永平公主总觉得他与自己之间有了一层隔阂。
看着他额头上滚落的汗珠,公主几次欲言又止。她的嘴唇微微颤抖,心中天人交战。终于,她深吸一口气,缓缓走向宁书澜。
“书澜。”公主轻声唤道。
宁书澜停下手中的剑,转过身来,恭敬地行礼:“母亲。”
公主看着他,眼中满是关切和试探:“你每日如此苦练,可是有什么心事?”
宁书澜沉默片刻,答道:“儿臣只是想勤练武艺,不负母亲期望。”
永平公主咬了咬嘴唇,鼓起勇气说道:“那日母亲为你定下婚事,未与你商量,你……心中可怨恨母亲?”
宁书澜微微一怔,随即上前一步,握住公主的手:“母亲为儿臣考虑周全,儿臣感激还来不及,怎会怨恨母亲。只是男儿志在四方,儿臣想着先建立一番功业,再成家也不迟。”
“事情已经尘埃落定,你能如此想再好不过了,黎莹是个好女孩儿,母亲不会害你的!”
如今华宸已封了太女,书澜与她便再无可能了,裴昭璟占了皇夫的位置,北辰帝不会允许宁书澜做小的,毕竟他身上留着一半禾家的血。
“弘远大师说的三年,还请母亲把婚期挪到三年后。”
“这是自然,黎莹还小,黎家也等得。”
眼瞅着他是真的放下了,永平公主高高兴兴的备厚礼准备去黎府。
她离开后,宁书澜放下手中的剑自嘲的笑了笑。
安嬷嬷也高兴的不行,他们沈家当真出了一位女帝!
了不得哦!
“这圣旨攥在手里,才能安心。不枉我们谋划了十几年。”
从华宸出生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经在脑子里谋划如何给她女儿筹谋未来。
思来想去,觉得唯有坐上那个位置才能真正的安心。
“咱们公主也争气,不像三位皇子,都不成气候。”
沈静姝端坐在凤椅之上,神色冰冷,眼神中透着狠厉。她轻抿一口茶,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三位皇子不成器又如何,那些守旧大臣依旧会想扶持他们上位。”
站在一旁的安嬷嬷若有所思,沈静姝的目光在宫殿中扫视一圈,心中思索着对策。
“本宫定要想个法子让这三个人永无即位可能。”她低声自语,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她要彻底从根源处解决隐患。
“娘娘,过几日便是陛下的寿辰,届时万国来贺,热闹非凡。而其中,漠北公主也会前来。”
她凤眸微敛,思绪飘远,想到这,沈静姝露出满意的神色。
“嬷嬷的意思是?”
“大皇子的生母一心想为他寻一个出身高贵的妻子,昨儿请安的时候还不忘提醒娘娘把京城中适龄女子的名单给她一份,而漠北公主的身份,足够贵重,娘娘何不全了她的心。”
是啊,若是大皇子娶了漠北公主,事情可就好玩了。漠北民风彪悍,向来不受管束,一旦大皇子与漠北公主联姻,朝堂之上必然会有诸多势力借此大做文章。那些反对大皇子即位的人,定会以大皇子身后有漠北势力为由,煽动大臣们反对他。
她唤来心腹宫女,低声吩咐道:“你去查查这漠北公主的喜好、脾性。另外,密切关注大皇子的动向。”
“其实也不用娘娘刻意做什么,漠北既有意愿,皇上必定会在三位皇子中挑选,大皇子受生母影响,自然乐在其中。”
受万民敬仰就好做出牺牲,连她的华宸都逃不过赐婚,其余的就更不要想了。
……
宁国公府
永平公主站在练武场边,目光紧紧锁住场中练剑的宁书澜。他身姿矫健,剑招凌厉,每一次挥剑都带着刚猛的气势,可她的心中却满是忧虑。
那**从宫里回来后,她就自作主张为他定下了那门亲事,从那之后,宁书澜虽未表现出明显的不满,但永平公主总觉得他与自己之间有了一层隔阂。
看着他额头上滚落的汗珠,公主几次欲言又止。她的嘴唇微微颤抖,心中天人交战。终于,她深吸一口气,缓缓走向宁书澜。
“书澜。”公主轻声唤道。
宁书澜停下手中的剑,转过身来,恭敬地行礼:“母亲。”
公主看着他,眼中满是关切和试探:“你每日如此苦练,可是有什么心事?”
宁书澜沉默片刻,答道:“儿臣只是想勤练武艺,不负母亲期望。”
永平公主咬了咬嘴唇,鼓起勇气说道:“那日母亲为你定下婚事,未与你商量,你……心中可怨恨母亲?”
宁书澜微微一怔,随即上前一步,握住公主的手:“母亲为儿臣考虑周全,儿臣感激还来不及,怎会怨恨母亲。只是男儿志在四方,儿臣想着先建立一番功业,再成家也不迟。”
“事情已经尘埃落定,你能如此想再好不过了,黎莹是个好女孩儿,母亲不会害你的!”
如今华宸已封了太女,书澜与她便再无可能了,裴昭璟占了皇夫的位置,北辰帝不会允许宁书澜做小的,毕竟他身上留着一半禾家的血。
“弘远大师说的三年,还请母亲把婚期挪到三年后。”
“这是自然,黎莹还小,黎家也等得。”
眼瞅着他是真的放下了,永平公主高高兴兴的备厚礼准备去黎府。
她离开后,宁书澜放下手中的剑自嘲的笑了笑。